神奇传说六郎关,诗意画廊金钱湖

桃源水云

<p class="ql-block">  六郎乡位于郧西县中西部,东与马安镇接壤,西与景阳乡毗邻,南与夹河镇交界,北与上津、店子、香口三个乡镇相连。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和文化的集镇。因其处于漫川关与夹河关的中心地段,故史称“中关”。这里还是金钱河的主要渡口,自古千帆林立,商贾云集,成为历史上主要的水运码头。</p> <p class="ql-block">  六郎为历代王朝兵家必争之地,因传说北宋名将杨延昭在此筑关屯兵而得名“六郎关”。杨延昭继承父位当了将军后,率百万大军驰骋东西,转战南北,奉命把守三关(漫川关、六郎关、夹河关),从漫川关顺水下至夹河关,途经中关并将帅营驻扎于此。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人们为纪念杨六郎将军给当地带来的繁荣昌盛和富足生活,便将“中关”改名为“六郎关”,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  杨六郎不仅为这里留下了“六郎关”的地名,还留下了兵营铺、旱龙洞、云峰寺、观音垭、养生地、卧马池、吊钟垭、龙泉寺、鲶鱼背、香花寨、将军石等众多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和自然景点。</p> <p class="ql-block">  杨延昭(958―1014年),本名杨延朗,避讳改名为杨延昭,后世俗称杨六郎。他曾屯兵兵营铺,放马金钱河,勇战六郎关,情定香花寨,化身将军石。杨六郎是麟州(今陕西榆林市神木县)人,北宋著名将领,抗辽大将杨业的长子。但是后世怎么称杨延昭杨大郎为杨六郎呢?据说,辽国契丹人有一种迷信,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克辽国的。由于杨延昭长期镇守边关对辽国很有威慑力,契丹人非常敬畏他,并认为杨延昭就是那第六颗星转世,因此称他为杨六郎。</p> <p class="ql-block">  传说杨六郎在兵营铺带兵驻扎,后人开了饭铺而取名兵营铺。传说杨六郎在将军坪垦田开荒,屯粮练兵达三年之久,后人为纪念杨家将便把这里称“将军坪”。将军石是杨六郎的化身,杨家将的故事在人们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杨八姐奇功一指禅征服十八罗汉,在罗汉寨上留下印记;杨六郎大战金兀术,制伏香花寨;杨金花大战金兵;漫川关和天河口的焦赞孟良寨都留下了血战金兵保家卫国的印迹。</p> <p class="ql-block">  历朝历代都在六郎关设置地方行政建制。史料记载,自明朝成化十二年(1476)起,六郎关一直设有行政建制。民国三十六年(1947)设六郎乡,行政机构名称也一律以六郎而命名。在景阳、上津、六郎一带流传民歌《创世歌》传唱杨六郎,“北宋大将是杨业,杨家满门忠帝君。大郎替了宋王死,保定宋王撑乾坤。杨虎去把柳州战,马踏柳州一扫平。三郎延庆为人民,幽州打虎救乡亲。四郎曲线救民族,西夏国里招了亲。五郎看破红尘事,佛祖庙里去修行。六郎把守三关上,下退西夏镇辽邦。七郎少年英雄将,芭蕉树下箭穿心。八姐九妹齐上阵,杨门女将统大军。”《创世歌》是发现整理出版的汉民族长篇史歌,她所传唱的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史歌故事,充分证明了杨家将的故事在这一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论是传说还是历史记载,都道出今天的六郎乡与历史上的杨家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忠勇的杨家将不仅被历史记载在史册上,而且还流传在老百姓的口碑里。</p> <p class="ql-block">  陡岭子水库为这里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水面形成了四面环水的孤岛和一面环山、三面环水的半岛,自然资源得天独厚。金钱湖水域共有2万余亩,是天然的人工湖泊,山水交融,青山翠谷,湖水清碧见底,水面碧波粼粼,两岸耕烟袅绕,村庄集镇点缀其间。 六郎乡打造了“鲶鱼背”岛、卧牛望月台、湖心亭、兵营铺龙洞、金钱湖大桥、金钱湖游客接待中心等景点,这些景点各有特色,文化内涵丰富。</p> <p class="ql-block">  夏日,沿着金钱湖畔,走进观音垭村,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穿境而过,一幢幢房屋整齐排列两旁,窗明几净,湖光潋滟,空气清爽宜人,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尽收眼底。极目远眺,金钱湖碧波荡漾,湖畔绿树成荫。近处细看,游客们在湖边搭起帐篷,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夏日暖暖的日光浴。还有游客走进金钱湖畔的康家梁村,村里交错环绕的山间小道干净整洁,一幢幢农家小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坡上坡下,花草果林层叠、青砖白墙红瓦,可谓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金钱湖游客接待中心可为游客提供住宿、餐饮、垂钓、乘船游湖一条龙的游玩服务,为奔波忙碌的人们增添这夏日的惬意。</p> <p class="ql-block">  大山深处的山水画廊,休闲散心的旅游胜地。六郎有万亩花椒基地,万亩香椿基地,万亩生态有机鱼基地,万头马头山羊,年产万斤桑蚕,百万袋香菇,万头土猪。享有万亩花椒之乡,生态渔业之乡,康养之乡的美誉。六郎“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留得住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