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风语者,又叫风语战士,是美军二次大战太平洋战争期间,专门从印第安人少语种民族挑选的战场无线电通讯员。因为战场通讯与窃听,情报与反侦察日趋激然,很多战场上空中截获地无线电波经过专门的情报室分析处理,最后大都会被破译。因此,为了反日军情报窃听,美军从印第安人少语民族中挑选人组成通讯小组,因为他们之间说的话邻村人都听不懂,印第安人听不懂,日本人当然更听不懂也无法破译,对这群风语者有专门战场军官负责保卫,若是有被俘风险:杀无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85年1月15日,临近春节的一场自南京军区一军接防以来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斗最为激烈的一次防御与拔点皆有的战斗。</p><p class="ql-block">这也是老山1984年“7·12大捷”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1.15战役对我来说是一场终身难忘的战斗,这场惊心动魄的战役,这场持续了四天四夜的血战,我有幸作为其中的通信兵的一员,虽然一晃39年过去了,但"1.15大捷"的惨烈,我依然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 此战之前,1师的密语通信兵已有所伤亡,当时部队已将“861”型便携式电台加强配备到各防御阵地和参加反击拔点作战的班排,密语通信兵出现较大缺口,一时再培训已来不及了。因此1师首长当机立断决定启用温州兵,直接用温州话传达作战命令和通报战场态势。</p><p class="ql-block"> 这支部队的温州籍战士有300多人,1981年入伍,大多是正副班长战斗骨干,大战来临的时刻他们承担起战场通话的重任。这场白热化的战斗持续了数天,敌我双方在老山前沿阵地展开反复争夺,许多阵地数易其手,战斗打得十分残酷艰难,但我军作战分队的通信联络一直保持通畅,一个温州战士倒下了,另一个温州战士冲上去又背起“861”……一时间,老山战场上空的电波里飞扬着叽哩哇啦的温州话,让越军的情报监听人员几近崩溃,紧急调来熟悉粤语、闽南话、上海话等中国方言的专家也听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场战斗最终我军大获全胜,史称老山“1·15大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15大捷"历时4昼夜,时间长、战线广、高地多。在整个战斗中,广大参战指战员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冲锋陷阵,浴血奋战,参战部队顶住了越军数万发炮弹狂轰滥炸,打退了数十次越军的轮番攻击,前推了阵地,歼敌1350余人,取得了辉煌战绩。然而我军也付出了较大的生命代价,130名烈士用鲜血书写了"1.15大捷"壮丽的篇章,他们的名字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历史丰碑上。</p><p class="ql-block"> "1.15大捷"作为精典之战,被好多国家的军队广泛研究学习,多个国家的军事院校整理成教科书传授。当时的军委主席邓小平为一军签发了嘉奖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唐云开,笔名陌上笑,江苏溧阳人。18岁参军,20岁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集体一等功,老山轮战王成式英雄,荣立战时个人三等战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战地记者、解放军报特约通信员,文学创作近四十年,创作了大量对越自卫反击战文学作品和战场记实,散文、随笔、出版战场记实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回忆录系列》,散文集《人生如若初见》《荷花颂》等,获得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学周刊散文创作一等奖。游记《心中若有桃花源何处不是水云间》《谁不喜欢这满屏诗画之地》《人在画中游》等已选入“我们旅行在最美中国”圈的“最美中国艺术期刊”。</p> <p class="ql-block">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