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的美篇

儒生

青春去那里了 <p class="ql-block">  亲爱的老同学:同窗两载寒暑,分别四十余秋,往事依稀梦中,人生悲欢离合,生活几多沉浮。</p><p class="ql-block"> 生命深深浅浅 ,时光老老旧旧。光阴从不顾及人的感受,须臾间,我们就老了,老了。</p><p class="ql-block"> 老了,真的老了。岁月在沧桑中早已成痕,芳华远去,青春不再,曾经的曾经多已成为曾经。年少被岁月带走,岁月已随波逐流,我们怀念逝去的青春,怀念年少时的懵懂,怀念在学校无所顾忌的生活,怀念儿时的年代,摔倒了有人扶,哭了有糖吃,任性时有人哄。诶,一切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往,往事如梦如烟。</p><p class="ql-block"> 莫悲叹: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曾经年青过,挥洒过青春的光和热。有过辉煌,有过挫伤。尽管初心虽已远离,主动握在手中,我们正赶上时代的高铁,任我飞,任我翔,我们心还年轻,身体棒棒,别让逝去的青春成为一场空梦,且行且珍惜。</p> <p class="ql-block">  那年,还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相聚在状元峰下,美丽的三江河畔。校园的一切对我们是那样的陌生,又是那么的向往,新的环境,新的感受,望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就是我们同窗两年的脸。</p><p class="ql-block"> 每当端祥着这两张翻了黄的毕业照,心里打开了五味瓶,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不舍,依恋......一起涌上心头。毕业照意味着同学,老师即将分别,各奔东西,心里感觉有一块沉重的石头在压着,教室的点点滴滴,磕磕绊绊,书声,歌声,嘈杂声,浓浓不舍。</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们脸上写满幼稚,无牵无挂,无忧无虑,书生意气,淳朴,敦厚,善良,简单,纯洁似雪,没有青春萌动,心中有追求,眼里有美丽,如不知,那个时候的我们还都是一些俊男靓女。那个年代的美是宁静的,女同学没有任何资本施粉黛,完全是一种朴素,自然,质朴,纯真的美。</p><p class="ql-block"> 那时,同学中的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条件差,粮食没过关,吃不饱肚子是常态,五分钱一张餐票寄不了宿,只能每天往返几十里路跑通学,风里回,雨里去,上学,放学都是跑步,或者是急行,有时候放学回家,偶遇生产队下午出工迟一点,马上丢掉书包,还得为家里争三分工。</p><p class="ql-block"> 那时,正值文革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恶斗,经济萧条,物质匮乏,学校成了贫下中农管理的阵地,“不学数,理,化,只要有个好爸爸”。风盛整个社会。进大学,中转全凭一纸推荐,你的父亲如果是一个大队书记,儿子那怕是小学毕业,完全有机会走进大学校门,真才实学的有志青年完全被排挤在大学校门外,只能脸朝黄土,背朝天,鲤鱼跳龙门,无能为力。当初就有不少教授感慨:现在大学的学生实在不好教。为什么?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在同一个教室,可想而知。学生的质量参差不齐。我们高中的科任老师都是50年代的老牌大学毕业,知识渊博,都被打成资产阶级的学术权威,学生不愿学,老师不敢教。得过且过,现象已发展成一种社会的悲哀,民族的悲哀,国家的悲哀,多少有识之士,有智之仁 就葬送在悲哀之中。</p> <p class="ql-block">  莫言说了:“一眨眼,就是一天,一回头,就是一年,一转身就是一辈子”。人生苦短,一晃,眼角有了深深的皱纹,头上一扎扎白发。老了,我们都老了。似乎记忆里,还是儿时的喜戏,昨天的故事,同窗苦读的日子刚刚发生 。 </p><p class="ql-block"> 一辈子,几十年都熬过来了,不容易,与其怀念过去,不如着眼未来。一个人就三天,回不去的昨天,忙不完的今天,说不准的明天。这个年纪了,学会对自己好一点,别委屈自己,别等走不动了,才想起去看梦里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莫言的话总是这么精辟:“别再等了,时间不等人,下辈子,好好过,能牵手的,别肩并肩,能拥抱的,别牵手,苦也好,累也好,好好活着”。</p> <p class="ql-block">  后记:谨以此篇献给我的同窗,同桌。余生不长,好好善待自己。</p><p class="ql-block"> 葵卯年仲夏于陋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