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洛阳之四——龙门石窟

蝶谷幽兰

<p class="ql-block">它有着鬼斧神工的技艺,拥有胸有成竹的构思,具有神秘瑰丽的传说,还聚集雄浑秀丽的山水……这一个神奇的地方就是龙门石窟,是洛阳首屈一指的游览胜地。</p> <p class="ql-block">杜甫有诗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游龙门奉先寺</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 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 阴壑生虚籁,月林散清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 天阙象纬逼,云卧衣裳冷。</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15px;"> 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span></p><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冠,又因龙门山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这里青山绿水、万象生辉,是我国三大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p> <p class="ql-block">虽然在此前做了很多攻略,可劲看了不少关于龙门石窟的介绍,但以我现在的记忆力,没行走前看的那些资料,能记得住的,很快就所剩无几了。大概就知道这里的石窟有三成出自北魏,剩下的多为唐朝所造。西岸的石窟基本是皇室贵族出资凿刻的,应比较宏大、华丽、精致。凭记忆能说得出来的几个有名的洞窟:比如“万佛洞”、“莲花洞”以及最主要的“卢舍那大佛”(我叫她武则天佛像)。还有一尊网红的“剪刀手佛”。带着所剩无几的预习信息,去“行万里路”了。</p> <p class="ql-block">上午参观完白马寺,下午顺道过去看了一下关林。姐她们都有年票,就我不能办理。谁叫河源不属于大湾区这个经济发达的区域呢!幸亏有教师资格证很多景点半票。关林和龙门石窟都是半票的,买票的小姐姐甚至都没有瞄一眼我的证件,直接就开票给我了,这是妥妥的信任感啊!来到龙门石窟已经五点多了,售票员一直劝我:“景区六点闭园,七点清园,没有夜场,您现在进去看不完景点了,最好下次再来参观。”真的是热情、体贴,怪不得说洛阳是一个文明旅游城市呢!</p> <p class="ql-block">拿了票,走了超长的一段路才到检票口。没到六点!心才安定下来,没走几步路,居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雨来得太突然,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雨打湿了。大家惊叫笑闹着跑到拱形大门下面躲雨。待雨小一点,我们就往前方的台阶上走,去仰望期待已久的石雕佛像啦!</p> <p class="ql-block">第一个石窟———潜溪寺。它是龙门西山北端第一个大窟。它高、宽各九米多,进深近七米,大约建于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代初期。</p> <p class="ql-block">从第一个石窟下来又爬上第二个地方——宾阳三窟。三个石窟并排在一起,分别是宾阳北洞、中洞和南洞。</p> <p class="ql-block">宾阳南洞——网红剪刀手佛,与他同框比个耶,愿生活善待我,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p> <p class="ql-block">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的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导游说这是“八小时之外的观音”,特别悠闲。我国著名戏剧大师梅兰芳早年参观龙门时,被她那优美的形象所吸引并大加赞赏,此后经过艺术加工,成功地运用到他的表演中。可惜了,现在这尊最美观音菩萨的头部已经不知所踪,只留一副婀娜身姿嵌在石壁上,给人无限遐想。</p> <p class="ql-block">从宾阳三洞下来,遇到了一块奇特的石头——洛阳牡丹石,也叫牡丹玉。看简介,是以墨绿色的石头上嵌有天然形成的白色、青色的牡丹花而得名的。花型逼真,千姿百态,花色淡雅。妹妹说她和儿子在16年来龙门石窟的时候就在这块石头前拍了合影,现在要再来一张。找出相片对比一下。发现7年时间一晃而过,外甥阿牛已是翩翩少年,而牡丹玉还是伫立在那里,不言不语,不悲不喜。</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来到莲花洞。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大约开凿于北魏年间。莲花是佛教象征的名物,意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顶多以莲花作为装饰,但像莲花洞窟顶这样硕大精美的高浮雕大莲花,在龙门石窟也不多见。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p> <p class="ql-block">终于找到了这尊神秘的最大的佛像。有人说这是根据我国唯一女皇武则天的容貌雕刻出来的佛像。她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达1.9米。佛像面部丰满圆润,头顶为波状形的发纹。双眉弯如新月,附着一双秀目,微微凝视着前方。高直的鼻梁,小小的嘴巴,露出祥和的笑意。它面容丰满圆润,表情安祥自在,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简朴无华,一圈圈同心圆式的衣纹,把头像烘托的异常鲜明而圣洁。</p> <p class="ql-block">在卢舍那大佛的平台前静静地站着,看游人在大佛下的千姿百态,或是仰望凝视,或是双手合十默默朝拜,或是扬起灿烂的笑颜自拍或合影……大佛的恬淡神情始终如一,千年如一,但又好像千变万化,你看它笑,便是笑,你看它慈便是慈,你看它悲悯便是悲悯。</p> <p class="ql-block">小心翼翼从卢舍那大佛像下来,好像完成任务了一般,我们都没有再去爬陡峭的石阶去瞻仰其他大佛了。站在山下仰望龙门石窟,无数大大小小的石窟宛如蜂房一般密布于褐色的崖壁上,蔚为壮观。就是眼前这秀丽的风光、瑰丽的佛龛,构成了独特的石窟山水名胜,让我们在此“领略龙门山水,品味石窟文化”。</p> <p class="ql-block">从卢舍那大佛石窟前沿山壁栈道继续前行,游人顿时少了很多,突然觉得天地清净。也许是已至6点半后的时间,游人本来就少了;又或许是旅游团看了卢舍那大佛后就收队返程了。走在伊河桥上,有从伊河吹来的风,空气变得无比清爽,此时此刻,才真的有沉浸式怀古之感。在这样的感觉下,再看山壁的石窟,哪怕是那些很小很细微的痕迹,也变得满是历史,满是岁月,且生动。</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走进龙门石窟才能深刻的感受到,历史与我们的距离如此靠近,千百年来的魏晋风骨,盛唐文明似乎触手可及。令人遗憾的是,很多洞窟里的佛像已经破损严重,有的缺头断腿,有的缺脸少手,有的甚至空空如也,给我们留下的是满目疮痍的印象。很多游客在参观的过程中常常感慨:“破坏太严重了,肯定是文革时期红卫兵砸的!”但是导游说: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建国后,龙门石窟文物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即使在“文革”期间,也因特殊原因没有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开始后,1966年6月某日,白马寺被砸的当天下午,原洛阳市委书记吕英当即指示洛阳农机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前身)师生连夜进驻龙门石窟,并日夜保护,从而使龙门石窟避免了一次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大劫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在历史上和近、现代曾遭到过严重的人为破坏,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自然的破坏,比如崩塌,裂隙,风化等。而造成今天这种严重现象主要还是来源于盗贼。而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帝国主义文化侵略者勾结民族败类,对龙门石窟的艺术珍品大肆劫掠,盗凿,使龙门石窟大量精美的石刻艺术品流散海外。据1965年12月文化部文物博物馆研究所同龙门文物保管所联合调查统计,西山被盗痕迹多达780余处。东山的大万伍佛洞,西山敬善寺等洞窟的本尊或胁侍菩萨头像也在劫掠之列。</p> <p class="ql-block">走过伊河大桥,怀着沉重的心情往外走。龙门石窟的厚重历史和文化底蕴让人惊叹于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佛像残缺不全的美则让我感叹于大自然和盗贼的破坏力……俱往矣,数大好河山,还看今日之华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