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中国书法大会》五

难得糊涂

<p class="ql-block">对中国人来说,书法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写字,它更是一种仪式、一种致敬。研墨、挥毫,当墨线在纸张上开合疏朗,震荡出锋,我们就开始了与王羲之雅集,同欧阳询笔会。沉着俯仰之间,思先贤,追古今。这是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更是中华文脉的薪火永续。</p> <p class="ql-block">书草法之规 谱书论之绝</p><p class="ql-block">挥毫循法度 落纸自天成</p> <p class="ql-block">舞蹈演绎《书谱》</p> <p class="ql-block">“人”</p> <p class="ql-block">“门”</p> <p class="ql-block">“方”</p> <p class="ql-block">“乎”</p> <p class="ql-block">“右”</p> <p class="ql-block">“凛之以风神”</p> <p class="ql-block">“温之以妍润”</p> <p class="ql-block">“鼓之以枯劲”</p> <p class="ql-block">“和之以闲雅”</p> <p class="ql-block">“观夫悬针垂露之异”</p> <p class="ql-block">“奔雷坠势之奇”</p> <p class="ql-block">“鸿飞兽骇之资”</p> <p class="ql-block">“鸾舞蛇惊之态”</p> <p class="ql-block">“绝岸颓峰之势”</p> <p class="ql-block">“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p> <p class="ql-block">“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p> <p class="ql-block">“况云积其点画,乃成其字”</p> <p class="ql-block">“智巧兼优,心手双畅”</p> <p class="ql-block">孙过庭《书谱》全貌</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孙过庭《书谱》是书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作品,它距现在1300多年了,是初唐孙过庭写的,当时是二十几张白麻纸接在一起,高27厘米长29米。亲自去看的时候是怀着朝圣的心态,摒着呼吸仔细地看,激动感动的心情,确实是一件非常伟大的作品,所有搞书法的人都绕不过去的!草书有小草大草狂草,它是小草,是最有规范的,一般入手来讲《书谱》是重要的一个范本。我们从孙过庭《书谱》里,可以看到“二王”一脉的用笔方法,这是它的书法价值;还有它的理论价值,它是3700多字的理论著作,涉及面很广,从艺术评论,从技法,到欣赏,到教育,还有到书史的论断,都在里面包括的;还有一个,它实际上是非常好的文学作品,是骈体文,文笔优美文采风流,让我们读的时候有节奏感,同时它带有包容性,能给读者带来联想,思考的空间更为广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杨涛教授:亲临现场看到真迹的感觉,跟看复制品或出版物大不相同,这是真的吗?这就是一千多年前人写的字吗?当时的感受像触电般的,接着再往下看都是那么熟悉,可是跟平时看的东西截然不同,因为它里面会看到墨色的变化,看到一些蛛丝马迹纤毫毕现,所以不看真迹,有些东西还真感受不到。</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孙过庭身上体现的时代特性就是唐朝会有的书法家,是一个小人物当大书法家,这可不是传统,晋朝的王羲之他们那都是有家学的,孙过庭没有这些,但他赶上了唐朝重视书法的大时代,科举考试有“明书”(又称“明字”,唐代科举考试中常举科目之一,用于考试选拔文字训诂方面的专门人才)可以凭这个作为立身出处的;另外在官学里迹有书学,这是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孙过庭在这个大时代里应运而生,才能写出这样的字,并且写出这样的理论;还有一个值得分享的是孙过庭有一个好朋友陈子昂,现在对孙过庭的了解都是从陈子昂那来的,陈子昂给孙过庭写过墓志,孙过庭在那个年代属于郁郁不得志的,做个小官,四十多岁就去世了,他的书谱在那个年代可能也没有像今天这样的定位,有点像陈子昂写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幽怆然而涕下。”,我相信孙过庭在某一刻也可能有过这样的心情,但历史是最好的检验者。现在《书谱》留下来了,一千多年之后我们还在瞻仰它,有这样的一幅作品孙过庭不巧!</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回答主持人“草贵流而畅”和如何鉴赏《书谱》:孙过庭本人既重深刻的思想重理论研究,同时又重临池实践,所以才能写出很好的论文,它是小草,看它的笔锋他是用硬毫小笔写的,锋芒毕露,中侧锋互用,由中至侧由侧至中,显得非常灵活,线条变化丰富,中锋取质朴取厚重,侧锋取妍美,所以它沉稳、质朴和妍美结会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杨涛教授:我们对草书的欣赏,很多人觉得我不认识字怎么去欣赏,其实每个人有没有从事过书法训练,对于草书都有一从心底里面感受到一种美,这种美就是发现自然的眼睛。看这个草书作品的时候,你可以把他当成是一片森林,里面有每一棵不同的树,你会发观它有隐隐的秩序在里面,让你感受到一种美;另外看草书主要欣赏它的势,通过这张作品能感受到书写者当时的心境,当下情绪一点点微妙的变化,《书谱》开篇的一段我们感受到他的字从安静的心境开始,慢慢情绪的波动,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的时节、时空的变化,从一开篇的春天开始,慢慢地走到了夏天,然后到秋天、冬天落寞的感觉;总之对草书的欣赏,要用你对自然的一种体悟的心态,慢慢地会感受到你跟他是一体的,你走进了它,它其实也走进了你的内心!</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龙洋:走进书法艺术,就会发现我们所有向往的真善美,其实在书法艺术里都可以找到。</p> <p class="ql-block">名家点赞第一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28人回答正确,获得“神”字点赞章一枚。</p> <p class="ql-block">点赞章出自孙过庭《书谱》</p> <p class="ql-block">杨涛教授:孙过庭说的“流而畅”,草书要神采要很完整的表达,流畅是必要的条件,但也不要理解成一泻千里的这种,它其实有很多的周折盘桓,很多不同的结构的组合,总而言之,草书的流畅体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p><p class="ql-block">主持人:草书不是潦草的书,它是有自成一套的规则的。</p><p class="ql-block">杨涛:对,它这个规则是一个共识,草书如果没有一个标准,那只有自己认识,也许过两天自己都不认识了,必须约定俗成,大家都能产生共识,需在这个范围内做一些改变,根据势的不同进行一些转换,但它基本的形态不变,有固定的草法。</p> <p class="ql-block">名家点赞第二题及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21人回答正确,获得“出类拔萃”点赞章一枚</p> <p class="ql-block">点赞章出自宋颜真卿《东方朔画赞》</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晋”“唐”“宋”“明”这四个字分别是四个朝代书法家写的,“晋”是王羲之写的,“唐”是颜真卿写的,“宋”是苏轼写的,“明”是王铎写的,清代人梁巘在《评书帖》上写“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他试图用一个字来概括整个时代的风格,但是相对性的,唐人和宋人比较起来,唐人偏向于法度的建立,宋人偏向于意象的表达,“元明尚态”是后来的东西,“晋人尚韵”是指东晋文人的大文化背景联系起来,但它不是绝对的;你说“韵”和“态”有什么差别呢,“意”和“韵”又有什么差别,它是很微妙的,不能截然划分。今天这个时代,书法从文人的书斋里走向了高大的展厅,书法从读变成了看,它既有文本的文化性,又有书法形式的表现性,但如果抽去了“真”和“善”,单纯去追求“美”,这个“美”就有问题了。</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我特别同意李老师刚才的说法,书法是中国独有的艺术,它背后体现的是中国人独特的人文精神。不光是美术还有诗都是一样的,想象力要大于技巧,感染力要大于工巧的,得把背后的精神凸显出来,否则灵魂不存在了,就像“皮之不在,毛将焉附”。</p> <p class="ql-block">互动环节第一个问题:这些是从《书谱》选出的句子,请依次读出句子的内容;及其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释解《书谱》里这四句话:“古质而今妍”是在讲不同时代的风尚,古人崇尚什么,今天又崇尚什么,每个时代有它自己的追求,有它自己的时代精神;“差之一毫,失之千里”是很古老的书法,说的是我们要重视细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说得最好,不单是讲书法,讲中国文化就是这个样子,这是《论语》最著名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就是讲中庸之道的,中国人考虑问题都有一个“中”的概念,在规矩中寻求潇洒,在潇洒中不忘规矩!</p> <p class="ql-block">杨涛:“差之一毫,失之千里”是讲我们在书写过程中,从一开始什么样的“势”就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就像人摔一百次跤每次都不一样的姿势一样,书法也是;如果对着一个经典下笔临摹的时候,第一点的第一个笔画入笔错的时候,下面跟着全都错了,因为那个“势”已经改变了,这是怎样观察和理解经典,乃至于对待创作的问题;“六文之作,肇自轩辕”是指中国汉字的六种造字法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都从轩辕皇帝时候开始了,“八体之兴,始于嬴政”是指中国的八种书体(楷体、行体、草体、隶体、篆体、章草、金文、颜体)是从秦始皇开始形成,开始发展,这是书法史上字体的一个问题。</p> <p class="ql-block">互动第二个问题是从《书谱》中选出的句子,请依次读出句子的容。</p><p class="ql-block">标准答案</p><p class="ql-block">选手全都回答正确</p><p class="ql-block">选手翻烂了三本书,写出39米的临本。</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这四个句子是有贯通性的。开头应该是“池水尽墨”,这是张芝的故事,练书法把一池子水都染黑了,勤学苦练;然后“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整体水准就在那里了,一点一字不苟;然后才能达到“达其性情,形其哀乐”的境界,把对道的理解和追求都表现好;如果都表现好的话,就是“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老”不是年纪老了,是因为经历多了,到最后才能够“人书俱老”压倒少年!</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我就讲一下“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这一句,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做人的最高境界是本真和自然,“人书俱老”的境界就是复归于朴,当掌握了基本技巧之后,就追求性情的表达,追求险绝,但老了“豪华落尽见真淳”,复归平正的时候,一切都看淡了,书法就有了很自然的纯真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谈临写要领:开始追求像,如果不像的话钻不到里边去,初学者一定要“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是孙过庭《书谱》最基础的要求。再一个临的时候带着一种创作的意识去临,可以把横卷写成条幅,可以把小字写成大字;还有一种就是意临,丢开帖写脑子里的这个帖,化成一种意识流融化在手下,写一首古诗,但表现的是那(幅)帖的神韵,它是一种意识的方式,实际上带有很强的创作成份。所以从临到创的过程,每个人根据自己不一样的情况,根据我自己的体验来说就是跟着感觉走,不断地狗熊掰玉米,掰着扔着,跟着兴趣走,这样有兴趣。如果把楷书写好再去写草书,孙过庭《书谱》上讲以“点画为性情,使转为形质”,就是临草书的时候要有楷书的意识在里面,草和楷在精神上是相通的。</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我觉得书法和中国的诗文一样,它都是一种很具体可感的艺术,在用比喻句“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当下笔重时像崩云一样,轻的时候像蝉翼一样;“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导之像泉水一样流下来,顿下来就像山那样一动不动。中国的艺术是需要想象力和感悟力的。</p> <p class="ql-block">杨涛教授:很多人在学书法的时候,一直把书法在纸面上出现的形象当成一个死物,其实你笔下出现的那些字都是一个生命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充满着生命的,因此,书写的过程是跟一个生命在交流,你笔下的字就是你,你就是字!这时候你的字才有可能唤起生机出来。</p><p class="ql-block">点评书友临写:丝丝入扣,非常难得;下笔沉稳,基本的笔法掌握了然于心。建议:临写总是在一个点上开始发力,到另外一个点上收回来,有很明显的规律,孙过庭这方面的规律是打乱的,所以这个书友临的时候,可以在蘸墨的节奏时间间隔上有区别,发力点在规律性上打乱一些,从而让人看不到痕迹。</p> <p class="ql-block">秋水映孤舟</p><p class="ql-block">兰亭伴苦旅</p><p class="ql-block">千里之行 峰回路转寻魏晋</p><p class="ql-block">书名天下 风云烈火现跋文</p><p class="ql-block">本集推荐的第二件经典作品:</p><p class="ql-block">元赵孟頫《兰亭十三跋》</p> <p class="ql-block">兰亭帖十三跋是赵孟頫57岁时,奉召赴京的乘船途中书于《兰亭序帖》后的跋文。因途中寂寞,故于帖后一跋而至十三跋之多。题跋内容很多,其中,“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乃赵孟頫论书名言。</p> <p class="ql-block">情景表演《兰亭十三跋》</p> <p class="ql-block">“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余北行三十二日,秋冬之间而多南风,船窗晴暖时对兰亭,信可乐也。</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龙洋:一段水上的旅程,十三篇精美的跋文,七百多年前,赵孟頫在行程上留下了自己对兰亭集序的所思所想,只是很可惜,乾隆年间一场大火,让今天的我们只能看到大荧幕上留下的这几张残片,确实是令人唏嘘的!我们有一种感觉,可不可以用今天的思路来理解,《兰亭十三跋》就相当于是赵孟頫的十三篇读书笔记。</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兰亭十三跋》是赵孟頫从湖州坐船到北京(元大都)去,沿着逆河,这一路走了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在船上很寂寞,就拿了一本《兰亭集序》读了随手记下来,可以说是他的读帖笔记,也可以说是他行程之间记的事情,他的提跋中间有的探讨艺术,有的探讨名种兰亭的版本不同,有些记录行程。赵孟頫是非常有名的书法家,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有说法赵孟頫能日书万字,他有这么深的功夫,他留下了非常好的作品,唯独《兰亭十三跋》不算最好的,但是它是最本真最自然的,因为他在船的摇晃中,在若有所思之间,随便记下来的,所以它很本真很自然,既表现了他的功夫,又表现了他的性情,所以历来受重视。</p> <p class="ql-block">杨涛教授:《兰亭集序》有很多版本,像褚遂良、冯承素、欧阳询,他们都有临写兰亭的这些版本,我们现在看到的《定武兰亭》是欧阳询的临本,赵孟頫主要就学这个本子,他把对《定武兰亭》的所有感受全部加以记录,流传到现在为至,有几个非常著名的堪称赵孟頫书论里的经典都从《兰亭十三跋》里面出来的,像“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包括一些“则古”的,对古法遵从的一些观点都从这来的。(主持人:你觉得《兰亭十三跋》的精髓,到底是书法还是他的思想呢),我理解这张作品是在他极其放松、极其随意,可以说更接近赵孟頫日常书写状态的一张作品,它不是一些应酬的,它是内心自然的流露,这是真正的赵孟頫的状态,他的书法跟他的文章跟他的思想,乃至于跟《定武兰亭》这个本子之间是相得益彰的。</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我接着杨涛老师的话来说,赵孟頫《兰亭十三跋》最有名的一句就是“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作为书法很著名的论断。把“笔法”作为书法的核心提出来的,我们不要把“用笔千古不易”理解为用笔的具体操作和点画的具体形质,它指用笔的规律,为什么“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呢,用笔的规律有两种,一种是真草隶篆的相传在变化,另外一种是风格在变化,但是其中一种核心的东西“用笔千古不易”指的是什么,是“韵”;下边接着说的王羲之的书法“雄秀之气,出于天然”,主要是靠笔法,是靠起止转折节奏感出来的,它是音乐般的一种节奏美!</p> <p class="ql-block">“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书法如此有魅力的一个人,到底是怎么样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刚才看赵孟頫的字我的脑子里就在盘旋苏东坡的那句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赵孟頫他就当得起“风流人物”这四个字。元世祖忽必烈招宋的遗臣壮大自己的文人队伍,见到赵孟頫认为他是照耀朝廷,赵孟頫往那一站整个朝廷都亮起来了,说他是“神仙中人”;皇帝给这样的评价,市场就很追捧他,书法作品一字难求,“得片纸只字,人人心惬意满而去”;这样的一个人应该被养得很狂傲,可赵孟頫一点都不狂傲,见到故人永远是一副“恂恂如也”,永远跟当布衣时是一个样子。赵孟頫的词也是写的很好的,他写的《渔歌子》“渺渺烟波一叶舟,西风落木五湖秋。盟欧鹭,傲王侯,管甚鲈鱼不上钩”,他心中只有对烟水生活的向往,陶冶出了“风流”的境界!</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整个元代书法赵孟頫是一个标志性人物,他把宋元“尚意”过分的东西纠正过来,提倡古风,把晋唐古风恢复起来,这是有功劳的。</p> <p class="ql-block">名家点赞第一题及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28人回答正确,获得“绝”字点赞章一枚。</p> <p class="ql-block">点赞章出自赵孟頫《胆巴碑》</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这三件作品各有特点。祝允明的字有钟繇的影子在里面,但这件不是那么多;王献之是晋人整个那种风气,他的《洛神赋十三行》很有点的小楷字帖;赵孟頫的字比较温润,他是唯美主义者,他的东西讲究一种美,但这种美可能也缺很多东西,是赵孟頫典型的风格,很容易被人接受,这也是他能够流传开来的一个重要原因。</p> <p class="ql-block">名家点赞第二题及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仅有7人回答正确,获得“棒”字点赞章一枚。</p> <p class="ql-block">点赞章出自赵孟頫《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碑》</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赵孟頫写经换茶是文人韵事,你这个值多少钱,我这个值多少钱,文人不在乎这些,“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因为他觉得我喜欢了,这就是最重要的。赵孟頫拿他写的《心经》来换茶,不一定是真的,人们是拿这个来讲文人一定有清雅脱俗的气质,有这个气质才能写出不俗的字。</p> <p class="ql-block">互动环节第一题及正确答案</p><p class="ql-block">选手回答完全正确</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所以难猜就是因为太相近了。冯承素也是摹王羲之的,赵孟頫也是学王羲之的,他们的源头是一致的,这时候就得看具体的细节了,只有对赵孟頫的帖很熟悉的人才能挑出来。</p> <p class="ql-block">杨涛教授:赵孟頫是学王羲之的,冯承素这个版木也是摹王羲之的,但他们之间是有很大差别的。王羲之的字被称为“右军如龙”,像天上的龙一样不可捉摸,也就是说它神出鬼没的,笔画的方向是千变万化的;赵孟頫的字整体上偏于静态,横画的方向都是平行线的多这不代表谁比谁差多少只是说他删繁就简了,另外赵孟頫的字结构比较松,没有集中的地方;冯承素版《兰亭集序》每个字都有集中紧的地方,看“清”字的下面,“惠”字田字那部分,“风”字中间部位“和”字的口,都有非常紧的部分,紧松,紧松,但赵孟頫的都比较平均。</p> <p class="ql-block">互动第二题及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杨涛教授:看“遊目骋怀”的“遊”字,赵孟頫就做了调整,王羲之比较古质,下面的“辶”是偏于平的,没那么张扬,赵孟頫字的下面不仅斜势而且有很多波段,先往上走再慢慢下压最后拖长,有很强烈的姿态腔调在里面,虽然他学王字的,但也是结构因时而异呀。</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这就是同样一个母本《兰亭集序》各个时代不一样,我们看到的《兰亭集序》已经是唐人对晋人的理解了,赵孟頫一直在努力地恢复晋唐,但是还是难以追上。一个时代的风尚有时候是身不由己的。</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龙洋:一个时代应该有一个时代的自信,这样才能“学古不泥古”,才传承之上有所创新。我们知道赵孟頫是五体皆精,他的小楷更是潇洒风流,所以今天现场书友一同临写赵孟頫的《道德经》。</p> <p class="ql-block">杨涛教授:以前说小楷是叫“蝇头小楷”,相对说字小,要集全身之力汇聚到笔端,丝毫不能懈怠,笔笔不能凌乱,一定要从容不迫,最主要的是字虽然小还能够“疏可跑马”,对一个人的眼力、体力,尤其是注意力是非常大的考验;文征明89了都能写小楷,写小楷能知道当下的心态是什么样的,心里是不是有事,见字如见人;古人写信“见字如晤”,写信都是小字,那里面其实能感受到心情。</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回答主持人书法艺术和《道理经》也有很多相似之处:肯定的呀。中国的艺术出自于中国的哲学,包括这里讲的“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都是老子对立统一的观念;绘画、诗词、文章都是一样的,背后是中国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小楷和大楷它有不同,大字贵团聚,小字重宽绰,古人这么说,但不是绝对的。大字为什么要紧凑呢?看大字如月下观美女,看她的风姿绰约,看她的轮廓;小字如灯下观书生,眉宇间的英气要表现出来。小字要从容宽展,大字要团聚,要把精神写出来。还有一个,小楷要一个熟练,统一感很强,处处有变化不,唐人写经一个模子出来的,不断重复一个节奏,正是不断重复之中显示出从容,这就是小楷的妙处,同时在统一感之中追求一种变化,这是小楷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行军狩猎 凿石成鼓</p><p class="ql-block">笔势稳健 斑驳中潜藏历史细节</p><p class="ql-block">一代巨匠 创新里再造苍劲雄浑</p><p class="ql-block">本集推荐的第三件经典作品:清《吴昌硕临石鼓文》</p> <p class="ql-block">情景表演:《吴昌硕临石鼓文》</p><p class="ql-block">1886年,四十三岁得好友赠石鼓文拓片,花十二分力气,整日挥毫练习,五十岁左右日日临摹,仍觉自己“无一笔是处”,六十岁之后“临石鼓如临大敌,兵戈相接如闻其声,握管时不敢放松一步,一放则气象逋矣”,七十岁后仍常感“力有未逮也”。他用一生的临写实践,证明了中国书法的传承正在于守正创新!</p><p class="ql-block">吴昌硕说“古人为宾,我为主”,他溯源竞流上下求索,学习传统又不为传统所囿,自我革新又万变不离其宗,从吴昌硕不同时期临摹的石鼓文,我们可以看到从临摹到创新的完整转化蜕变过程,他以沧桑古拙的笔法,奇崛霸悍的风貌,正大壮严的气象,使深邃优雅的中国篆书凤凰涅槃再现生机,将商周秦汉刻铸于金石碑版上的古老文字,写入了现代中国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1844年,吴昌硕出生于普通的读书人家,青少年时期摹古文师汉碑,学唐刻工篆刻寄情于笔墨,在中国悠久渊深的传统文化中积蓄涵养,为日后的厚积薄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当他偶得石鼓文拓片之后,沉潜其中,由此开启了艺术创作之路。</p> <p class="ql-block">1927年,84岁的吴昌硕临写最后一幅石鼓文作品,写完不久,一代书法艺术巨匠离世。</p> <p class="ql-block">“吾车既工,吾马既同;吾车既好,吾马既䮛”,刻在这十面石鼓上的文字就是石鼓文,这些文字用四言诗的形式,记述了秦国君游猎之事,这是迄今所见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在中国书法史上石鼓文是篆书里的代表作,也是从两周金文向秦小篆过渡时期的一件重要代表作,它是唐代初年在陕西宝鸡陈仓发现的十个鼓形的圆石头,记录着秦王狩猎的事情,是先秦的东西,又叫做“猎碣”,也叫“陈仓石鼓”,非常有名。现在这些鼓有些文字已经很少了,有些很好,它是过渡时期的文字,既有大篆的结构,又开秦小篆的先河,看李斯的泰山刻石秦小篆的点画质感、线条,和石鼓文是一样的,都不是毛笔书写的痕迹,它是一种工艺化的线条,所以有的专家就主张,学习篆书从石鼓文入手,是一件很好的范本。</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石鼓文就是十首狩猎的诗,很多人知道石鼓也是跟诗有关的,韩愈作的《石鼓歌》选进《唐诗三百首里》了,“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p><p class="ql-block">石鼓经历,那是中国文化颠沛流离,但一直持续传承的一个象征。唐初出土,地不爱宝授命于天,唐初进入盛世了这个重器就出土了,给人的感觉是挺好的;安史乱起,战乱之中无法保护就埋起来了;唐宪宗“元和中兴”时开始恢复元气了,这时候把掩埋的石鼓又挖出来了,当时韩愈就上书,这么好的国之重器得收到太学,虽然之后没收进太学,但收到当地的孔庙保护起来了,那时候不是十面石鼓了,只有九面了,刻《作原》的石鼓不见了;唐末大乱,当地孔庙烧了,石鼓的下落无人知道;再次出现是宋仁宗年间,跟司马光有关系,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是凤翔知府,寻找出了九面石鼓,没有《作原》鼓;《作原》鼓在北宋晚期宋徽宗出现,连同九面都被保护起来了,宋徽宗是大文人,很爱重石鼓,给它填了金,但正因为填金,它又一次面临着不可测的命运;金人打到都城,就把石鼓运到燕京(今北京),把金子都抠下来了,这是又一次灾难。但从那以后,元朝人的文化认识认识程度也逐渐加深,所以这些宝器一直留在北京;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文物不能留到日本人手里,那么沉的石鼓也随文物南迁,颠沛流离辗转到重庆,所以我们现在还能在故宫看到这些石鼓,虽然残损了不少,但能从两千年前一直传承到现在,我就想起孔子的那句话了“天未丧斯文”!</p> <p class="ql-block">杨涛教授回答主持人石鼓文是最早的石刻诗文,但它算书法吗的问题:当然算书法了。石鼓文的出现,让中国书法慢慢的往“法”的角度上着眼了,它对于汉字严格的结构、偏旁部首的规定,处于比较固定的形象,这是一个先河;尽管之前文字有这样的形态,但大篇幅时不是每个字都这样,尤其对清代篆书的崛起起了很大的作用,象杨沂孙、吴昌硕都是师法石鼓文,获得了艺术升华跟提升!</p><p class="ql-block">主持人:吴昌硕用了一生的时间研究石鼓文,文是有什么特殊的社会背景吗?</p><p class="ql-block">杨教授:这是跟清代治学环境有关系。清代的朴学,对文字、碑版、石刻的广泛发掘,吴昌硕年轻的时候开始学石鼓文,对石鼓文的结构结字都非常相似,后来观念改了,把整个石鼓文的结构、位置做了一些提升或下降,乃至于用笔的方式,以中锋书为主增加了一些侧锋,就是因为这些调整,让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非常灿烂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龙洋:现在大屏幕上呈现的是,吴昌硕不同时期临写的三件石鼓文作品,从不同时期的临写能看出哪些创新和改变呢?</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清代人对金石学盛行,清代的书家基本在篆隶上下很大功夫,吴昌硕是晚清到民国的很有名的书画家,他想石鼓是最有名的,早期他写的石鼓靠近原始鼓的味道,中期写的比较成熟,晚期更显得苍老;吴昌硕把石鼓文的方形近乎圆形的结构,变成长的、纵长的,用行书的结构以及笔意,去改造石鼓,使静止的东西变得活起来,他的影响力几乎影响着整个书坛的各个角落,一直到现在,这就是艺术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名家点赞第一个问题及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26人回答正确,获得“不错”点赞章一枚。</p> <p class="ql-block">点赞章出处:清吴昌硕《临石鼓文》</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韦应物的这首诗讲的是拓印。就是在石刻上铺上纸,然后做拓片。</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这个是最友善的题目了,它把整个拓的动作都说的非常清楚了“令人濡纸脱其文,既击既扫白黑分”,把纸蘸湿一点铺在石头上,然后“既击既扫”,又打又扫就印出来了。</p> <p class="ql-block">名家点赞第二个问题及正确答案</p> <p class="ql-block">12人回答正确,获得点赞章“善也”一枚。</p> <p class="ql-block">点赞章出自东汉《朝侯小子碑》</p> <p class="ql-block">杨涛教授:第一件铜削刀,是江陵望山出土的,是战国时期在竹木简上面写错字以后用来刮字的,刀后面有一个环,古时候的人系在腰带上挂着;第二是殷墟出土的铜刻刀,刚才选的正确答案是这个;第三是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时期的毛笔,应该是中国最早的毛笔。</p> <p class="ql-block">蒙曼教授:我觉得如果没有特别明确的知识怎么选,第一个刀是修改错字的,就是中国古代讲“刀笔吏”修改错字的,所以刀比较小巧;第二个刀是真刻的,是要用力的,所以比较厚重。</p> <p class="ql-block">李刚田教授:“金石气”是清人开始,和“二王”帖派相对立的一种审美范畴,清代人大量学习金石上的文字,从金石上文字露出的气息。“金石气”文字久远,历史的长河给它一种神秘的气息,金石文字由于不同的载体,或者金属上浇铸,或者刻凿,不同制作方式,形成特殊的线条质感的美,产生了有别于毛笔书写的金石感觉,但是这种“金石气”并不是刻意临摹金文,或者临摹石刻文字,而是要通过爽爽用笔,出现写的味道。看吴昌硕写的石鼓文,打破了原石鼓工艺化的线条,入笔处藏锋,出笔就平刷而过,这种不藏锋显示了生动,笔与笔之间的相互映带关系更加生动。要追求“金石气”,必须去描出来,靠自然写写不出来,所以要解脱靠原来金石浇铸的痕迹,追求毛笔自然的翰逸神飞,古人制的曲子,要用我们的歌喉唱出来,奏出我们这个时代最美的乐曲!</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总结:回望我们展示的三件书法作品不禁感慨:奔雷阵阵,孙过庭用《书谱》成就笔下波澜;下笔情长,赵孟頫留《兰亭十三跋》与人间作美谈;吴昌硕临石鼓作雄文,金石灿然。千百年来,一代代书家如初月出天涯,似众星列河汉,用他们的探索与创新,让书法艺术熠熠生辉!让中华文化日月光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