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印象中,青岛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熟悉是因为打小就听闻“青岛“这座城市大名,譬如青岛啤酒,海尔电器也来自青岛。陌生是因为除此之外对这座城市并没有太多了解。</p><p class="ql-block"> 算起来,前后三次前往青岛,每一次对青岛的印象都不一样,但叠加起来,对青岛的印象就逐渐立体、丰富。</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去青岛是数年前,那一次我和姐姐在威海报团前往青岛一日游,第一天走马观花,坐在旅行大巴上参观了青岛的一些热门景点,不过瘾,留下来过了一夜,又重游了一些景点,诸如八大关、劈柴院。那一回青岛给我的印象就是很像厦门,仅此而已。</p> <p class="ql-block"> 这个夏天,我又前往威海度假。两次和两批小伙伴重游青岛,在青岛走街串巷沉浸式体验当地生活,真正感受到青岛这座城市的浪漫与烟火气息,几个场景印象颇深。</p> <p class="ql-block"> 场景一 李村夜市</p><p class="ql-block"> 每个城市都有夜市,但我过去很少走近夜市,夜市给我的感觉就是杂、乱、吵。但此次同行的几个小姑娘把逛夜市作为重要行程,我们住宿的地点就在夜市附近,我也跟着前往,这一逛颠覆了我的印象。我们逛的是青岛的李村夜市,这个夜市很大,摊位多的数不胜数,排成数排,小吃品种琳琅满目,来自全国各地。光名称很多就是我闻所未闻的,食材更是五花八门,印象比较深的是一个摊位专门油炸各种昆虫,我匆匆瞥了一眼赶紧离开。其他还好,色香味俱全,很能勾起人的食欲。夜市人流如潮,年轻人居多,大家都兴致勃勃,逛着、看着、吃着,真正感受到“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这句话的内涵。我随着人流一家一家地参观,遇上好奇的就停下来拍几张照片,店主忙着做生意,懒着理你,爱拍就拍。每个摊位前都挤满食客,有的是买了就走,边走边吃,有的是拿了塑料凳坐在摊位前品尝。我也学着他们的样子端了一碗虾滑坐在摊位前慢慢地品尝着,味道不错很是鲜美,只是加了粉丝,不是我以为的单纯的虾滑。吃完一碗虾滑继续参观,除了各种小吃还有各种水果切块装在塑料盒里,颜色艳丽,颇为诱人。</p><p class="ql-block"> 在夜市里边大概逛了个把小时,我又买了一包冰镇板栗,冰冰凉凉又有板栗的味道,拎在手上边走边吃,等待和其他小伙伴会合。</p> <p class="ql-block"> 夜市外围很多人带着宠物聚在一起,我观察了一下,有不同品种的猫、狗等常见宠物还有一只鹿,那只鹿吸引了很多路人。我也挤进去观看,我向来对宠物敬而远之,但看着他们对宠物比对亲人还亲的样子终是忍不住好奇也挤上前凑个热闹。宠物的主人们在交流着宠物的种种,我没兴趣也没认真听,只是在想,人终究是不一样的,就如我不能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热爱宠物,他们恐怕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对宠物无动于衷。不时有穿着时尚的年轻人从身边走过,不乏一些身材微胖的女生,但是这些女生打扮得时尚洋气,整个人脸上写着明媚和自信,在她们脸上完全看不到身材焦虑。她们的美甚至不由得你偷偷多看两眼。我又想起一个朋友说的,她在国外没有身材焦虑,回国就得天天称体重。而在青岛,这些微胖又美丽的女孩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 场景二 大学路</p><p class="ql-block"> 那日乘坐地铁去五四广场,向一年轻小伙子问路,他带我找到地铁入口处,我们边走边聊,我问他青岛还有哪些值得游玩的景点。他向我推荐大学路,于是第二天,我和小伙伴们来到大学路打卡。果然是网红打卡点,无数的美女排着队伍挨个在红墙前打卡拍照,我对拍照兴致不高,但对欣赏美女颇有兴致。大学路上的美女打扮颇有特点,各种风格皆有,其中还不乏穿汉服的小姐姐,如此多的美女甚是养眼,我们也在众人打卡的地方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前往老舍故居。老舍故居下午一点以后开放,时间快到的时候已经很多游客在门口等待,门一开我们扫码签到进入,跟着人流参观老舍故居。这是一座不大的楼房,有个小小的院子,我们随着人流进入屋内,墙面上贴着很多关于老舍先生的文字、图片、影像还有他夫人胡絜青的画作。尽管我们对老舍先生和他的作品貌似十分熟悉,但是在他生活过的地方,触摸着他留下的的痕迹和那些历史文物,再读他的文字感受很是不同,似乎比以往更深入地走入他的作品与内心世界。出来的时候,屏幕上播放着老舍先生最后一次在某次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几个人静静地听着,心里却澎湃万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条路上还有很多名人的故居,我们搜索了一下,有沈从文、闻一多、萧军萧红、梁实秋、童第周等,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打车前往萧红萧军故居,遗憾的是司机带着我们兜了一圈只看到一个牌子,故居已成了民居。司机告诉我们,大学路上真正修缮好对外开放的名人其实并不多,更多的已经成为民居只是挂个牌子而已。但我依然忍不住想象,当年这条路上有那么多文化名人聚居,这是怎样的文化盛况?对于青岛这座城市来说又是怎样难忘的历史记忆?如今,我们走在这条路上,依然能够感受当年这里的人文荟萃。虽然斯人已逝,后人更多的是打卡拍照,但如今的盛世也是他们曾经为之努力和期盼的吧!</p> <p class="ql-block"> 场景三 八大关</p><p class="ql-block"> 八大关我前后去了四次,我和同事们开玩笑,我可以去八大关当导游了。第一次跟团游,坐在旅行大巴上逛了一圈只能看到路两边的树,和其他街道似乎没有什么不同。随后在青岛住了一夜,第二天我和姐姐决定亲自用脚去丈量八大关的每一条路和每一座带着历史记忆的建筑。我们起了个清早,到八大关的时候人不多,我们在每一条路上慢悠悠地逛着。八大关实际上是八条路,以中国古代关隘命名的道路,诸如居庸关、韶关路等,这些道路建在山坡上蜿蜒起伏,两旁种着不同的树木,绿树浓荫,感觉甚好。我们参观了花石楼、公主楼、蝴蝶楼等几座名气比较大的洋楼,感受着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历史名人留下的痕迹,也感受着青岛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三次、第四次是陪两批同事一起去的,我懒着再逛,第三次她们去逛,我一个人坐在树下刷手机,第四次和另一个朋友把八大关的几条路逛了一遍之后就去海边吹风、泡脚、玩水了。海边人很多,有游泳的,但打卡拍照的更多,依然是各种风情的美女摆着各种姿势在海边留下倩影。我和那个朋友找了一块石头坐着,吹着风玩着水,有一搭没一搭聊着,直到另外两个小伙伴结束他们的参观一同前往下一站。</p> <p class="ql-block"> 场景四 台中美食街</p><p class="ql-block"> 从八大关下来,我们以特种兵的速度去青岛教堂打了卡就前往台东夜市。台东夜市人山人海,路两边全是海鲜夜市,还有一些演奏者在餐桌旁吹着萨克斯,空气里飘荡着音乐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四人兴冲冲地进了海鲜市场,虽然也是生活在海边,也经常逛市场,但还真没有看到那么多生猛的海鲜,价格比我们当地便宜,我们先逛了一圈然后决定购买了哪些海鲜,我们买了生蚝、螃蟹、海螺等,找了一家店铺加工,讨价还价又是一个过程。这里又有一个插曲,我们要求老板把螃蟹对半煎,老板不懂怎么对半煎,我们只好退而求之,要求他提供厨具,我们自己动手煎,可老板山东人的犟脾气上来,说什么也不肯,也不让我们进入厨房,我们只好由着他把整只螃蟹蒸熟。随后我们又要求老板把螃蟹切成两截,他说要加价,我们决定自己用手把螃蟹掰成两半,一边吃一边开着玩笑。海螺很大,小伙伴说让老板切片,我们猜想估计又要加价,决定省了这道工序,直接一口一口地咬。海鲜的味道也是真的好,就连我们这些经常吃海鲜的人也是赞不绝口,又要了几瓶啤酒,特地交代要青啤二厂,拿上来之后,我们研究二厂的标识在哪,不知道他们有没找到,我反正是先干为敬。到了青岛不喝啤酒是说不过去的,青岛啤酒博物馆有一句话说得好——“青岛这座城市有两种泡沫,一种是海的泡沫,一种是啤酒的泡沫,两种泡沫皆让人陶醉。”两杯啤酒入口,微醺,我们聊着天,回忆着白天参观啤酒厂的经历,比较着一厂和二厂啤酒的差别,讨论着即将开始的青岛啤酒国际节,不知不觉已是九点。</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本来还要赶往啤酒节活动地点感受啤酒节的气氛,遗憾的是同行的一位朋友要赶夜晚的航班,我们叫了一部网约车匆匆把他送往机场,我们仨继续在宾馆房间夜饮啤酒。</p> <p class="ql-block"> 我平时甚少饮酒,但到了青岛不喝酒会觉得遗憾。这种微醺的感觉也只适合青岛。</p> <p class="ql-block"> 如果可以,来年再去,吹风,逛夜市,喝啤酒。青岛,一座充满烟火气息又十分浪漫的城市,宜居宜饮,甚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