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宝河村名探究

乡村思语

<p class="ql-block">  “道宝河”村在晋城泽州很有一些名气,该村地处晋豫两省交界的,太行山南端的山谷中,三面青山环抱,一面深沟古道,村边梯田层层,村落石头房错落,村内小河流水哗哗。</p><p class="ql-block"> 据了解“道宝河”村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有 “原(祖先从河南济源迁徙至此)”姓,“尹”姓,“张”姓,以及人数不多的“马”姓、“陈”姓、“时”姓、“成”姓、“郭”姓等姓氏组成,现村人口最多的姓氏是“原”姓和“张”姓。</p><p class="ql-block"> 从现有资料可知“道宝河”村历史上,一直到抗日前期,皆属于河南济源管辖。民国31年(1942)12月中国共产党在晋城土河一带开辟晋沁县(原晋南县),由于距离较近,“道宝河”开始属晋沁县四区(衙道区)管辖,后一直属山西管辖至今。</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随着208(原207)国道的修建,“道宝河”村被河南的驴友发现,开始名声远播豫北。又因2012•2•25事故,“道宝河”村只闻名晋豫两省。如今的“道宝河”成为晋城很有名气的旅游名村,吸引了大批河南人在此休闲,避暑。</p><p class="ql-block"> 据1984年出版的《山西省晋城县地名录》一书中记录道宝河“村中有条河,相传河里有沙金,称为‘宝’,后被盗走,初名盗宝河,后串写为道宝河”。 </p> <p class="ql-block">  另据2014年出版的《晋城地名志》记录“因村中有条河,相传河里有金元宝,后被盗走,初名盗宝河,后串写为道宝河……道宝河东连碾槽洼村,南至清水辿、黄坎、卧养沟,东南300米为省界,与河南沁阳市紫陵镇宋寨村接壤,西北接陈家庄村”。旧时的白涧古道从村西沟谷中通过,如今只变身为208国道。</p> 根据村里和附近一些村的碑文石刻等记载,“道宝河”原名实为“道八河”,并非现在的“道宝河”。据“道宝河”村西南建于清朝时期的龙王庙碑刻,记载的就是 “道八河”(下图)。 与“道宝河”村南相邻的,河南济源东逯寨村翻修与清朝咸丰年间的关帝庙,也有 “道八河”的村名。 <p class="ql-block">  相关记录在“道宝河”村西北的盘塽村(现在属于陈家庄管辖)得到验证。该村有尹姓,与“道宝河”村尹姓原为同宗,一百多年前修有尹家祠堂。祠堂碑文记载上刻的也是“道八河”,该村百年前的山神庙也刻的有“道八河”。</p><p class="ql-block">  我们了解到实际在山河镇,人们称呼“道宝河”的发音就是“道八河”,什么时间改为“道宝河”推测应该是在解放后。</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以前叫“道八河”,它有什么来历呢?难到是这里“的古道旁有八条河流”吗?或许是“到某一地是八里”的意思吗?可惜今人知道的很少。</p><p class="ql-block"> 有人认为“道八河”村北有一地名叫八里沟,可能于此有关;也有人认为“道八河”实际是“到白涧河”的意思。因为本地发音‘白’与‘八’都是‘ba’,简写成“到白河”,而讹写成“道八河”,再而讹写为“道宝河”,还赋予其漂亮的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  但是“道宝河”以前的正式村名是“道八河”是毋庸置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