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 阔别18年的今日,与老友重踏江门造纸厂遗址。画面看到的只是纳入江门市历史文物保护范畴的部分厂房、楼房等建筑物</b>。<b>岁月悠悠,百年沧桑的厂房建筑,已经基本拆除。仅存的旧办公大楼、旧的厂长室大楼、劳动工资科和宣传科大楼、化验室大楼、四抄包装厂房和炮楼,已经破烂不堪,断井颓垣,杂草丛生,荒凉满目。</b> <b> 江门造纸厂创办于清朝末期的1910年。江门造纸厂的前身是江门纸局 ,厂房始建于1911年,于1913年投产,是由当时留学日本的台山人余觉之、余乾甫等人创办。1954年6月,实行了公私合营,改名为“公私合营江门造纸厂”。1966年10月,改名为“广东省江门造纸厂”,正式成为国家独资拥有的国营企业。1986年,由省直属企业下放到江门市管理,改名为“江门造纸厂”,1993年,以江门造纸厂为核心企业组建成立了“江门造纸企业(集团)公司”,于1996年,加入“江门甘化企业集团”,成为全国512家重点企业集团: 江门甘化企业集团的国有独资成员企业,归属于轻工行业。随着朱镕基及政府推行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建立企业优胜劣汰的机制;减轻企业负担和历史包袱;积极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大力加强企业外部监管”的举措。江门造纸厂在历史的洪流中,走向了破产之流而消逝。岁月悠悠,百年沧桑,江门造纸厂是中国机械造纸厂最早建造的造纸厂之一。以技术人员多、造纸产品开发多,机械制造能力强、造纸机台多以及造纸产品品种多而著名于中国造纸行业,为中国造纸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在中国造纸业的发展中就象明月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在百年的历史发展轨迹中,变成一抹照亮星空的流星,消失于地平线上。</b> <b> 1933年庆祝开机生产20周年纪念会场合照。</b> <p class="ql-block"><b>旧的厂办公大楼</b></p> <p class="ql-block"><b> 二楼的阳台护栏已经倒塌。榕树的树根已经沿着大楼的墙壁爬到楼顶开枝散叶,为大楼遮风挡雨。</b></p> <p class="ql-block"><b> 绿色植被好像鲜花一样,依依不舍地呵护着百年的老房子。房顶上的五颗红星和古式塔型的房顶在余辉的照耀下,还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我从1975年进厂看到第一眼,到2006年离开厂看它已经31年,现在再回来看它,已经48年啦,为厂贡献了青春的我,睹物思人,思绪万千,往事历历在目。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当时国企的优越性,在江门造纸厂还有很多双职工以及一部分几代人都在厂工作的职工,都共同见证了江门造纸厂这一幢楼的历史悠久,在蹉跎岁月里饱经风霜,经得起风吹雨打,依然屹立不倒。</b></p> <b> 大树后的楼房,是其他科室的办公楼;中间的楼房是化验室楼房;面前的房子,曾经用作厂医疗室为职工煲中药的楼房。</b> <b>化验室前后楼房</b> <b> 对面房屋的一楼,曾经用作劳动工资科办公。二楼曾经用作宣传科办公。</b> <p class="ql-block"><b> 劳动工资科和宣传科办公的楼房与后面的曾经用作厂长、设备科、调度科、电话总机室的楼房只是一路之隔。</b></p> <p class="ql-block"><b> 厂内唯一的一座碉楼,没有具体详细资料记载。据说礼乐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土匪较多。工厂的碉楼像台山的两千多座碉楼那样,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致是丘陵地区和靠近山区的地方或匪患比较多的地方,皆因防备盗贼土匪而建。开平碉楼由于地势低洼,还增加一个防涝作用。</b></p><p class="ql-block"><b> 原炮楼没有闲置,三楼用于计量室办公;二楼是厂广播站;一楼是宣传科晒相黑房。</b></p><p class="ql-block"><b> 照片从旧的办公大楼往炮楼方向拍到的三个人分别是梁钊雄、刘君仁、吴炳强。熟悉的人应该从身形可以辨认得出来。</b></p> <p class="ql-block"><b> 碉楼好像一位履职的卫士,站立百年,仍然尽忠职守地捍卫着江门造纸厂的遗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