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着蒲扇吃凉面

孙保明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一到炎热的夏天,特别是烈日当头的晌午,乡下的农民也都爱往装有空调的室内钻,清凉避暑。每到这时,我就会想起从前的三伏天,一只手摇着蒲扇,另一只手握着竹筷,趴在树荫下的方桌上吃母亲做的凉面条的情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家乡的农村还没用上电,每逢酷热难耐的三伏天中午,吃上一碗饭管把人热得汗流夹背,我本来胃口就不好,此时更是食欲全无。身体因此一天天消瘦。母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想着为我做凉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的凉面是手工擀制的。她提前把面和好放到瓷盆里,在面上盖一层湿过的笼布,到中午做饭时,再把面取出来放在案板上揉搓一阵,使面又筋又软,然后,才用擀面杖擀。母亲擀面与切面的技术都很熟练,只见她双手一放一缩,一缩一放,不一会儿面都卷到擀面杖上来了,拿刀切面时,不用眼看就能把面切得宽窄均匀。待到面条在锅里煮熟后,母亲打大半桶冰凉冰凉的井水,把面条捞进桶里浸凉,然后才捞进碗里,加上事先炒好的青椒、西红柿、绿豆芽、荷包蛋或切好的黄瓜丝、葱段、姜末,倒上大蒜泥,放点香油,搅拌好以后,那香味真是令人垂涎欲滴。不管多热的天气,只要一碗凉面条带着清爽的气息吃下肚去,就如手中的蒲扇摇来一股凉风,吹散了盛夏的燥热,感到一阵酣畅淋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有一次,我不顾母亲的劝阻执意要坐在灶前帮她烧锅,望着灶口里熊熊燃烧的火焰和母亲被汗水浸湿的上衣,才知道母亲为了让我吃上一顿美味可口的凉面,常常独自在闷热的灶屋内忙碌,忍受了多么令人难耐的炎热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我离开乡村到城市里去读书、打工、经商,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其间偶尔回家探望母亲也大多是在春节前后。赶不上夏天回去,也很少再吃到母亲手擀出来的凉面条了。等我在城里买了房接她来住,常常住不了一月她就闹着要回乡下老家去,她说她住不惯城里的高楼大厦,吃不惯城里的鸡鸭鱼肉。我知道她是人老了故土难离,心里留恋着那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小村庄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母亲也已去世好多年了,自从母亲走后,无论多少个夏日的晌午,也无论我逛遍了城乡多少家酒馆、饭店,却再也吃不出母亲做的凉面条那种美好的滋味了,其中所缺少的,也正是我所拥有过的母爱的味道啊,安息吧,我的母亲!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原载美国《海华都市报》2023年7月28日第4版文学世界副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者简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孙保明,曾用笔名孙明,孙铭。十七岁时开始在多家报刊上发表诗歌作品,并于同时加入河南省青年诗歌学会。至今已在国内外数百家报刊上发表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100余万字。著有诗集《望乡的歌谣》《美妙的时光》《流浪的歌手》,散文集《遥远的乡村》。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