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刀郎自从出道以来,歌曲独树一帜。豪迈粗犷的曲风、热辣直白的歌词、沧桑浑厚的唱腔,爱恨情仇直抒胸臆。我喜欢听他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西海情歌》、《爱是你我》。虽然我五音不全,但是听到喜欢的歌还是喜欢唱上几句。</p> <p class="ql-block"> 这次刀郎的新歌《罗刹海市》曲风大变,歌词取自《聊斋志异》用半白话歌词,曲调包含了民歌、小调、摇滚等风格,听着还有点东北二人转的味道。他用《聊斋志异》里一篇故事为创作基础,经过自己的重新演绎,带给听众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更出人意料地还引发了一场歌词解读狂潮。有人听出了刀郎对十年前同行的“复仇”;有人听出了对当今乐坛的嘲讽;还有人听出了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讥刺……</p> <p class="ql-block"> 罗列几位网友的评论:</p><p class="ql-block">“坤无言,峰无语,那无声,松无影”。</p><p class="ql-block">“刀哥这歌词写的真绝,似锯,能伐松,似箭,能射鹰,似斧,能劈峰,似刀,能宰羊”。</p><p class="ql-block">“建国以来第一曲,文人骂人,句句刨坟,十年封刀,拔刀封神,刀刀诛妖,句句诛心,刀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罗刹海市》<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网友对歌词的解读评论下</span>,让当年刀郎跟华语乐坛一众大佬的恩恩怨怨再次浮出水面。2004年,33岁的刀郎仅凭一己之力就横扫了整个华语乐坛, 正版唱片就卖出了270万张,唱片销量吊打天王刘德华 和周杰伦。2010年,那英担任“第10届音乐风云榜”评委,刀郎入围“十年华语乐坛影响力歌手奖”,但在评奖时,那英却以“他不具备审美观点”,“咱们不能光靠销量”,一票否决了刀郎。当年,汪峰说他的出现是流行音乐的悲哀,杨坤直言他的歌让中国的流行音乐倒退了近15年,高晓松更是评论刀郎的爆红是“士大夫阶层”的失败。</p> <p class="ql-block"> 随着新歌《罗刹海市》解读的不断推进,那英,汪峰,杨坤,高晓松的评论区已经被网友刷屏。《罗刹海市》一出就创造出如此记录,这是因为网络给大家带来了可以表达情绪的机会。</p> <p class="ql-block"> 《罗刹海市》歌词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一篇故事,以主人公马骥的游历为线索,描述了龙宫和罗刹国两个世界的景象。《罗刹海市》就是说的罗刹国的景象,罗刹国非常奇特,因为在那里,美与丑是颠倒的。蒲松龄借用这样的故事,来讽刺当时的社会现状,这也是他写《聊斋志异》的初衷,借以鬼怪写现实。刀郎的《罗刹海市》歌词是借用蒲松龄写的故事来表达对一些社会现象的讽刺,这样不具有风险性。从歌词中你根本找不到像网友说的刀郎讽刺了四位大咖的证据,虽然许多人听后都说是讽刺四位大咖,但歌词原本是借古虚构,如有类同,纯属巧合。《罗刹海市》最成功之处,恰恰在于创造了无尽的遐想空间,在一千个听者心中产生了一千个马骥。</p> <p class="ql-block"> 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不同人的眼里,作品所要表达的东西也截然不同。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罗刹海市》也是这样,每个人都会从自身的主观性出发去解读,因为刀郎本人没有标准答案,千万个听众就会有千万种解答。</p> <p class="ql-block"> 南京大学苗怀明教授说:“我愿意解读为刀郎对社会现状的嘲讽,不是具体针对哪个人,这样他的歌曲才更有意义。作为一个古代小说的研究者,我支持刀郎的这种创新,很喜欢他的歌曲。”</p> <p class="ql-block"> 罗大佑坦言:“这两天也听了刀郎的《罗刹海市》,歌曲歌词文雅内涵兼具,旋律很魔性,一点也不逊色于前不久风靡全网的《恐龙抗狼》”。</p> <p class="ql-block"> 有一定年龄和生活阅历的人听《罗刹海市》更容易共情,一句“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揭露了一种病态的世相,那就是“假话成风”与“小人得志”。我听后就会联想到工作时曾遇到过的某些处级领导,他们一般都有两面性,对上谄媚,奴颜婢膝。对下说狠话办狠事,一副干臣模样。</p><p class="ql-block"> 职场中的人都会面临现实的选择,一些人不甘堕落于勾栏,不狠心自宫去做公公,注定会被边缘化。一些人随波逐流,活得滋润,但做人的尊严何在?人格又何在?</p> <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罗刹海市》后面突然来了一句“生儿维特根斯坦”,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但更出名的是他的一位中学同学名叫阿道夫·希特勒。维特根斯坦有句名言:“凡是可说的,都能说清楚;对于不可言说的,则应保持沉默。” 他指出:“语言对于世界的真相,在揭示的同时也进行了遮蔽。” “语言的边界,其实就是思想的边界。” 因为人类的所有思想活动都是依赖语言来进行的,所以世界的意义其实不可言说,它只能通过感受、通过生活向每个个体呈现。</p><p class="ql-block"> 维特根斯坦是个哲学家,与《聊斋志异》没有一点关系,《罗刹海市》为什么后面有句“<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生儿维特根斯坦”,我想应该</span>是像哲学家说的那样,每个人听后都想去解读歌词是常态,每个人都会从自身的主观性出发,去探究《罗刹海市》到底在唱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