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观后感

诗人网

<p class="ql-block">《长安三万里》在高适的一场布局中,追溯回忆他和李白的过往。串起杜甫、哥舒翰、郭子仪、王维、王昌龄、岑参等各路名人。</p><p class="ql-block">一条线是“三时辰等待军机”,另一条线是“数十年知己往事”。</p><p class="ql-block">一方面,作为电影,《长安三万里》依旧要有很类型化的故事主线和内容承载;另一方面,作为囊括诸多名人、有大量诗句呈现的文本,既要“复原”又要“尊重”;同时还要有不干瘪、不仅仅停留在“上线打卡当NPC”阶段的饱满质感。</p><p class="ql-block">前者,比如岐王府里的大象小象,比如各路追逐打斗舞刀弄剑的动作戏,都是动画电影里很类型化的进度条;后者观感略有参差,但整体而言依旧是优点远远多过于短板。</p><p class="ql-block">《长安三万里》毫无疑问是美的,特别赏心悦目。不仅仅是画面好看,一则和各路诗文相契合,相映成趣。二则和不同人生阶段相对应。</p><p class="ql-block">高适回乡躬耕苦读的桥段,出现了不同季节不同色调的几张图。从碧绿青葱的春,到饱满燃烧的红、到金黄的秋,再到白色的冬。冬日大雪满川,天地白茫茫一片,斯人孤舟蓑笠、独钓寒江。说不出的美和寂寥。</p><p class="ql-block">春去秋来、年华若水,四季和光阴的概念,性格和状态的呈现,画风和审美倾向的表达,都很到位。</p><p class="ql-block">高适和李白少年相识,误会一场、刀剑相向。浓郁碧绿的高光主色调,很明媚。</p><p class="ql-block">从少年到壮年再到暮年,《将进酒》那一夜、李白再度和高适相扑。画面不断闪回同一个位置同一个姿势却不同年岁不同状态的二人。</p><p class="ql-block">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义气凌云的往日少年,已成江边暮色里的衰翁。有偌大的胖胖肚腩,满满的纵横皱纹什么都变了,又仿佛什么都没变。</p><p class="ql-block">李白念二十年前我就是照着你写的,“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四句念出来,好听哭了。原本我对这首无甚感觉,但电影里用在此处,半生回首、铿锵韵律。</p><p class="ql-block">“相扑”这个设定,第一层是直观的“年华纵贯”具象化呈现,和饮酒作诗一样、贯穿二人人生不同阶段。第二层也是“那些年李白教我的事”,借相扑来说如何布局、如何诡谲骗过敌人好瓮中捉鳖、围魏救赵。很套路化,但完成度不低。</p><p class="ql-block">虽然某些关于“知己CP”的内容太直给太满,但整体而言,二人半生和大唐危局中天下苍生两条高难度线,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经很了不起。</p><p class="ql-block">江夏黄鹤楼边青葱年少的二人,暮年隔墙而坐,看着河山满目疮痍。一为中兴将、一为阶下囚。少年时关于小贼的误会,以极其讽刺又极其惨烈的方式倒转。</p><p class="ql-block">影片最后高适寄情山水,赶路途中“诗在书在长安在”;李白遇大赦放舟江中,青山绵绵、碧水悠悠,归来依旧是谪仙。这也算某种意义上的彼此成就、彼此救赎、相忘于江湖吧。</p><p class="ql-block">永远和清风明月同在。</p> <p class="ql-block">现代日常生活中,诗歌的实际实用性已经无限趋近于零。(当然,相关研究者爱好者除外)这就导致“古诗”逐渐变为一个文化符号,金光灿灿但又装在一层一层的玻璃柜子中,越来越被简化为“浪漫”“优美”等单线条单维度的单一风格标签。</p><p class="ql-block">事实上你看李白高适他们的年代,对某一群体而言、和发朋友圈一样普遍且日常的诗歌表达,什么都写、什么风格都有。</p><p class="ql-block">诗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华丽辞藻,而是个人沉浮、世事起落、山河大地的命脉相连。</p><p class="ql-block">是个人也是时代的血肉真心。</p><p class="ql-block">喜怒哀乐,歌咏不休。</p><p class="ql-block">山河表里,千年文脉。</p><p class="ql-block">诗在、书在、长安就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