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巴尔干,逐梦波黑行 (巴尔干七国游记之波黑)

风住尘香

<h1>  巴尔干之行的波黑无疑是大家都急切想去的地方。波黑的首都萨拉热窝,是耳熟能详的一个国外城市的名字。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给那一代青春年少的人们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英雄主义深植于一颗颗稚嫩的心田。主人公瓦尔特是那一代人集体的英雄梦。有诗题记:山路蜿蜒波黑行,莎拉热窝悲怆情。饱经战火弹痕在,瓦尔特身影钟楼寻。</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即将离开塞尔维亚,所住酒店留影</font></h3> <br><h1>  到了波黑的领土,山路蜿蜒曲折,车窗外,忽而是耸立的悬崖峭壁,忽而是平缓的高山草甸。植被并不茂密,常常看到裸露的花岗岩。我虽然吃过晕车药,还是吐了。但是团友们兴致很高,有关瓦尔特的话题一直在延续。我的脑中浮现出影片的结尾画面:凶残的党卫军上校,冯.迪特利斯若有所思又无可奈何地望着迷雾中的萨拉热窝,说:“这座城市,他——就是瓦尔特。”瓦尔特,我们来了,追寻儿时的梦来了。</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影片《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剧照</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楼房上的弹痕清晰可见</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萨拉热窝街景(下同)</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1>  </h1><h1> 我们首先参观的是被称之为一战导火索的拉丁桥,轰动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就发生在这里:19岁的狂热青年普林西普开枪击杀了前来巡视的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这起刺杀事件点燃了巴尔干火药桶,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拉丁桥</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与在拉丁桥头提醒我拉上背包拉链的两位女士合影</font></h3> <h1>  离拉丁桥不远,就是最具奥匈时代风格的市政厅。楼的外观凹凸有致,土耳其式的黄底棕色的条纹彩绘以及罗马式拱形廊柱做装饰,非常醒目,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它是萨拉热窝政府所在地,二战后成为波黑的国立大学图书馆。在波黑战争中,近90%的馆藏被毁,重建于1996年。</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与几位美丽大方的伊斯兰教少女合影)</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br></font></div><div><h1> 后来我们到了费哈迪亚步行街,街中间画了条东西文化交汇线,交汇线以西是欧式风格建筑,以东是土耳其风格建筑。<br> 导游教我们辨认不同宗教的教堂:有尖尖的宣礼塔和圆顶的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高大明快且有洋葱式顶的,是东正教教堂,哥特式建筑是天主教堂。这几种教堂在这座不大的城市共同存在,因此,萨拉热窝被称为“欧洲的耶路撒冷”。圣心大教堂是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取景地,教堂门口的红色玫瑰,让人心口有点绞痛。那是当年战争留下的血迹,色彩重新描绘了,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些凋零的生命。</h1></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东西文化交汇线</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圣心大教堂</font></h3> <h1>  贝格清真寺,是影片中的钟表匠谢德牺牲的地方。他用自己的生命给瓦尔特报信,面对死亡,他从容淡定,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当他倒地的一瞬间,被惊吓的和平鸽展翅而飞。</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贝格清真寺——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取景地</font></h3> <h1>  电影里的铜匠铺境头也让人记忆犹新。老铜匠们举起手中工具,叮叮咚咚地敲铜,以此分散敌人注意力而掩护瓦尔特。现在这里是一间间卖铜器的店铺。据说,影片中的老铜匠的后代在这做店老板。</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铜匠街——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取景地</font></h3> <h1>  老城的广场中间有座叫“塞比利”的木质喷泉,在这里数百只鸽子和人们和谐相处,从人们手里面吃食。多么平安和谐的画面!</h1> <h1>  </h1><h1> 街上的人们笑容灿烂、怡然自得,战争的苦痛已经尘封在记忆里。身着吊带衫、披着金黄色长发的欧洲女郎,和穿着伊斯兰长袍、裹着头巾的女孩擦肩而过,各种文明融合并存。战争给这座城市造成的残缺,用时间去修补。战争给这里的人们带去的伤害,用和平去抚慰。即将依依惜别这座城市的时候,教堂的钟声又一次敲响。为这个城市祈祷:和平之歌永远在,血色玫瑰不再开!</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萨拉热窝街景抓拍(下同</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漂亮热情的萨拉热窝导游</font></h3> <h1>  当天晚上,我们住在一个别墅式的酒店。别墅外观没什么特别,但它的设计者颇有创意。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开着门,可住四家人,内部设有厨房等设施。因晕车我没去吃饭。先生告诉我,饭桌上聊天得知,坐在我们后排的老夫妻看似平常,却很了不起。杨女士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70岁高龄还在带学生,虽然她腰不好,但是每次走得比我们还快,骨子里有股不甘落后的倔强。张老先生发明的专利被国家航天所用,国家对他进行了嘉奖。我们到处寻找英雄,原来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多默默无闻的英雄,因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国家才更富强!</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所住的萨拉热窝五星酒店</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先生在别墅酒店门口小酌</font></h3> <h1>  波黑之行的第二站是“世界遗产名录”的莫斯塔尔古城。群山环抱,风光秀丽。古城建于400多年前,位于波黑南部,奥斯曼土耳式的建筑,古色古香,浑然天成,一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既视感。鹅卵石铺就的街道,更是让小城具有纯朴天然的韵味。真是:群山做屏障,河水城中流。一条老街,百个店铺,千名游客,万般热闹。</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莫斯塔尔古城风光(下同)</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莫斯塔尔古城(下同)</font></h3> <h1>  老街的尽头是莫斯塔尔古桥,彩虹般地横跨在内雷特瓦河上,像一张拉开的弓,又像一弯新月。它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满月。最突出的是单石拱,有25米高,桥面是石头铺就,一步距离就有稍高出桥面的防滑条横在上面。莫斯塔尔古桥也有段沧桑的历史。400多年前费时十年才建成,但毁坏只是瞬间的事。在克罗地亚人围困老城的时候它被炮火摧毁,半个月亮坠落河底。据说后来重建的时候,从水里捞起原先桥体的石头作为材料。桥头立着一块石碑,刻着:“Dont fonget”勿忘战争。当地有跳水节这个习俗。小伙子为了表达忠贞的爱情,显示自己的勇敢,从桥上跳下去。</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莫斯塔尔古桥(下同)</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莫斯塔尔另一座古桥</font></h3> <h1>  因线路原因,我们先去阿尔巴尼亚,再到位于黑山西南部的科托尔。这是一座被山和海包围的小城,是地中海沿岸、中世纪古城原貌保存得最完整的城市之一。500多年前的古城堡高大坚固,把小城牢牢地守护在其中。护城河水碧绿清澈,红顶白墙的房子看似杂乱,却非常有序,可谓“形散而神不散”。蓝天碧海、船帆点点,教堂古街、棕榈树夹竹桃,让如诗如画的小城具有时光静止般的质朴清新之美。</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波黑海边小城科托尔(下同)</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科托尔护城河和古堡(下同)</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167efb">  科托尔街景(下同)</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科托尔城墙上走一走</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科托尔城墙上鸟瞰(下同)</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科托尔古城海边(下同)</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在科托尔吃海鲜大餐,和团友精致的钱姐碰个杯</font></h3> <h1>  我们行程安排有两晚住在波黑的涅姆。它是波黑的唯一港口。这个城市并不大,依山傍海而建。白墙红瓦的小楼在山坡上有层次的排列,掩映在绿树丛中,仿佛一幅异国情调的洪崖洞画卷。从酒店走不多远,再下几十级台阶,就到海边。宽阔的海域,平静的海面,远处的青山,眼前的帆船,真的很治愈,“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先生和景先生下海畅游了一番,海胆扎了脚,疼了几天。</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167efb">波黑的涅姆(下同)</font></h3> <h1>  这里夜晚的街市也很热闹。人们悠闲地散步,街头小公园,好多人在跳舞,现场弹琴伴奏。我们刚站在那儿围观,就有人热情地邀请我一起跳舞。在陌生的国家陌生的人群中,我们用舞蹈歌唱生活,用眼神传递快乐。回酒店途中,有个女孩从身后加快脚步,来到我身旁,说:“You are so beautiful”。“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谢谢你,亲爱的陌生人!铭记偶遇的瞬间,感恩友善的美好!</h1> <h1>  天气晴朗,有幸欣赏到亚德里亚海的晚霞。夕阳的光芒投在海面上,一海碎金,近处停泊的帆船、歇息的彩色脚踏艇,远处的红顶小楼,静谧安详,如梦如幻。</h1> <h1>  如果说波黑之行是一首乐章,那么萨拉热窝悲壮厚重,莫斯塔尔轻柔舒缓,科达尔激情洋溢,涅姆宁静祥和。波黑之行,以追寻英雄梦开始,以在亚德里亚海波浪的轻轻摇晃中,安享平安梦而结束。</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