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呼伦贝尔大草原

漱玉

<p class="ql-block">7月20日,山东广播电台主持人袁静带领我们20人开启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旅游行程。先飞海拉尔,后乘大巴车。转越野车沿着草原小公路穿行老舍笔下的“天下第一曲水”莫日格勒河,看牛羊成群的辽阔大草原。冒雨赶往额尔古纳河国家湿地驯鹿喂食,去华俄后裔家中做客,体验滑草、骑马、射击的激情和乐趣,玩转世界最大规模的建筑群套娃广场,观看俄罗斯国家级大马戏团表演,夜游满洲里的灯光“不夜城”,了解中俄两国的文化和风情,品尝草原上的牛羊美食,登上了北疆明珠观光塔,俯瞰“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的独特边城美景,参观了中国41号界碑以及五代国门,站在雄伟的国门前,骄傲、自豪…我们是一个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海拉尔的成吉思汗广场内,墙上有许多石雕,有成吉思汗、还有他母亲、妻子、兄弟、还有他的战将等等,一个个人物雕像,栩栩如生。成吉思汗是古代蒙古首领,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的主要功绩就是统一蒙古。他童年时无忧无虑,在他九岁时,父亲带着他前往曾经母亲的部落求亲,被仇人在饮食里下毒,他父亲中毒身亡。父亲死后,家庭内部矛盾冲突,族人的抛弃,加上没有足够的牛群羊群,生存都成问题。这期间,是靠母亲的坚强和挖野菜充饥活了下来。少年时苦难的经历,也培养了成吉思汗坚毅、勇敢、担当的素质。后来,他带领着骑兵骁勇善战,威武雄壮。他的部下都很尊重他听从他的命令,他用了十五年从成为部落可汗到统一蒙古各部。至今,他仍被蒙古人视为民族英雄,毛主席词赞:“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p> <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她是一个智慧的人,她不像武则天、慈禧太后那样强势,她在强势和软弱之间找一个平衡。诃额仑对成吉思汗从小的教育是恩威并施,平时不会任意打骂,只有在犯下大错的时候才严厉教育他。成吉思汗少年时期和同父异母的弟弟不和,经常发生争吵。一日,他和自己的亲弟弟射死了同父异母的弟弟,诃额仑知道后,就用马鞭抽打他,让他跪地反省。诃额仑用母亲(五箭训子)的故事,教育年少的孩子们团结的力量。因他们兄弟四个不是一母所生,诃额仑时常化解孩子们之间的矛盾,不过分宠溺,也不太过强势,压抑、打压孩子们的能力。诃额仑面对成吉思汗同室操戈的残忍行径,引证祖言严加训斥。“有别里古台之力,合撒儿之射,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后来成吉思汗能开创伟业,兄弟三人亲密无间,多亏母亲诃额仑的悉心教导。在成吉思汗四处征战中,将无家可归的孩子全部收留了起来,都有诃额仑扶养,其中从敌营里发现的古出、阔阔出、失吉忽秃忽、孛罗兀勒四人都成了诃额仑的“养子”,四人为日后蒙古建国立下了赫赫功劳。诃额仑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培养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民族的巾帼英雄。</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版图,如此的壮丽,辽阔,令每个中国人感到骄傲。</p> <p class="ql-block">大草原上放风筝,心情倍儿爽🖐🖐🖐</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国家湿地,灌木丛、湿地充足,是许多鸟类非常重要的庇护场所。沿着木制幽径弯曲的小路继续往深处走,小路的两旁矮树灌木丛生,绿意盎然。雨中的额尔古纳原始森林里,树叶上挂着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水珠,雨水顺着树干静静的流入地下,这种相拥相依的雨天,感觉真好。雨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朦朦胧胧的,瞧着额尔古纳原始森林里的绿更加深沉。走着一会就来到了敖鲁古雅驯鹿部落,拿着鄂温克族人准备好的驯鹿食物,体验驯鹿喂食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有五代国门,至今有100多年的历史。第一代国门,建于1902年。1900年由俄国人承建的西伯利亚铁路铺入我国境内,进入我国后,改称“东清铁路”。两国间的最初界线标志是由俄罗斯单方面设立的。在铁路左侧路基之下,树立一根木柱,木柱向西一面被削平,写有俄文“萨拜喀尔省铁路交界”字样。铁路右侧,路基之上另树立一根木板包装的木桩,上面钉有铁制的双头鹰国徽。由于木柱及木桩设在两国铁路交界之处,视为“国门”。</p> <p class="ql-block">第二代国门,建于1920年。是苏联单方面建的,向南方向移到十八里小镇,现在叫后贝加尔斯克。国门是木制拱门,中方一侧,用中文写有“中苏门”字样,后来苏联占领了十八里小镇。1949年该国门被苏联拆除。</p> <p class="ql-block">第三代国门,建于1968年。原来是检查桥,也叫栈桥。横跨宽、准轨铁路。当时,中苏两国关系较为紧张,满洲里作为“反修、防修”的前沿,常年处于“备战”状态。该桥是铁木结构,主体用铁轨焊接而成,桥身漆为绿色,两侧的护栏镶嵌着木板。面西方向,写有红色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桥身的北侧有一架铁梯,顺梯而上,可以站在桥上俯视过往车辆,桥的形状如大门,又处在两国铁路交界地带,人们都称为“国门”。</p> <p class="ql-block">第四代国门,建于1989年。是中国所建真正意义上的国门。面积约774.5平方米,高12.8米,宽24.45米,由2000多块0.5平方米的青色花岗岩石板镶嵌而成。中间悬挂着1.8米国徽,并镶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红色大字,国门下方,铺有宽准轨铁路各一条,满洲里新公路口岸建成后,原公路口岸停止使用。由于中俄两国货运量逐年增加,在增铺铁路宽轨复线时,2007年将第四代国门拆除。</p> <p class="ql-block">第五代国门,建于2008年。国门长105米,高43.7米,宽46.6米。中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闪闪发光,红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大字百米之外就能看到,宏伟壮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