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部天寿山麓,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十三陵自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及至清代顺治初年,前后长达230多年。先后建造了13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依次建有成祖长陵、仁宗献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神宗定陵、光宗庆陵、熹宗德陵、毅宗思陵。陵区内共计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贵妃。除皇帝陵外,陵区内还有明朝妃子园寝七座,太监墓一座,以及神宫监、祠祭署等若干附属建筑,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成为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帝王墓葬群。</p> <p class="ql-block"> 据了解,十三陵已经现场发掘的陵墓仅有定陵。目前正式对外开放的帝陵只有长陵、定陵、昭陵,以及作为帝陵的导引部分——神道。近日,带着历史朔源、探寻文物古迹的好奇心理,我平生第一次来到了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的十三陵,游览了上述四个景区。通过一天的参观、探寻和现场拍照,对明朝的历史、十三陵的前世今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揭开了过去十三陵在我脑子里神秘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 十三陵太大,占地面积达120多平方公里;十三座明帝陵太分散,我不可能一一走到。即便是走过的几个帝陵的历史和所见所闻、拍摄的照片,也不可能聚集成一个冗长的游记,那会让人昏昏欲睡。思来想去,一个非常肤浅,有点到此一游性质,单纯记录长陵的游记就这样诞生了……</p> <p class="ql-block"> 长陵位于天寿山中峰之下,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墓。是永乐皇帝于永乐七年(1409年)自建的“寿宫”。陵园规模宏大,用料严格考究,施工精细,工程浩繁,营建时日旷久,仅地下宫殿就历时四年,是十三陵陵宫建筑规模最大、最宏伟的建筑群。长陵的平面为长方形,前方后圆,建筑布局为三进院落,周围建有高大的红色陵寝园墙。长陵主要建筑都建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主殿裬恩殿高大雄伟,两侧建有配殿相呼应。裬恩殿建成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是供奉帝后牌位和举行上陵祭祀活动的地方。大殿面阔九间,重檐庑殿顶,黄色琉璃瓦屋面,金碧辉煌,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和一层小台基上。台基前出三层月台,并有石雕护栏,每层月台前各设三层台阶,正中为高浮雕御路石雕,雕刻内容为海水江崖和双龙戏珠等精美图案。殿内“金砖”铺地,殿宇梁、柱、枋、檩、斗拱等建筑构件全部用金丝楠木加工而成。</p> <p class="ql-block"> 长陵为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的合葬墓。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算得上历史上贡献较大的一位皇帝。他削藩迁都、开疆拓土、强化管理、巩固了中国的疆域版图。他支持郑和下西洋,开启了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新篇章。他授意、组织人编纂《永乐大典》,使之成为当时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他开创了永乐盛世,在他统治的明永乐年间的较长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鼎盛时期之一(当然,作为封建统治者,朱棣身上也不可避免的存在诸多负面、凶残的阴影)。</p> <p class="ql-block">朱棣墓碑</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裬恩殿大厅里的朱棣雕像</p> <p class="ql-block"> 裬恩殿里展示着明成祖创造永乐盛世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 著名的永乐大典(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此照片为长陵全景图(非本人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