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丨灵魂修炼

贵仁杰

<p class="ql-block">人生如梦,吾心依旧</p><p class="ql-block">修炼一途,载道何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图.文/贵仁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光影与造像</p><p class="ql-block">美颜与​摄影</p><p class="ql-block">​——今晨酒店起床之后,偶然间,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在光线的作用下头发乌黑茂密了几许,忽感型男了几多。连忙拿起手机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咔咔连拍数张剪裁成像,编辑抖音视频,没用任何特技与手法,不过是美颜的照片罢了。我欣慰镜头里的“贵人造像”,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轻气盛的年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磨砺丨灵魂修炼</p><p class="ql-block">2023.7.27. 梦境</p><p class="ql-block"> 微友神墨教育的郭芙蓉,摘自在《神墨小数点智慧》里的语录:“ 人生是一段灵魂修炼的旅程,有其阶段性规律。每个阶段都有事上练的主题,也有心上觉的课题,背后都有心力的磨砺和成长,都是定力修炼和智慧凝练的过程。以十二年为一个阶段,对照自身,我们可以更好了解自己,规划未来。”</p><p class="ql-block"> 何为灵魂?依百度解释:“ 灵魂,人的躯体上作为主宰的一种非物质的东西,灵魂不生不灭,离开躯体后人即死亡。人类学家之研究说的是,推测距今二万五千年至五万年前之人类,已具有灵魂之观念,或人死后灵魂继续生活之观念。然大抵而言,原始人所具有的简单古朴之灵魂观念,往往含有强烈的物质性格。</p><p class="ql-block"> 我以为人在无助或者落魄的时候,总是幻想以最便捷的方式,结束眼前的囧事与窘迫的路途或处境。在疯狂与得意忘形的时候,却往往忘记了自己的初心,为之奋斗拼命搏击来时途中的艰辛。主观与客观原因迫使人的一切行为,解释为灵魂摆渡深层次的探究。我不得其解,为情所困,总是在身体与灵魂中寻找共鸣的切入点,打开精神枷锁密码的钥匙,突破其习以为常的生命模式。</p><p class="ql-block"> 女作家励婕即安妮宝贝在《告别薇安》里曾说:“ 我想给我的灵魂找一条出路,也许路太远,没有归宿,但我只能前往。” 这里所说的出路与归宿,不就是人生中的坎坎坷坷与孤独寂寞的旅行吗?我特别的喜欢《乌兰巴托的夜》,那么深沉而富有哲理的旋律和歌词。</p><p class="ql-block"> 昨夜里我回到长沙往在豪华版的酒店,独自一人思考人生的课题,往事如烟历历在目的浮现脑海中,自然多了许多,冥冥之中像是在梦游。实际上白昼与黑夜、现实与梦境,不就是身体与灵魂互换的载体吗?把人的所思所想和灵魂深处的意识,诠释得那么的酣畅淋漓。</p><p class="ql-block"> 十几天的“南巡”与筑梦,总是在大海金岸与山川异域里畅游,仿佛是神仙下凡,对人世间的旷野之息,有着深深地眷恋。面对蜿蜒盘旋的崎岖山道,穿梭于云梦与山海之间,海风与沙滩吻恋,藤曼与建筑簇拥,人与自然随风摇荡;烈日灼心,阳光从树缝里露出脸相,把人烧烤的没有了情调。我想起那句 “ 身体与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 ” 的话,格言也好,情绪也罢,总是那么的贴切与惬意。</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天的旅行,连续不断的坐车,中午在衡阳霆曦酒店,吃过丰盛的午餐稍许休整后便启程,于下午五点多钟终于踏上了长沙城的土地。晚上在“老菜地”土菜馆里,吃正宗的湖南菜,喝家乡的白酒不亦乐乎。老酒菜馆里的文化也是做足了。什么 “ 为人民服务,把饭菜做好”“不吃辣椒就不能革命”“鼓足干劲,立争上游。所谓无鲜不炒”最后还不忘说上一句“母山壹号,记得常来”!</p><p class="ql-block"> 离开时令人信服与同感的是这样的文字表述:“ 一场春雨过后,父亲的老菜地里的辣椒刚吐出嫩芽;韭菜不知何时从土里露出幼稚的笑脸,豌豆的藤蔓也悄悄地爬上插在地里的竹竿,五颜六色的蝴蝶飞舞,充满着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品鉴丨西关茗点</p><p class="ql-block">2023.7.26. 蘩楼</p><p class="ql-block"> 微友如兰微信发文:“ 风雨人生,不是没有伤,也不是没有痛,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接受的。也许我们无法把握未来,但我们起码可以左右现在。” 所谓不能接受是人们在遇到困难和挫败以后,自内落差与面子主义作怪;或许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残酷的现实迫使你面对无情的人际关系,与你的价值与财富成正比,折射出你能力大小的试金石。</p><p class="ql-block"> 昨天晚餐酒足饭饱后,驱车半小时我们下榻在深圳前海金沙酒店,蜗居在酒店里哪里也不想去,以休整与洽谈为中心任务。中午酒店投资人邀请在附近的“蘩楼”就餐。饭后我们与风尘仆仆从长沙赶来的酒店顶级设计师一起,前往碧海湾金海路27—1商住楼,就 “ 霆曦酒店” 设计实地考察。</p><p class="ql-block"> 静坐在“蘩楼 . 一盅两件” 茶楼餐厅内,观其“西关茗点,蘩楼鲜做”品牌理念。据说文解字注释:蘩,白蒿也,古称蘩草。蘩草茂盛之处,河虾个大而肉多,制成虾饺,鲜美爽滑。“蘩楼”因虾而闻名西关,“蘩楼”之名由此而来。其品牌核心理念为 “雄鸡报晓,蘩楼再兴”。</p><p class="ql-block"> 据蘩楼介绍其品牌渊源:民国初年,广州西关同兴街,有一间三层大茶楼,名称是 “蘩楼 ”。该茶楼因“虾饮皮薄而半透明”,虾大又新鲜 ” 而生意兴隆,远近闻名。个大的虾一般出现在河涌沼泽中白蒿茂盛之地,白蒿为茶楼带来了好运,树立了口碑。白蒿在《诗经》中又称“蘩”草,文雅动听,生命力顽强,象征子孙昌盛,事业繁荣。</p><p class="ql-block"> 好友张少恩诗人在转发 “ 汉语言文学研究交流平台 ” ,专刊《孙晓娅 | 酬唱应和与文本互渗:林徽因与徐志摩诗作细考》时配文:欣赏晓娅老师的文章,都属名门贵族之子!一个风流潇洒,俊逸而具才华;一个韵中生韵,雅态芳思。他们的相遇怎能不荡起波澜!又适逢中国新文化运动,中西文化交融,于是就有了唱和与互滋,而相宜。其命运,又令人唏嘘感慨,故成人间佳话!”</p><p class="ql-block"> 而专栏摘要如此说道:林徽因与徐志摩互为对方诗歌灵感的“引擎”,他们为现代诗坛留下多组艺术价值很高的酬唱应和与文本互渗的诗作。我们旨在通过细考他们的几组酬唱诗,探究彼此在创作方面产生的多重影响,细致还原或动态呈现他们在诗学观念、诗艺风格、诗题指向、意象意涵等方面存在的关联性、互文性,进而从创作发生学的维度,探源林徽因早期诗作的成因及诗情流向或潜匿的情感维度。 </p><p class="ql-block"> 画友黄炯青兄昨日发文:“ 澳门之旅,说来没人相信,来深圳几十年第一次来澳门,我真的淡看澳门了,澳门真是一个好地方。城市小而美,城市环境,社会秩序普遍优于内地城市,服务态度好,电动车没有一辆闯红灯的,也礼貌让人!” 见后我回复说:国内也没有闯红灯的呀?行人闯红灯的却比比皆是。可惜非常遗憾,本已安排去珠海和澳门的,只因临时有变,在深圳吃完晚饭后,再回衡阳,明天回长沙。相邀湖南见哦!炯青回复说:早点给我一个电话就接上了,刘豫湘也在!我说:来日方长有的是机会!符曦与投资人谈了一天,两位顶级设计师正在测量,磋商“霆曦酒店”落户深圳的相关事宜!</p><p class="ql-block"> 忙完后,我们马不停蹄于五点半之前,抵达深圳1979文化生活新天地,在“野湖南” 餐厅 “ 城中湘野,赏味湖南” 里就餐。说是 “漫山遍野,个中滋味。”我倒是喜欢包厢内黄永玉的 “拂润恐飞清夏雨,叩虚貯赔碧湘风。” 诗句。晚上七点半启程向衡阳方向奔驰。深夜十一点崔冰兄弟发来微信说道:“ 贵老师这次南巡,在深圳两进两出,欢迎常来常往,祝一路顺利哦!” 我回复说:正在去衡阳的高速公路上,预计凌晨两点多钟才到,将下榻在 “ 衡阳霆曦酒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游记丨心宽福来</p><p class="ql-block">2023.7.25. 茗茶</p><p class="ql-block"> 茶友樊帆微信发文:“ 茶在沉浮中逐步归于平淡,人在辗转中日渐宁静……” 应符庚泉兄弟之邀,我们在广州五羊茶城“秋意居”品正宗的广式早茶。尝小吃和茗茶,想到了赵朴初经典茶诗《吟茶诗》 “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后一句话出自佛家,字面意思是拥有千百条高僧的偈语又如何?参尽枯禅皆不是,还不如放下一切,喝壶茶去。意思是豪饮七大碗玉液琼浆固然滋味无穷,但比不上品一小壶香茗的真情趣。</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记载广东早茶是一种广东民间饮食风俗。早茶是汉族社交饮食习俗,多见于中国南方地区,如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尤其是在广东。广东人饮早茶,有的是当作早餐来品尝,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围坐一桌,共享天伦之乐。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开放,喝早茶者大多为社会交往与人际关系、业务往来等。广东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因此当地称饮早茶为吃早茶。</p><p class="ql-block"> 好兄弟符庚泉热情招待我们,点了二十几个佐点,细细品尝 “ 粤式茶点和顺德风味 ” 的小吃,真有点广式味道。友友相聚是缘,茗茶聊天从早上九点一直喝到中午十二点钟,体验了一下 “ 茶以裁道”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据“艺集”微信链接《茶道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中所言 “ 茶道就是人道。茶道的角色是茶人,从古至今,从海内到海外几乎无处不无茶人,无时不有茶人。一个人,只有当他对茶产生敬意时,才能成为新的茶人和爱茶人!”</p><p class="ql-block">  按历史茶文化概述 “ 茶既是灵魂之饮,以茶载道,以茶行道,以茶修道,因而茶中无道就算不得 ‘茶道’。不懂品茗技巧,也不理会饮茶修身养性的作用,亦算不得 ‘茶人’。茶既出在道德立国的中华民族,也给茶道赋予了浓厚的道德色彩,茶也便有了茶德礼仪的标准。”</p><p class="ql-block"> 崔冰兄弟见抖音视频《贵人掠影》后感言说:“ 贵老师此次南粤之行,收获颇丰,一路胜友如云,千里逢迎,真可谓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在品茗琴瑟之中品人生,佳酿盛宴间论红尘。你以不坠青云之志和只争朝夕的襟怀,待人生的未来!读后让人感慨不己!”</p><p class="ql-block"> 下午一点多钟,我们驱车前往佛山,与一拨生意人、符家人和艺术人雅集。提起佛山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港片中无敌的 “ 佛山无影脚 ” 。得益于黄飞鸿、叶问等武术大师,佛山成为了很多人心目中的武术之乡。作为南派武术的发祥地,佛山汇集了南北六十多种的拳种;全市武馆超400家形成了蔡李佛拳、咏春拳、洪拳、龙形拳、白眉拳五大门派,其中佛山人最爱的还是咏春。不同于电影中的刀光剑影,现实中的佛山功夫,为城市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宗教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它不仅具有佛、儒、道三教融合的特点,其独特、典雅的观音文化更是引人注目。南海观音文化园和西樵山宝峰寺传承佛教文化。南海观音像位于西樵山,是世界上最大的观音坐像,矗立在西樵山第二高峰大仙峰上,已成为人们研究观音文化的地方,我们走马观花到此一游。</p><p class="ql-block"> 时至五时,深圳房产开发商邀约,就开发酒店之事磋商。本决定启程珠海与澳门考察之旅,也宣告“泡汤”。我们快马加鞭返深,抵达深圳已是晚上七点多钟了。益阳朋友曾芳兄弟在深圳水围村,自开的 “ 丽江/龙继斑鱼——养生汤锅 ” 就餐。几个友友欢聚一堂,品尝号称 “ 这家店以后要常来,我保证你吃了还会再来”猛吃猛喝。感受“从你的世界 ‘卤过’——卤味走起!”,“杯中酒,酒中情,咱俩干了行不行?”,以及“你不醉,我不醉,马路牙子谁来睡?”的品牌文化,带给我们的故乡情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洞庭古城书画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