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昏侯墓<div>海昏侯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是西汉海昏侯刘贺的墓葬,海昏侯墓园是中国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结构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拥有最完备祭祀体系的西汉列侯墓园,也是中国南方地区已知面积最大、内涵丰富、保存较为完整的汉代地方列侯等级的墓葬。</div> <p class="ql-block">1、海昏侯墓园</p> <p class="ql-block">以海昏侯和侯夫人墓为中心建成,共占地约4.6万平方米,由两座主墓、七座祔葬墓、一条外藏坑和园墙、北、东门及其门阙等墓园的相关建筑构成,内有道路系统和排水设施。侯墓和侯夫人两座主墓同茔异穴,两墓共用一个由东西厢房、寝和祠堂构成的、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礼制性高台建筑。</p> <p class="ql-block">2、海昏侯墓椁室</p> <p class="ql-block">西汉早期列侯墓葬多采用先秦楚国的井椁制度,即中部为棺室,四周为边厢。从汉武帝开始,列侯墓向居室化、宅院化转</p><p class="ql-block">变。刘贺墓即为典型代表:墓葬本体规模宏大,椁室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功能明确。</p><p class="ql-block">椁室由主椁室、过道、回廊形藏椁、甬道和甬道东、西两侧的车马库构成。椁侧板与墓壁之间的熟土二层台宽约1.2米,采用砂、木碳、粘土分层夯筑而成。椁顶板上面用木碳、砂、白胶泥封护,厚约0.7米。椁板上刻有工匠的姓氏、编号等文字和记号。墓道南部与椁室相连区域用竹编护壁。椁底板上一般都铺有一层竹席或草席。</p><p class="ql-block">藏椁按功能区分,北藏椁自西向东分为钱库、粮库、乐器库。西藏椁从北往南分为衣笥库、武库、文书档案库、娱乐用器库。东藏椁主要为“食官”库,包括酒具库和厨具库。甬道主要为乐车库,其东、西两侧为车马库。</p> 主椁室东西长约6.9、南北宽约6.7、高约2.4、通高约3米,高出其周围回廊形藏椁约0.6米,面积约50平方米。由东、西室两部分构成,被隔墙分开,中间为门道。棺柩位于东室东北部,其下有安4个木轮、高约0.26米的輁轴,其侧出有帷帐帐钩,使用内、外两重棺,与主椁室、过道、回廊形藏椁共同构成五重棺椁形式。棺南北长约3.71、东西宽约1.44、残高0.46-0.96米,根据倒塌前颌板,后挡板的高度,推测棺柩原高度约为1.36米。外棺盖上有漆画痕迹,并放置三把玉具剑。内棺盖上彩绘漆画,并有纺织品痕迹。内、外棺之间的南部随葬大量金器、精美玉器和漆器。<div>主棺躲到了主椁室东北角,这的确不合常态。专家分析,墓主人或许是按照生前的居室布局来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所谓“事死如事生”,主椁室一侧为堂,一侧为寝,主棺放在侧面的寝室内。也有专家认为,是地震和水淹导致主棺位置偏移,最终停留在主椁室的角落里。无论如何,它能够躲过两千多年来盗墓者的黑手,可谓奇迹!<br></div> <p class="ql-block">3、海昏侯棺柩</p> <p class="ql-block">为内、外两重棺,两棺之间置褭蹏(niǎoti)金、麟趾金和金钣,侧面发现帷帐帐钩。墓主头朝南,上罩有玉温明(镶玉璧的漆</p><p class="ql-block">盒),保存有牙齿,南侧放置漆盒5个。身上置有大小玉璧,腰部有“刘贺”玉印、玉具剑及佩玉等。身下铺包金丝缕琉璃席,席下排放金饼100个。</p> 刘贺内棺盖板上的神鸟和云纹<br>该神鸟应为“朱鸟”,表示灵魂升天。贾谊《惜誓》曰:”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苍龙蚴虬于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騑”。其意是朱鸟独自先飞,起升天引路作用。其周边云纹亦表达升天之意。 琉璃席<br>平面呈长方形席状,纵向32排,每排11枚,共352枚琉璃片,琉璃片材质为铅钡玻璃。一琉璃席平面由内部琉璃片主体、次外侧包边和是处侧包边三部分组成,主体琉璃片及两圈包边通过有机质线绳绑缚在下方含纺织物的底衬上,次外侧为一圈长条形嵌琉璃泡缕空贴云母嵌金涂朱包边,最外侧为12枚鎏金柿蒂纹铜饰和12块菱形嵌琉璃泡镂空贴云母嵌金涂朱片相间组成的边。<div>早在刘贺内棺开启前人们就寄希望会出土金缕玉衣,因为此前的徐州狮子山、保定满城等西汉诸侯王墓葬中都出土了金缕玉衣。刘贺不仅当过昌邑王,更当过皇帝,何况刘贺墓中已经出土了大量高等级器物。这些紧密排列的块状物,它们是否就是玉衣残片呢?果然,专家们在缝隙间发现金缕痕迹。经过专业仪器检测,这些块状物却不是玉,而是另一种在汉代非常珍稀的材质——琉璃。这些金色也并非金缕,只是包裹在丝缕外的金箔。经考证,它们应该是铺在刘贺遗体下的一床琉璃席。它和成组玉璧、玉覆面等覆盖死者全身,同样起着保护遗体、安抚亡灵和彰显富贵的作用。</div> <p class="ql-block">金饼</p><p class="ql-block">琉璃席下有100枚饼形金,分5列20行排列,每枚重约250克(后有祥述)。</p> 江西南昌海昏侯墓是目前中国考古发掘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出土文物最多的汉代列侯墓葬,也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发现的唯一带有真车马陪葬坑的墓葬。2021年10月18日,海昏侯墓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div>二、海昏侯</div> 刘贺(前92-前59年)<br>即海昏侯,又称西汉废帝。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 西汉第九位皇帝,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后元元年(前88年),昌邑哀王刘髆去世。 始元元年(前86年),刘贺嗣位第二位昌邑王,时年六岁。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霍光辅佐根基浅薄的昌邑王刘贺登临大宝,时年十八岁。 即位之后的刘贺既缺乏宫廷政治经验,又不愿充当权臣霍光的傀儡,便与心腹密谋除去霍光。但因阴谋泄露,被霍光以行为“淫乱”、危及社稷为由而废黜,时距刘贺即位仅27日。上官太后诏令刘贺回到昌邑国故地,后昌邑群臣悉灭,昌邑王国被废除,降为山阳郡。 元康三年(前63年),汉宣帝诏封刘贺为海昏侯。四月,29岁的刘贺前往豫章郡海昏县(今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就国。神爵三年(前59年),刘贺去世,卒年33岁。 刘贺其人,颇为传奇,他是汉武帝之孙,昌邑王刘髆之子,皇室血统,由王而帝,由帝而民,由民而侯,跌宕起伏,纵观中国历史仅此一例。他的一生,是非黑白,喋喋不休,即使今天也依然众说纷纭。 本文尝试结合海昏侯墓出土文物,穿插介绍他神奇的一生,以体现本系列,看文物知历史的目的。 三、出土文物 从发掘情况看,椁室早年已坍塌,且有地下水,历次盗掘没有对墓葬造成大的破坏,遗物基本未被盗。出土了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纺织品、陶瓷器、竹简、木牍等珍贵文物约1万余件。其中,数以千计的竹简和近百版木牍,使多种古代文献2000年后重见天日,是中国简牍发现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也是江西考古史上的首次发现。出土的整套乐器,包括两架编钟、一架编磬、琴、瑟、排箫、笙和众多的伎乐俑,形象再现了西汉列侯的用乐制度; 出土的5辆安车,大量偶车马,特别是两辆偶乐车,为西汉列侯的车舆、出行制度作了全新的诠释;诸多带有文字铭记的漆器和铜器,反映了西汉时期的籍田、酎金、食官等制度;大量工艺精湛的玉器,错金银、包金、鎏金铜器,图案精美的漆器,显示出西汉时期手工业高超的工艺水平。 <br>1、青铜器<br>出土3000余件(套),有日用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印、铜镜和铜钱等。日用器有“蒸馏器”、蒸煮器、鋗、壶、鼎、提梁樽、提梁卣、缶、壶、釜、博山炉、灯、烛台、席镇、滴漏、权、杵、臼和勺等,乐器有编钟、錞于、铙等,兵器有矛、戈、剑等,车马器有错金银、包金、鎏金车马器。青铜器上常有制造者名字、机构、器物大小、重量、制造时间等文字,”昌邑”文字出现最频繁。 1.1、日用器 : “昌邑籍田”青铜豆形灯 “昌邑籍田烛定”六字风格与铜鼎相近,文字隶化明显,因为是纵向排列,顺势而下,大小参差,长短因势赋形,结字更加自由,最典型如“烛”字处理,左小右大,欹侧生姿,天真烂漫,意趣盎然。 青铜鼎<br>刘贺封为海昏侯,如按周代礼制可使用七鼎。刘贺墓共出土20多件青铜鼎。 “海”字铜印<br><div>该印无论是形状还是用途,都显得极为不同。”海”字代表海昏侯,是非常标准的汉篆体字,沉雄浑厚。尺寸远大于一般的汉印,目测,长约十厘米,宽约八厘米,而且印沟极深,大约有一厘米,这在汉铜印中十分奇特且极为罕见,推测是先铸造再凿刻而后打磨,经多道工序遂成。据专家考证,此印为烙马印,非常难得,而且是汉代侯爵级别的烙马印。<br></div> 青铜连枝灯<br>连枝灯即多枝灯,又称树形灯,呈树形立置,灯柱上分层伸出多个灯盏。其造型取材扶桑神话。刘贺墓两件连枝灯中的一件出土于主椁室西室南部,与博山炉配套使用,蕴含汉代盛行的“升仙”思想。连枝灯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至汉代极为流行。 “昌邑”铭文青铜豆形灯<br>豆形灯为汉代灯具常见样式,上有盘,中有柱,下有底座。部分灯盘有支钉用来插烛。此灯刻有“昌邑”铭文,灯盘刻有“昌邑宦银烛定重六斤十四两”铭文。定,与锭、镫(燈,灯)相通。烛,表明此灯使用燃料为烛。汉制“六斤十四两”,约今1.75千克。 青铜釭灯<br>由器座、托盘、侧面灯罩、顶部灯罩和弧形烟管组成,是利用虹吸原理制作的灯具。《广雅·释器》疏证云:“凡铁之空中而受枘者,谓之釭。”即空管状结构。<br>釭灯常被设计成人、牛、凤和雁衔鱼等象生造型,在汉代十分流行,巧妙利用人手臂,牛双角,凤、雁颈部等作为导烟管,防止燃油灯对室内造成污染。 “昌邑食官”铭文青铜锺<br>这件青铜锺器身表面鎏金,腹部刻有铭文“昌邑食官,锺容,重廿九斤六两”。 “昌邑食官”铭文青铜鋗<br>该青铜绢体量大,器腹外壁有铭文“昌邑食官鋗容廿斗,重五十四斤,昌邑二年造,盆”。 青铜博山炉<br>焚香器。因其造型像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名。飞禽走兽出没于山峦叠嶂之可,其间有细小烟孔,可使烟气慢慢散发,形成云气缭绕景象,如同仙境。出现于西汉,盛行于宫廷和贵族生活之中,是汉代神仙信仰的生动反映。 青铜动物玩具<br>刘充国墓出土。造型有虎、骆驼、野猪、大角羊。 鎏金镶玉龙首四足青铜匜<br>该器呈圆形,前有流,龙首状,四兽足粗壮扁平,器身鎏金并镶嵌玉石,由底座、青铜盆及盖三部分组成,造型独特,铸造精美。匜,古代洗手注水用具。<div>古时贵族在祭神拜祖时要进行严格的沃盥之礼,《左传》有“奉匜沃盥”之语,即以匜倾水,以盘承水。</div> 瑞兽形青铜镇<br>一组4件,形制及大小相同。该器装饰分两层,里层博山造型,山峰耸立;外层为三只瑞兽,形态憨萌,首尾相接,环绕博山,侧身前行,回首张望。<div>此镇格思巧妙,造型奇特,极具匠心,为汉代青铜镇之佳品。汉代人席地而坐,青铜镇主要用于镇压席四角,防止席卷起或移动。</div> 青铜染炉<br>炊器与盛食器的复合之器,西汉中晚期贵族常用。上面耳杯盛食物,中间镂空炉身置炭,下面长方形浅盘承灰。用炭火温热耳杯中调料,将肉食染味后食用。染炉设计,符合汉代人分餐而食之制,宴饮时一人一套,随吃随“染”。 青铜甗(yan)<br>炊具。由甑和釜组成,甑置于釜上。釜中蒸汽通过甑底气孔升入甑中蒸煮食物,类似现今蒸锅。 青铜温鼎<br>炊器。上部为一肚大口小容器,圜底下有一圆筒形炉腔。下部连接炭盘,用于放置炭火,炉盘一侧带流,可用于清扫炭渣。鼎内有板栗等残留物,炭盘里有炭迹。其功用与今天火锅或温食器相似。 青铜箕<br>盛装炉灰、烟灰、炭灰等垃圾的用具。 清白镜(铜镜)<br>照面梳妆用具。镜背纹饰为富有汉代特色的连弧纹铭文、章草纹。类似铜镜在汉墓有大量出土,甚至在国外也有发现,说明<br>当时中外文化交流已很频繁。外圈文字开头有“洁清白”字样,是西汉中晚期比较流行的“清白镜”铭文。<br>外圈铭文末句“永思绝焉”,表达的是阴阳两隔、恩义断绝的意思,与内圈铭文“相忘长象”的寓意相一致。书体为汉金文变体,似篆似隶,篆中带隶,字体活泼,流畅秀美,方圆相融,可见篆书向隶书蜕变的迹象,显现出一种特有的韵律之美。 <div>昭明镜(铜镜)</div><div>此镜文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汉镜铭基本上有一套相对独立的文字风格系统,字字独立,雕琢痕迹很重,笔画给人以浇铸感,斩钉截铁,字形兼融篆隶,也包含一些草化与简化,加上一些夸张处理,独有趣味。<br></div> 青铜盘托炉<br>刘贺墓有较多熏香用具熏炉,应是墓主闲情阅读、挥毫泼墨、弈棋演奏时焚香而用。使用时,将香料焚烧,缕缕清香透过熏罩或镂雕细孔散发,既可熏香衣物,又能祛除秽气,杀菌消毒,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盘托炉是其时形制简单的熏香用具。 凤鸟纹青铜提梁卣(yǒu)<br>凤鸟纹卣是商末周初青铜器典型之器。刘贺作为帝胄皇孙,府中藏有先前古物珍品和把玩器物无可厚非。此器应为刘贺收藏、使用的古玩,平时亦可用于宴飨、祭祀等场合。 蟠螭纹铺首衔环耳青铜壶<br>该青铜壶颈部饰一周三角纹,肩部、上腹、下腹各饰一周蟠螭纹。此器形制与长治分水岭战国中期蟠螭纹铜壶相似,两者的年代可能也比较接近。 权<br>权为衡器,秤锤。 青铜砝码<br>砝码又称“权”,是与天平配合使用的称重工具。该套砝码12枚,重量从3.5克到245.8克不等,约合汉制五铢,一两、二两、四两、半斤、一斤,推测为称量黄金、贵重药材、进口香料等贵重物品所用。最大者自铭“大刘一斤”。 青铜雁鱼釭灯<br>呈雁回首衔鱼伫立状,由雁衔鱼管、雁体、灯盘、灯罩组合而成。鱼身及雁颈、雁体中空相通。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被其中贮存的清水吸收溶解,达到环保无污染效果。两片弧形灯罩可左右转动,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亮度。此灯成对出现很少。 <div>雁自古被视为“仁、义、礼,智、信”俱全的灵物其嘴中鱼亦具多子多福、夫妻恩爱、金玉满堂等吉祥寓意。此灯将科技审美融于二体,兼具实用与艺术双重功能。</div> 青铜蒸煮器<br>由釜、”蒸馏筒”、”天锅”三部分组成,出土时三器紧邻,是此次出土的最大的组合器物。圆形釜与“蒸馏筒”有子口相接,”蒸馏筒”为双层,底部有子,外有对称的龙形双流。圆形筒内发现有芋头残迹等。从器物结构分析,三部分应为一件器物。从器内出土物品分析,或许与蒸馏低度白酒有关。 这件工艺细腻的提梁卣制造于西周,假如它们是造酒器具,就把中国有实物证明的蒸馏酒技术大大提前。同时也说明当时的刘贺还迷恋收藏。<br> 青铜锺<br>汉代壶,一般自名为“锺”。锺,除作酒水器外,还是量器。东汉赵岐注释《孟子·告子上》曰:“锺、量器也。” 动物形青铜席镇<br>先秦以来,席地起居的礼俗仍被沿袭,汉代人多席地而坐。《论语》有“席不正,不坐”之说。为避免席子卷起,人们需在四角置镇。汉代席镇,多为人形、动物形。动物形席镇常见蜷曲、蟠伏姿势,实用和装饰巧妙融合。刘贺墓动物形席镇有鹿、雁、鱼、凫、龟、虎等多种造型。 ◼️海昏侯生平之一:袭爵为王<br>刘贺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刘彻第五子,天汉四年(前97年),刘髆被封为昌邑王,是为西汉第一位昌邑王。后元元/二年(前88/87年)正月,昌邑王刘髆去世,谥号哀,史称昌邑哀王。始元元年(前86年),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 <br>刘贺的行为很不正经,郎中令龚遂常常当面指出刘贺的不是,使刘贺听不下去,掩着耳朵起身走掉说:”郎中令真会使人羞愧。”刘贺曾经与奴仆和膳食人员等吃喝玩乐,给他们的赏赐没完没了,龚遂进宫劝谏,双膝跪地而行,泪流满面,低声哭泣,刘贺周围侍候的人都感动得直落泪。刘贺问道:”郎中令为什么哭?”龚遂回答说:”我伤心国家危险啊!希望您抽出一点空闲时间,让我把自己愚昧的意见说完。”刘贺就叫周围的人避开,龚遂问道:”大王知道胶西王不干好事因而灭亡的事情吗?”刘贺说:”不知道。”龚遂便说:”我听说胶西王有一个善于谄媚的臣子叫侯得,胶西王的所作所为明明和夏桀、商纣一样,侯得却说胶西王与尧、舜相同。胶西王喜欢他善于奉承,经常和他同起居,专门听信他的妖言邪说,以致弄到身死国亡。如今大王亲近那批小人,渐渐地就会沾染上他们的恶习,这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问题,不可不慎重啊!请允许我在郎官中挑选一些精通儒术、品德高尚的人同大王一起生活,坐时就一道读《诗》《书》,立时就共同演习礼仪。这样,或许对大王有些帮助。”刘贺同意了这一建议。于是龚遂挑选了郎中张安等十人侍候他。可是,过了没几天,刘贺就把他们统统赶走了。 <br>刘贺在封国为王的时候,多次出现怪异。曾看见白色的狗,身高三尺,没有头,脖子往下长得像人,还戴着方山冠。后来看到熊,可是他的左右随从却谁也没看到。又有成群的大乌飞集宫中。刘贺心知这不是好事,很厌烦,就告诉了龚遂,问他这是怎么回事。龚遂说:”这是天帝的告诫,告诉您,在您身边的那些人都是不识礼的小人,就像戴冠的狗一样。把他们赶走,您的王位可以保持,不把他们赶走,您的王位就会失去。 ”刘贺仰天而叹说:”不祥之物为什么总是来啊!”龚遂叩头说:”臣不敢把话埋在心里而不向您提出忠告,我曾多次进言关系国家危亡的劝诫,大王您不高兴听。可是国家的存在或败亡,难道就在于为臣的几句话吗?还是请大王您自己想一想吧。大王您诵读《诗经》三百零五篇,其中讲如何做人之事很是透彻,关于治国之道也齐全完备,大王您的所作所为符合《诗经》中哪一篇呢?大王您身为诸侯王,而所做的事却比庶民百姓还污浊,这样下去要想能长存久安很困难,可因此而亡国却很容易,您应该深刻省察这些。” 汉昭帝末年,昭帝患病,昌邑王刘贺派遣中大夫到长安,做了好多仄注冠,用来赏赐大臣,还让奴仆们戴这种冠。刘向认为这种穿戴近似奇装异服。当时昌邑王刘贺狂妄胡闹,知道昭帝卧病,还照常跑马打猎射鸟,跟饲养马的奴隶、掌管膳食的厨子游玩相处寻欢作乐,骄横放荡不守规矩。<br>后来又发生血污刘贺的王座之事,刘贺询问龚遂,龚遂认为会有大的不幸事件发生,大声呼叫说:”妖祥怪异接连发生,宫殿就要空了。血的出现,这是阴暗忧愁的征象啊。您应该戒惕谨慎,自我反省。”刘贺却终究不改悔他的行为。没过多久,即应征入朝。 <br> 1.2、乐器<div>有甬钟10件、钮钟14件以及铁编磬10余件,出土于墓葬最核心部位的北藏椁。5件甬钟刻有“宫、商、角、徵、羽”五音。这一组铁质编磬,这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现,文物价值极高。<br></div> 鎏金青铜纽钟<br>汉代贵族府内常蓄养一批能歌善舞及擅长乐器的艺人。刘贺墓钟、磬、琴、瑟等乐器及伎乐俑,再现西汉礼乐制度。此套纽钟14件,前13件器表均有精美鎏金纹饰,应为一套排列有序的编钟。最小纽钟,无鎏金,应系拼凑。<div>它们出土时完整地悬挂于钟架上,钟架为彩绘木质,两端镶嵌有方形青铜饰件,编钟架上彩绘精美动物纹饰。甬钟,刻有编钟重量等铭文。与编钟、编磬同时出土的还有琴、瑟、排箫等乐器和伎乐木俑36件。编钟、管弦乐器和乐俑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宴享乐队。<br></div> 青铜錞(chun)于,铜铙(镯),钟<br>刘贺墓乐车库出士两辆乐车。金车配有錞于、铙(镯)、钟等;鼓车配有建鼓和鼓槌。錞于为打击乐器,常与钲、鼓配合。铙如小钟,或许即为久已失传的镯”。古文献有先秦乐车搭配錞于、铙、鼓的记载,此为首次实物发现。 铜甬钟铭文 铜钟簴<div>三组悬乐器配置4件钟簴和2件磬簴。钟簴作带双翅的神兽状,鎏金。<br></div> 骆驼形鎏金铜笋簴(ù)钩<br>笋簴是古代悬挂钟磬的木架,直立者为簴,横梁为笋。此件为悬挂在纽钟架上的钩子,使用时骆驼头朝下。出土时骆驼颈部有丝绳,可能用于悬挂钟槌。 ◼️海昏侯生平之二:征立为帝<br>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十七日,汉昭帝刘弗陵去世 。因为汉昭帝没有子嗣,大将军霍光征召刘贺主持丧礼。玺书说:”诏令昌邑王:派代理执行大鸿胪事务的少府史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中郎将利汉征召王,乘坐七乘的传车前往昌邑国在长安的府邸。”凌晨一点左右,用火烛照着打开玺书。这天中午,刘贺就出发了,下午四五点到定陶,赶了一百三十五里,侍从人员的马一匹接一匹死在路上。郎中令龚遂向刘贺进谏,刘贺才令郎官、谒者五十多人返回昌邑。刘贺到济阳,寻求鸣叫声很长的鸡,路上买合竹杖。经过弘农,让身材高大的奴仆善用装载衣物的车辆装载抢来的女子。到了湖县,使者就此事责备昌邑相安乐,安乐告诉龚遂,龚遂进去问刘贺,刘贺说:”没有这事。”龚遂说:”即使没有,为什么因为舍不得一个善来败坏名声呢?请把善交给法官处置,来洗刷大王。”就揪住善,交给卫士长执行法津。 刘贺到霸上,大鸿胪在郊外迎接,主管车马的驺官奉上皇帝乘坐的车子。刘贺让他的仆从寿成驾车,郎中令龚遂同车。刘贺天明到了广明东都门,龚遂说:”按礼制,奔丧望见国都就要哭。这已是长安的东郭门。”刘贺说:”我咽喉痛,不能哭。”到了城门,龚遂又说,刘贺说:”城门和郭门一样的。”将到未央宫的东门,龚遂说:”昌邑国的吊丧帐篷在这个门外的大路北,不到吊丧帐篷的地方,有南北方向的人行道,离这里不到几步,大王应该下车,向着宫门面向西匍匐,哭至尽情哀伤为止。”刘贺同意。同年六月初一日,到了那里,按礼仪的要求哭丧。刘贺接受皇帝玺印和绶带,嗣孝昭皇帝后,继承帝位,却并未谒见高祖庙 ,史称“汉废帝”。刘贺尊汉昭帝皇后上官氏(即上官太后,霍光外孙女)为皇太后 。<br> 1.3、车马器<div>侯王出行,驷马高车,旗旄(mao)导前,骑卒拥后。刘贺墓西面车马坑,是一座真车马陪葬坑,为长江以南地区首次发现。陪葬5辆独辀(zhou)安车、20匹马,为汉代王侯出行等级最高的“驷马高车”。<br>刘贺墓车马库还出土属于军礼性质的模型乐车2辆,属于导车、从车性质的轺车6辆,及御车木俑。2辆乐车配有实用青铜錞于、青铜铙(镯)、钟和建鼓,这种“金车”与“鼓车”搭配的西汉列侯豪华马车,尚属首次发现。<br></div> 车马上装饰物工艺极为复杂、十分华美,彰显王侯尊贵身份。 车衡饰<br>圆柱状。顶端有错金装饰的孔雀开屏图案。 侧面错金装饰有奔鹿图案。 车轴饰<br>表面错金装饰有虎形图案。 鎏金铜承弓器<br>配弩战车上的专属物件,为战车行进时安放弓弩的固定支架。因弓弩有两个渊部,故承弓器皆为成双成对出现,一般置于战车左侧。 青铜铺首、牛首饰<br>马车车箱上的装饰。 羱(yuan)羊纹银马珂(ke)<br>装饰物。银质,形似杏叶,主体纹饰为独角羱羊跃于祥云间,栩栩如生。羱羊在亚洲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且银器的锻造、捶打工艺也源于西域,这说明该器是汉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 当卢<br>出土80余件。采用错金、错金银装饰技法,常见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四神图案,并配以孔雀开屏、羽人升天、权杖等题材 错金神兽纹铜当卢<br>以上4件。主体纹饰有白虎、凤鸟、凤形鸾鸟、交龙等,辅助纹饰有太阳、月亮、山脉、云气、龟、鱼、金乌、蟾蜍、羽人等。纹饰复杂,内涵极为丰富。反映了汉代人的宇宙观及渴望长生不老、死后升仙的愿景。 青铜节约<br>节约是在编组马络头时,用以衔接横纵交叉的绳条,以保证绳条在交叉处稳固结节,是使马络头成形的马具。早期节约以圆泡形为主,汉代兴用熊、骆驼、鹿、独角兽等形象作为圆泡图案,亦有素面圆泡。 青铜泡饰<br>主要装饰马络带、车衡及车厢。背空,有纽,可固定于革带之上。形制有圆形、椭圆形、方形、动物形、麟形等。 ◼️海昏侯生平之三:废黜帝位<br>刘贺从刚开始到达京城谒见上官太后被立为皇太子起,就经常私下买鸡、猪来吃。在昭帝灵柩前接受信玺、行玺后,就在居丧的地方打开玺印不再封上。随从的官员又拿着符节,带领昌邑王的从官、马官、官奴二百多人进宫,经常与他们在禁宫中玩耍游戏。刘贺亲自到保管符玺的地方取走十六根符节,早晚去灵柩前哭祭时,让随从的官员轮换着拿着符节跟着。还写信说:”皇帝问候侍中君卿:派中御府的长官高昌送去黄金一千斤,赐给君卿娶十个妻子。”孝昭皇帝的灵柩还停放在前殿,刘贺便叫人取出乐府的乐器,把昌邑国的乐人引进宫来,击鼓歌唱、吹奏乐器,扮演戏子。等到昭帝灵柩下葬返回,刘贺就到前殿去敲打钟磬,还把泰壹宗庙的乐人沿着辇道引到牟首,击鼓吹奏,载歌载舞,演奏各种音乐。刘贺曾从长安厨取出三副太牢供品,陈放在阁室中进行祭祀,祭祀完毕,就同随从的官员大吃大喝。刘贺驾着皇帝出行时专用的车马,车上蒙着虎皮,插着鸾旗,驱车跑到北宫、桂宫,追野猪,斗老虎。又召来皇太后用的小马车,叫官奴骑乘,在昭帝嫔妃居住的掖庭中嬉笑娱乐。刘贺同孝昭皇帝的宫人蒙等行淫乱之事,还下诏对掖庭令说,有敢泄露外传的人就处以腰斩之刑。 <br>刘贺曾取出诸侯王、列侯、二千石的绶带以及黑色、黄色绶带一起给昌邑国的郎官佩戴,把他们免为良人。他擅将符节上的黄旄改为红色,把御府中的金子钱币、刀剑玉器、彩色绸缎赏给一同嬉游娱乐的人,还同随从的官员以及没入官府的奴隶整夜聚饮,沉湎于酒中。刘贺下诏叫太官送上皇帝平时的膳食。食监奏道,还未除去丧服,不可进用平日的饭菜。刘贺就下诏叫太官赶快准备,不要通过食监。太官不敢去准备,就派侍臣去宫外买来鸡和猪,下诏给宫殿门卫叫他们放行,以此作为常规。刘贺独自在夜晚于温室殿设九宾之礼,把他的姐夫昌邑关内侯请来相见。列祖列宗的祭庙还没有举行,刘贺就作玺书派使者拿着符节,用三副太牢祭祀其父昌邑哀王刘髆的陵园宗庙,自称为嗣子皇帝。 <br>刘贺接受皇帝玺印以来的二十七天中,派出的使者往来不绝,拿着符节向各个官署下达诏令,征索物品,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七起。文学光禄大夫夏侯胜等以及侍中傅嘉几次为他的过失进言规劝,他就派人拿着文书责备夏侯胜,并把傅嘉绑起来关进牢里。刘贺荒淫昏乱,失去帝王的礼谊,破坏汉朝的制度。杨敞等人几次进言规谏,他都不改变过错,反而一天比一天厉害。 <br>霍光罢免刘贺的理由也很充分。据《汉代霍光传》记载,刘贺在任27日内共做荒唐事1127件,平均一日40件。如果刘贺每天只睡4个小时,也要2小时就做一件。经过短短一个月的调查,霍光匆忙做出了废除刘贺皇帝的决定,这太武断了。<br>朝臣们担心刘贺要危害国家,使天下不安。霍光同群臣一起谒见禀告上官太后,详细陈述昌邑王不能继承皇位的情况。皇太后于是乘车来到未央宫承明殿,诏令各个宫禁门卫不要放昌邑王的群臣进宫。昌邑王进宫朝见太后返回,准备坐辇车回到温室殿,宫中的黄门宦官各自手持门扇,等昌邑王进去后,就把宫门关上,昌邑王的群臣就进不来了。昌邑王问道:“这是干什么?”大将军霍光跪下说:“皇太后有诏令,不让昌邑王的群臣进来。”昌邑王说:“慢点来,为什么要弄得这么吓人!”霍光派人将昌邑王的群臣全部驱逐出宫,集中在金马门外。车骑将军张安世率领羽林骑士拘捕捆绑了二百多人,都交给廷尉关在诏狱内。并命令原昭帝的侍中、中常侍看守昌邑王。霍光告诫他们说:“你们要小心值班守卫,昌邑王如果突然死了或自杀,就会让我对不起天下人,背上杀害君王的罪名。”昌邑王这时还不知道自己要被罢黜,对身边的人说:“我原来的群臣随员有什么罪,而大将军全把他们关押起来了?”不久,太后下诏召见昌邑王。昌邑王听到要召见自己,心中开始害怕起来,于是说:“我犯了什么罪要召见我?”太后披着珍珠缀成的短袄,穿着盛装坐在布置有兵器的帷帐中,几百名宫廷卫士都拿着武器,期门武士持戟守卫台阶,他们都排列在殿下。群臣按顺序走进殿来,叫昌邑王伏在前面听诏令。霍光同各位大臣一起联名奏劾昌邑王,尚书令当庭宣读了弹劾奏章,细数刘贺即位以来种种不孝违法之行。 <br>群臣认为高皇帝因为创建汉朝基业,所以称汉太祖,孝文皇帝因为仁慈节俭被称为太宗,如今昌邑王继承孝昭皇帝之后,行为放纵不合法度。《诗》说:”籍曰未知,亦既抱子。’五刑的条文规定,罪孽没有比不孝更大的。周襄王不能侍奉好母亲,《春秋》就说‘天王出居到郑国’,因为他不孝而被赶出京城,使他与天下人隔绝。宗庙比君王更重要,刘贺没有到高庙接受大命,就不可以继承上天的意旨而奉祀祖宗宗庙、统治天下万民,应当废黜。群臣请求有关官员御史大夫蔡谊、宗正刘德、太常苏昌和太祝准备一副太牢供品,将此事告祭于高庙。<br>皇太后下诏说:”准奏。”霍光就叫昌邑王起来跪拜接受诏令,昌邑王说道“听说天子只要有争臣七人,即使无道也不会失去天下。”霍光说:”皇太后已下诏令废黜,哪里还是天子!”于是上前抓住他的手,解下他身上的玺印绶带,捧上交给太后,扶着昌邑王下了宫殿,走出金马门,群臣跟着送行。昌邑王向西面拜道: “我愚昧不明事理,不堪担当汉朝的重任。”起身坐上皇帝侍从的车辆。大将军霍光把昌邑王送到昌邑邸后,霍光告罪道:”您的行为自绝于上天,臣下等怯懦无能,不能自杀来报答您的恩德。臣下宁可有负大王,不敢对不起国家。但愿大王能够自爱,臣下将再也不能见到您了。”霍光哭着离开了昌邑王。 <br>群臣又上奏说: “古代被罢黜放逐之人都流放到很远的地方,不使他干扰国家政令,我们请求把昌邑王刘贺迁到汉中房陵县。”太后诏令刘贺回到故国昌邑,并赐给他汤沐邑二千户,从前昌邑哀王刘髆的家财全给了刘贺。对昌邑哀王刘髆的四个女儿也各赐汤沐邑一千户,昌邑国被废除,降为山阳郡 [23] 。昌邑国的群臣由于没有尽辅佐教导君臣之谊,使昌邑王误入歧途而获罪。霍光就将他们全部杀了,共有二百多人。当这些人被拉出去处死的时候,都在街道中哭泣呼喊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br>刘贺被废后,大将军霍光尊立汉武帝曾孙刘询为皇帝,是为汉宣帝。<br> 1.4、兵器 青铜剑<br>在西汉,佩剑是仕宦们的义务,也是特别典礼或场合的必备之物,是汉代贵族身份象征。此青铜剑保存完好,剑刃锋利,是不可多见的汉代青铜剑。 1.5、铜钱<div><br></div> 五铢钱<div>一座钱山!表面看上去,它们纵横交错。仔细探查,它整个都由铜钱堆砌而成。由于年代久远,已经锈蚀粘连在一起,重达十余吨,大约有两百万枚五铢钱。其中还有迄今最早的1000枚铜钱穿为一贯的实物。按照当时的市价,这批五铢钱能买近800吨大米,2400吨小米,或者今天的50公斤黄金。</div> ⚫背景资料一:霍光其人:<div>《汉书》详细记载了刘贺当皇帝后“荒淫迷惑,失帝王礼仪,乱汉制度”的罪状。诸如居丧期间与旧臣舞伎、酒肉嬉戏、吹拉弹唱,戏野猪、斗老虎,让下人乘坐太后的专用马车、自己则与先帝的宫女淫乱,一方面金玉绫罗、乱加封赏,一方面又诏书满天飞向各地征缴财物多达1127次,如此这般,日以益甚,恐危社稷,天下不安。”废黜刘贺的诏书里面没有举出任何一项具有实质性的、刘贺不配做皇帝的这样的内容,大多数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内容,这些内容都体现的是刘贺不太沉稳、不太成熟、不太符合礼仪规范。但表面上在诏书里列举的所有事情,都不足以决定他不能做皇帝,都是这样性质的东西。<br></div><div>刘贺当皇帝,既没有先皇遗嘱,也不是按长幼排序,是被大将军霍光征召来的。27天后,带头废掉刘贺的又是霍光,成为中国历史上大臣废黜皇帝的典型案例。那么,霍光是谁,如此呼风唤雨?西汉,霍姓,大名鼎鼎当属封狼居胥霍去病,正是他把同父异母弟弟霍光推荐给了汉武帝。但霍光备受武帝赏识,确实来自他个人的修为。《汉书》说,他侍奉皇帝左右二十多年,如履薄冰,没犯过一次错误。有人偷偷观察,发现他每次出入宫禁的脚步都会落在同一位置,分毫不差。如此隐忍与自制力,何止令人钦佩?简直令人恐惧!但对他的主子来说就太好了。难怪霍光没有尺寸之功,武帝却把他比作周公,临终还让他与几位重臣共同辅佐小皇帝刘弗陵。刘弗陵是武帝的小儿子,八岁继位,是为汉昭帝。<br></div><div>霍光专权,却程序缜密,犹如他上朝的脚步按部就班,非比寻常。辅佐昭帝是先帝之托,打击政敌是维护汉室,一切都有昭帝授权,昭帝之后还有上官皇太后的允诺,霍光的一言一行可谓天衣无缝。虽然昭帝言听计从,但霍光并不放心,非要外孙女为昭帝生个霍家血脉。于是下令,除上官氏外,所有后宫佳丽都不能亲近皇帝,甚至命她们穿上封闭式内衣,可谓严防死守。但事与愿违,直到昭帝21岁驾崩,皇后也没能生育。<br></div><div>按照汉朝惯例和群臣动议,继承帝位的人本应是汉武帝唯一在世的儿子、体魄健壮的广陵王刘胥,但他贪图游乐,品行不端。《汉书》说霍光忧心忡忡,因为他的担心还不仅如此。”广陵王刘胥年龄已经很大了,他在广陵国里边做诸侯国王已经做了几十年了,我们可以想见他有比较成熟的政治历练了,同时他手下有一群人支持他,他势力比较强大了。这些都是霍光需要面对的。正纠结,偏偏有郎官上书,提出古有先例,只要有更适合做皇帝的人,就可以废长立幼。众臣无语,却正中霍光下怀,上书郎官因此获得提拔。他终于甩掉了刘胥,挑了一位年少的继承人——昌邑王刘贺。和广陵王刘胥比较起来,刘贺他年龄比较小,只有十八岁。没有政治历练,没有太多自己的党羽。这是和刘胥比较起来,刘贺被霍光选中的一个重要原因。”</div><div>当刘贺在内宫我行我素时,霍光并没有闭上双眼。如果刘贺只是一个醉生梦死的纨绔,只要大权没有旁落,他完全可以视而不见,至少不用太着急。显然,一向老成持重的霍光再也坐不稳冷板凳了,危机迫在眉睫。刘贺显然缺少政治经验,当了皇帝却似乎把力排众议、推举他的“恩人”忘了个干净,反而对亲信大加封赏。什么意思?!霍光的初衷眼看就要落空。或许刘贺本来就没想当傀儡,他那些三教九流、前呼后拥的随员正一步步逼近皇宫大内的重要岗位。一项敏感的人事任命让霍光忍无可忍。长乐宫、上官氏寝宫,此时的上官氏已经成为皇太后,她拥有高于皇帝的最终决策权,何况她又是霍光的外孙女。刘贺当然坐卧不宁,于是,他任命自己的旧臣安乐为长乐宫卫尉。霍光知道来者不善。霍光鹰犬遍布,尤其是宫廷防卫和禁军将领,一水儿都是霍家军。现在刘贺插足,早晚会反客为主。霍光彻底明白,这皇帝是不能用了。<br></div><div>老谋深算的霍大将军虽然独断专行,但程序上必须步调一致。他想到了丞相这关键一票。当时他派人到丞相家去,让丞相同意他废掉刘贺。这丞相吓得浑身哆嗦,这丞相的夫人是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女儿。趁着霍光(派)来的人去厕所的时间,她就悄悄地告诉他说,你赶紧同意,你要不同意的话,你恐怕小命都完了。这样的话,等那个人再回来,丞相说,马上同意霍光的意见,同意把刘贺废掉。可见,丞相都吓成这样,其他大臣哪敢不同意?《汉书》的描绘十分传神。当霍光让群臣表态时,”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div><div>罗织罪状,武力威胁,霍光实际上搞了一场看似众口一词、有理有据的宫廷政变。这边磨刀霍霍,刘贺那边只是在莺歌燕舞吗?刘贺下属肯定也预谋推翻霍光,可惜暴露了。他们既没有韬光养晦、等翅膀硬了再说,也没想先下手为强、快刀斩乱麻,只好反受其乱。</div><div>《汉书》直言:”贺不用其言,卒至于废。”刘贺不听话才是被霍光废掉的真正原因。既如此,《汉书》为什么又罗列出刘贺的种种荒唐之举呢?有学者认为,刘贺的狗头军师们或许故意营造出声色犬马、不求上进的假象,让机警的霍光放松警惕,刘贺一派才能暗度陈仓、掌握实权。无奈这雕虫小技不过自欺欺人,反而被霍光将错就错,把刘贺们夸张的真人秀变成不务正业的罪状。《汉书》只不过如实记录而已。</div><div>万事俱备,霍光亮出了王牌——外孙女上官皇太后。宫门一关,孤身一人的刘贺被召到比他还小3岁的太后面前,跪下,接受众大臣的批斗。声声刺耳、句句惊心,最后宣布“陛下未见命高庙,不可以承天序”“当废”。说刘贺不仅行为不端,而且没有到祖先刘邦的庙宇中履行必需的祭拜礼仪,因此登基无效。<br>没有“告庙”等于祖宗并不认可即位,刘贺或许不知,但从不犯错的霍光是疏忽了还是故意阻挠?霍光是一个做事非常小心缜密的人,在安排刘贺做皇帝的程序上,霍光留了一手,就是说没有让他告庙。这是汉代皇帝登基就位典礼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一招才是霍光玩的真正的在这环节里头是最重要的一环,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由、废黜他的理由之一。等于霍光留了一手,手续没办完,现在终于用上了,把关键的这一票用上了,这样把他废掉。皇太后一个“可”字批准废帝的奏章。刘贺争辩,但为时已晚。霍光三下五除二就摘掉了他的皇帝玉玺和绶带。刘贺哭着鼻子,孤零零地走了,连昌邑国的封地都没保住。霍光在众目睽睽中再次召来一位18岁的年轻皇帝刘询——汉宣帝。</div><div>霍光掌政20年,辅佐昭宣二帝实现西汉王朝“文景之治”之后又一次中兴,史称“昭宣中兴”,中间没有刘贺的名字,他被称为“汉废帝”。霍光死后,宣帝念及骨肉之亲重新封刘贺为海昏侯。刘贺又要启程了,他的新封地在长江以南的豫章郡。这,就是历史。<br></div><div><br></div> 2、漆器<br>海昏侯墓共出土约3000件漆木竹器,其中包括日常生活用器(漆耳杯610余件、漆盘24件、漆笥15件等)、乐器(漆瑟3件、琴、编钟架、排箫伎乐墓俑等)、盾牌、彩车、模型乐车等。出土数量较多,且涉及经济、军事、文化等方方面面。漆器大多使用夹纻胎制作而成。王仲殊在《汉代考古学概说》中提到西汉前期多用木胎漆器,夹纻胎多用于奁、卮等器物,西汉中期以后夹纻胎有所增加。大量漆器残片上有“昌邑九年”、“昌邑十一年”文字。 漆器残片上有“昌邑九年”文字。整体风格温和端庄,用笔严谨,字字独立,形状呈扁方、正方,很少有放纵夸张之笔。书体字迹为红色,鲜艳如新,耀眼夺目,千年不朽,这在整个汉代书法史上都极其罕见。<br> 漆耳杯<br>610余件。饮食器,器物呈椭圆形,两侧月牙形耳,平底。内侧髹红漆,外侧髹黑漆,外侧素面无纹饰或饰云气纹、水禽纹。<div>耳杯是汉代人常用的饮食器具,因其两耳形状类似鸟的双翼,故又有“羽觞杯”之称,汉代漆器继承了楚式传统,漆耳杯多以红黑为主色调,是汉人丰富饮食文化的生动例证。</div> <div></div> 云兽纹漆盘<br>101件,食器。器物呈圆形,表髹黑漆,里髹朱漆。唇部口沿处用朱漆绘有一圈卷云纹,内底绘有三条卷曲状云兽纹。漆盘是汉代贵族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品类,而云兽纹反映了汉代民众对于仙界的想像及汉代神仙观念的盛行。 漆奁<br>24件,有盖。盖和器身均内侧髹红漆,外侧髹黑漆,外侧饰精美云气纹。 漆笥<br>15件。胎质有木胎、夹苎胎,器形有圆形、方形、长方形,有银边、贴金饰、镶嵌宝石等装饰。<div>此物盝顶,有座。内饰朱漆,绘云气纹,外饰黑漆。器座、器身、器盖均等距离 银边,正、背及两侧嵌四个铜环。通体贴饰金片,题材有仙山、羽人、仙鹤、流云等图案。</div> 漆瑟<br>3件。顶部朱书题记“第一廿五弦瑟禁长二尺八寸高七寸昌邑七年六月甲子礼乐长臣乃始令史臣福瑟工臣成臣定造”。 孔子屏镜 ”孔子屏风”不仅仅是一面屏风隔断,而且还镶嵌了一面铜镜,即为一款集屏风、衣镜为一体的“屏镜”。孔子镜屏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衣镜,一部分为漆木残件。这面衣镜为青铜大方镜,长76.3厘米、宽46.5厘米,大小与现代普通穿衣镜相仿,具有相当的实用功能;方镜四周的漆木边框上绘制了东王公、西王母以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图,方镜嵌于边框之中。衣镜背面是漆木屏板,形状近似屏风,上面绘有孔子、颜回等人的图像和传记,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留存的最早孔子画像。孔子镜屏中的衣镜并非像我们现在生活中使用的衣镜一样可以直接照映影像,而是被隐藏在屏风之中——当时它的主人使用孔子镜屏整理仪容时,需要像打开衣柜一样打开它的镜盖。 题字部分“孔子”“颜回”“叔梁纥”清晰可辨。孔子姓氏的完整记录:”字中(仲)尼,姓孔,子氏”;推算出了孔子的出生年代:"鲁昭公六年,孔子盖卅矣。 <div>绘有孔子像的漆木是背板。在背板的题记中,孔子对颜渊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受重用时就积极进取,被舍弃时就韬光养晦。把如此大道理描绘在镜子上,以此为鉴,就是提醒人们照照镜子,三省其身,如有教训,引以为戒。显然,刘贺把孔子的教诲当作座右铭。当初做皇帝时,没有抓住机会,反而得意忘形,招摇过市,如今,被弃之如敝履,若不谨言慎行,早晚还会大难临头。<br></div> 唐朝的吴道子绘制的孔子像中,孔子身穿大袖口的长袍子,双手交于前,腰带上插着剑,神情肃穆,非常威风凛凛的。而漆屏上的画像往往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额头凸起还有些微胖,是个神情肃穆的老夫子。从轮廓上看身材十分纤细,丝毫看不出魁梧的样子。<br> <div>复原图</div>根据墓穴的时间判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孔子画像,比后世流传的更要可信,难道我们对孔子的固有印象要被推翻?<div><br></div> ◼️海昏侯生平之四:宣帝忌惮<br>汉宣帝即位后,内心忌惮刘贺,元康二年(前64年),汉宣帝派使者赐给山阳太守张敞玺书说:”诏令山阳太守:要谨慎防备盗贼,注意往来过客,不要泄露这条诏令!” <br>张敞于是分条禀奏刘贺平日行为,说明他的废亡之状,说:”臣敞地节三年(前67年)五月任职山阳,故昌邑王住在从前的宫中,在里面的奴婢一百八十三人,关闭大门,开小门,只有一个廉洁的差役领取钱物到街上采买,每天早上送一趟食物进去,此外不得出入。一名督盗另管巡查,注意往来行人。用故王府的钱雇人为兵,防备盗贼以保宫中安全。臣张敞屡次派官员前去察看。 <br>地节四年(前66年)九月中,臣张敞进去察看他的情况,故昌邑王二十六七岁,为人脸色很黑,小眼睛,鼻子尖而低,胡须很少,身材高大,患风湿病,行走不便。穿短衣大裤,戴着惠文冠,佩玉环,插笔在头,手持木简趋前谒见。 <br>臣张敞与他坐在庭中谈话,看到他的妻子奴婢。我想用话触动他,观察他的心意,就用恶鸟试探他,说:”昌邑有很多枭。’故昌邑王答道:”是的,以前我西行到长安,根本没有猫头鹰。回来时,东行到济阳,就又听到猫头鹰的叫声。’我看到他的子女持辔,故昌邑王跪着说:”持辔的母亲,是严长孙的女儿。’我才知执金吾严延年字长孙,女儿罗紨,以前是故昌邑王的妻子。观察故昌邑王的衣服、言语、举动,白痴呆傻。十六个妻子,二十二个儿女,其中十一个儿子,十一个女儿。我冒昧上报他们的名籍与奴婢、财物簿册。 <br>臣张敞以前上书说:”昌邑哀王的歌女、舞女张修等十一人,没有子女,又不是姬妾,只是良人,没有官名,昌邑哀王死后应当放她们回家。昌邑王的太傅豹等人擅自强留,认为是昌邑哀王园中人,我认为按法不当留,请求放她们回家。’故昌邑王听到后说:”中人守陵园,病了的应当不治疗,互相杀伤的应当不处罚,本来就想让她们快点死,太守为什么却想放了她们呢?’可见他的天性就是喜好败乱伤亡,最终也看不到一点仁义。后来丞相御史把我的上书奏上,奏折被批准。她们都被送回家。” <br>汉宣帝因此知道刘贺不值得忌惮。<br><div><br></div> 3、玉器<br>海昏侯墓出土玉器500余件(套),包含玉璧、玉环、韘形佩、剑饰、印章等,以玉璧、剑饰为主,玉质温润光滑,雕刻工艺精湛,是少见的玉器佳品,体现出刘贺深受周礼熏陶,重视玉器作为君子德行的象征意义。 <p class="ql-block">3.1印章</p><p class="ql-block">西汉有明确的官印等级制度,不同的材质、印钮、系佩之绶带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地位。应劭《汉宫仪》中说:“诸侯王,黄金玺,橐驼钮。列侯乃至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钮。中二千石,银印龟钮。</p> ”刘贺“印章<br><br>“刘贺”印为和田白玉质,是汉代常见的“方寸之印”,印面边长2.1厘米、通高1.5厘米(汉代一寸约合2.3厘米)。是典型的汉玉印风格。汉玉印是中国篆刻史中的珍奇,雕工极其精美。印面二字为标准的玉箸篆,阴刻篆书,左右等分、布局匀称,遒劲有力,风格清朗规整,庄严典雅。字迹线条粗细基本一致,空间分割讲求匀适,显示出方朴端重的艺术风格。”刘贺’印的发现,直接证明了海昏侯墓主身份,考古价值高于印学本身。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钮式:蟾蜍钮,在古玺中非常少见。汉代对官印制式有严格规定,皇帝皇后为“金螭虎钮”,而汉代三公、左右将军、皇太子、诸侯王及为数众多的列侯皆为龟钮。但汉时私印形式多样,印钮多为蛇、龟、瓦、鼻、覆斗等,亦见辟邪钮、蜥蜴、鱼等印钮。”刘贺”印属私印,不受官仪所限,用蟾蜍为钮,亦属正常。传说月亮里有三条腿的蟾蜍,所以蟾蜍古时又被奉为月中神灵,有避凶趋福、多子纳财、富贵长寿的寓意。<br><br>印风:与“大刘记印”一样,属典型的汉印中的玉印风格。玉箸式的匀称线条,遒劲有力,方圆结合,布局清朗规整。”姓+名”二字左右大致平分印面,印文阴刻,是汉印中的经典格式之一,体现了汉印平正大方、庄严典雅的风格。 <br><br>印文:”刘贺”,字体为汉印中的缪篆。缪篆为汉代摹印的专用字体,印学大家对此多有论及。缪篆的奇特之处,在于不管印文笔画多寡,通过化繁为简或化简为繁,甚至挪移偏旁等手法,均能使印面达到匀称有致的美学效果。<br></p> <p class="ql-block">龟纽“大刘记印”玉印<br><br>出土于刘贺墓主椁室东室南部,为墓主私印。方形印身龟纽,乃典型汉印形制。印面阴刻“大刘记印”四字,材质也是玉,色泽白润,为龟钮。印面留有刀痕,波磔细微,方圆兼备,制作精美,极具艺术价值。回避真实姓名,大刘又体现出与一般平民区别。<br></p> 3.2剑饰 在剑上饰玉,是达官贵族标榜财富实力,显示社会地位、身份等级的标识。 玉剑璏<br>剑鞘中央饰品。刘贺墓玉剑璏30多件,材质有和田玉,玛瑙、蛇纹石化大理岩和辉石岩等,以和田玉为主。纹饰有螭纹、兽面纹、乳丁纹、谷纹、勾连云纹等。器面下有一长方形穿孔,便于革带穿过,可固定剑于腰带上。 玉剑珌(bi)<br>剑鞘尾端饰品,流行于战国秦汉,多呈梯形。刘贺墓玉剑珌20多件,材质有和田白玉、黄蜡石、玛瑙、辉岩石和琉璃等,以和田玉为主。多为素面,少量琢有兽面纹、螭纹和蒲纹。剑必与剑鞘连接处多为单一圆孔。 玉剑格<br>镶于剑柄与剑身相交处,有隔之意。刘贺墓玉剑格20多件,有和田玉、玛瑙、灰岩、辉岩石等材质,两面多琢兽面纹、螭纹。穿孔有长方形、椭圆形和菱形等,孔中留有制作时的管钻痕和线锯拉丝痕。 玉剑首<br>剑之柄端所嵌玉饰,多呈圆饼形。刘贺墓玉剑首多件,除素面的外,多琢谷纹、勾连乳丁纹、云纹、柿蒂纹、螭纹等。背面光素有穿孔,主要目的是使剑与柄结扎嵌缀。 3.3玉佩 玛瑙带钩<br>腰带上的实用装饰品,相当于今天的皮带扣。 琥珀辟邪形珠<br>作兽形,呈蹲伏状,以数刀勾勒出兽的眼、鼻和四肢,小巧玲珑,上有孔可穿系。有学者认为其为系臂之物,在平时可以佩戴,属于《急就篇》中所说的“系臂琅开虎魄龙”,“射魅辟邪除群凶”,是简化了的辟邪。 韘(shè)形玉佩<br>这2件韘形佩均镂雕龙凤螭纹,龙凤螭集中镂雕于一身者少见,这与墓主身份尊贵有关。 玉珠 玉人<div><br></div> ◼️海昏侯生平之五:削邑去世<br>元康三年(前63年)三月,汉宣帝下诏说:“曾闻舜弟象有罪,舜为帝后封他于有鼻之国。骨肉之亲明而不绝,现封故昌邑王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 <br>侍中、卫尉金安上上书说:“刘贺是上天抛弃的人,陛下至仁,又封他为列侯。刘贺是个愚顽废弃之人,不应该奉行祭祀宗庙及入朝朝见天子之礼。”奏折得到汉宣帝批准。四月壬子日,刘贺前往其封地海昏就国(海昏为豫章郡下辖之县 )。 <br>几年之后,扬州刺史柯奏报刘贺与故太守卒史孙万世来往,孙万世问刘贺:“从前被废时,为什么不坚守着不出宫并斩杀大将军,却听凭别人夺去天子玺印与绶带呢?”刘贺说:“是的。错过了机会。”孙万世又认为刘贺将在豫章就国,不会久为列侯。刘贺说:“将会这样,但不是应该谈论的。”有关部门审讯核实,请求逮捕。汉宣帝诏令削去刘贺三千户食邑。 <br>神爵三年(前59年),封侯四年的刘贺去世。 <br><div><br></div> 3.4玉器 玉羽觞 龙形石盖纽<br>大理岩材质。等距离嵌在圆形漆器上,共3件,疑为漆樽盖上之纽。造型为欧亚、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常见的有角神兽,工艺则具中原地区制玉特点。西汉上层贵族流行拥有和使用草原风格物品。 玉樽<br>刘充国墓出土。玉樽三足,左右对称设计有方形的兽面铺首,器身勾勒一圈层叠的云气,宛若仙家胜境,为汉代常见的题材。小巧玲珑,应为玩器。 蟠虺(hu)纹龙形玉饰<br>出土时套在青铜杵上,为铜杵装饰。 铜镶玉卮(zhT)盖<br>出土于刘贺墓主椁室,可能是漆卮之盖。 <div><br></div><div>巨型玉璧</div>墓中出土了一块直径达35厘米的巨大玉璧,尺寸与周礼记载用来祭天的“苍璧”形制相当,可能代表墓主人刘贺曾经天子的身份。 3.5葬玉 葬玉<br>刘贺尸身已朽。40多件玉器围绕墓主人分布,多属葬玉,舌入认为,玉能寒尸,用玉填塞九窍,覆盖在身体四周,可防精气溢出保尸本不朽。 玉璧<br>刘贺遗体上下、四周和棺荐之间出土大量玉壁,玉璧是引导墓主灵魂升天的重要殓户玉器,在战国两汉极为盛行。《周刻·春官典瑞》有“疏璧琮以敛尸”的记载。这些玉璧大多为青、绿色,且尺寸较大,是一种专门用于丧葬的礼器。 玉环<br>既可作圆饰,也可作葬玉,需依据其出土位置决定。墓主头部西边摆放多件玉环,显然为葬玉。 玉圭<br>出土时置于刘贺头部凌箱内、墓主头部置玉圭现象,在汉代其他诸侯王墓也有发现,应是表示身份等级的丧葬礼玉。 玉琀<br>又称“含玉”,指古代丧葬习俗中含于死者口内的葬玉。《说文解字》载:”琀,:送死回中玉也。”此件玉珍系玉坠改制成玉印,出土于刘贺口腔遗骸中。 玉握管<br>出土于墓主腰部位,可能作玉握使用。 玉管<br>出土于墓主肛门处,应为肛塞,属九窍塞葬玉。<div><br></div> ⚫背景资料二:海昏侯的这么多金器是哪里来的呢?<br>在汉武帝墓园中,汉武帝这个墓坟丘和李夫人的坟丘,一个在东南,一个在西北。当时汉武帝等于是把皇后的位置给她,本来那是皇后的墓葬的位置,他把李夫人埋到那儿了。而皇后还活着,你说当时卫子夫(皇后)会怎么想?这说明他(汉武帝)自己太喜欢李夫人,破坏了规矩。<br>李夫人给汉武帝生下一个儿子刘髆,正可谓前途无量,却无奈红颜薄命、香消玉殒。哀痛中的汉武帝情真意切地写了一篇《李夫人赋》:”呜呼哀哉,想魂灵兮!”这种对李夫人的思念很可能让幼子刘髆得益。他除了获得一片富饶的封地和“昌邑王”封号外,大量的金银财宝是绝不会少的。若干年后,这一切都传给了他的儿子刘贺。刘贺当皇帝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太后却保留了他所有的财产,太后恩准“故王家财皆予贺”,就是说昌邑王历年积累的财产并没有被抄家罚没,可能连刘贺在皇宫获得的财物也都留给了他。包括大量金玉财宝,直至带入坟墓。<div><br></div> 4、金器<div>在主椁室西侧的一个角落里,考古人员发现三件漆盒。漆盒中排列有序、光彩夺目的物件是金器。其中一盒装满了马蹄金,中间呈对角摆放的是罕见的麟趾金。另外两盒是码放整齐的金饼,每盒都超过80枚。<br></div><div>金器共计478件,有金饼385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版20块,其中大马蹄金重260克,小马蹄金重40克,麟趾金在70-80克之间。金饼标准统一,每枚重约250克。金板的重量都在1000克左右。它们让一号墓出土的金器总量达到115公斤。超过全国汉墓所有已出土金器的总和。</div> 4.1金饼 饼形金<br>刘贺墓饼形金385件,每枚约250克,纯度极高,经检测达99%,甚为罕见,是汉代黄金冶炼技术的实物见证。<br><div>在出土的大量金饼中,有四枚金饼分别存在墨书字迹。由于干裂破损,辨析解读大费周折,它们是“南藩海昏侯臣贺,元康三年,酎黄金一斤”。“臣贺”就是刘贺,它再一次印证了海昏侯墓的归属。酎金是指诸侯向朝廷进献的黄金,说明刘贺墓中的金饼有许多是准备向皇帝进贡的,只是出于某种变故并没有送出去,又不能随便处置,不得不随葬墓中。<br></div> 刘贺墓内棺饼形金<br>刘贺入葬时,身下铺有琉璃席,席下有100枚饼形金,分5列20行排列。<br>汉代墓内铺放金钱现象,已见有棺内底尸身上下,及椁板与墓壁结合处,主要用于墓主殓葬或葬具装饰,达到保护尸身、实现墓主升仙及辟邪等目的。 4.2马蹄金、麟趾金 刘贺墓主椁室褭褫金、麟趾金出土情况<br>刘贺棺柩附近放置褭曦金、麟趾金,有天马、瑞兽带领墓主人灵魂升天的寓意。 褭(niǎo)踬(t)金、麟趾金<br>汉武帝时期出现了几件当时解释成为祥瑞的东西。一个就是在西域这边发现了一个‘汗血马’、称之为‘天马’的东西。还有就是获得了一个麟,古代传说的一种吉祥的动物——麟。第三件就是泰山出现了金子。这三件事情,汉武帝认为都是吉祥的祥瑞。他为了把这三件祥瑞结合起来,他就把金子做成麟的脚的形式,同时做成褭的蹄子的形式。所谓褭蹄也就是马蹄。俗名“马蹄金”。麟趾金仿瑞兽麒麟之足所铸,状如靴子。均用花丝镶嵌等细金工艺精制,部分带“上”“中”“下”字样,是汉武帝太始一二年公元前5年依祥瑞之意铸造而成的金器。主要被帝王用来赏赐那些效忠手皇室、有军功的大臣。 <div>值得注意的是,在出土的马蹄金中,有些马蹄金上铸刻有“上”、“中”、“下”等字。细看这些字,与当时的西汉金文存在很大差异,如“上”字,笔画挺直,无任何篆书的圆转弧线,即是容易形成圆转的“中”字,转折处多方折,”下”字形状虽扁平,但与当时的隶书有很多差异,没有波磔笔画。</div> 西汉时期,青铜器物上铸刻的铭文一般采用小篆,而日常书写多采用简牍,于是马蹄金上出现的“美术字”很是新奇。从文字演变来看,西汉时期有些隶书开始呈现出楷书特征,但在当时是不成熟的,而这些美术字的楷化特征非常明显。由此可见,为了书刻简便,篆书的圆转笔画被方折所取代,隶书的波磔笔画也变成了平直笔画,这样,马蹄金上的“上”、“中”、“下”等美术字的出现好像就可以解释通了。 这三个字笔画粗细一致,结构严谨端正,与我们今天美术字“黑体”很接近,而且这些字铸刻在马蹄金上,虽然功用未知,但带有强烈的装饰性,在金器面上所占的位置也恰到好处,我们不妨将这类书迹称之为汉代的“美术字”。 4.3金板 金钣<br>出土于刘贺棺柩南部内、外棺之间,是汉墓考古史上首次发现的金钣。学界认为,金钣尺寸与《后汉书·祭祀志》玉牒尺寸略符,或是天子祭祀过程中用于书刻”祷辞”的“金牒”“金策”或“金简”,或是海昏侯国的储备黄金。目前所见最早金钣为战国时期楚国黄金货币”郢爱””陈爰”等。<div><br></div> ◼️海昏侯生平之六:立嗣争议<br>刘贺死后,豫章太守廖奏道:”舜封象在有鼻,象死不为他设立后继者,认为暴乱之人不应该当一国的始祖。海昏侯刘贺去世,上报有关部门,应当作为他的后继者的是他的儿子刘充国;刘充国去世,又上报他的弟弟刘奉亲;刘奉亲又去世,这是上天要断绝他的祭祀。陛下聪明仁爱,对于刘贺很厚重,即使是舜对象也没法超过。应该按礼制断绝刘贺的后继,奉行天意。希望交给有司商议。”讨论的结果,都认为不应该为他立嗣,海昏侯国因此被除。 <br>初元三年(前46年),汉元帝刘奭又封刘贺的另一个儿子刘代宗为海昏侯 ,是为海昏釐侯,刘代宗传位给儿子海昏原侯刘保世,刘保世传位给儿子刘会邑。<br>初始元年(公元八年)十二月,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时,海昏侯国被废除,刘保世被削藩贬为庶民。后来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恢复刘氏天下,刘会邑又被恢复为海昏侯。约到东汉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海昏被分拆成建昌、海昏两个县。<br><div><br></div> 5、简牍<br>海昏侯墓共出土木牍约200版,竹简约5000枚,其中竹简内容以古代典籍为主,木牍大多为公文文书,签牌(木楬)为随葬物的清单。这是中国简牍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这些出土的汉简和汉篆文字,记载着重要的历史信息。释读这些简牍,有助于我们了解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同时、对研究中国书法书体演变以及当代书法的创作必将产生重大影响。 5.1、木牍<div>木牍的内容主要包括属遣策类的签牌和奏牍。签牌是系在竹木笥或漆箱上的标签,奏牍是墓主人上奏皇帝、皇太后的奏章副本。<br></div> 臣贺”“海昏侯夫人”铭文本犊<br>刘贺墓出土数十枚木牍,有“南藩海昏侯臣贺味死再拜皇帝陛下”妾待昧死再拜上书星太后陛下”等文字,为刘贺及夫人向汉宣帝和皇太后的上书涉及到朝献、对金、秋请等内容。 《海昏侯国除诏书》<br>诏书,也就是圣旨,来自西汉的圣旨。《海昏侯国除诏书》是继《永始三年诏书》、《元康五年诏书》之后,我国发掘出土的第三件较完整的汉代诏书实物。这是目前为止,我国发掘出土的第一份西汉除国诏书实物,记录了海昏侯国除国一事,而且确定了刘贺去世的具体时间。<div>《海昏侯国除诏书》是专家学者们从五千多份出土简牍中释读出来的,这项工作繁琐复杂,倾注了研究人员大量的心血,有句话说得好:"所有的文物,因为有了文字,才具备了灵魂。"而研究人员是让这些有"灵魂"的文字进而有了生命!<br></div> <div><br>《海昏侯国除诏书》信息量很大,让我们了解了刘贺及其家族的故事、昌邑王国与海昏侯国的基本信息。其中,刘贺“九月乙巳死”、“合六县以为国"的昌邑王国、”数水旱,多灾害”的海昏侯国等信息在史书中都未记载,可作为当时史实研究的补充。<br></div> 5.2、竹简<div>竹简内容从实验室初步清理和保护内容看,包括《悼亡赋》《论语》《易经》《礼记》《孝经》《医书》《五色食胜》等,其中《论语》发现《知道》篇,可能属于《论语》的《齐论》版本。《论语》在古代有三个版本,为《古论》《鲁论》《齐论》,而《齐论》在汉魏时期就失传了,与《古论》《鲁论》相比,《齐论》多了《知道篇》《问王篇》;《易经》的内容的开始是对卦名进行解释,自《彖》以下的内容与《日书》相似,其排序与传世《易经》相同,但内容却有较大的差别;《医书》的内容与养生和房中术有关;《五色食胜》记述了以五种颜色代表相应的食物,以比喻相生相克的内容。<br></div> <div><br></div><div><br></div> ⚫背景资料三:汉宣帝其人<div>刘贺被废后,又一位势单力薄的年轻人刘询被霍光扶上帝位。不同的是,刘询虽然比刘贺小一岁,却更加老练。刘贺登基前是养尊处优的昌邑王,上无长辈约束,下不听臣属规劝,颐指气使,简单幼稚。而刘询的祖父刘据虽然是汉武帝的嫡长子,却被人诬陷蒙冤而死,他的亲属子女也都株连被杀,唯独襁褓中的刘询幸免于难。因此,孤儿刘询从小徘徊于市井,既体验过人间冷暖,也看到过官场厚黑。<br>汉宣帝小的时候就是不断处于危险之中,后来在民间长大的。所以,他对世事人情有个非常清晰的了解,非常了解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各个方面,这一点和刘贺形成鲜明对比。他的第二个重要特点就是说他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儒家的教育,他读了很多书,文化程度相当高了,所以这样就能在复杂的政治局面中能够更加冷静、更加有深度地看待这个世事,处理好相关的问题。<br>刘询称帝,马上对霍光家族大家犒赏。霍光还政给他,他不但拒绝,反而事无巨细都向霍光请示报告。表面上看这是对霍光的信任与肯定,但一个细节耐人寻味:在霍光陪刘询前往告庙仪式的路上,刘询在车上坐立不安,如同后背扎了刺。有个成语叫‘芒刺在背’,就是说汉宣帝和霍光在一起的时候如芒刺在背,非常不舒服。但是一直到霍光死,霍光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他每次见到霍光都胆战心惊。”<br>刘询怕的,无非是霍光手中功高盖主的权力,稍不小心,随时会变成刘贺第二。换言之,刘询、刘贺同样要收回皇权,但刘贺小不忍而乱大谋,刘询却处处隐忍、低眉顺目,甚至违心接受霍光的女儿为皇后。直到霍光终于去世,宣帝(刘询)先是按照皇帝规格厚葬霍光,刘贺墓中没有的金缕玉衣、黄肠题凑等,霍光墓中却一应俱全。紧接着就开始清算霍氏。两年后,苦心经营多年、权倾一朝的霍氏家族就因谋反之罪被满门抄斩了。此时,汉宣帝刚刚25岁。正在山东的刘贺只能自叹弗如、望尘莫及了。尽管如此,刘贺毕竟当过皇帝,毕竟也不到30岁,何况刘贺居住的昌邑故地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宣帝来说,在他踌躇满志的执政路上,任何可能的威胁都不能变成真正的障碍。那么,刘贺的命运是否和宣帝有关呢?</div><div>元康四年的时候,就是汉宣帝执政之后,他采取了一个很温和的办法,采取了一个很得人心的办法。从汉景帝、汉武帝时代,很多的王侯,他们犯了罪以后地位被消除了,他们的子孙都成了平民了,汉宣帝宣布把他们一一都找到,恢复他们的贵族身份。给刘贺的这个待遇,封他为海昏侯,和整个当时他的这个政策是吻合的。当然他首先认为这个人不成气候,不至于有危害。他放心了以后,他采取的是一视同仁的、相类似的政策,就是都给他们一个出路,都给他们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待遇。问题是,汉宣帝为何没有把昌邑王的封地还给刘贺,哪怕降格为昌邑侯也好,反而把刘贺赶到“地势下湿,山林毒气”的豫章郡?有学者推算,西汉末年,全郡每平方公里仅有2.12人,一片蛮荒。</div><div>史书记载,宣帝确实对刘贺存有戒心,但处理手段要微妙得多。此时,刘贺所在的昌邑故国已经变成了山阳郡,霍光刚刚去世,宣帝就派来一位太守张敞,并发给他一封密信:”谨备盗贼,察往来过客,毋下所赐书”。按照张敞的禀报,假如他没有故意夸大病情,刘贺就已经病入膏肓了。正是这种状态让汉宣帝对他网开一面,刘贺当了11年庶民后,汉宣帝封他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把刘贺赶到南方,当时这儿还是开发各方面都相对落后的地方,但是又不影响他对亲情的表达,这又体现了帝王优良的品质,同时又在政治上杜绝了隐患,这是最好的事情,一举两得。多么精明的政治手腕!当刘贺对汉宣帝感恩戴德时,他已经被防患于千里之外了。</div><div>汉宣帝封刘贺为海昏侯的同时,也宣布了他不必每年进京参加祭典。此时,他已经被贬山东十余年,表面上看,这是好意,以免身体欠佳的刘贺跋山涉水、旅途劳顿,但背后却另有深意。没有资格去参加宗庙祭祀,那也就是取消了政治资格,就是剥夺政治权利,相当于这么一个,就是说虽然表面上给你一个侯的身份,还有给你4000户的封邑,但是政治权利、在朝廷里的政治权利没有了。<br></div><div>《汉书》记载,一次刘贺与当地官员孙万世闲聊,孙万世问:”你当初为什么不坚守在未央宫,杀掉霍光,反而任由霍光夺取你的玺绶呢?”刘贺回答:”的确如此,当时错失了机会。”孙万世又认为,刘贺不久就会升任豫章王。刘贺并不否认,但提醒孙万世不要到处宣扬。虽然刘贺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但寥寥几字,还是流露出他不甘于现状的马脚。这个话传递出去,到了汉宣帝的耳朵里,就引起了汉宣帝的愤怒。汉宣帝下令立即彻查,结果属实。于是宣帝下诏:削去海昏侯3000户食邑,以示惩戒。像这样的事件,在汉代来讲,就是谋反大罪,都要兴起大狱。而在有关的资料当中,而这个孙万世怎么处罚的?没有!一个字没有!所以有人认为,这是郡守给他搞的一个政治陷害,一个政治陷阱。他没有政治经验,就跳进陷阱里边。<br></div><div>但宣帝真的放过刘贺了吗?史书并无明确记载。第二年,刘贺便撒手人寰了。<br></div><div><br></div> 6.陶瓷器<br>约500件,有日用器皿和建筑材料等。日用器皿有陶罐、青瓷罐、青瓷壶、漆皮陶壶等,建筑材料有板瓦、筒瓦、瓦当、滴水等。 青瓷壶<br>盛酒器。西汉青瓷,胎质较原始青瓷、早期青瓷细密,吸水率低,轻叩器身音质清亮,瓷化度较高。 筒瓦、瓦当<br>建筑构件。筒瓦为半圆筒形,用来保护屋顶上的椽(chun)。瓦当,是筒瓦前端的遮挡,既可防止筒瓦脱落,又可保护屋顶边际的椽头,以免受风吹雨淋的侵蚀。此处瓦当图案以“十”字为基本结构,形成八出太阳花,寓意普照八方。<div><br></div> ◼️海昏侯生平之七:死因推测<div>内棺开启后,尽管各种珍贵遗存层层叠叠,却迟迟没有看到刘贺的尸骸。倒也不奇怪,由于内棺早已破裂变形,常年泡在酸性地下水中,再坚硬的骨头也难免化为乌有。经过仔细寻找,除了几块蜂窝状的腿骨和几颗牙齿外,再没有更多的发现。于是,刘贺之死更加影影绰绰、神秘兮兮。<br></div><div>实验室考古人员突然发现不少颗粒状物体。仔细观察,似乎是某种香瓜子。人们根据遗体可能的摆放位置判断,这些瓜子除了存在于胃部以外,食道、臀部也都有零散分布,它们居然比人骨还要耐腐,似乎是故意留给后人的考古线索。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认为:”我们人吃东西到胃里面去以后,这个胃呢收缩,它就进去一些,再收缩,再进去一些。等到从胃里面全部到十二指肠里面,大概都是四到六个小时,我们叫‘胃排空时间’。刘贺(体内)整个香瓜子的分布给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线索,他肯定是突然死掉的。”<br></div><div>如果有人下毒,在他香瓜里面放毒,他当场就死掉了,那瓜子最多就停在胃里面,不会往下面去,因为它不蠕动了,瓜子自己不会动的,靠肠的蠕动往下面推进。如果他吃了瓜以后过了12小时,或者过了一天,那就拉掉了。这样分析香瓜只能是他死亡的一个诱因,那么,刘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div><div>一、居家隔离的伤害<br>1.刘贺昌邑王府故居总有二百多男女老少,这二百多人足不出府,被“隔离”时间长达11年。刘贺因隔离时间太长,身体出现了各种毛病。他这种所谓面上的发黑发暗,,是喝酒多了,肝脏出现了问题。他有一条腿走路不稳当,这就是典型的一种脑血管堵塞所造成的,应是患有脑血栓导致。这种相当于有点半瘫痪的这种状态。<br>2.由于长时间不与外界接触,不参与社会活动,刘贺的脑子反应迟钝,神情恍恍惚惚,精神状态很差。曾几何时,刘贺英姿勃发,鲜衣怒马,满怀雄心,带着两百多随从,奔赴长安即皇帝位。现在竟变成了一个糟老头。可他才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呀。刘贺除了勤修《房中术》,多生儿育女,还能干什么?长期居家隔离的生活把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变成了废人。细思极恐。<br>3.出土的文物当中,有两个铜的臼,怀疑是药臼,就是捣药用的。文物中还有一件貌不惊人的漆盘,其底部写着五个字——“医工五禁汤”,其实就是民间所说的“五枝汤”,可以祛风散寒、扶正固本,正好与刘贺行走不便、面黑目小的病态相对症。另外,在他的粮库当中发现了五味子等这个草药,还发现了一盒冬虫夏草。结合刘贺墓中出土的《医书》和《五色食胜》等,证明他不是吃药就是进补,可见他的身体一直是不好。</div><div>二、恢复王位的失败<br>1.张敞关于刘贺“居家隔离”的详细报告,改变了刘贺的命运。汉宣帝阅后,认为刘贺已成为废人,对他的帝位已不存在任何威胁,又念及同宗血脉,就封刘贺为海昏侯,食邑四千户。封地在豫章郡海昏县(今江西南昌附近)。<br>刘贺突然又从庶民变成了列侯。海昏侯刘贺从位于中原繁华的安阳郡(今河南正阳县)拖家带口,千里迢迢,来到潮湿荒凉的南方豫章郡,一下由北方人变成了南方人。<br>汉宣帝这一招很绝,把刘贺从庶民封为列候,照顾了宗室之谊,赢得了仁义之名,又将刘贺迁离故土,远离其势力范围,防止刘贺死恢复燃。这却害苦了刘贺。几乎被烧灭了的希望之火,在刘贺再度复燃。<br>2.当地有官员说刘以后可能还会当王,刘贺下意识地回答:也许吧。这些话自然会传到汉宣帝耳朵。汉宣帝非常不爽,给你封侯了你要想恢复王位,如果恢复王位,是不是又想夺回帝位了?便下令消减海昏侯三千户,不得进京参加皇室祭祀活动。<br>本来海昏侯有四千户食邑,现在止一千户了。更要命的是不让进京参加祭典活动,对于变相剥夺了刘贺的政治权力。<br>刘贺心里比在昌邑王府“居家隔离”还要难过。刘贺为了得到汉宣帝的宽宥,重返政治舞台,依然依列侯义务,打制酎金,等八月祭祀祖先时献上。但这一切都被汉宣帝无情地拒绝了,刘贺心中愤懑,郁结难舒。<br>回想自己也曾当了27天皇帝,那时候,意气纵横,是何等的辉煌。如今连参加祖先祭祀活动的资格都被取消了,精心炼制光灿灿的金饼也无法带去京城,是何等的悲哀!<br>三、后悔情绪的折磨<br>当时有个官员问刘贺,当初为什么不紧守皇宫不出,一剑把大将军霍光杀了?刘贺回答说,是啊,当时确实是失策了。说明刘贺对失去帝王之位是耿耿于怀的。<br>想不通呀,汉宣帝当皇帝前是一个流落民间贫穷孤儿,在25岁就将霍氏灭族,将皇权全部收归手里。刘贺是堂堂的昌邑王,要人有人,要钱有钱,起点比汉宣帝不知高几许?为何自己仅做了27天皇帝,就被赶下来台?<br>而现在还被剥夺了政治权力,落得像一条摇尾乞怜的狗,凄凉无限。刘贺越想越想不通,心中郁闷,烦恼。<br></div> ◼️海昏侯生平之八:大结局<br>1.刘贺由昌邑王突然变成皇帝,由皇帝又突然变成庶民,由庶民又突然变成海昏侯,人生大起大落,饱尝人世间酸甜苦辣,世态炎凉。<br>2.加之被强制“隔离”十来年,无所事事,日夜饮酒,女人又多,患上了多种疾病,又得不到及时治疗,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各种毛病已到临界点。<br>3. 而身为列侯,得不到皇帝的信任,想回京城祭祀祖先而不可得,心中悲落。<br>4.而南方与北方气候相差太远,特别炎热,一时难以适应。心情烦闷,口干舌燥之时,猛吃了几片甜香瓜。他极大的可能是因为吃香瓜出现了一个急性的胃肠炎。急性胃肠炎上来以后肯定就会导致脑血管的一些疾病的再次爆发,那可能六到八小时就突然去世、撒手人寰了。<br>他感到似乎有一只无形的巨手在掌控着他的命运。想挣脱,却又无能为力,心中郁结重重,难以释然,导致各种疾病瞬间恶化而突然暴亡。年仅33岁!<div>他的葬身之地名为“南昌”,蹊跷的是,刘贺尸骨未寒,他的两个儿子也前后脚不离不弃地命丧黄泉,几乎无人可以世袭。于是有大臣上书:这是天意绝之!海昏国由此被废。国已不存,刘贺囤积、继承和从宫中带出的所有高等级财物没人再有资格享用,于是全部被埋入刘贺墓中,由此造就了两千年后这座震惊中外的西汉大墓。</div><div>这就是“我国现今最完整的列侯墓园标本-海昏侯大墓”的是是非非、恩怨情仇!<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