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抗日战争时期,在苏南大地活跃着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他们高举抗日大旗,东进抗日第一线。在靠近上海这个敌人的心脏地带,英勇作战,首战黄土塘、夜袭浒墅关、火烧虹桥机场,威震江南,在国内外造成重大影响。这就是抗战史上赫赫有名的抗日劲旅——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 江抗是苏南东路抗战史上绽放的一朵奇葩。它起源于江阴,受编于茅山,隶属于新四军第1支队,由陈毅司令员领导指挥。在江抗的发展史上,它曾先后使用过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和江南抗日救国军东路指挥部四个番号。江抗在江阴地区征战前后将近三年,红色足迹几乎遍及各个乡镇,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部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地方武装成长为主力部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越战功。这其中,有三支当年在江阴征战洒下热血、与江阴有着浓厚历史情结的江抗部队,更为江阴人民不能忘记。 <h1><b>一 、发源于西石桥的“江抗3路”</b></h1>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江阴地区活跃着多支地方抗日自卫武装,以澄西西石桥地区梅光迪的澄西抗日游击队、澄东长寿地区朱松寿的抗日游击队二支武装为主要力量。1938年2月,上海的地下党组织——“中央特科”派出以何克希、吕平、刘史明以“华东人民武装抗日会”的名义,到江阴地区争取、改造抗日武装。成立了以何克希为书记的澄锡虞工委,组织敌后抗日武装斗争。授予梅部“江南抗日游击大队”番号,任命梅光迪为司令。后又派老党员张志强成功争取朱松寿部,授予朱部“苏浙人民抗日自卫军”番号,任命朱松寿为司令,张志强为政治部主任。与此同时,澄锡虞工委还在西石桥举办青训班,招收进步青年、工人、学生等,培养抗日军事骨干。 <h5><b> 澄锡虞工委书记、江抗3路创始人——何克希(1906-1982),四川峨眉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b></h5> <p class="ql-block">1938年9月,新四军一支队陈毅司令员派新四军第2团参谋长王必成率1营前往苏南侦察,与江阴的地方抗日武装接上了联系。1938年10月,何克希将三支江阴地方抗日武装带上茅山抗日根据地。由陈毅司令员正式授予“江南抗日义勇军第3路”(简称江抗3路)的番号,任命梅光迪为司令,何克希为副司令(实际是政委),吕平为政治部主任,张志强为民运科长。下设三个连。另派王新、龚鹏佐、包厚昌分任三个连的指导员。至此,江阴三支地方武装组合成为苏南东路地区最早接受新四军改编、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正式进入新四军战斗序列。随后,陈毅又先后派新四军第2团组织股长徐绪奎到江抗3路任参谋长,派1支队参谋长胡发坚任江抗3路副司令兼党总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p> <h5><b>梅光迪(1908-1949),江阴西石桥人。曾任江抗3路司令、江抗总指挥部总指挥、江抗西路司令。1941年冬,梅光迪开小差脱离革命队伍。1942年1月,梅光迪被日军逮捕后投敌。1949年5月21日,被国民党上海警察局逮捕枪杀。</b></h5> <h5><b>朱松寿(1900-1941),江阴长寿人。历任苏浙人民抗日自卫军司令、江抗5路司令、江阴民众抗日自卫队司令、江抗东路指挥部副司令。1941年5月,在吴县陆墓遭国民党忠救军特务暗杀,英勇牺牲。1985年4月,江苏省人民政府颁文追认朱松寿为革命烈士。</b></h5> 江抗3路成立后,便挺进武南锡西地区活动,打击敌顽势力,发动群众破击公路,配合新四军2团粉碎日军扫荡,不断袭击京沪铁路沿线日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扩大了影响,把群众抗日活动搞得热火朝天。江抗3路在战斗中提高了战斗力,锻炼了队伍,增强了抗日斗争的信心,成为一支纪律严明、敢打敢拼的抗日新军。 <h5><b>胡发坚(1906-1939),江西吉安人。1928年加入红军并参加了长征。1938年2月,调任新四军第1支队参谋长,1939年1月任江抗3路副司令员兼党总支书记,主持全面工作。1939年3月15日,在武进洛阳乡指挥部队收缴土匪武装时,不幸中弹牺牲。</b></h5> 1939年5月,陈毅司令员派新四军第6团(老6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第2路”(简称江抗2路)的番号东进抗日。同时,将茅山地区的一支地方抗日武装改编成新6团,使用新四军第6团的番号,掩护老6团的行动。由团长叶飞、副团长吴焜率领的老6团在武进戴溪桥与江抗3路会合,成立江南抗日义勇军总指挥部,原江抗3路司令梅光迪任总指挥,叶飞、何克希、吴焜任副总指挥,老6团参谋长乔信明任参谋长、团政治处主任刘飞任政治部主任。总指挥部下辖江抗2路(由老6团改称)、江抗3路。同年5月5日,江抗指战员从武进南部出发,越过沪宁铁路,在江阴月城穿过锡澄公路,经花山、长寿、祝塘,进入东路地区,谱写了江抗东进抗日、浴血奋战的新篇章。 东进中,江抗3路与老大哥江抗2路并肩作战,纵横驰骋。部队也迅速发展壮大,由原来的1000余人发展为5000多人。1939年10月,江抗西撤,在西石桥整编为二个主力团。江抗3路整编为江抗2团,团长徐绪奎,政委何克希。随后,江抗便开拔扬中,与新四军挺进纵队合编,江抗2团改称挺进纵队2团。不久,上级命令挺进纵队2团仍以江抗2团的番号返回苏南东路地区,掩护挺进纵队主力渡江北上,配合“新江抗”武装开辟澄锡虞地区。 <h5><b>徐绪奎(1915-1940),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31年加入红军,参加了长征。1938年2月调任新四军第2团组织股股长。1939年1月调任江抗3路参谋长。历任江抗2团团长、新四军第2纵队9团团长。1940年9月6日,在苏北营溪战斗时,不幸中弹牺牲。他是黄桥战役中我军牺牲级别最高的指挥员。</b></h5> 1940年6月中旬,江抗2团二次东进,在江阴长泾附近与“新江抗”2支队会师。下旬,苏中郭村战斗打响,江抗2团奉命渡江北上驰援,离开了苏南。从此,江抗2团辗转大江南北,番号历经多次变更。到1949年,全军统一整编时定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173团。《陆军第二十集团军军史》中载明:“二十军五十八师第一七三团,其前身为抗日战争时期的江南抗日义勇军第三路”,而江阴西石桥就是江抗3路的起源地和发祥地。 <h1><b>二 、由老6团发展的“江抗2路”</b></h1><p class="ql-block"><br></p> 新四军第6团,是由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后留在福建闽东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的,是名副其实的红军团队,人称“老6团”。1938年3月,奉命北上皖南抗日。11月进入苏南茅山地区,隶属新四军1支队。1939年5月,以江抗2路的番号,东进锡澄公路以东的东路地区作战。这支部队红军骨干多,战斗力强,是江抗东进作战的中坚力量。江抗东进中许多著名的战斗,如黄土塘战斗、夜袭浒墅关、火烧虹桥机场等都是这支部队所为。在江阴地区,也历经了祝塘战斗、顾山战斗、马镇战斗等多次大小战斗的考验,发挥了主力部队的作用。 <h5><b>刘飞(1905-1984),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30年加入红军,参加过长征。1938年春调任新四军第6团政治处主任。历任江抗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江抗第1纵队政治委员、新四军第6师18旅53团团长兼政委、新四军第1师18旅旅长兼政委。第20军首任军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b></h5> 1939年9月初,江抗部队西撤。在江阴顾山地区遭到国民党忠救军的偷袭,江抗指战员奋力反击,打退了敌人的进攻。但江抗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刘飞不幸中弹负伤,多名战士牺牲。9月8日,在江阴马镇湖塘里,又受到国民党忠救军的袭击,战斗中,江抗副总指挥、2路司令员吴焜头部中弹,光荣牺牲。吴焜,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人,是名老红军,在长征途中六次负伤,曾任红18师师长。长征到达陕北后,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调到新四军第6团,任副团长。他英勇善战,作风顽强,是新四军中有名的猛将,人称“吴老虎”。吴焜的牺牲,是江抗的一大损失。江抗总指挥部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将烈士遗体安葬在定山东麓倪家巷村。建国后,政府将其遗骨火化后迁至南京雨花台西侧的望江矶烈士陵园安葬。1985年4月,江阴县人民政府在定山湾树立由叶飞题写的“吴焜烈士埋葬处纪念碑”,供后人纪念。 <h5><b> 吴焜(1910-1939),江抗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兼江抗2路司令员</b></h5> <h5><b> 位于江阴定山东麓的”吴焜烈士埋葬处纪念碑“</b></h5><p class="ql-block"><br></p> 1939年10月,西撤至西石桥的江抗2路,改编为江抗1团。随后,在扬中改编为挺进纵队1团。不久渡江北上,开辟苏中抗日根据地。虽然以后番号多变,但一直是新四军、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主力部队,在南征北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1949年全军统一整编时,定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8师172团。 <h1><b>三 、以“江阴老虎”闻名的“新江抗”</b></h1><p class="ql-block"><br></p> 1939年10月,江抗西撤后,留下了一批伤病员在常熟阳澄湖地区养伤。为了重建江抗,坚持游击战争,叶飞派原江抗3路政治部主任杨浩庐,从江阴西石桥绕道苏州,返回东路地区,与正在养伤的江抗政治部主任刘飞、江抗5路参谋长夏光同志,传达指示,研究重建部队。11月6日,以36个伤病员为骨干,在常熟东塘市宣告成立了“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简称新江抗),夏光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处主任,组建了特务连。新江抗成立后,开展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打得日、伪、顽胆战心惊,人民群众奔走相告:“江抗又回来了”。 <h5><b>谭震林(1902-1983),湖南攸县人。1925年参加革命。历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福建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3支队副司令员等职。1940年4月,奉命从皖南前往苏南东路主持工作,担任江抗东路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新四军第6师师长兼政委,领导创建苏南东路抗日根据地。</b></h5> 以 新江抗特务连为基础发展而成的新江抗2支队,在支队长陈挺的带领下,在江阴地区打了不少漂亮仗。1940年6月,谭震林派何克希率领新江抗2支队,从常熟西进澄锡虞地区,扩大东路根据地。在顾山东南与顽军展开激烈战斗,毙、俘顽军近五十余人,缴获机枪、步枪及弹药一批。1941年1月28日,新江抗2支队在桐岐王大坝与发生激战。共歼顽军100余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20余支,驳壳枪6支,子弹1万余发,给予顽军沉重打击。紧接着,在1月31日晚,新江抗2支队在7支队的配合下,在桐岐万安桥旁的小庙,痛击了前来报复的青阳日伪军,这就是名声大震的“桐岐歼灭战”。战斗中,参战指战员奋勇作战、勇猛冲击,将敌压缩至小庙内,用手榴弹猛袭,并将木材、稻草浇上煤油焚烧敌人,并突入庙内,与敌展开白刃格斗。此战,共击毙日军警备队长以下27名,毙、伤、俘伪警15名,缴获九二式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三挺,掷弹筒一具,三八式步枪二十余支。此次战斗是苏南东路地区抗日斗争的壮举,有力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陈毅代军长特致电嘉奖称:此战“开我军歼灭战之先声”。消息传遍澄锡虞地区,当地老百姓将这支部队称之为:“江阴老虎”部队。从此,“江阴老虎”的威名就在江南传开,敌、伪、顽无不闻风丧胆。 <h5><b> 桐岐歼灭战发生地——万安桥,现为江阴市文物保护单位。</b></h5> <h5><b>新四军陈毅代军长特致电慰勉,赞此战“开我军歼灭战之先声”</b></h5><p class="ql-block"><br></p> 1941年3月,新江抗2支队改编为新四军第6师18旅52团,团长陈挺。1941年10月,52团渡过长江北上,开辟了苏中一分区抗日根据地。在苏中地区,52团浴血奋战,战绩显赫,是苏中根据地四个主力团之一,谭震林师长称赞“‘江阴老虎’过了江还是老虎”。在此后的南征北战中,这支部队始终发扬敢打苦仗、硬仗的优良传统,保持了老虎部队的荣誉。1949年,全军统一整编时,定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59师175团。 <h1><b>四、江抗劲旅薪火相传,江抗传人再展雄风</b></h1><p class="ql-block"><br></p> 这三支与江阴有着历史渊源关系的江抗部队,在全国解放以后,依然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担负着保家卫国、支援建设的重任,谱写了新的光辉篇章。 由江抗三路发展起来的第173团和使用江抗2路番号后改编的第172团,同属于步兵第58师。建国后,该部参加了多次重大行动。1950年10月入朝参战,参加了长津湖战役,打出了王牌军的威风,涌现了志愿军中第一位集特等功臣、特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光荣称号于一身的杨根思烈士。它生前所在的第172团3连,被命名为“杨根思连”。1979年3月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狠狠打击了越军的嚣张气焰;1998年参加长江抗洪,保卫了荆江大堤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008年又参加了“5.18”汶川抗震救灾,为人民再立新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光荣称号。 <h5><b>杨根思(1922-1950),江苏泰兴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级英雄。1950年11月29日,杨根思在坚守长津湖畔的小高岭战斗中,率领3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b></h5> <h5><b>杨根思生前所在连——第172团3连,被志愿军总部命名为“杨根思连”,这也是我军第一支以英雄的名字命名的连队。</b></h5> 以“江阴老虎”著称的新江抗2支队改编而成的第175团,同样在建国后也参加了抗美援朝长津湖战役、解放一江山岛等战役,战功卓著。在1998年长江抗洪中,该团完成任务出色,受到朱镕基总理的接见,被济南军区荣记集体二等功。在艰苦的战斗历程中,该部与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般的关系,军民鱼水情是这支部队的光荣传统。六十年代的沪剧《芦荡火种》和现代京剧《沙家浜》,就是这支部队的真实写照。“军民团结、鱼水情深” 的沙家浜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人们将这支部队亲切称之为“沙家浜部队”。 <h5><b> “沙家浜连”在强军路上续写荣光</b></h5><p class="ql-block"><br></p> <h5><b> 《沙家浜》剧照宣传海报</b></h5><p class="ql-block"><br></p>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多年来,经历了多次裁军、撤编,由建国时的70个军,减编为现在的18个集团军。欣喜的是,这三支具有江抗血脉、与江阴有着历史渊源的部队,依然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第172团、173团编入合成第58旅,分别编为1营和2营。第175团编为合成第60旅1营,都隶属于中部战区第83集团军,虎踞中原,枕戈待旦,随时听从党和祖国的调遣。 抗战期间,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军队的高级将领如:陈毅、谭震林、叶飞、王必成、陶勇、刘飞、刘培善、乔信明、廖政国、江渭清、温玉成、张开荆、陈挺、吴詠湘、彭冲等都随江抗部队在江阴地区战斗、工作、生活过,留下了他们的不朽足迹。其中,据不完全统计,授予开国军衔的有1位元帅、2位上将、5位中将、14位少将。还有不少江抗指战员浴血奋战壮烈牺牲,长眠在江阴大地,其中就有四位团职干部,有的连名字也没留下。 值得一提的是,江抗在江阴征战期间,一大批江阴籍进步青年加入江抗部队,走上革命道路,成为江抗的有生力量、江阴人民的子弟兵,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有8位江阴籍共和国将军就是参加江抗后成长起来的。建国后,又有数千名江阴热血青年,先后于五十年代初、七十年代初参军入伍,加入了这支英雄部队,成为来自江抗家乡的又一批江阴子弟兵。五十年代入伍的江阴兵,参加了抗美援朝,经受了战争血与火的考验,不少江阴儿女的尸骨埋在了异国他乡。七十年代参军的江阴兵,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有1人荣立二等功、14人荣立三等功。江阴子弟在部队中,以良好的军政素质、顽强的作风意志表现,续写了江抗传人新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