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在上甘岭的军旗下

清水无香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年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七十周年。作为上甘岭战役参战部队12军的后代,我们以“致敬英雄的父辈——上甘岭战役的无名英雄”为主题,举办了一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纪念活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此次活动由我策划组织,原定于去年11月中旬举行,因疫情而延期至今年4月下旬。活动召集了上甘岭战役参战部队12军、15军后代,以及志愿军总部、志愿军三兵团、二野的后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志愿军总部参谋长李达上将之女李彤妍(八路军研究会太行分会会长)签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韦杰中将(原中野六纵副司令员兼16旅首任旅长)的女儿韦娜莎签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志愿军三兵团1 5军45师政委聂济峰将军的女儿聂昭华签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与连夜从广州赶来参会的发小、同学、同年兵战友唐燕(上甘岭战役时任12军34师106团副团长兼参谋长之女)。我们两人都是喝着“三千里江山”的水孕育了生命,1954年春随父母亲从朝鲜回国后出生的。我们都是15岁参军,并且在高校工作了几十年。此次,燕子带来了一篇满含深情的发言稿《父亲,我想对你说》,她写道:“上甘岭这个名字,打小就在我们心中是一座浸润着父辈的鲜血和说不完英雄故事的圣山!七十年了,上甘岭43天的炮火还在我们心中燃烧!今天我们用燃烧的生命之火在这里向父辈报告,您们潜移默化给我们的家国情怀的火焰不会熄灭,正直光明磊落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会代代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2军老战士滕久有的后代从外地定了两个大花篮送到会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某高校青年教师(法学博士)与某三甲医院青年医生(医学博士)担任会议主持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全体与会人员向英雄的父辈和志愿军英烈们默哀1分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董莉(原12军侦察处处长董声岐之女)介绍各位来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向大家介绍来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时任12军政治部副主任唐平铸之子唐向明向与会者介绍自朝鲜回国后父亲及家人的情况。曾经是101中学合唱团领唱的他此次带来了独唱《寸心》(电视剧《大决战》主题曲),并担任大合唱《英雄赞歌》、《祖国不会忘记》等歌曲的领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2军的三代(高校教师、博士)向19 5 1年5月牺牲于第五次战役的时任12军34师1 0 1团政委臧克力烈士的遗腹子献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向与会者讲述了父亲在太行山129师的老战友臧克力烈士身先士卒,血洒疆场的经过和妻子崔枫阿姨(1939年参军)独自养育了三个烈士留下的四个烈士遗孤的感人事迹,以及72年来家人所承受的痛苦和付出,期盼至今躺在异国他乡已70多年的烈士遗骸能早日归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央视军事频道近日播出的抗美援朝专题片《中华好儿女》第1集《抉择》播出了烈士的感人事迹,讲述者是时任101团参谋杨宪洲叔叔(后12军副参谋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李彤妍会长代表八路军研究会太行分会致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上甘岭战役五圣山指挥所总指挥李德生上将之子李南征少将首先发言。从军50多年的李南征将军不仅形似而且神态也很像他的父亲。他以翔实的史料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中肯客观的评价了各参战部队的作用,厘清了社会上对上甘岭战役的一些误传和误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关于12军和15军在上甘岭战役中的作用,李南征将军说:志愿军总部在战后总结时曾指出,15军在战役发起后,迅速适时将兵力兵器集中于敌人进攻方向,英勇顽强的抗击,挫败了敌人进攻的锋芒,决定了胜利的基础;12军在关键时刻投入交战,经过积极顽强的守备和反击,反复争夺,恢复和巩固了阵地,是取得战役胜利的关键。一个是基础,一个是关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2军首任军长、三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中将战后对上甘岭战役也有个评论,他说:如果都是按照12军这个战法,整个战役我们可以少伤亡3000……我这不是否定15军,15军血的教训就是12军的财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李南征回忆道:在我的记忆里,从我懂事开始,父亲从来没有给我们讲过上甘岭,仗是怎么打的,他一个字都没讲过。直到1964年我15岁在苏北淮阴,当时是12军要办军史馆,布展时父亲带我去看,我才第一次知道12军打过上甘岭,父亲还参与指挥了上甘岭战役。记得父亲当时看了布展以后说:“没有反映出上甘岭的气势”,就这么一个评价。我在会外唯一一次听到讲上甘岭,还是听秦基伟老前辈说的,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李南征说:在我印象中12军好像就没有举行过纪念上甘岭战役的活动,今天我们后代在这补上了这一课,非常有意义,也了却了父辈的遗憾和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时任志愿军12军31师政委刘瑄将军的女儿刘方(曾任积水潭医院党委书记)发言。她说:作为抗美援朝老战士的后代,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烈士们。在上甘岭战役中31师涌现出“王成式的英雄人物”——特等功臣:王万成、朱有光烈士;“孤胆英雄”——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胡修道;还有活着回来,但几十年隐姓埋名、默默无闻、淡泊名利、甘于平凡和奉献的蔡兴海(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蒋诚(一等功臣)、蒋永德(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等。我父亲生前多次沉痛的告诉我,他的四位警卫员先后都牺牲在朝鲜战场……父亲每次提及都很伤感,说;“他们都还是十几岁的四川小鬼”。今天我们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决不能忘记牺牲的英烈们,同时要教育下一代永远怀念他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时任志愿军15军45师政委聂济峰将军之女聂昭华(右2)代表15军后代发言。她说:上甘岭是一座丰碑,是中国军人不畏艰难,团结奋战,血战到底的精神高地!今天,我们两军后代在这里重温经典,致敬英雄,告慰英烈,缅怀父辈,非常有意义、有价值。她说:1952年11月18日《人民日报》曾发表社论,指出:“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是15军和12军团结协作,同生共死,并肩杀敌的光辉典范。光荣属于每一个参加战役的干部战士,属于在战斗中流血牺牲的烈士和英雄们!”这是国家和人民对上甘岭参战部队每一位将士最高的褒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上甘岭战役最艰难的时刻,李德生伯伯带队奉命奔赴前线,为15军“雪中送炭”。31师91团作为“12军的代表队”,临危受命,英勇顽强,灵活善战,受到秦基伟军长的高度评价,老一辈同一战壕战友情比山高比海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以往,我对父辈亲历的这场战争认识较肤浅,近年当我完成《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一书后,彻底颠覆了我以前对上甘岭战役的认知和感悟。晚年自己能脚踏实地步入这座由历史和英雄共构的军史殿堂,传承英雄的故事,完全出于油然而生的对英雄的景仰和爱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故事永远不会褪去它应有的色彩。作为上甘岭战役参战部队将士的后代,我们要珍惜、爱护父辈的荣誉,弘扬和传承上甘岭精神,将上甘岭的英雄故事唱到地老天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李南征(左)、刘方(右)、宗朝争(中,时任志愿军12军副参谋长宗书阁之子)在交流军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宗朝争在发言中说:抗美援朝战争是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虽然已经过去了七十年,仍然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强烈的现实意义。在上甘岭战役最艰难的日子,李德生副军长临危受命,接过15军浴血奋战的阵地,力挽狂澜,稳定了战局,迫使侵略者重新回到谈判桌上!今天我们相聚在上甘岭的军旗下,缘于我们的父辈在这场立国之战中并肩战斗,冲锋陷阵,血洒疆场。父亲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这场正义之战,1952年我出生后父亲给我取名“朝争”——生于朝鲜战争;给弟弟取名“朝平”——生于朝鲜和平。我们的父辈历来低调做人,从不居功自傲。上小学时我就看过电影《上甘岭》,但并不知道父亲也参加过上甘岭,长大后知道12军也打了上甘岭,但并不知道父亲还参与了指挥。直到去年10月中旬,看了央视四频道播出的五集纪录片《血战上甘岭》,才知道在战役最危机的时候,父亲始终在军指挥所协助曾绍山军长指挥部队。三兵团首长决定31师91团接替45师135团597.9高地的命令,就是由我父亲用电话向31师下达作战命令的,他当时就坐在子弹箱上守着电话,随时向曾军长报告情况,传达命令……回国后,父亲还参与了志愿军抗美援朝总结报告的撰写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说:12军、15军都是英雄辈出的部队,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国家的和平安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七十年了,虽历经多次整编,这二支英雄的部队依然保留在我军的建制里,为实现强军之梦、强国之梦再铸辉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朱德元帅的女儿朱敏的长孙刘宁(父刘建少将)特意从挂职的宁夏赶回来参会并发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志愿军15军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获得者易才学之孙易毅(志愿军后代联谊中心副秘书长)专程从上海赶来参会并发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贺龙元帅与英雄们合影,左二是英雄易才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易毅近日在央视一套《等着你》特别节目“英雄功臣”中,与爷爷当年的战友一起讲述孙占元烈士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与会的青年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师刘盈皎博士因事提前离会,其发言稿由她的师姐罗冠男代为宣读。她说:各位前辈的发言为我们年轻一代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使我们重温了举世闻名、惊心动魄的上甘岭战役这一战争史上的奇迹,可以说美国人真正认识中国人就是从上甘岭开始的!尤其是聆听了成老师开场前富有感染力的讲话,她对历史事实信手捻来,对烈士及亲属满怀情感,让我深受教育,内心受到了一次红色精神的洗礼。我们这一代人,成长于和平年代,很难体会“那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悲壮,也慢慢开始淡忘那段用以换来我们幸福生活的浴血奋战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惟有传承才能凝聚力量,惟有铭记才能不忘初心。与会的各位正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上甘岭精神的优秀代表。我们向英烈致敬,也要向继承绵延不绝的民族精神,教导我们不忘过去,饮水思源的各位前辈致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时任志愿军12军34师100团、101团团长成冲霄的外孙女诵读了70多年前姥爷写于炮火纷飞朝鲜前线的一封战地家书,字里行间流露出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以及对祖国、人民和亲人浓浓的爱和思念。她说:“姥爷‘戎马一生,两袖清风’,他生前没有给子女留下什么物质财产,但他留下的十几封战地家书和十几枚勋章、纪念章,是留给我们后代最珍贵的精神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座谈会上投影仪始终循环播放12军、15军的英烈和父辈们的老照片。会前98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刘天昌叔叔(时任志愿军12军31师91团3营副教导员)和90岁的韩耀玲阿姨(原31师文工团员、时任91团副团长兼参谋长赵金来的夫人)分别发来了祝贺视频。后代们看着屏幕上熟悉的影像和珍贵的老照片,共同怀念父辈,致敬英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友军代表李建(总后某部少将)因临时出差不能到会,特提交了书面发言稿。他说: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今天,我们在这里纪念我们英雄的父辈,向他们致敬,不是为了从父辈的荣誉中寻求慰藉,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的一种炫耀,更不是为了躺在父辈的功劳薄上,为不去奋斗寻找借口。而是为了高举父辈的旗帜,传承父辈的血脉,发扬父辈的精神,确保父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江山,永不褪色、代代相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曾担任过“朱德警卫团”(即93团、108团)政委的张亚宁代表杭州的12军后代说:欣闻“致敬我们英雄的父辈——上甘岭战役的无名英雄”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做为参战部队的后代,谨向参会的各位嘉宾和朋友表示深深的祝福,向参加上甘岭战役的12军、15军的前辈们表示崇高的敬意。上甘岭战役惊天地泣鬼神!12军、15军的英雄前辈以钢铁般的意志,视死如归的气概,灵活机动的战术,创造了中外战争史的奇迹,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最终胜利的基础,为埋葬联合国军的棺材砸下了最后一颗钉子!和平来之不易,今天我们享受着前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安宁与幸福,更要铭记历史,不忘初心,像父辈一样奋斗一生,继承和发扬永不磨灭的“上甘岭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我们这一代人的年华和力量。遥祝此次纪念活动圆满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2军老政委李震将军的女儿李豆豆因身体原因不能参会,她对此次纪念活动非常关心,多次发信息感谢活动的组织者,她说:“我代表父母的遗愿及全家兄弟姐妹的心意感谢你们这些12军的好后代,感谢你们为此次活动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你们做了一件我没有能力做的大事,使12军在朝鲜牺牲的几千名烈士的英灵得到慰籍,为12军的英雄战绩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还原了历史,还原了上甘岭战役的真实战况。你们举办的这次活动,缅怀歌颂的始终以12军基层的干部战士为宗旨,高度赞扬了那些冲锋陷阵,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前辈和无数不知姓名牺牲的无名英雄。先烈若地下有知,定会感到欣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本人作了《致敬无名英雄》的总结性发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七十二年前的早春一一我们英雄的父辈——志愿军三兵团12军、15军的将士们为捍卫国家主权,保卫世界和平,义无反顾地告别祖国和亲人,跨过鸭绿江,奔赴血与火的战场,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了长达二年四个多月的殊死之战!尤其是在1952年秋冬之际,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在硝烟弥漫的597.9高地和537.7北山高地上,我们英雄的父辈浴血奋战,向死而生!他们用生命书写忠诚,用青春诠释勇敢,用热血捍卫正义,用平凡铸就伟大,锻造了伟大的“上甘岭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从小,我有幸生活在陆军12军31师(1968年底改为36师,现为东部战区71集团军71特战旅)这支拥有红军连队最多的英雄部队里,但我却从不知道我家邻居的叔叔阿姨们,我发小的爸爸妈妈们大都是参加过上甘岭战役的英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给我们这些孩子们提过,更没有在我们面前炫耀吹嘘过……因此,我打心眼里深深佩服12军的前辈们,他们一贯淡泊名利、低调为人;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从不争功抢功,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是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为上甘岭战役参战部队的后代,我们为父辈的功勋而骄傲,为从小生长在英雄辈出的部队而自豪!今天我们两军后代能坐在这里齐聚一堂,重温父辈的战火青春,重叙我们的发小情、战友情,完全得益于父辈当年“金戈铁马,气吞山河如虎”的大无畏精神!没有父辈当年的流血、牺牲和奉献,就没有我们七十年和平安宁的幸福生活,就没有我们多彩的童年、励志的青年、奋进的中年、安逸的晚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如今我们的父辈大都已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们生前为之奋斗,无比眷恋的这片土地。虽然,他们中大多数人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他们的功勋和业绩永远铭记在我们后代的心里,他们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我们惟有在有生之年,铭记他们的教诲,追寻他们的足迹,传承他们的业绩,书写他们的历史,才是我们对父辈最好的纪念和回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国古代哲学有两个重要概念,“天人感应”和“天人相通”。相信我们戎马一生、两袖清风的父亲和坚韧善良慈祥的母亲此时此刻正在天上看着我们!当他们看见这么多当年一个战壕里的老战友、老首长的子女们相聚在一起,共同缅怀和纪念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人生,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接下来我弹奏了一首经典曲目《我的祖国》,把它献给天堂的父母以及所有的志愿军将士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铁道兵文工团员王小雷受邀献上独舞《再唱山歌给党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出生于朝鲜,1958年随父母最后一批回国的二野16军(即二野1纵)后代,原总参某部大校张洋(左)应邀参会并即兴演唱了朝鲜歌曲《桔梗谣》。</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张洋在会后发来了一篇情真意切的感言:他说:“在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15军和12军凭借钢铁的意志和血肉之躯,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把美军逼到了谈判桌上,从这个意义上讲,上甘岭战役直接影响了朝鲜战争的命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6军虽然没有参加上甘岭战役,但与上甘岭也是有渊源的。因为,上甘岭战役后的1953年1月,志愿军24军接防五圣山包括上甘岭阵地后,6月份16军接替了24军,扼守被美军称为“难以攻克的铁三角地区”,即五圣山、高岩山、西方山之间约50公里的战略要地,当面之敌是美二师和美三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停战后16军继续在那里与美军对峙了5年,直到1958年回国。回国前,驻守上甘岭的16军47师140团全团官兵来到上甘岭阵地,列队向英雄的阵地宣誓告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因此,16军与上甘岭是密不可分的。16军没有辜负15、12军参战将士的期望和重托,圆满完成了包括上甘岭地域的坚守防御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时16军军部就是在上甘岭战役时15军军部所在地——道德洞,父亲在16军炮兵司令部任通信科长。我1955年出生后就随父母在上甘岭主峰五圣山北侧的道德洞军部,生活了三年,直到1958年回国。因此,我也算是喝朝鲜水、喝上甘岭主峰五圣山水长大的,朝鲜的山水养育过我。我对朝鲜特别是五圣山有着特殊情感和渊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那时虽然还不记事,但长大后,父母经常给我讲他们志愿军的经历,讲到他们参加过战斗,讲他如何审讯美军俘虏等等。记得我父亲临终前说,‘我这一辈子打过小日本,打过老蒋,打过美国佬,值了!’如今我的父母虽然已离世,但他们讲述的抗美援朝经历和故事,却让我终生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感到,伟大的抗美援朝和上甘岭精神,就是连接我们志愿军后代的纽带;就是我们心中永远的图腾。父辈留下这种红色基因、精神血脉我们要世世代代传承下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有生之年,我有个最大的夙愿,今后如果条件成熟,能够到朝鲜上甘岭那块英雄的阵地,凭吊那里的志愿军先烈,亲吻那块血染的热土,告慰我们父辈们的英灵!”</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即兴弹唱一首《送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的父亲当年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我们也是情同姐妹的发小、同学、战友。五人中有四个属马的同龄人,左1是连夜从徐州赶来的31师91团后代赵力(上甘岭战役时任91团副团长兼参谋长赵金来叔叔的女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自由交流阶段气氛十分活跃,右1为31师首任师长、空降兵15军首任军长赵兰田将军儿子赵海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参加会务的九零后年轻人说;听了各位前辈的发言非常感动,深受教育,同时也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因故不能到会的原志愿军三兵团政委杜义德中将的儿子杜伟,原志愿军12军政委李震将军的女儿李豆豆,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编导、《血战上甘岭》总导演沈芳,15军后代张旅天(时任15军参谋长张蕴钰之子),崔寒韦(时任15军45师师长崔建功之子),以及在外地的12军后代张亚宁(时任35师105团政委张志远之子),任群(时任35师104团团长任保俗之女),蒋晓洪(时任34师副师长蒋国钧之女),也分别于会前发来了贺辞和感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尤其是我多年的邻居、发小,从军五十多年的任群和蒋晓洪自始至终对此次纪念活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鼓励,她们俩在第一时间分别从南京和杭州发来贺辞,摘要如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任群:上甘岭战役集中体现了12军前辈们敢打敢拼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也展现了他们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在激烈的枪战和高密度炮火支援下,12军参战的四个团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利用金城防御战所创造的“坑道战”和“小兵群作战”有效地大量杀伤敌人,最终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这个胜利来之不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天在京的第三兵团部分将士们的后代聚集一堂,纪念前辈在抗美援朝战争尤其上甘岭战役中的丰功伟绩。我们怀念陈赓、王近山、杜义德、曾绍山、秦基伟、韦杰、肖永银、李德生、尤太忠等功高盖世的前辈们;怀念原31师李长林、吴忠、刘瑄、林有声、李宝奇、李长生、李全贵、李基中等前辈,以及原34师蒋科、于永贤、唐永舜、段学卿(炮团团长)等前辈!怀念上甘岭一线全体指战员尤其是伤亡的11500名前辈和烈士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也向奋战在上甘岭前线的众多无名英雄一一坚守在通信、卫生、运输等保障部门的前辈们致敬!尤其向时任34师卫生队队长的老红军王夫同夫妇带领的外科手术组,冒着炮火在前沿阵地夜以继日救治和转运伤员的前辈们致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高扬父辈的旗帜,弘扬上甘岭精神,承上启下,赓续红色血脉。祝纪念活动圆满成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蒋晓洪:今天,参加著名的上甘岭战役的12军、15军前辈们的子女齐聚在北京,这中间有不少是和我一起长大的发小,也有不少是我从小就认识的叔叔阿姨们的子女。我在杭州向大家问好!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参加上甘岭战役的前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年,我们的父辈用热血乃至生命打造了这场以少胜多,惊天动地,让“联合国军"闻风丧胆的战役。战役的胜利改变了朝鲜战场的局势,12军、15军共同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共同谱写了胜利的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如今,父辈们大多去了天堂,为我们留下一片开满鲜花的大地,让我们怎能不深深地怀念他们?怎能不想起他们就泪流满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天,父辈们在天堂微笑地俯视着儿女们,他们知道下一代在弘扬英雄主义精神,在传承他们的红色基因和血脉,父辈们一定是欣慰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最后在钢琴的伴奏下,大家一起合唱《英雄赞歌》,歌声激情高亢,旋律大气磅礴。后代们用歌声向英雄的父辈表达思念和崇敬之情,您们的音容笑貌永远活在我们后代的心里,您们的功勋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和共和国的旗帜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在此,感谢为本次活动提供赞助的十二军后代:滕豫平、刘超宁;十五军后代易毅;感谢张放、宗朝争、邹亚莎(博士)为本次活动拍摄视频和照片;感谢北京圣典成人钢琴俱乐部西直门校区为纪念活动提供了场地和音乐伴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17年8月本人摄于丹东鸭绿江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年7月20日初稿于北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3年7月27日完稿于崇礼太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