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承德避暑山庄

阿秋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清朝十二朝,它见证六朝,见证康熙盛世,雍正王朝,乾隆昌盛,见证中国最后封建王朝的巅峰与衰败。</p><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是承德避暑山庄!</p> <p class="ql-block">“一座山庄,半部清史”,“先有山庄,后有承德这个城市”,人们是这样来形容承德避暑山庄的。</p> <p class="ql-block">2023年6月27日,我和袁妹妹姐妹俩,来到这座皇家园林,读它的风景,聆听它的历史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丽正门是进入避暑山庄的第一道大门,“丽正”名字的由来,取自《易经》中的“日月丽于天”,意思是光明正大的门。</p><p class="ql-block">清朝乾隆皇帝将避暑山庄兼正宫的正门命名为丽正门,可见这里同皇城一样,是重要的政治活动场所。丽正门正中央上方,镶有乾隆用汉、满、蒙、维、藏五种文字题写的“丽正门”石质匾额。</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在导游带领下,经过丽正门进入“避暑山庄博物院”,与山庄零距离接触,通过祖先留下的这座行宫,翻阅清朝的盛衰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座行宫是由康熙帝在1704年开始修建的,耗时十年,建成雏形,乾隆延续,扩大修建,到1790年修建完毕,前前后后修建了八十七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康熙帝称这座山庄为他的后花园,从政后期几乎是京城和山庄半年一个轮回,乾隆爷和嘉庆帝也是每年要在山庄住四五个月才回到京城,可见避暑山庄对于清朝帝王相当于京城。</p> <p class="ql-block">我们听着导游的讲解,清朝历史上那些事儿仿佛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康熙帝为了不让子孙忘记祖先的“武功”,入驻中原后,在避暑山庄设皇家猎场,每年秋季,带着皇子皇孙来参加“秋猎”。</p><p class="ql-block">这座行宫具有非常高的军事价值。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河北平原和蒙古平原交界处,皇帝每年在这里举行狩猎行动,就是军事训练,彰显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p> <p class="ql-block">在避暑山庄往北,还有很多这样的围猎行宫,统称“木兰围场”,木兰秋狝并非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喜好,它的主要作用是“习武绥远”——习武,保持满族的尚武精神;绥远,加强与蒙古各部的联系,从而达到统治目的。</p> <p class="ql-block">康熙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帝王,延续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个朝代的盛世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也见证了清王朝的衰败。</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咸丰帝被迫签署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白白送给西方列强百万白银。</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慈溪联合恭亲王反动辛酉政变,杀害八位首辅大臣,把持大权,垂帘听政半个世纪,直到将大清帝国腰酸葬送。</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重读这一段历史,以前书本上读到的知识与眼前看到的实景结合起来,真的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还有“原来是这样”的惊喜,对“行万里路”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和体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出避暑山庄博物馆,我们乘坐景区观光旅游车上山游览。</p><p class="ql-block">这里不愧是皇家避暑胜地,尽管这一天烈日炎炎,但皇家园林都是大片大片茂盛的树林,山上凉风习习,视野满目苍翠。</p> <p class="ql-block">观光车停靠的第一个站点是“四面云山”亭。</p> <p class="ql-block">这座亭子耸立在避暑山庄最高峰,山很高,坡却很缓,石阶两旁都是草丛树木,绿意浓浓。沿着石阶慢慢攀登,轻轻松松,一点都不感到累。</p><p class="ql-block">据说,当年康熙皇帝每年重阳节都要率领王公大臣登临四面云山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亭子造型简明大方,是一座十六柱单檐攒尖顶方亭,“四面云山”是的飘逸潇洒的大字是康熙帝御题,题联“山高先得月,岭峻自来风”,读一读,大有登高望远、清风徐来的感觉,诗意翩翩,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站在亭子里,虽是盛暑,凉风习习。远眺四围,云烟飘动,如梦如幻。层叠错落的山峦壑谷,在视野里绵延起伏,奇山怪石隐匿其中,好像群臣在四周朝拜山庄一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眼前,仿佛出现康熙率领群臣登高的盛况,多少年过去了,我在这里与历史交汇,康乾盛世的天空早已经渺无踪迹,但历史上留下了闪光的一页,让后人瞻仰。</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我们停靠在二马道,它位于山庄的西北角。它是避暑山庄西北门一带的宫墙,因只能容纳两匹马并行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马道的建筑风格体现了清朝皇帝的军事实力,有碉堡、火炮、旗杆等,展示了清朝皇帝的武功盖世。二马道还有一个别称叫“小函谷”,因为它的位置和形状像是一道天然关隘,象征了清朝皇帝的边防坚固。</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野地势,迤逦起伏的宫墙神似一条迷你版“长城”。站在城墙上宛如登上了万里长城中的一段。</p><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远眺,群山怀抱中一座藏式风格的庙宇,这座寺庙藏语叫“普陀宗乘”,汉语译音“布达拉”,所以被称为“小布达拉宫”。</p><p class="ql-block">离小布达拉宫不远,有一座“班禅行宫”,是乾隆皇帝为前来祝寿的六世班禅仿照西藏日喀则札什伦布寺而建,建筑风格是藏汉结合。</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所能见到的这些建筑,统称“外八庙”,可以看作康乾盛世的象征,赋予神圣使命,是团结的象征,统一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游得山来,我们去“玩水”。</p><p class="ql-block">湖区是避暑山庄的核心景点之一,仿照江南水乡的庭园设计方式却又独具北方大气。</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欣赏到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所题字的“康乾72景”,有31景就位于湖区。</p> <p class="ql-block">“山庄以山名,而趣实在水”。坐上华丽摇橹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尽情畅游,感受清凉惬意的湖畔风情。</p> <p class="ql-block">身处炎热盛夏,我们仿佛在阳春三月的江南园林徜徉。绿柳飘拂,卧桥似虹。湖面上岛屿罗布,楼阁亭榭曲径相通,绿树成荫,山石玲珑,花木繁盛,一派江南风光。</p> <p class="ql-block">我最喜欢的是烟雨楼,它是仿照浙江嘉兴南湖的烟雨楼建造的。</p><p class="ql-block">“最宜雨态烟容处,无碍天高地广文。却胜南巡凭赏者,平湖风递芍荷香。”乾隆皇帝为烟雨楼赋诗,写尽烟雨楼的风韵诗意。</p> <p class="ql-block">秀美的湖光山色,精美的琼楼玉宇,吸引了众多的电视、电影人,他们把这里作为拍摄地,创作了许多影视作品,最有名的要数电视剧《还珠格格》,小燕子的漱芳斋就是在这里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还有一个世界纪录呢,这个最有名的景点叫热河,总共长度不到90米,被称作“世界上最短的河流”。</p><p class="ql-block">作为世界上最短的河流,热河的水从泉眼里流出,源源不断地流向了湖里,它有河流的一切特征,虽然看着就是一个小水坑,但是热河是当之无愧的“世界上最短的河流”。</p> <p class="ql-block">“热河泉边洗洗手,好运伴你年年走”,我和袁妹妹跟其他游客一样,开心地跟热河合个影,用热河了水洗洗手,祈求好运伴我们天天走。</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的美景看不够,避暑山庄的故事说不完。它是集山水、建筑、园林、雕塑于一体的艺术杰作,是中国园林之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座山庄,留下了半部清史。我和袁妹妹在这里赏它的风情,品它的韵味。读史使人明智,旅游让我们的生活更丰盈,更精彩。</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