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难凉的城市样本

姜秋芬

<p class="ql-block">关于辽源,我们可以有很多解读,它是富饶的黑土地,是无尽的山野奇珍,是魔性的东北口音,还有直率且有趣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关于辽源,我们也有太多的疑问,曾经名噪一时的“东北小上海”,为什么如今沦为难振兴的老工业基地,为什么渐变成吉林GDP排名“垫底”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荧屏上的辽源人朴实有趣,印象中的辽源机构人浮于事,构成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当我们试图还原它的真实面目,也陷入了对辽源的迷思,难免深沉地问一句:什么样的文字、什么样的风貌能代表辽源呢?</p> <p class="ql-block">地理意义上的东北三省,从最北端的漠河到最南端的大连,直线距离1600余千米,甚至超过大连到台北的距离。这片如此广袤的大地,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文化的同质性,成为中国最有区域认同感的地块。中国唯一的寒温带在东北,中国-53℃的最低气温纪录在东北,气象部门认定的“中国冷极”也在东北。但当你听我们讲述“整装辽源”的故事,你便会认定,这是一座冰雪难封,热血难凉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辽源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清朝康熙年间,辽源被划为盛京围场,光绪年间得以开放。1902年,清朝的奉天君卒,奏请在这里设治西安县,辽源就初生在千里冰封的粗砺大地。但辽源大地蓄积的,除了闪耀的金属矿藏,还有黑土地里厚厚的腐殖质——煤炭。这些能量的爆发,尚待热血志士的到来,点燃一个贫弱城市的工业雄心。</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东北当局投资采矿、交通、军工、通讯、汽车等重工业。尽管此期间,钢铁、电力、煤矿、化工等基础产业和造纸、纺织、橡胶、陶瓷、制糖、粮食加工等轻工业艰难起步,但辽源的资源却以“杀鸡取卵”的方式被掠夺,大地满目疮痍。1931年“九. 一八”事变后,日本当局出于对辽源资源的觊觎,强征矿工,疯狂掠夺煤炭资源,大量开采导致近10万矿工惨死在井下。惨不忍睹的矿工墓、万人坑,是辽源陷入水深火热中的历史存照。</p> <p class="ql-block">1948年10月1日,根据当时辽北省的决定,成立西安(辽源)市,将西安县的城区和矿山工业归西安市经营。1952年4月17日,因与陕西省西安市重名,经国务院批准,才将依托东辽河之源的西安市定名为辽源市。1957年,中央实行南北干部交流,辽源市迎来了从广州直飞来的市委书记王力、副书记吴蕴辉,辽源市也由县级市升格为省直辖市,党政工作机关也由矿山迁移到市区。据《辽源市志》记载:“1958年开始,市委、市政府把发展重点转向地方工业。从上海等工业发达地区引进了工业设备,聘用专业技术人员,以‘母鸡下蛋’‘滚雪球’等形式促进了地方工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从此,辽源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形成了机械、纺织、电子、塑料、医药、化工、汽车零件、新材料等38个门类,400多个品种。仅国营无线电系列工厂就有7个。无线电七厂生产的产品,应用于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试验,多次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嘉奖。塑料行业也形成了从一到九的系列企业。红双喜乒乓球享誉世界,人造革成为铁路客车上必备的地板革,塑料农用薄膜产量占全省产量的21.8%。新中国第一台洗衣机、国内第一个电影胶片厂出自辽源,中国第一个登上国际比赛的乒乓球品牌“红双喜”诞生在辽源,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在辽源,中国第一个人工养殖梅花鹿的地方在辽源,这是康熙帝亲点的皇家鹿苑,2014被列入中国文化遗产名录。据 1979 年《辽源年鉴》记载,截至1978 年底,辽源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686家,职工人数达18万人,GDP排在全省第二位。</p> <p class="ql-block">然而,一阵鲜花簇锦、烈火油烹的热闹之后,辽源再度陷入低谷。1978后,国家追逐更先进的工业,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往更加开放的方向前行。以往的那些热闹与繁华似乎一下子成为中原的荣耀,而作为共和国长子的东北,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重器,在时代巨轮调转的航向中,却丢掉了最佳舵手的名号。辽源随之在这场变革中无所适从,产品失去市场、工业失去投资,人们失去工作、城市失去人口。成了吉林存在感最低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时间在这里走过,留下沧桑的痕迹。很多人以为沉重的历史包袱已将辽源再次封印,辽源似乎不再是那个热气腾腾的辽源。但任谁都无法忽略,那一片冰封之下依然涌动的能量。这里只要有天赐的农业资源,只要有野性的北国风光,只要有温暖的人间烟火,就必然会有不屈的傲骨和灵魂。</p> <p class="ql-block">无论在家乡还是在他乡,面对产业转型窘境的辽源人,没有垂头丧气,更没有灰头土脸。疫情期间,辽源人舍小家顾全大局,驰援湖北武汉,奔赴长春、梅河口、白山、松原,硬是活出了周秉昆一样的情怀和低调,活出了东北人特有的气质和敞亮!</p> <p class="ql-block">最让辽源扬眉吐气的是天眼之父南仁东,他6岁上学,1963年,以高考平均98.6分(百分制)的优异成绩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称号,考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毕业后,南仁东霸气拒绝国外的高薪聘请,成为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中国天眼”FAST的发起者和奠基人,被誉为“FAST之父”。习近平主席在2019年的新年致辞中,正式命名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为“南仁东星”。</p> <p class="ql-block">辽源还有自行车奥运会冠军宫金杰、享誉海内外的钢琴家郎朗、国际象棋大师谢军、大作家韩静霆、歌唱家王永春、闫学晶。</p> <p class="ql-block">辽源人的精气神以辽源以北的东山公园为例,大署时节,这里已经火翻了天。不知是什么人相中了这块宝地,先是踢翻了三个花篮,将半个山坡渲染;又扔下几只熊猫和小鹿在林间流连,连花果山上的水帘洞也在此露脸。一幅九天宏图画卷,在烟雨朦胧间缓缓舒展。虽然还没有外地访客到此游览,但本地居民已足以让此处人满为患。如梦如幻的景色,令成人们惊叹,孩童们欢颜,纷纷拿出手机,将这奇妙的场景定格。</p> <p class="ql-block">公园的夜色原本十分平淡,但在繁忙的灯光里,一群不甘人后的辽源人,正在将此地谱写成辽源的不夜诗篇。建设中的东山公园一天一个样,速度快的令人目不暇接,穿过云雾间,步入翰林院,山门前的诗意让人有些汗颜。中华古老悠久的文化,能背出的也不过是屈指可数的几篇。白天,公园里的景色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夜色朦胧时进去逛逛,你会发现,围栏里的灯光摇曳,凉亭尽显夏日的慵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虽说辽源并不富裕,但辽源人敞开心扉笑迎八方宾客。7月25日晚,</span>2023《中国好声音》吉林省总决赛辽源之夜演唱会在辽源市职教园区体育场精彩上演。光影交错,音浪迭起。潘玮珀、金志文、王靖文、赵紫骅光泽等明星歌手相继登台;7月27日晚,辽源首届电商节开幕。国家一级演员、海政文工团闫学晶返乡,同时携著名相声大师冯巩先生、影视演员王红梅等省内外演员前来,倾情献上精彩的歌曲、相声、二人转,为辽源城的发展进步呐喊助威。</p> <p class="ql-block">单看人们脸上那淡淡的笑容,你瞬间便会明白,辽河作为流淌在黑土地上的母亲河,滋养着辽源父老和万物生灵。这里土地肥沃,粮食优质、人才济济,满满的家国情怀。辽源人在北风呼啸的历史长河中,于刀耕火种和攻城略地中,站在工农业的巨大成就之上,留下了城隘变迁的历史足印。</p> <p class="ql-block">龙首山、辽源新城,一袭跃马疆场的身姿,一条闯关东的挑担,一抹朝阳下的辽源人,奋进的脚步勇敢而坚定。相信,未来工业的烈火,时代的热血,终会让辽源这座历尽沧桑的城市,冲破寒冰封印,成为发达的代名词,成为令人骄傲的归属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