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文/叶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离开牙克石,到达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齐齐哈尔市,从遥远的的四川来到这个和眉山车辆厂有着血缘关系的地方,是每个眉厂人心念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北方人永远是那么热情好客,豁达开朗,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都会热情对待,你总是会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也有不同的文化。北方四季分明,有肥沃的黑土地,蔬菜水果 。东北菜让人叹为观止,大盘吃菜大碗喝酒,处处透露着实在。</p> <p class="ql-block"> 眉山车辆厂是原齐齐哈尔车辆厂在三线建设时期搬迁到四川的三线企业,原齐齐哈尔车辆厂也就是现在的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始建于1935年,其前身是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齐齐哈尔铁道工厂。</p> <p class="ql-block"> 齐齐哈尔解放后工厂便更名为齐齐哈尔铁路工厂。据资料记载,1950年沈阳皇姑屯机车车辆工厂与齐齐哈尔铁路工厂合并;1953年工厂更名为铁道部齐齐哈尔机车车辆制造厂;1957年工厂更名为齐齐哈尔车辆工厂,在1991年齐齐哈尔车辆工厂成为齐齐哈尔第一家国家一级企业。之后又经过多次改制、更名,最终成为现在的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1935年—1946年齐厂的工人们有组织的公开抵制伪统治和物资运输,甚至痛打日本监工等方式反抗压迫。1950年皇姑屯北迁,“齐皇”两厂合并,在零下40度严冬,仅4个月时间,完成了建设和投产,有力的支援抗美援朝建设。1964年齐齐哈尔车辆厂按照政治部指示,抽调职工和车辆以及设备支援西南三线建设。</p> <p class="ql-block"> 齐厂于1961—1977年响应国家号召,支援第三世界国家,援助车辆,培训实习生。</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一定会铭记曾经经过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前辈们。他们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见证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路程。他们听毛主席的话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向前奔。作为曾经参加过齐厂建设的参与者和曾在这里读过书、下过乡、参加过北大荒开垦的前辈以及出生在老齐厂的车辆厂人,当时为响应国家号召举家牵至眉山厂的三线建设们及工厂子弟们,对这块热土都充满了满满的爱和独有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 齐齐哈尔车辆厂原党委书记曲波,曾任齐厂第一副厂长,1952年创作了家喻户晓的《林海雪原》,其中少剑波的原型就是曲波,他曾经是东北解放军剿匪部队代号203首长,著名的战斗英雄杨子龙就是他的手下。解放后转业到齐齐哈尔车辆厂,唯一可以佩戴枪支的领导。眉山厂的老前辈们和他曾经都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 齐齐哈尔车辆厂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曾被视为过了桥洞子的一个独立的“小王国” 。桥洞子就是当时日本人在此修的铁路桥。对于我的姑姐、兄长、部分亲朋及学长们,还有我的老公及一些车辆厂的同龄人,当初就在这个小王国出生,他们有的在襁褓中就随父母南下,他们都是在齐齐哈尔“车辆厂”或眉山“车辆厂”长大的孩子 ,现在几乎已经都退休,享受晚年生活,甚至有些也已经是奔八的人。他们曾出生在这里、在这里上学、从这里下乡参加过北大荒建设,这里也是他们最依赖的地方。那个时代他们踏上了自己人生懵懂的寻梦之旅,开始了跟随父母在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场上辗转,那是令他们难以忘怀的生涯,他们人生新一页是在齐齐哈尔车辆厂子弟小学开始,在无风的夏日开始。当他们步入鬓发斑白的日子,经常带着感恩而又有些莫名的怅惘怀念遥远如烟的童年、青年,那个年代是再也回不去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 我虽然没有出生在这里,但对于工厂子弟的我对于这里仍然有一种舍弃不了的企业情怀。</p><p class="ql-block"> 齐齐哈尔“车辆厂”和眉山“车辆厂”是血缘上的兄弟关系。说她们很小,她真的很小,小到出门几乎遇到的都是熟人,说她大她又真的很大,大到有自己的家属区、自己的学校、自己的医院、自己的职工文化宫,自己的商店和自己的运动场体育馆……</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不远千里到了这个既陌生又熟悉地方,眼前总是会出现儿时和曾经工作过记忆,我们虽然远在四川,但心中仍然关注这个特别的地方,曾通过各种途径眼见或耳闻见证她的日新月异,年轻的一代也曾继承着父辈的汗水,亲手去把她建设,亲眼见证她越来越美好。</p> <p class="ql-block"> 不管身在哪里,我们的专属记忆里,都忘不了“车辆厂”的澡堂子,只要有车辆厂职工家属证,洗一次澡只要5毛钱。农贸市场里的蔬菜水果都是以堆售卖,那些年的北方老乡还会买一堆送你一大推,现在仍然延续了那时候的传统,估计在中国土地上,没有哪里的物价会比这里亲民。</p> <p class="ql-block"> 有工人文化宫,里面有电影院,从不会对外开放,只有学校组织看电影、工厂有职代会等大型会议或活动的时候,才会来到这里,电影院里有一种特别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有招待所, 齐齐哈尔车辆厂招待所,这里是曾经工厂子弟们的托儿所,这个地方留下他们小时候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了学校,原齐齐哈尔车辆厂子弟校,当时从小学到高中的工厂子弟校有五六所,小学分别改名叫光荣小学和人民小学,初中车二中和车三中,已更名为52中和53中,高中是车一中,已更名为51中。那时候,父母也不用为我们是不是上了重点而发愁,只要端上铁饭碗进了工厂就可以庆祝一下了。那里也有我的老师们的足迹,他们大多来自一些名校毕业,他们是车辆厂子弟们心中的偶像,也是车辆厂的骄傲,因为这些老师都是中国知名大学学子。</p> <p class="ql-block"> 齐齐哈尔车辆厂以前的厂门口是很小的小门,门口由保卫科人员持枪站岗,进出厂门都必须下车。门口的红楼是解放初期的,也是眉山厂老一辈人在此办公的地方,是一直延续下来的办公楼。现在的厂大门已经经过多次改建,给人高大气派感觉。</p> <p class="ql-block"> 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完父辈们工作过的地方,来到老公出生的家属院,哥姐等一行人各自到达自己居住过的楼房处拍照留念,很遗憾的是老公家当初的板房已经全部拆除,留下了个别楼体,已经被国家标注为“通东俄式建筑”不可移动文物,被收藏保存。</p> <p class="ql-block"> 车辆厂家属区的子弟们的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时光留在了家属区。那时候的人一身从上到下都会充满愉悦,感觉时光是多么的美好。车辆厂的子弟从小到大从没考虑过什么未来和规划。对于当时的厂子弟们来说,进厂就是唯一的出路,家家如此,没有例外。即使有子弟去当了兵,三年后仍然会回到这个地方,有些人会顺理成章地接父母的班进厂工作,从“子弟”变为新一代工人。</p> <p class="ql-block"> 作为车辆厂子弟,我爱自己的企业,爱车辆厂企业文化。那些生长在厂门口的大树,办公楼前后的鲜花,都不畏严寒,不惧风雨,一直陪伴着车辆厂发展并见证车辆厂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车辆厂的铁轨上,时光里的黑皮火车,都是我和“齐厂”或是“眉厂”里每一个工厂子弟在人生前行的路上留下过脚印的地方。黑皮火车奔驰在全国各地,也冲出国门,铁路里的记忆携着风,浸着雨,清新清爽并唯美着。北方车辆厂和南方车辆厂都是曾养育过我们,“齐齐哈尔车辆厂““眉山车辆厂”是生生不息紧紧相连的血脉筋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