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录7.

英子

<p class="ql-block">202306—202307</p> <p class="ql-block">我写《随笔录》,只是看到或读到了什么东西,或脑子一直思虑的某些问题,忽有感悟或想法,就随手记录下来而已。过去有了想法,而未能及时记下,待再遇类似境况时,会模糊地记不起曾想过的东西,追悔莫及。于是,就有了随时记录的想法,故成今天的《随笔录》。</p> <p class="ql-block"><b>影子</b></p><p class="ql-block">在没有发明镜子前,人们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而影子是虚化、模糊的。如果你对别人的影子崇拜,那你的精神会进入空虚、虚幻的状态。如果你崇拜自己的影子,那你的影子必定会消失,因为太阳也必定会升到你的头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的信仰</b></p><p class="ql-block">真正的信仰是良知给你指引的方向,有些人找到了宗教。我的信仰:与人为善,嫉恶如仇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贪与不贪</b></p><p class="ql-block">贪,让史上一些帝王青史名留。秦始皇贪功千古,修了长城,塑了兵马俑。埃及法老为求永生,建了金字塔。而不贪者也易留名。老子,大智先哲。不贪名,不逐利,被迫写了《道德经》,而名垂万古。苏格拉底,西方哲学鼻祖。教徒不收钱,不贪生,饮毒酒而死,却为世人敬仰。</p><p class="ql-block">而那些贪与不贪之间的芸芸众生,却少有留下千古名声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世道与所为</b></p><p class="ql-block">看破世道不公,大声疾呼为英雄;默而不语者是聪明;窃窃私语者为市侩;择机而动则是智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晚年悲催,何故?</b></p><p class="ql-block">晚年生活悲催者。要么钱少;要么做人太刻薄;要么平生太计较,没亲情,没朋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好书在内容</b></p><p class="ql-block">现在出版界越来越看重外在了。一些内容本平淡的书,楞弄成了精装本。程序是:设计高规格的封面,由名人提序,再找各界大佬写赞语。我怀疑,他们就像给药做广告的明星,是否真的吃过药?</p><p class="ql-block">好书在内容,就像美食在于它的美味,而不是菜品上装饰的小花儿。</p> <p class="ql-block"><b>关系</b></p><p class="ql-block">利益关系是最不稳固的关系,但它又是世间最为普遍的关系。利益是维系人与人,社会团体间,国家间最为重要的关系。</p><p class="ql-block">而能维持相对稳固的关系,一是血缘;二是亲情;三是信仰。这其中,最能维系稳固关系的是亲情和信仰。亲情可维系家庭和家族内的稳固关系,信仰可维系族群和国家内的稳固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守财奴的悲催</b></p><p class="ql-block">守财奴的悲催在于知道财富的重要,一生死守,而终身清苦。最后,却让别人享用了财富。虽守住了财富,却丢失了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为什么而活?</b></p><p class="ql-block">大千世界,万千族群。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一个亘古话题。为财富?为名利?为快乐?多数人,一生都未认真地思考过。就像蚂蚁,总是忙碌地生活。</p><p class="ql-block">有些人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努力地去实现。只有少数的人知道,生命是过程。获得快乐,满足自己的喜好,完成心中的夙愿,才是活着的目的。</p><p class="ql-block">守财奴知道财富的重要,一生死守,终为财富的奴隶。追求权势者,为实现其野心,横征暴敛,众叛亲离,也往往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痛苦因缘</b></p><p class="ql-block">人活得痛苦,不仅仅因外在的摧残,更多是内在的欲望导致。欲望多,无法满足,就会痛苦。而欲望越强烈,与现实的差距越大,就越痛苦。还有,让自己痛苦的,是与周遭的比较。不是有句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吗?”此话真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鉴赏力的尊贵</b></p><p class="ql-block">一个拥有较高鉴赏力和审美品味的人,会让人产生尊贵,或鹤立鸡群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b>无道德底线的自私</b></p><p class="ql-block">无道德底线的自私是产生一切邪恶的源头。无论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团体,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小利与大利</b></p><p class="ql-block">私利重的人,多只看到眼前,或仅看到很短的利益。因急切的趋利之心,让他(她)看不到,或等不到长远。而眼前的和短利的多为小利,长远的才可能是大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真正的成熟</b></p><p class="ql-block">余秋雨说:真正的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嚣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需声张的厚实,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并不陡峭的高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每个生灵都值得珍爱</b></p><p class="ql-block">昨天,我们一只心爱的猫,突然就走了。上午看它时还活蹦乱跳,待晚上喂食时,发现它静静地躺在地上。它的生命过程就这样戛然而止了!它的一切哀乐也就此结束了!它叫AC,是儿子从美国带回的缅因猫。它性格活泼好动,与人亲善,总是跟其他猫争宠。但这一切都结束了!还好,它应该没有太多的牵挂,它没有子女,没有财产,没有挚爱,它所拥有的一切似乎就是我们。AC,我们都爱你!</p><p class="ql-block">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就像风中的树叶。愿我们能珍惜活着的日子,唯爱而生。走了,也无憾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诗歌情感</b></p><p class="ql-block">诗歌是情感的表达或发泄,更多是不满与愤怒的呐喊。家里有一个诗人就够了。若有两个或以上,估计就凄惨了!</p> <p class="ql-block"><b>作家与孤独</b></p><p class="ql-block">那些伟大的作家,多是孤独的人。正是孤独,让他们能做独立的思考与创造;正是长期的孤独,让他们能创造出自己的精神家园;也正是能忍受孤独,让他们把苦难酿成了美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艺术家与作家的差别</b></p><p class="ql-block">艺术家身边永远不乏美人,因这些美人正是他们创作的道具或源泉。而作家身边,要么是沉默的主妇或丑妇,要么就没人。因为作家多是或孤独,或特立独行者。他们总是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精神家园中。美人若在身边,多会让他们分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好人与友谊</b></p><p class="ql-block">西塞罗说:“只有好人之间才会产生友谊。”此话虽厚道,但难做评判。当年,上海滩黑老大杜润生,横走江湖,仗义执侠,也有不少侠兄义弟。何为好人?何为友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舍与得</b></p><p class="ql-block">人多不愿意放弃已有的,那怕是他不需要的。因不愿意放弃眼前的,让他丧失了更多的选择,而一些选择是他所需要的。</p> <p class="ql-block"><b>书与人</b></p><p class="ql-block">最近从网上买了本《琼美卡随想录》。一打手便知是那种翻印的,但随手翻看了几页,就不想放下了。回头一想,只有好书才有人翻印。书店里很多装潢精美的书,却少有人触碰。</p><p class="ql-block">其实,人也一样。名不副实的人,只能获得虚假的吹捧。而名至实归的人,人们才会敬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们的时代</b></p><p class="ql-block">狄更斯在写英国工业革命时说:“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们处在一个荒诞的时代。”是的,现在就有这种感觉。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年代,享有丰富的物质,便捷高效的服务;我们处在一个精神匮乏的年代,人们少有信仰,狂热逐利,自私内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散文与小说</b></p><p class="ql-block">木心说:“散文是窗,小说是门。”这个比喻有意思。从窗往外看,看的是风景,是热闹,也许带些浪漫。从门走出去,是要真实体味生活的或艰辛,或美好,或酸楚,或辛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音乐与艺术家</b></p><p class="ql-block">《圣经》说:“如果盐失去了咸味,怎么补呢?”我想,音乐家、艺术家就是给生活补咸味的人。没了他们,我们本已平淡的生活就更没了滋味。</p> <p class="ql-block"><b>精神探索者的素养</b></p><p class="ql-block">蒙田说:“捕捉游移不定的思想,深入漆黑一团的心灵角落,选择和抓住细微闪烁的反应。却实是一项棘手的,比表面复杂得多的尝试。”而这,正是一个精神探索者,应具备的素养与能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精神生命</b></p><p class="ql-block">如果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你或许会拥有另一个孩子(精神作品)。它不是生理意义上的生命,它是你创造的精神生命。如果你有才,又为此付出的够多,或许会把你的精神生命延长至超越你的生理寿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人类特有的传承</b></p><p class="ql-block">人类的伟大之处在于,可以通过文字、影像、建筑、绘画和音乐等多种方式,将精神的、物质的经典传承下去。让后人站在前人和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使人类社会演进的脚步不断地加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残酷与阴毒</b></p><p class="ql-block">残酷的人将活人杀死,阴毒的人将思想杀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关于正义</b></p><p class="ql-block">同一桩案子,双方的律师都用“正义”这个词儿。那么,有绝对的正义吗?或许答案只能推给上帝。</p><p class="ql-block">奴隶制时代,奴隶会像畜生一样的被贩卖或屠杀,并不犯罪。“正义"或许可用是否合法来定义。那法律又是谁制定的呢?美国可用自家的法律,随意制裁别的国家。若没有相关的法律,亦可随时制定。</p><p class="ql-block">世间有正义吗?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b>教育的尴尬</b></p><p class="ql-block">动物为什么能一代代,准确地传承它们的生存技能?如燕子筑巢,蚂蚁挖穴,还有狮虎狩猎。除基因因素外,主要是它们能接受到父母,心手相传的生存技艺训练与传承。</p><p class="ql-block">而现在人类的技艺传承,多是通过学校的教育。家境好的,因没有生存压力,导致学而不精。家境不好的,又很难接受到好的教育。这是人类教育的尴尬。还有,中国很多传统绝技是通过师徒传承的,而现在多已失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活法儿</b></p><p class="ql-block">既便是最为凶猛的动物,就是群雄之首,也没有财产。如果说它有,那些子民可算作它的财产。它们只需为生存或繁衍而活,无需受累于财产。父母与后代间没有继承关系,死了便清零。</p><p class="ql-block">人类若也这么活,就简单了,也不会活得如此之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活得自我</b></p><p class="ql-block">其实,动物活得很自我。它们只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付出,绝不会甘当别人的附庸。像太监,为了扶侍皇上,把自己给阉了。动物是真正为自己而活,尽管活得也很累。那谁又活得不累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财富是把双刃剑</b></p><p class="ql-block">财富是把双刃剑。获取它,你会享有更多的快乐、自由。但同时,也可能让你坠入深渊,至少你要付出的更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动物与人类</b></p><p class="ql-block">动物的视野主要是看前方和地面,以方便它们寻找食物或同伴。这也是动物的演化,长期停留在四条腿走路的阶段。</p><p class="ql-block">可能只有人类的视野,既便于看前方,又可仰望星空。正是能仰望星空,面对虚无缥缈的宇宙,让人类充满神思遐想,而创造出了独有的精神世界。</p> <p class="ql-block"><b>无知与恐惧</b></p><p class="ql-block">不知后果,就不会产生恐惧。一条船在大海上遭遇强风暴,船很快要翻沉。船上的人,各自惶恐地抢着救生圈,准备跳海逃难。而船上的一头猪,却自在地跟随船一起晃动。愚昧无知,有时也会这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知道的多,好吗?</b></p><p class="ql-block">有时,知道的太多,也不一定是好事,更容易生病。特别是精神类疾病,多因知道的东西太多,让自己心烦意乱,多思而多疑。</p><p class="ql-block">自然界的动物,就有明显的优势。估计它们不会得精神疾病,更不会因误诊而丧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珍惜当下</b></p><p class="ql-block">很多人年老了后,仿佛只有过去是美好的,眼下和未来都已不足取。这样是错误的。未来可能已不足取,但眼下还是要活好的。只有眼下(当下)才是你可把控,可享有,更可让它变得美好的地方。若再不珍惜,活着就真的变得无足取,没意思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骄傲的危害</b></p><p class="ql-block">蒙田说:“骄傲使人失足,使人腐化;骄傲使人脱离众人走的路,使他标新立异,使他要当领袖,带领一批迷途的乌合之众,走向沉沦。”</p><p class="ql-block">这话怎么好像说的,就是现在的美国。古人真是英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不知,也是过</b></p><p class="ql-block">有人爱美,但不谙要领。可怕的是,把自己对美的浮浅理解付诸行动。结果,有的变成了本山大叔形象,头戴农民帽,身着洋西服,脚穿旅游鞋。有的则变成了街头大妈形象,身穿艳丽连衣裙,里面还穿宽松的长腿库,脖子上围条长丝巾。四处拍照,满街招摇,到处喧哗。自觉美着呢!岂不知已有碍风景。</p> <p class="ql-block"><b>世无完美</b></p><p class="ql-block">万物皆无完美。就是给人类带来光明,温暖,让万物生息的太阳,如若追究,也有瑕疵。它让大地干涸,使草木枯萎;让江河泛滥,使荒漠沉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邪恶的谎言</b></p><p class="ql-block">世间的邪恶,多会装扮成神圣。史上统治者,多以为众生谢罪的名义,献上童男童女,用他们纯洁无辜的鲜血,洗刷自身的罪过。</p><p class="ql-block">现在的美国,不也用“和平、正义”的名义,在世界上横行霸道吗?当年日本侵略亚洲国家,也是宣称要“建立王道乐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上帝被利用</b></p><p class="ql-block">上帝是神(如果有的话),而人代替不了上帝的想法。人们口中说的和心中想的上帝,其实是他们自己想要的上帝。好人期待上帝仁慈,主持公正,伸张正义。坏人希望上帝能宽恕他们的罪过,或在干坏事时,不要设置障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灵魂与思想</b></p><p class="ql-block">所谓灵魂,其实是人的思想。而思想并不都是好的。并且,思想总是容易引起争议。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希特勒,就没有思想吗?恰恰相反,当时他的思想几乎让整个德国人疯狂,而让世界人民受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思想与想法</b></p><p class="ql-block">思想一定是系统性的东西,或是系统的想法。一般人所说的思想,顶多可定义为想法。想法只是闪念,或对某事物的意见、看法,或主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驴子的眼罩</b></p><p class="ql-block">世俗、道德、法律,还有宗教,就是给驴子戴上眼罩。如果你不给它戴,它就会四处乱串,向有吃的地方去,找方便的路走。而不会因怕掉沟里,或撞到墙上,只乖乖地沿着设定的路线走。驴子拉磨,必戴眼罩。</p><p class="ql-block">柏拉图说:“没有法律,我们会像野兽一样生活。”</p> <p class="ql-block"><b>认知的局限</b></p><p class="ql-block">人们的认知,必定是有局限的。主要受限于知识、经历、阅历和基因传承等。这是智慧的认知。如果超越此限,就会产生愚不可及的行为,如占扑术、星象术、妖术、幻术、感应,等等。不同的神也会出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工艺品与艺术品</b></p><p class="ql-block">工艺品可以用模子造出来。但真正的艺术品,是依独到的思想、想象力、审美和技艺等协同作用创造出来的。再有类似的东西出现,则叫模仿,或称赝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神与人</b></p><p class="ql-block">据记载,神也会犯错误。有的神因犯错,被剥夺了权力或被贬。另外,神也有感情,中国有七仙女下凡,寻找爱君牛郎的故事,便是例证。如此可断定,神是人臆造的,完全具备人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健康与健全</b></p><p class="ql-block">同一种酒,在病人和健康人的嘴里,会是不同的味道。健康人更能品出酒的风味。对待事物也如此。健全的人性,让人能正确地看待事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弥达斯国王的窘境</b></p><p class="ql-block">弥达斯国王,请求神赐给他点物成金的法术,大方的神赐给了他。结果,他喝的酒成了金子,他吃的面包成了金子,就连他床上的被子,穿的衬衣、外衣也都成了金子。他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但此时的生活,已让他无法忍受。</p><p class="ql-block">人不能太贪念,享有你力所能及的东西,才会幸福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两个哲人的对话</b></p><p class="ql-block">第欧根尼很鄙视亚里斯提卜。当亚里斯提卜从他身边走过时,正在洗白菜的第欧根尼说:“如果你学会吃白菜过日子,也就不必阿喻奉承一位暴君了。”亚里斯提卜立刻反驳道:“如果你学会跟人打交道,也就不必吃白菜了。”</p> <p class="ql-block"><b>外在美的东西</b></p><p class="ql-block">我们太在意外在的美了。看到漂亮的花儿,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欣赏。看到了美女,也会不自主地瞟上一眼。为什么?因为美的东西会让人心动。但外在美的东西多是,要么有毒,要么有刺。这些毒或刺会伤到身心,或伤身,或伤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有些东西不可溯源</b></p><p class="ql-block">有些东西不可溯源,就看现在的状态好了。看到奔腾壮阔的大江大河,令人肃然起敬。如果你去溯源,那不过是几条溪流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太拘小节</b></p><p class="ql-block">一位哲学家与人争辩,激动时,放了一个屁。自觉羞愧难当,躲到家里不见人。一个朋友过来劝说:“人人都放屁,只是有人在当众时能憋得住而已。”</p><p class="ql-block">人无需太拘小节,活得自我,才是根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表象与本质</b></p><p class="ql-block">船桨在水里是曲的,而提出水面就是直的了。有些事情,我们仅看到表象,往往被假象迷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色盲看彩虹</b></p><p class="ql-block">如果请一位色盲看彩虹,你认为他会看到什么?拱门,还是一片雾气?采用不正确的方法做事,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知识与对象</b></p><p class="ql-block">蒙田说:“要一个天生的盲人理解他看不到的东西,是不可能的。”</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没有相关的知识,去认识某个专业领域的事物,也是很难的。如果导弹专家跟农民探讨火箭的精准投放问题,还不如跟牛弹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想象代替不了真实</b></p><p class="ql-block">人是可通过臆造,来想象某种物象的东西。然而,没有实际看过,臆造出的东西,一定是幻象。没看过珠穆朗玛峰(包括照片),你根本想象不出它的伟岸与磅礴。人类没见过七仙女,谁也说不出她们的模样。每个画七仙女的,仅凭想象,而每每都不同。想象代替不了真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坏人变好?</b></p><p class="ql-block">想让坏人变好,就像让狮虎不吃肉。那它们还能活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时间、光影与感知</b></p><p class="ql-block">同一种物体,在不同的时间、光影、角度里,会形成不同的感知。同一座山,在落日前的光影中,可拍成一座金山;在云雾缭绕时,可拍成一座仙山;在阴雨连绵时,可拍成一座佛山;而在阴郁晦暗的月光下,可拍成鬼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美好的东西</b></p><p class="ql-block">吃了仙丹,可长生不老,所以一代代人炼丹。就像爱情,生出的多是悲剧,可还是一代代的人去寻觅。美好的东西,人人期待,那怕是幻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人间至福是什么?</b></p><p class="ql-block">有一个哲学问题:什么是人间至福?至今尚无一致的意见。估计这跟人的欲望有关。贪欲大的人,同知足常乐的人,对至福的理解有着根本性差异。</p><p class="ql-block">我理解的至福,是内心达到一种安详的状态。不急,不燥,不争,不怒。与世无争,与人无辩。宽以待人,也能厚以待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