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i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u>此文赞集一月有余的餐馆行,有点长</u></i></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夏多雷雨,周六从Summer camp 接到寅豆时正值暴雨的开启,一出车门就感到雨水中的一股鱼腥气味,对着帮我们开门的孩子说:你们这雨水是鱼水啊!旁边Summer Camp counselor 解释说这气味是来自附近通海的康州河涨水,看来这康州今年雨水也够满了!寅豆也附和着解释这气味的来由,接着兴奋告诉我们他有一个微信群了!原来他们Summer school的14位华人男孩拉了一个群,其中12位是来自中国。看来孩子还是得别人教,我们曾今拉孩子使用微信 不见效果。一个月孩子的离家,自己不但玩起朋友圈,还加微信群了,哈哈哈哈😄让做父母的我们倆对视相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着在外生活一个月的孩子,双豆妈有的只是兴奋和爱意,问孩子是直接回家还是找个地方坐坐吃点什么。狂风暴雨中,孩子依旧选者先找个地方先享受一番,哈哈哈,真是我儿子!黄豆大的雨点砸着车窗,可见度超不过十米的风雨中我们即兴寻找着美食,选中了一家当地汉堡快餐店。我们很少去那些“国际”品牌快餐店,和时尚不一样,真正好吃的人间美味汉堡往往是在地方小镇的local店。风雨中偶遇的这家叫Jefferson Fry的汉堡店,我会给它五星级点评。无论店里的装饰品味还是汉堡的美味品种可选性都独具特色!让我怀念起当年在威斯康辛州的door county度假时偶遇的local汉堡店的美味,更让我琢磨这家店要是开到中国….因为前不久读一篇关于《安格斯厚牛堡被吃成网红“捞女套餐”》时我心中颇不以为然,所以产生想对老板说把这店开到中国去,就叫“Jeff erson Fry(捞女汉堡)”😄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猎食新味美食似乎是我们这个暑期的主题,寅豆去了Summer camp的头个周末,双豆妈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家务而无暇周末的悠闲。睡够懒觉的童豆决定和我一起出门猎食去,可车启动时还不知目的地是哪。副驾的童豆临时抱佛脚做起功课提供选项,最后我们决定尝试一下小众的非洲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波士顿地区就这一点好,由于它是世界各地求学者的港湾,校园云集的Cambridge,brookline和Brighton等地域的求学者们都暗藏着自己的“爱国胃”,把各自对原生国度美食的需求带来这些地区,外加年轻人的好尝新,波士顿地区也就汇集了世界各地美食,如果只作为游客很难明白这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讨论我们倆一致认同,美食与该地域文化以及地理环境有密切关联性。经过对非洲文化和地理位子的对比,我们选者了相对中游的东非,来到了 Cambridge的一家埃塞俄比亚餐馆。估计暑期不少周围求学者奔往各自要去的地方,朴质的餐馆中午也就只有我们倆。餐馆布局透着原生因子,菜单更是陌生,就如同老外看中国菜单一样,只能Google、询问外加感觉完成我们的点单。</p> <p class="ql-block">当笑脸堆满圆呼呼的脸庞的waitress把我们的饭菜端上,并友好地招呼我们慢用。我和孩子大眼对小眼,面对桌上的饭菜不知如何下手!即没见亚洲人的筷子,也没看到欧美人的刀叉。菜在盘子里用一种叫Injera的薄饼垫着,说是薄饼是因为我找不到别的中文词来称呼它。按中文定义就不该定义为薄饼,无论口感还是外观更像是薄切的发糕,却比发糕更有韧性有薄饼卷食物的功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只好咨询waitress该如何进食,我们被告知 injera 是他们的主食,是一种当地产的无麸质谷物经过发酵而制作成的海绵状flatbread,就餐时用手撕下一小块包裹你想吃的菜,塞入嘴中。入乡随俗,我们倆豁出去甩开膀子开吃。其结果吃得非常狼狈,如果你看过老外第一次学用筷子的狼狈样,你就能想象我们爷倆当时的样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倆相视一笑,我实在撑不住对儿子说:我们还是要个勺子吧?孩子立马同意必须得有个勺子😄才能减少难堪的样子!在勺子的帮助下,虽然依旧的用手抓进食,但我们得以保持一份相对儒雅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后来店主的孩子们都回家吃午饭,看他们餐桌上也是类似我们点的饭菜。但见他们用injera包裹进食的动作娴熟,无需任何餐具辅助,吃得淡定优雅,没有像我们倆那样汤洒四处且显笨拙。我们倆相视而笑,会意之中完成了没言语的评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笑意满脸的waitress撤了被我们倆风卷残云的盘碟,端上我们心仪的埃塞俄比亚咖啡。我本无意午餐点咖啡,非不喜咖啡而是过了我喝咖啡的量和点。我每天早上要煮一壶咖啡独自享用,大概三大杯,头一杯是加有蜂蜜&咖啡伴侣,随后一杯清咖,最后半杯牛奶的咖啡,随后基本只喝茶。还是童豆提醒我:咖啡可是起源于埃塞俄比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waitress上菜之前就告诉我们,按照她们习俗咖啡是饭后上。咖啡被端上时和我下意识预期的不一样,一漂亮的瓷壶配两小瓷杯以及一盛着糖的瓷碗,那瓷壶有点象中国旧时的水酒壶。孩子和我各自满上一杯。这种咖啡我自然选择清咖,童豆刚学会喝咖啡不久,自己加糖以辅。</p> <p class="ql-block">好奇总会让人咨询求解,比如,得知传统埃塞俄比亚咖啡是不加cream或牛奶。想想茶叶在其故乡中国,传统上也从来不填加糖和cream,可茶叶离开故乡到异乡就写着不同的故事,茶文化更是在各地演化着自己版本。更让我们好奇的是餐馆吧台前的的一套摆设品,我请教店主得知那是一套埃塞俄比亚待客的咖啡具。店主欣愉的让童豆坐上主人位子,解释说客人可席地围坐,和主人聊天观赏主人现场用炭火煮咖啡,等待品尝那浓香醇厚的咖啡。我不无兴奋地告诉店家,他们的咖啡待客方式很像中国的茶道,我权且称其为咖啡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当时不曾意识到他们的咖啡道是从绝对的新鲜开始,还是一周后我们从机场回家的网约车司机聊天中得知。我们的网约车司机是一个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小伙子,聊起他们的咖啡道自然兴致盎然。说很多人家的院子里都种有咖啡树,可以直接在树上取新鲜咖啡豆,用炭火在茶几(或该称咖啡几)现炒咖啡豆,然后磨成粉再煮成咖啡!</p> <p class="ql-block">尝试自己的不熟悉某种程度是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有时会挺不容易。如此既有可能让有限的人生更加精彩有趣,也有可能最终你获得的并不一定是你追求的,但经历本身就是一种珍贵获得,所谓不悔的追求。人生如此,美食更是一样,我很喜欢自己的这次埃塞俄比亚餐馆的猎新。但纯粹论饭菜本身,依据我个人味蕾我不会向大家极力推荐埃塞俄比亚餐馆,却会推荐位于波士顿大学边上一家土耳其餐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是六月中下旬,我们度假刚回的那周六,双豆妈依旧忙得无暇过周末。孩子们睡懒觉起床洗漱后都快接近中午了,我和两男孩商定出门寻找一顿brunch。即兴的决定依旧是没有目标,我建议把车开到波士顿大学最西头的三角地的harvard Ave, 那里位于brookline,Allston和Brighton交界的三角地。而且距离Charles河南岸的哈佛校园也就大概一里地,三角地来来往往汇聚的都是年轻的学者,年轻的特点就是喜欢尝试不同,因此跟随他们而至的各国餐饮生意就变成一大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父子那天就行走在那三角地,三人六目四处寻觅自己当时可能喜欢的美食。最后我们从哈佛大街走到了Cambridge大街,来到了一家不起眼的土耳其餐馆。说他不起眼是因为它有点远离其它聚集到餐馆,地理位子在一个三岔路口的中间,停车比较不方便。估计学生多数也不开车,不想我们纯吃货是开车来打食。其实我们的选择是童豆根据Google网评给出的4.7的高分建议的,所以还是有些依据。</p> <p class="ql-block">Lazuri cafe是一家店面不大,店内也小略显袖珍的土耳其餐馆,整体干净整洁透着cozy,开放的厨房和厨师的操作可尽收眼里。老板娘中年福的笑脸给人一种亲切感,尤其那带着异国乡音的英语告诉你,这号称真宗地中海原味的不会是“中国人开的日本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板娘的微笑很有亲和力,了解到我们第一次造访是奔着寻找美食而来,非常耐心和我们介绍每个菜品的不同和特色。真正是推荐而非推销,见我们这也感兴趣那也想吃,就提醒我们每道菜份量。寅豆选了自己的Gozleme (Turkish Flatbread)是一种类似新疆的大馕饼里面夹着芝士、菠菜和牛肉末,我吃了大赞他是good choice。童豆想尝试土耳其人的早餐,来了一小份Turkish Breakfast Plate (Kahvalti Tabagi) ,色拉新鲜脆嫩,白水煮蛋切成两半,芝士切的和豆腐丁一样,他们自己烤的面包贼香,拼盘里孩子们不喜欢的橄榄🫒却是我的所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纯真肉食性的我听从老板娘建议要了一份dinner拼盘Combo Kebab,我也不知道如何翻译这些拼盘里的菜名,太土耳其了!(一串鸡肉 Shish ,两块 Kofte ,两块鸡肉Kofte,一串Adana 外配米饭,色拉和面包),<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反正就一个感觉:好吃,而且撑!他们的米饭估计是拌炒的,平时不吃米饭的寅豆都叫好吃!我们仨都没吃早饭的男士到了最后都吃不动了,童豆另外点的色拉根本没怎么动,我们将每一粒米都打包回家,当天的晚饭也得以解决,还兼顾了我第二天的早餐。</span></p> <p class="ql-block">自暑期以来,我觉得自己每到周末就扮演起美食家角色。前几周孩子都不在身边,我和双豆妈就跑Quincy品中餐。不是波士顿地区本地人估计只知道波士顿市区里的中国城,却不知道波士顿地区正真意义是的中国城在Quincy。或者虽然听说过Qunicy却往往和Quincy market混为一谈。我们刚来到波士顿地区时也不知其由,带朋友游玩波士顿也只知道去Qunicy Market,或到Chinatown吃早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unicy是波士顿南部近郊的一个小城,从波士顿市区中国城上高速往南开10来分钟就到了。小城临海,曾出生过两位美国总统,我和双豆妈琢磨过几年干脆也搬到Qunicy住去算了,那里的中餐太地道了!孩子不在家的周末难得不要为他们操心,我们倆慵懒状态持续到到傍晚就驱车来到一个叫“台北风味”小餐馆,两人来一份河仔煎,一道松子鱼和客家小炒。那松子鱼不是我想象中的味道,估计是上海或广东口味,那种酸甜味感觉更像American Chinese food里面的sweet&sour chicken,我不是很喜欢。当品尝魺仔煎的鲜蚝时,勾起了双豆妈的回忆,说第一次吃这道美味是早年还是学生时在芝加哥西郊的一个foodcourt。</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都快二十年前了,那地方叫顶好国际商城,旁边有我们常去的中国超市,当年超市里一瓶真宗茅台好像才几十美元,学生穷舍不得。我记得自己第一次吃干炒牛河也是在那foodcourt,从此就爱上了干炒牛河粉。还有美好的记忆是那里的油条豆浆,以及我的第一个美国牙医,一对华裔夫妇在二楼开的牙医诊所。记得头两年每次去洗牙都是一种煎熬,想想国内几十年没洗过的牙长满牙垢,洗完都是满嘴泥沙的感觉。不象现在经常性洗牙,看牙医变成一种享受。我至今为自己当年污垢的牙齿给牙医夫妻俩带来的额外付出感到淡淡愧疚😄,双豆妈想起的那地方我开了近五年的路,再熟悉不过了(665 Pasquinelli Dr., Westmont, IL 60559),就在 Ogden ave(route 34)旁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个周末双豆妈说想日本捞面,结果我驱车又来到<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靠brookline一头的</span>Harvard Ave,双豆妈找到一家叫Ganko Ittetsu Ramen的小面馆。面馆装修布置以及打扮看上去很日本,我满怀期待地点了自己的一碗面。我个人其实也是面食的爱好者,炒面、拌面、汤面只要你能做我就想尝。曾今看过一部美食纪录片,有两集就是重点介绍日本面条的独特风味,了解到日本面条的传奇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大海碗端上,我便甩开腮帮子肆意唆着面,贪婪喝着汤,大口五花肉。到最后我对双豆妈点评到:不如我意预期!面条我且不评论,单汤和肉的火候就都不到位。汤喝起来不象熬出的汤,更似调出的味,五花肉虽然很烂却显油腻。和我去年在从达拉斯去休斯敦的45号路边的daikoku ramen & kushiyaki吃过一顿日本捞面相比,我会说人家那才是地道日本人的作品!汤你能闻出是费时间熬出的高汤,五花肉更是肥而不腻还有点嚼劲,面的口感也是滑爽劲道。汤面关键是那口汤,其次才是面,不象拌面关键是那口面,其次才是那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同样是面,中国的面食南北各自一条截然不同的美味风,可以写一篇面食南北。周日我们从机场接了童豆没回家,而是后就直接奔去Qunicy,最后选择了“口口香兰州拉面”作为全家人一个月来的第一个晚餐。一个袖珍的面馆,堂吃座位容量不下20人,到了饭点客人常需要站在店外等位子。双豆妈点的兰州牛肉拉面,童豆要了份biáng biáng 鸡肉汤面,喜欢羊肉和好新奇的我自然选择了羊肉biáng biáng 油泼面。他们家的羊肉很有羊肉味,本来没打算吃面的寅豆吃完自己羊肉夹馍之后,也毫不客气把我的大半碗biáng biáng也消灭了。没办法,开心地欣赏着孩子的喜欢之余,我为自己重新点了一份,这次我尝试了一份武汉热干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较而言,biáng biáng 面更劲道透着西北汉子的豪风,热干面相对柔性些,也比biáng biáng 面干涩了些。临走我们还另外加点了两个羊肉夹馍外卖带回家,孩子们考虑着自己第二天的早餐😄。</p> <p class="ql-block">最后想说的是芝加哥的小笼包,本来没在书写计划之内,翻照片才突然想起它的美味,还想得口水直盈。一时记不得店名,问童豆才想起叫“珍味佳“( Hing Kee)。其实本来也就是他们娘倆的选择,那天开着去芝加哥市区的路上童豆说想吃小笼包,他们娘倆研究吃客评论就直接选了这家。名不负其实,也对得起我们等候的时间,包子皮不易破,汤多味鲜,如果你去芝加哥中国城,而且也想吃口小笼包,我绝对推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稿于七月二十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