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燕谈骨质疏松第834讲-双磷酸盐类药物使用及停药时机

侯海燕

<p class="ql-block">骨质疏松症(OP)治疗的药物假期,是指经过药物长期治疗取得了骨密度增加、骨折风险下降的满意疗效后,暂停药物的使用,仍可从抗骨折疗效中获益,而药物不良反应风险将随之降低,其是药物的选择性暂停使用,而非永久性停用。药物假期有助于减少或避免长期用药所致的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p><p class="ql-block">一.双膦酸盐类药物</p><p class="ql-block">目前OP治疗药物假期通常指双膦酸盐类药物的药物假期。现有研究建议,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治疗5年以上,静脉唑来膦酸盐治疗3年以上,当骨密度改善,骨折风险明显降低,可考虑药物假期,阿仑膦酸钠可暂停3-5年,唑来膦酸盐可暂停3-6年,利塞膦酸钠可暂停至少1年。</p><p class="ql-block">《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p><p class="ql-block">推 荐:</p><p class="ql-block">除双膦酸盐类药物外,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一旦停止应用,疗效就会快速下降,双膦酸盐类药物停用后,其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作用可能会保持数年。因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超过5年的获益证据有限,且使用超过5年,可能会增加罕见不良反应(如下颌骨坏死或非典型股骨骨折)的风险,建议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3-5年后需考虑药物假期。</p><p class="ql-block">目前建议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5年,静脉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3年,应对骨折风险进行评估,如为低风险,可考虑实施药物假期停用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骨折风险仍高,可继续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或换用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如特立帕肽或雷洛昔芬)。</p><p class="ql-block">《中国老年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8)》</p><p class="ql-block">推 荐:</p><p class="ql-block">若双膦酸类药物用药超过5年,推荐对病情进行评估以确定是否需继续用药。低骨折风险者考虑进入药物假期,出现非典型股骨骨折者应停药,骨折风险仍偏高者建议双膦酸盐类药物可用至10年。双膦酸盐类药物假期期间,建议定期(停药开始第1年每6个月1次,此后每年1次)检测骨密度、每6个月检测骨转换标记物。</p><p class="ql-block">当骨密度明显下降、骨转换标记物显著升高或出现新发骨折时,应考虑继续双膦酸盐类药物或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假期期间,可根据病情(骨密度明显下降、骨转换标记物显著升高或发生新发骨折时)考虑使用甲状旁腺素类似物序贯治疗,以维持或增加骨密度。对高骨折风险者,雷洛昔芬可用于双膦酸盐类药物假期期间。</p><p class="ql-block">《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p><p class="ql-block">推 荐:</p><p class="ql-block">使用阿仑膦酸盐或利塞膦酸盐5年后或唑来膦酸3年后,可根据未来发生骨折的临床风险决定是否继续治疗,需权衡持续降低骨折风险的益处和长期治疗的风险。近期骨折风险低(如骨密度稳定、既往无椎体骨折或髋部骨折)者,可考虑停药;若骨折风险处于最高水平(治疗前或治疗期间有骨质疏松性骨折史,或在无骨折的情况下T值&lt;-3.5)且正使用阿仑膦酸盐或利塞膦酸盐时,可考虑适当延长用药时间。</p><p class="ql-block">大多数接受唑来膦酸(1次/年)治疗3年者至少在接下来的3 年中无需继续输注唑来膦酸。不过对骨折风险较高者(如先前已有椎骨骨折,或初始疗程后股骨颈骨密度T值&lt;-2.5),将唑来膦酸治疗维持3年以上可能会带来一定益处,但需权衡长期治疗的潜在利弊。通常要结合多种因素来确定何时恢复用药,包括休药期的时长、骨密度的降低、骨折的临床危险因素、新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和骨转换标志物的升高。</p><p class="ql-block">推 荐:</p><p class="ql-block">除了双膦酸盐类药物外,其他药物不存在药物假期。对口服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5年后者,若骨折风险不高(T值&gt;-2.5SD,或无骨折)则考虑药物假期;若骨折风险依然高,继续另外5年的治疗。</p><p class="ql-block">对静脉双膦酸盐类药物,高骨折风险者治疗3年后考虑药物假期;对极高骨折风险者,骨折风险不再高时,再继续治疗直至6年,考虑药物假期。若药物假期期间,骨折风险升高,骨密度降低超过DXA测定的最小有意义变化值及BTMs升高,可考虑结束药物假期,继续抗骨质疏松治疗。</p><p class="ql-block">注意事项:肌肉骨关节一过性疼痛常见于治疗初期,但与双膦酸盐类药物使用时间长短无关。双膦酸盐类药物连续使用7年以上骨骼不良事件的风险上升,应注意定期复查。严重不良事件有非典型性股骨骨折(AFFs)和颌骨坏死等,通常是因长期大剂量静脉频繁使用(如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造成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假期的选择与利弊》(2020年)中指出,研究发现,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暂停,进入药物假期者几乎所有人均出现骨密度下降,骨转换指标上升,椎体新骨折发生率增加。此外,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停止后,新临床骨折人数增加20-40%,椎体骨折风险上升近1倍。</p><p class="ql-block">其他抗骨质疏松症药物</p><p class="ql-block">雌激素类药物用于有明显更年期症状的OP者治疗,不建议长期使用及药物假期,因停药后会出现骨密度的迅速下降,骨折风险明显增加;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s)、RANKL抑制剂(地诺单抗)和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PTHa)(特立帕肽)等,因停药后可出现骨密度的迅速下降,骨折风险明显增加,也不建议药物假期,如RANKL抑制剂(地诺单抗)暂停用药后骨折风险明显上升,出现快速骨量下降,多发性椎体骨折增加5%,注意长期使用有可能出现AFFs和颌骨坏死等严重骨骼不良事件,应注意定期复查。《男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0年)中指出,除了双膦酸盐类药物外,其他药物不存在药物假期。</p> <p class="ql-block">南石医院脊柱关节科(颈肩腰腿痛专科)是河南省重点中医专科,科室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设有保守微创介入手术一体化的“椎间盘疾病诊疗中心”,以强大的技术平台,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治疗。科室分为:脊柱内镜,骨质疏松,膝关节镜及PRP,肌骨超声,介入微创等多个亚展业学组。诊治范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腰椎失稳、脊柱骨折、骨质疏松症、强直性脊柱炎、脊柱脊髓损伤等脊柱相关性疾病及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及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等复杂疑难性骨伤性疾病。</p><p class="ql-block">骨质疏松治疗组负责人:</p><p class="ql-block">主治医师:侯海燕18695980373</p><p class="ql-block">科主任:张高峰主任医师 13937768227</p><p class="ql-block">护士长:牛丽 13937791559</p><p class="ql-block">地址:南阳南石医院总院新大楼15楼脊柱关节科医生办公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