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美的村落--《开平碉楼与村落》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村落有四处:锦江里、马降龙、自立村和三门里。</p><p class="ql-block">2007年6月28日,在新西兰基督城召开的第31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4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开平市地处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邻香港、澳门,东北距广州市110公里,是有名的“华侨之乡”。全市人口68万,但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就有75万。</p><p class="ql-block">在历史上,开平原为新会、新兴、恩平三县交界之地,社会治安极差,土匪猖獗,明朝万历年间在此设“开平屯”驻兵镇压,始有“开平”之名。开平地处平原低洼地区,常常遭受洪水之灾,因此当地民众便开始修建碉楼防盗防洪,这也是开平碉楼始建的初衷。</p><p class="ql-block">十九世纪中叶以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金矿的相继开发和铁路的修建,需要大量劳动力,于是开平成千上万破产的农民纷纷出洋做苦力。</p><p class="ql-block">由于某些侨居国政策上不允许华人带眷属,加上中国人强烈的“衣锦还乡”、“落叶归根”的思乡情结,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有华侨将自己在海外的积蓄汇回国内,或亲自回国操办“置地、建房、娶老婆”三件华侨必办的大事。</p><p class="ql-block">一些华侨家庭的富裕和回乡华侨的张扬,引得本来就不安宁的开平乡村盗贼更加猖獗。他们四处劫掠,制造了无数惨案。民国初年,劫匪曾3次攻陷当时的县城苍城,连县长朱建章也被掳去。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华侨回乡,常常不敢在家里住宿,而到墟镇或亲戚家去,且经常变换住宿地点。</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二月的一个晚上,北风呼啸,寒雨淋漓,一百多个贼匪乔装打扮,突袭了有许多富家子弟(有很多是华侨子弟)就读的开平中学,他们将校长胡漭及师生20多人掳去,准备将这些师生押回贼窝,然后通知其亲属交钱赎人。</p><p class="ql-block">众贼匪途经赤坎镇鹰村时,被该村宏裔楼的更夫发现。楼上的人立即拉响警报器(该警报器及发电机、探照灯、枪械等均由华侨从美国购回),并用探照灯照得贼匪无所遁形,开枪将一些贼匪击伤,在乡民团及村民的配合下,擒获贼匪十多名,其余的被击退,</p><p class="ql-block">救回校长及学生17人。此事轰动全县,海外华侨闻讯,觉得碉楼在防范匪患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外节衣缩食,集资汇回家乡建碉楼,并在碉楼配置枪支弹药、发电机、探射灯、警报器等设备,用以抗击贼匪,保卫家乡。于是有了“无碉楼不成村”之说。</p><p class="ql-block">但修建一座碉楼的费用,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建于1925年的“天禄楼”,据说耗资一万两千个银元。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银元约折合今天的人民币四十元。那么建造“天禄楼”的价格,相当于四十八万元人民币。随着华侨们在家乡建造碉楼成为时尚,一些人就用它来显示个人财富,奠定在乡亲们中的社会地位。</p><p class="ql-block">这种心理反映在碉楼建造中,就引起了竞争和攀比。因此,开平碉楼就出现了造型各异、竞相斗艳的景观。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侨房建设的高峰期,也是开平碉楼的兴盛时期,最多时达3000多座。</p><p class="ql-block">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侨汇的减少和最后中断,侨乡建设基本停顿,开平碉楼的建设进入衰落期。据调查,最后一座碉楼建于1948年。</p> <p class="ql-block">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p><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具有防卫、居住两大功能,可分为更楼、众楼、居楼三种类型。更楼出于村落联防的需要,多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冈、河岸,起着预警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众楼建在村落后面,由若干户人家集资共建,其造型封闭、简单,防卫性强。居楼也建于村后,由富有的人家独资建造,楼体高大,造型美观大方,往往成为村落的标志。</p><p class="ql-block">开平碉楼的最大特点是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综合在一起,自成一体。</p><p class="ql-block">当时,因为华侨旅居世界各地,所以他们建造的碉楼,也打上了西方建筑文化的烙印。其建筑风格既有中国传统的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庭式、巴洛克式,还有中西结合的庭院式、别墅式等等,被专家誉为“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在开平碉楼里看到的不只是一些单纯建筑上生硬的中西融合,还能看到一种颇具智慧的创造以及表达生活愿望的主动融合。比如碉楼里的意大利地板砖、德国的马桶、英国的香烟盒等文物和“舞狮滚地球”的壁画,都印证了一种真实存在过的历史生活遗迹。</p> <p class="ql-block">自力村碉楼群</p><p class="ql-block">自力村碉楼的楼身高大,多为4、5层,其中标准层2至3层。为了防御土匪劫掠,碉楼一般都设有枪眼,先是配置鹅卵石、碱水、水枪等工具,后又有华侨从外国购回枪械。水枪里装有碱水,当土匪靠近碉楼时喷射匪徒的眼睛,使其丧失战斗力,知难而退。为了增强自卫能力,很多妇女都学会了开枪射击。碉楼内部也保存了当时的家居摆设,有古旧的桌椅、老式的大床、暖水瓶、梳妆镜,墙上还挂着旧时主人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自力村的碉楼和居庐一般以始建人的名字或其意愿而命名。</p><p class="ql-block">建筑材料除青砖是楼冈产的外,铁枝、铁板、水泥等均是从外国进口的。碉楼的上部结构有四面悬挑、四角悬挑、正面悬挑、后面悬挑。</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方面,很多带有外国的建筑特色,有柱廊式、平台式、城堡式的,也有混合式的。为了防御土匪劫掠,先是配置鹅卵石、碱水、水枪等工具,后又有华侨从外国购回枪械。这些碉楼,有的是根据建楼者从外国带回的图纸所建,有些则没有图纸,只是出于楼主的心裁。</p><p class="ql-block">该村现存15座碉楼,依建筑年代先后为:龙胜楼(1917年)、养闲别墅(1919年)、球安居庐(1920年)、云幻楼(1921年)、居安楼(1922年)、耀光别墅(1923年)、竹林楼(1924年)、振安楼(1924年)、铭石楼(1925年)、安庐(1926年)、逸农楼(1929年)、叶生居庐(1930年)、官生居庐(1934年)、澜生居庐(1935年)、湛庐(1948年)。</p><p class="ql-block">最精美的碉楼是铭石楼。该楼高6层,首层为厅房,2~4层为居室,第5层为祭祖场所和柱廊、四角悬挑塔楼,第6层平台正中有一中西合璧的六角形瞭望亭。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最精美的碉楼---铭石楼</p><p class="ql-block">铭石楼主人方润文是自力村人,早年在美国谋生,开过餐馆,经商致富后,像许多自力村人一样,花巨资回家乡兴建了碉楼。后来,方润文返回美国,直至1948年年底,他在美国去世。方润文先后娶了三位太太,结发妻子吴氏、妾梁氏和杨氏。走进铭石楼,楼里的家具基本保持着原样。至今,铭石楼首层的大厅(客厅)正中还悬挂着方润文和他三位太太的大幅照片。照片中的方润文戴着眼镜,打着领带,身穿西装,一副派头十足的样子;他的右边为元配吴氏,穿着一件清式对襟长袖衣,俨然是一位旧式太太的形象。吴氏右边是二太太梁氏,带着眼镜,穿着短袖的碎花旗袍,留着卷曲的发型,很是书卷气。方润文的左边是三太太杨氏,似乎是一位混血儿,年轻漂亮,穿着时尚</p><p class="ql-block">时尚连衣裙,显得非常摩登。据说,原配吴氏一直生活在家乡,并没有跟随方润文前往美国打拼。二太太梁氏是香港人,出身书香门第。杨氏氏美国芝加哥华侨的后代,自小受的是西方的教育,她是在1948年方润文客死美国后,护送方润文遗体回到自力的。尽管半个世纪过去了,但碉楼内的物件都还保持着原样:中式的雕花大床、五彩玻璃隔断屏风、西式的美人卧榻、德国的落地钟、美国式座钟、法国香水……直到今天依然守护在这里,见证着铭石楼里发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水田当中</p> <p class="ql-block">荷塘楼影</p> <p class="ql-block">孤独寂寞</p> <p class="ql-block">人去楼空</p> <p class="ql-block">岁月静好</p> <p class="ql-block">村中楼王</p> <p class="ql-block">四平八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