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261 幼小衔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篇</b></p><p class="ql-block"> 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后,学习的模式成为课堂教学,课间休息时要自己整理书本、自己喝水、自己上厕所等,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因此,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显得各位重要。</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各大家提供几个建议:</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一,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b></p><p class="ql-block"> 培养孩子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对家长有一个要求就是:相信孩子,生活小事让孩子自己来。像穿脱衣鞋、洗漱清洁、铺床叠被、整理文具、开关门窗、扫地擦桌、摆放碗筷等生活技能,都是入学前孩子应该做到的。</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在家长的鼓励、示范和协助下、最后独立完成时,“我长大了!”“我很能干!”这样的美好感觉会油然而生,因此,生活自理的训练也是孩子面对挑战、验证能力、得到肯定的过程,能充分激发孩子对自我的信心。</p><p class="ql-block"> 孩子进入小学后,除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外,还要分担班级和学校里的一些劳动任务,所以平时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学习一点简单的劳动技能,比如扫地、抹桌椅等等。</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二,让孩子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b></p><p class="ql-block"> 为孩子收拾东西,比如替他收拾文具,替他背书包,这看起来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就是这些小事有可能使我们的孩子学会推卸责任。</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注定会遇到和别人的矛盾或冲突,尤其是同伴之间的,这时候建议家长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而不能家长看到孩子委屈难过就代替孩子去解决。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形成不怕困难,勇于进取的优良品质。</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三,让孩子自己的生活自己安排</b></p><p class="ql-block"> 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可以让孩子有自主感,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告诉孩子,小学生应该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生活空间(比如床、抽屉、书柜和房间),他有自己安排的权利和义务。铺床、叠被、整理书桌、打扫房间,保持整洁是他的义务,而怎样装饰和摆设则是他的自由,家长可以提建议但不可干涉。</p><p class="ql-block"> 在时间安排上也可以给孩子一些权利,比如晚上睡觉前的游戏时间,在不影响正常休息的前提下,孩子可以自己安排活动内容,决定各项活动时间的长短和先后。只要孩子的安排合理,家长就应该予以尊重。而不要一味地强势要求和规定,这样会剥夺孩子的生活自主感,不利于其独立意识的培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62 幼小衔接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篇</b></p><p class="ql-block"> 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有利于帮助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比较好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一,操练孩子认识新朋友的本领</b></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帮孩子做一些必要准备:事先了解家庭周围有没有与孩子同龄同校的,设法让他们认识,约好入学第一天一同上学。有了熟悉的朋友,孩子对小学生活会感到安全多了。同时,带孩子外出玩耍时,对孩子进行主动结交新伙伴的训练。比如:</p><p class="ql-block"> <b>①主动介绍:</b>“我叫×××,我想和你做朋友,你愿意吗?”</p><p class="ql-block"><b> ②借物介绍:</b>“我有一个小皮球,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p><p class="ql-block"> <b>③参与游戏:</b>“你们的游戏真好玩,能让我和你们一起玩吗?”</p><p class="ql-block"> 有了迅速认识新朋友的本事,孩子就不会担心自己在学校里孤单了。</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二,帮孩子学会自己解决与朋友间的冲突</b></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或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家长不要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平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如果和小朋友遇到争执,该怎么做。</p><p class="ql-block"> 比如,怎样和同伴一起玩一件玩具?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该怎么办?你想玩别人手里的玩具时该怎么说?</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三,提高孩子的共情能力</b></p><p class="ql-block"> 所谓的共情能力,就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做法。共情能力强的人,更容易与人沟通、交流。</p><p class="ql-block"> 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可以在看动画片、电视剧后,家长和孩子一起来交流剧情,让孩子站在不同角色的立场上叙述同一件事情,这样孩子会更容易理解不同角色的情绪。还有一点,家长要注意假如孩子平常遇到一些事,能明显感受到孩子的情绪不太好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还原一下当时的情景和状态,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孩子平复情绪,并帮助他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263 孩子入园为什么这么难?</b></p><p class="ql-block"> 很多孩子刚上幼儿园的那一段时间,每天都对幼儿园充满了抗拒,各种哭泣、喊叫,让家长撕心裂肺。其实,孩子入园难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孩子入园焦虑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充分了解这些原因,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入园痛苦。</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一,孩子心理上的第一次“断乳”</b></p><p class="ql-block"> 幼弱的孩子早期的抚养对象是以母亲或其他抚养者(奶奶、姥姥、其他人)为主,在这个抚养的过程中,孩子与抚养者形成了一种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叫“依恋”。依恋是情感上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越密切,孩子和抚养者之间越形成难舍难分、难以分离的心理连接或情感连接,孩子在这种连接情感下获得的是一种生存的安全感。这种心理安全感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是乳汁一样重要。可到了幼儿园,这种“乳汁”突然不见了,即“断乳”了,孩子的心理就会产生饥饿感,这种饥饿感就是让孩子感觉到不安全,表现出来的就是哭闹。</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二,孩子很难区分安全与危险的信号</b></p><p class="ql-block"> 孩子很难区分哪些是安全的、哪些诗危险的。当他们放开父母的手,而被老师的手拉住时,他不熟悉老师的手,这就是不熟悉的信号,也就是不安全的信号。因此,尽管老师的手是温暖的、热情的,但对孩子来说,是陌生的,是不安全的,他就拒绝拉老师的手。</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三,“消失了,就不会再来”的认知水平</b></p><p class="ql-block"> 儿童心理学研究发现,3 岁之前,孩子认知的水平有一种现象,即“当物体在孩子眼前出现时,他认为这个物体是存在的,当这个物体在孩子眼前消失、藏起来时,孩子就认为这个物体是不存在的,消失就是不会再来了。”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客体永久性”。</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这种认知水平反映在对父母的在场和不在场也是一样的。当父母在眼前时,他认为爸爸妈妈在;当父母离开他了,他就认为爸爸妈妈不会再来了,不在了。所以,他特别恐惧,特别焦虑,他就会一直呼唤“我要妈妈,我找妈妈”,也会因此而哭闹。</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四,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园要求之间的矛盾</b></p><p class="ql-block"> 幼儿园是孩子社会化的第一步,集体生活是孩子们生活的主要模式。集体生活会对孩子提出许多的要求,不会以某个孩子的生活习惯作为标准,而要以孩子的共同习惯为标准。比如,几点吃饭,几点下课,什么时候去厕所,什么时候喝水等等,这些都是有要求的。但孩子没入园前一般在家里都比较自由散漫,到幼儿园里就会感觉到被管束。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他的反抗情绪就会表现为哭闹不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五,入园前的不当“暗示”</b></p><p class="ql-block"> 有些家长可能会带孩子提前熟悉幼儿园生活和环境,但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家长很容易应当不当,比如告诉孩子,“在幼儿园你要好好听话,不能哭,不然老师就会批评你。” 家长可能希望以这种暗示的方式来减轻孩子的入园焦虑。可结果是孩子只会想到在幼儿园“老师会批评”,这无形中会让他们对幼儿园感到恐惧和不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64 快乐入园小妙招</b></p><p class="ql-block"> 进入幼儿园,是从一个熟悉、安全的环境进入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心理挑战,家长也会跟着紧张不安。</p><p class="ql-block"> 家长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减轻孩子的入园焦虑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一,要做好“分离”准备</b></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快要上幼儿园之前,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祝贺他的长大。比如,在家里经常有一个小小的家庭庆祝会,你把为孩子准备的书包、本、衣服摆好,说:“你马上就要背上小书包,成为一名幼儿园的小朋友,多自豪啊,爸爸妈妈给你鼓鼓掌!”这样潜移默化地为他们要去适应新的环境加油鼓劲。还有一个方法是家长也可以跟孩子一起制订一个“我的入园计划书”,用倒计时的方式跟孩子一起形成规划,这样可以给孩子一种“应该上幼儿园了”的心理暗示,可以使孩子在精神上、心理上产生一种对上幼儿园的渴望感,而不是产生恐惧感。</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二,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b></p><p class="ql-block"> 给孩子选择一个最适合孩子的幼儿园。选择之后,就要提前两个月,尤其是放暑假的时候,或者利用周末的时间,带孩子去幼儿园玩一玩,看一看,摸一摸,熟悉幼儿园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如果有可能,可以带孩子去熟悉一下班级的生活、桌椅、板凳等,这些都熟悉了,孩子就没有恐惧感了。熟悉这个环境对孩子适应幼儿园、克服焦虑,有很好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三,及早建立家园链接</b></p><p class="ql-block"> 孩子没入幼儿园之前,家长要到选定的幼儿园索取孩子可能要适应的幼儿园的具体要求。</p><p class="ql-block"> 因为每个幼儿园都有具体规定,比如作息时间、饮食习惯等。然后按照这个规定对孩子的生活时间进行调整,比如起床时间、吃饭时间、晚上休息时间,都要尽可能地与幼儿园的要求同步。这样,在家长为孩子的作息时间提前做好练习,缩小家园之间的距离,当孩子在精神上准备好之后,孩子进入到幼儿园时,所面临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少。</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四,学会与孩子有效的对话</b></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被送到幼儿园后,家长要用积极的对话方式引导孩子,尽可能地说幼儿园的乐趣和好处,这样孩子才会有兴趣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比如:妈妈不要在接孩子的时间问“你想妈妈了妈妈”,有时候,这样的一个问话会提醒孩子,在幼儿园里一天都见不到妈妈的“伤心事”,他就会觉得“明天不要上幼儿园,上幼儿园又要见不到妈妈了”。这种提醒式的对话不仅是一种无效的对话,而且是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一种阻碍。</p><p class="ql-block"> 家长和孩子的有效对话应该是,家长要尽量让孩子去回忆幼儿园的好处,让孩子头脑中多记幼儿园、少记家。这样,孩子才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265 孩子为什么不遵守规矩</b></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不成熟的、感性的、好奇的。对孩子来说,所有规矩都是家长对他向往自由的约束;而在家长看来,规矩是每个人应当遵守的,小孩子也不例外,不守规矩就意味着不服管教。其实孩子的“不遵守规矩”背后并没有那么简单。孩子的“规矩”是正在成长的规矩,需要家长的理解、引导和养成。</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们需要先理解孩子不是不遵守规矩。他们不遵守规矩一般有如下原因:</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一,没有能力“守”,所以犯错误</b></p><p class="ql-block"> 孩子虽然有时候说起话来像个“小大人”一样,但年龄和心智注定了他现阶段只能是个孩子,在行为、能力各方面还是比较弱的。所以有时,对于一些相对困难的规矩来说,孩子不是不能很好地遵守规则,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能力遵守规则,才最终导致了一个“犯错误”的结果。比如,在家长看来,家里应该总是干干净净、规规矩矩的,可是小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很差,而且经常想什么就是什么,做事很少能善始善终,他还没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行为,所以会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的。家长自然会认为这样的孩子实在是不守规矩。</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二,孩子还太小,容易有冲动</b></p><p class="ql-block"> 孩子太小,做事常常会不经过大脑的思维就行动,也就是说他们非常容易冲动。这种冲动的性格因为每个人的认知风格和气质类型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有的孩子的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这种气质类型的孩子既敏感,反应又快,所以他在执行规则的时候,冲动性就比较大,常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在活动中的表现就是不太遵守规则。</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三,不是不遵守,只是理解错了</b></p><p class="ql-block">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大约从 3 岁到 5、6 岁,他的认知方面常常发生一些错误,比如,有些孩子会,他们觉得自己受到家长的重视不够,所以会故意搞一些破坏性的活动,其实他只是想“这样就可以受到家长的重视了”,而没想过“原来这样做是犯错误的”。</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四,因为你混乱,所以我迷糊</b></p><p class="ql-block"> 孩子对于规则的理解,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模仿成人而学习的。如果成人在遵守规矩方面不能够做到始终如一,而是呈现出比较混乱的场面,孩子也会出现一种思维混乱,会认为这个规则是“可以不用遵守的”。比如,每个人吃完东西都要收拾桌子,孩子就会规规矩矩地照做;可是,如果家长中有人没有按常规要求去做,孩子也就认为吃完东西收拾桌子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正是因为成人有时候在遵守规则方面出尔反尔,才使孩子对规则模棱两可,在遵守规则方面马马虎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0px;"> 266 如何培养守规则的孩子?</b></p><p class="ql-block"> 孩子是正在学习中的遵守规则者,家长应该如何把规则完完全全、明明白白地教给孩子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一,告诉孩子规则的合理性</b></p><p class="ql-block"> 规则就是要使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所以家长要将规则的合理性对孩子做出明确的解释,这是让孩子遵守规则的前提。孩子是弱小的,但只要孩子可以跟家长进行交流,家长就应该用语言去指导孩子的行为,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理解规则。比如,我们让孩子在餐桌边坐好的时候,告诉孩子坐好就是要坐直、要小声说话、要安静吃饭,这些都是规则。家长最好的解释方法就是要告诉孩子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因为不坐直就会吃到满桌都是,如果不小声说话就会影响别人。”这样孩子就会懂得自己应该坐直,应该小声吃饭,也就学会了遵守吃饭的规矩。</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二,让孩子理解你的规矩</b></p><p class="ql-block"> 孩子对一件事或一个指令的理解和成人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我们告诉孩子要“安静”,他可能只是理解为“不说话”,但是还在乱动,所以我们可能还要告诉他“眼睛看着哪里,手放在哪里”等等。因此,家长在告诉孩子一个规矩时,最好的方法是让他理解你的规矩到底是什么,具体都要做到什么,这样孩子才会更好地遵守规则。</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三,改变孩子的认知错误</b></p><p class="ql-block"> 孩子通过一些调皮、犯错的行为来吸引家长的注意,这其实是孩子的认知错误。对于孩子的这些问题,我们要明白致使孩子犯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希望得到家长的重视。最好的引导方法就是家长多给孩子一些关心,让他们了解到,除了搞破坏外,他们也有很多优秀的地方能够引起家长的注意。另外,家长不要用惩罚和孤立的手段强化他们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而要帮助孩子赢得别人的认可和赞赏,然后体验遵守规则带来的快乐,让他们感受到被关注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四,建立一些积极的规矩</b></p><p class="ql-block"> 我们建立的规则是帮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或者制止一些不好的行为,鼓励一些好的行为。让孩子服从规则,实际上是帮助孩子改掉一些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和习惯。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建立一些积极的规则。在使用这些规则的时候,家长必须做到让这些规则明确具体,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掌握规则时,增进对信息的理解和对执行力度的保持,使他们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积极地响应那些规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67 性教育从娃娃抓起</b></p><p class="ql-block"> 有的家长可能有疑惑,孩子这么小,讲什么性教育,他们能听得懂吗?那么如果有这种想法的家长,我们首先需要解答一下什么是性教育,性教育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有一个公认的对性教育概念的界定是:性教育是关于人类的生殖、生活、生理需要、交媾以及其他方面性行为的教育。做好性教育,能够更好的保护我们的孩子。APP(美国儿科学会)的研究报告表明: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约有 12%-25%的女孩和 8%-10%的男孩遭遇过各种形式的性侵害。而我国“女童保护”公布的《2018 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儿童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2018 年曝光性侵儿童案例 317 起,受害儿童逾 750。遭遇性侵人数中女童占比超过九成。这是有记录的,大家想一想,比起没有记录的,这只是冰山一角,毕竟对于儿童来说,很多是受到侵害无法表达的。与之相反,荷兰以性开放而闻名,但是因为系统的性教育,荷兰拥有欧洲国家最低的青少年怀孕率。做好性教育,能够让孩子形成更完整的人格。性与人格像连体婴儿,密不可分,性出了问题会影响到人格的养成。孩子从幼儿期就开始出现的性别意识,到小学期的男生女生的区别,女生男生交往的界限,再到青春期的性教育,最后一直延续到成人恋爱结婚等。性教育和人格教育是一体的。所以有人说:<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性教育是从 0 岁到 100 岁的教育”</b> 那么针对幼儿期的孩子,性教育的重点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1、认识并说出身体的各个部分的名称,包括生殖器。</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2、知道男女的不同,能够根据外表辨别出男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3、基本的生殖知识,比如孩子是怎么来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4、知道身体是自己的,哪些部位不可以碰</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68 如何回答孩子的性问题</b></p><p class="ql-block"> 根据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观点,2-4 岁的孩子处于性蕾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产生性好奇、性骄傲、幼儿手淫、性别认同混乱等现象。而根据心理学的研究,4 岁左右的孩子进入第一次“性趣高峰”,他们喜欢玩自己的肚脐眼,喜欢看人上卫生间,甚至喜欢和好朋友脱光溜溜互相研究。这个阶段,家里的好奇宝宝问出让你匪夷所思的问题或者做出让你大吃一惊的事情,家长都要平常心看待,这是孩子认识自己、认识他人的一个必经的探索阶段。这个年龄段孩子提到的关于性方面的问题大概会有以下几个,我们一一解答。</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一个问题: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b></p><p class="ql-block"> 我有个做医生的朋友,有天女儿问: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朋友回答:你是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孩子:“那我也生一个宝宝”。妈妈:“你是爸爸的一颗种子放到了妈妈肚子里,然后在妈妈肚子里长大,最后生出来了”。当孩子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父母一定要认真作答,一定不能随意敷衍,家长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自我认同等方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二个问题:对于身体,孩子充满了好奇,这里的身体包括自己的和别人的。</b></p><p class="ql-block"> 有的小朋友之间脱衣服,对其他人身体很好奇,这个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不喜欢孩子做出这种行为,但是态度一定是平静的,不要让孩子觉得这种行为是可怕的、羞耻的。家长可以问问孩子,是不是对对方身体很好奇,想要弄清楚和自己长的一样不一样,然后再认真的解释给孩子身体的各个部位。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绘本,比如《我们的身体》《小鸡鸡的故事》等,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满足。</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第三个问题:当孩子撞破了父母亲密的瞬间,怎么办。</b></p><p class="ql-block"> 有的孩子到幼儿园阶段可能已经分床、分房睡了,但是有的还会和父母睡一起。有时候让孩子撞见了亲密的瞬间,而且这个时候孩子可能还会问:“爸爸妈妈,你们在干什么”。机智的父母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反应随机而定。如果孩子问了:首先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并不是在打架,也没有谁欺负谁,而是在做一件开心的运动(具体什么运动可以自由发挥)。这里说一下,有条件的话三岁的孩子已经可以和父母分房睡了,与父母健康的分离,对于孩子的独立性发展很重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69 让孩子知道身体的界限感</b></p><p class="ql-block"> 性教育其中非常重点的一部分就是教会孩子认识接纳自己的身体,并建立身体界限感,保护自己不会受到伤害。家长可以做些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一,教孩子学会表达拒绝</b></p><p class="ql-block"> 对于小孩子,我们习惯于用爱抚、拥抱、亲吻去表达对他的喜爱,甚至对别人家孩子,也会用这种方式来交流感情。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为了帮其认识性别,也为了更好地保护孩子,应该帮他们建立身体隐私的概念。一方面告诉孩子,亲近之人隔着衣服的抱一抱亲一下,是为了表达对他的喜欢。但是,任何亲昵的行为都不能掀起衣服,因为身体是专属于自己的隐私。父母要通过日常的行为举止给孩子传递这样一个信号:你的身体你说了算。当你不喜欢的时候可以直接表达拒绝。学会表达自己的不舒服,学会拒绝,是建立孩子身体界限感的第一步。</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二,让孩子懂得识别隐私部位</b></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有了身体的界限感之后,还需要清楚明晰的告诉孩子各个性器官的名字。这些性器官就和身体的其他部分鼻子嘴巴眼睛一样,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教会孩子我们要爱护它。要用科学的名字说性器官的名称,这个时候绘本是一个很好的工具。比如《小鸡鸡的故事》讲解了男孩女孩的区别,也讲到了男孩女孩需要的隐私部位的保护。通过绘本故事告诉孩子哪些隐私部位是不可以随意裸露,也不可以让陌生人看,不可以让陌生人碰的。</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三,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b></p><p class="ql-block"> 当孩子们认识了自己的隐私部位之后,就要教他们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了。美国学校防性侵的教学里面提到遇到下面这五种情况,就要发出警报了。任何人要看你的隐私部位或者让你看它的隐私部位,叫做“视觉警报”。如果有人谈论隐私部位,叫做“言语警报”;如果有人触碰你的隐私部位,或者叫你触碰它的隐私部位,叫“触碰警报”;不要接受陌生人给的好吃的东西或者玩具等,特别是爸妈不在身边的适合,单独与陌生人在一起,叫做“独处警报”。如果有人拥抱、背、亲吻你,叫做“拥抱警报。”这五大警报是我们应该告诉孩子的。当然,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一些例外,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爱心圈”名单,把真正疼爱自己的亲人也放到孩子信任和喜欢的名单里。而不是全部冷漠的拒绝,也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包围。对于孩子来说,3 岁之前的性别教育要在家里完成,3 到 6 岁幼儿园可以渗透一部分,但是仍以家庭为主。我们家长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家庭性教育的门打开得越早,孩子身体的安全系数就越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37, 35, 8);"> 270 性教育,把握好度最重要</b></p><p class="ql-block"> 很多家长也意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也想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但是苦于无法操作。一方面是自己说不出来,另一方面又怕误导孩子。其实,只要坚定路线,把握原则,大胆去做,收获一定比问题多。</p><p class="ql-block"> 家长做幼儿阶段孩子的性教育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一点:停止拿孩子的生殖器作为大人无聊时候开玩笑的对象!</b></p><p class="ql-block"> 有的家长在小男孩特别小的时候逗孩子:你的小鸡鸡去哪儿了?是不是飞了,然后让孩子表演小鸡鸡飞的动作,孩子一出现这种动作,家长就哄堂大笑。拿孩子的生殖器开玩笑,会给孩子一个这样的信号。就是你的生殖器是可以被用来取笑的对象。父母要告诉孩子一个道理:身上的任何一部分都属于你的,就像你的眼睛、嘴巴、鼻子一样,任何人取笑或者随意去触碰,都是不被允许的。</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二点:做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性教育。</b></p><p class="ql-block"> 小孩子可以借助绘本等形式,用孩子能听懂的语言讲解出来。家长可以利用孩子天性敏感好奇的特征,用身边的各种现象对孩子进行性教育。例如:豆荚因成熟而爆裂开来,里面躺着成熟的种子,家长可以引导并告诉孩子这很像母亲孕育的孩子。另外,家里鱼缸里的小鱼产卵了,邻居家的猫生小猫了,这都向好孩子提供了很好的性教育机会。</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第三点:谨慎混淆孩子性别,让孩子认同自己的性别。</b></p><p class="ql-block"> 家长的观念和行为直接影响孩子对自己性别的认同,比如有些家长喜欢儿子,总是管女儿叫儿子,把女儿当儿子养,虽然是女孩,但总是穿男孩衣服,玩男孩的玩具。这样会使孩子出现性别混乱,产生对自身性别的误解、排斥,甚至产生厌恶心理。所以家长要注意生活细节,培养孩子的角色认同,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性别角色。性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各位家长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适合自己的也适合孩子的性教育方式,把握好度,持之以恒,直到成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后续请看下一篇💝</b></p><p class="ql-block"><b>💁目录请看第一篇💝</b></p><p class="ql-block"><b>💁连续阅读请查看作品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