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拍这里5分钟,逼出体内90%的湿气和浊气

紫惠

<p class="ql-block">湿为万病之源,中医讲的湿有两种,一个是自然界的湿邪,例如多雨的气候和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外湿);另一个是人体的气机运行过慢过缓,形成了垂滞而产生的湿邪(内湿)。</p> <p class="ql-block">湿气重会有什么表现呢?</p><p class="ql-block">1、关节僵硬</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人身体内的湿气太重就会导致湿邪进入到关节部位,身体内留有寒气,会导致寒湿在关节部位相遇形成湿寒,损伤关节部位的健康。</p> <p class="ql-block">长时间下去就会形成四肢僵硬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影响到正常的活动。</p><p class="ql-block">2、大便粘稠</p><p class="ql-block">湿气重的人粪便很难成形,还会粘连在马桶上,不容易用水冲干净。</p><p class="ql-block">这种症状多数是由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引起的,经常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就会导致寒气入侵到身体内,出现大便粘连的现象。</p><p class="ql-block">3、舌苔厚口气重</p> <p class="ql-block">如果早上起床之后总觉得嘴巴粘粘的,舌苔厚重,口腔内有异味,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很有可能是因为湿气重导致的。</p> <p class="ql-block">教你如何利用三伏天逼出湿气?</p><p class="ql-block">1、找准身体的排湿口</p><p class="ql-block">委中穴:</p><p class="ql-block">委中穴位于腿窝的中心点上,属于膀胱经。</p> <p class="ql-block">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去湿通道,而委中穴便是这个通道上的排污口,如果这里不通畅,湿气排不出去,可能会导致关节炎、腰痛等疾病的发生。</p> <p class="ql-block">所以平时可以按揉此穴位,每次拨动或者敲打不少于49下。</p><p class="ql-block">曲池穴:</p><p class="ql-block">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胛连线中点,大肠经的湿浊之气聚集于此。</p> <p class="ql-block">现代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或者肩周炎)、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等。可以在肘窝的位置连续拍打5分钟左右,以感觉到酸胀为宜。</p><p class="ql-block">2、喝薏米赤豆粥</p> <p class="ql-block">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p><p class="ql-block">赤小豆,可以补心养血,古籍里记载它“久服令人瘦”,就是说经常吃赤小豆还有减肥的作用。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p><p class="ql-block">薏仁和赤小豆药食同源可以起到养血、祛湿的作用。不仅如此,薏米红豆粥还具有良好的减肥功效,既能减肥,又不伤身体。体质寒凉的可以把惹米用文火炒至微微发黄。</p><p class="ql-block">3、少吃生冷</p><p class="ql-block">在湿气如此重的环境中不要吃伤脾胃的食物。喜欢吃甜食的人也需要注意,因为“甜腻化湿”。</p> <p class="ql-block">中医认为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过多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冬病夏治</p><p class="ql-block">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趁着三伏天,老铁们赶紧行动起来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