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马氏家风家训馆诞生记

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p class="ql-block">  回想马氏家风家训馆的建设还得从2018年洛阳首个家风馆说起,当时在报纸说是逐步要在全市到村级推广,我很感兴趣,也想建座家风馆,所以兴致勃勃的给各机关,打电话了解情况,然回答的都很茫然!</p><p class="ql-block"> 2021年4月28日,好朋友好兄弟陈利国在网上发现我的高祖(老爷)马思骏,1924年7月代表陕西督军府在陕州接待鲁迅、王桐龄等数百国内著名教授及军政要员,赴陕参加西北大学暑期研讨会…。</p><p class="ql-block"> 陈利国劝我建个纪念馆,理由很充分,“你家是官宦世家,一百多年来,一个个勤政为民的官员,以廉洁奉公而受到称颂,你做为其后人,应该发扬前辈的思想,传承前辈的精神,让子孙后代在潜意识中成长”。然而有不同声音,所以许多顾虑!但在正义的好友们多次督促下,我放下顾虑,以好友们的原话:“河洛地区你们家有资格这样做,谁家有五代为官,且廉洁奉公,洛阳民国县志你家事迹有8页之多…”。</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在大家支持下,不断的督察下,空谈成为动力,一件件原始资料汇集完善,在老家新宅开始布展。省书协会员郭武,义务用小楷书写民国洛阳县志中,关于我祖爷事迹,制成四条屏。复制1884年抗法时期,我祖爷在抗法战争所做的贡献,大清国慈禧太后亲笔题写寿匾,赠与我老祖奶周氏的“锡类延祺”(文革时期被烧)。左文襄公百年前赠于的名联曰:“趋庭怀古训诗礼传家,满座沐春风宾朋惠我”有市书协副主席王荣立书写,曾文正公赠送的匾额“续柱铜标”,民国期间众友人赠送的匾额“勋齐铜柱。一件件历史文献、匾额上墙,述说着马氏前辈曾经的担当和辉煌的家族历史,也让历史资料成为教育自己,激励后代成功成才的动力。</p> <p class="ql-block">  特别感谢河南著名设计师石从雷精心设计、洛阳知名企业家协会王吉高会长、洛阳正骨状元陈利国主任、洛阳地方史学者杨群灿老师等等友人的鼓励支持。</p> <p class="ql-block">洛阳庞村街,晚清、民国、当代,部分优秀人才:</p><p class="ql-block">七世祖:武显将军马炎</p><p class="ql-block">八世祖:武显将军马国珍</p><p class="ql-block">九世祖:湘军骑兵创始人之一、湘军儒将、湖南升用总兵兼宝庆副将马德中</p><p class="ql-block">十世祖:五品顶戴、襄阳县丞马思传,陕西督军府上校参议驻豫办公处处长马思骏</p><p class="ql-block">十一世:黄埔军校、洛阳府学多人</p><p class="ql-block">十二世:原洛阳计委负责任人马宗光,十四中教师、马玉池、马万召</p><p class="ql-block">十三世:原市建委建筑质量检测站站长马晓军,郑大毕业生、洛阳冠谦律师事务所主任马冠军,河科大毕业生、优秀教师马宇军</p><p class="ql-block">十四世: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为公司高管马飞,天津财经大学、华为公司财务高管马达,北林大毕业生马鹏博(现从事电商),留美学生马上(经济学、大数据分析师),南昌大学优秀学生干部马千金(已保研华工),准大学生马凡。</p> <p class="ql-block">编者言:</p><p class="ql-block"> 通过多年来研究家族史,得出的结论是,庞村马氏之所以成为中原望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保持了为官善政、乐善好施的家族传统,热心地方事务,在修桥铺路、灾荒救济、解民疾苦、建庙修志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先祖好德行善是榜样,是代代传承好家风,更是代代出贤达之人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感谢祖国各地亲朋好友,多年来的关怀与厚爱,才有我今天之作为,就像微信感言:前途需要您的指点与帮助.成绩有您的关怀与支持.</p><p class="ql-block">2023.7.24于洛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