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应该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这里所说的是传统运动游戏,不是易于使孩子沉湎的网络游戏。</p>教育有规律,不能急功近利。家长不能以无限期望值剥夺孩子天性;老师不能以绝对成绩剥夺学生玩耍的基本权利。 <br>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老师能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教育引导孩子,孩子将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充足的健康与发展。作为老师应该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适时关心孩子的玩耍、游戏基本需求,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想像力,发挥孩子的潜能。有趣、有娱乐价值的游戏,能促使孩子得到身心各方面的良好发展。<br> 游戏的重要性。在成人的眼光里,总认为孩子到处跑跳是顽皮捣蛋、不听话,所以每次看到孩子跑就要予以喝阻,甚至命令孩子要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准乱动,这不是在泯灭孩子的天性吗?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若过渡限制,势必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孩子不像大人需要工作,他们生活单调,所以游戏玩耍在他们生活上就成了一个重要部分。<br>从儿童发展的研究方面来看,游戏是儿童的最爱,其意义与价值是颇为广泛的。在生理发展方面,游戏提供儿童运动的机会,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在情绪发展方面,适当的游戏活动,可以带给儿童快乐、愉悦的情绪,发展乐观进取的个性。在心智发展方面,游戏可以增加儿童的知识,引发想像、创造的能力。在社会行为发展方面,游戏可以提供儿童与玩伴接触的机会,学习合作、互助、团结等品德。<br>比如,我们二年级学生做的游戏小猴捞月这个游戏非常有趣。大家先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当“水井”,选一个小朋友站在圈内当“小月亮”,另外再选两个小朋友站在圈外当“小猴子”。游戏开始,大家按逆时针方向一边转圈走一边唱儿歌:“小月亮,晃悠悠,乐得小猴翻跟头;小月亮快快跑,小猴捉住不得了!”唱完儿歌,两个“小猴”钻进“水井”,手拉着手去捉“小月亮”,“小月亮”只能在圈内逃跑躲闪,一旦被捉住就要说出一带“月”字的成语、诗句或表现一个小节目。接着由这个同学指定别人担任“小月亮”和“小猴子”的角色,游戏重新开始。<br>孩子在无意识中锻炼了应变能力,强化了体能,同时学到了不少词语和歌谣,这类活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亲活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孩子在愉悦中无疑也能提高学习效率。<br>教育是无止境的,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是教育工作者一项重要课题。<br>综合来讲,游戏对孩子的确有着莫大的价值。作为老师,不仅不应忽视孩子的游戏,还要时时主动关心孩子游戏的内容,随时给予鼓励或指导,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快乐而自然地得到德、智、体、群各方面的发展。<br><p class="ql-block">实施双减,还孩子自由空间、活动空间势在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