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字:布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来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溢满书香的书店算是最吸引我的去处。隔离窗外的车水马龙与繁华喧嚣,寻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足以让自己全身心放松,独享片刻的宁静与舒缓。</p> <p class="ql-block">“刚时读经,柔时读史",在悠远而深邃的历史长河中,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与不同时代的人物命运紧密相连,传记类文学是我比较喜欢的,品读经典,在形象而生动的阅读中领略历史人物风采,追寻他们若隐若现的历史足迹,穿越时空,与其面对面交流对话,尽管他们总是让普通人感觉那么的神秘莫测,遥不可及。</p> <p class="ql-block">深秋的午后,照例泡书店,照例在摆放整齐的书架下搜寻翻阅,偶然间,瞥见了那本《仓央嘉措诗传》令我眼前一亮,心生似曾相识之念,记忆中好像前段时间报纸上的新书推荐中看到过它的介绍:一个佛教喇嘛写了很多情诗留传后世,当时脑海里便闪现出“神秘的布达拉宫,身穿袈裟、手捻佛珠,如雕塑般表情的活佛正在为教民祈福"的画面,仅限于此,而且还觉得一个万民敬仰的活佛,不去念佛诵经普渡众生,写什么情诗,不过附庸风雅,卖弄文采而已。而本人早已过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更不会有那番风花雪月的浪漫或是为情所困的感伤。</p> <p class="ql-block">不过今天,或许是那份似曾相识,亦或是对藏传佛教的神秘、美丽和隐隐约约的奇迹及由这奇迹生发的向往吧,任我不由得信手翻阅并沉迷其中。</p> <p class="ql-block">“那一夜,我听了一宿梵唱,</p><p class="ql-block">不为参悟,只为寻你的一丝气息;那一月,我转过所有经轮,</p><p class="ql-block">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纹”……</p> <p class="ql-block">“好多年了,</p><p class="ql-block">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p><p class="ql-block">我放下过天地,</p><p class="ql-block">却从未放下过你,</p><p class="ql-block">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p><p class="ql-block">任你一一告别,</p><p class="ql-block">世间事,除了生死,</p><p class="ql-block">哪一件事不是闲事”……</p> <p class="ql-block">如此感人肺腑的心声,如此唯美至极的意境,却将他自身洋溢着的活灵活现的“人性”,在他的诗歌得以忧伤而得体的表达,作为一个拥有至高无上达赖之尊位,仓央嘉措是神秘的;作为一个极端渴望自由的诗人,仓央嘉措的诗歌更是用情至深,用心在吟唱……</p> <p class="ql-block">“叹他于此总茫茫”,如同泰戈尔、普希金、徐志摩一般,诗人总是如苏子词中的缥缈孤鸿影,幽人独往来,总是擅用文字的曼妙与韵律渲泄外表的孤独和内心的狂热与执念,他们往往命途多舛,人生跌宕。</p> <p class="ql-block">所不同的是,仓央嘉措写诗本是作为僧人的必修“五明"中的“声明”,为给广大教民弘法讲经之用。</p> <p class="ql-block">“但曾相见便相知,</p><p class="ql-block">相见何如不见时?</p><p class="ql-block">安得与君相诀绝,</p><p class="ql-block">免教辛苦作相思"……</p> <p class="ql-block">仓央嘉措,1683年出生于西藏一个农民家庭的普通孩子,却被确认为五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灵童,一跃成为当时西藏宗教政治事务的当然领袖,而他又显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种无欲无求,生活枯燥的得道高僧,从他那饱含深情的诗文中可以领悟道他的一生都在为打破传统,反抗现实,追求自由而历经磨难。他的多重角色与特殊身份之间的落差,足够引起世人的好奇和猜想,将一个三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由正史记载和坊间传闻,以及民间心理作用相互串联,形成一个“谜”一般的仓央嘉措。</p> <p class="ql-block">“此生虽短意绵绵”,诚然,作为活佛,仓央嘉措的一生注定是短暂且富有悲剧色彩的。当他必然卷入政治派系的争斗中,并置于现实中的风口浪尖时,为平息武装僧人和蒙古大军无休止的流血战争,为免除更多无辜生命的牺牲,他毅然决然写下那首脍炙人口的绝笔诗“白色的野鹤啊,请将飞的本领借我一周, 我不到远处去耽搁,到理塘去一遭就回来”,而慷慨赴死。</p> <p class="ql-block">他早已厌倦了肮脏的政治生活和枯燥的宗教生活,脱离现实苦海,死一一对他来说,未尝不是一种莫大的解脱。而在青海湖边,他却奇迹般逃过一死,消失在人海茫茫中,从他真正感受到普通人的朴实、纯真和可爱,发现只有民间才有真正的美好和善良这一真理后,终于悟出其实民间才是大爱的天下,才是纯洁的净土,才是真正的佛国……</p> <p class="ql-block">也正是重叠交错的人生阅历真正启发了仓央嘉措的内心一一佛是如此通达、智慧、喻理圆通,大彻大悟的仓央嘉措终于成为一名诚心皈依、阐理精深的佛教大师,他不遗余力地弘扬佛法,布道四方。</p> <p class="ql-block">生为活佛的仓央嘉措,“在世”时做了一名不合格的活佛,而“死去”的仓央嘉措脱胎换骨成为一个虔信佛法普渡众生的高僧。在他的一生中,幸与不幸的交织,沧桑而歌,也可以说是丰富和圆满的。</p> <p class="ql-block">岁月峥嵘,尘埃落定。掩卷长思,跨越千年,屹立于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经风沐雨,佛光普照,钟鼓鸣音依旧从静寂的雪山缥缈而出,而它曾经的主人一一六世达赖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亦渐渐模糊,终究会尘封于历史的旧时光中……正史也好,传闻也罢,都将无法还原一个真实的仓央嘉措。后人只能从经典文字的传阅中梳理其一生的传奇,品味留世佳作,从残留的蛛丝马迹中尽可能的让历史人物形象接近人们的想象,满足芸芸众生的好奇心罢了。</p> <p class="ql-block">“用一条弯路完成平生的心事,</p><p class="ql-block">险些被你牵挂;</p><p class="ql-block">你的诺言,</p><p class="ql-block">正是你为来生设下的圈套。</p><p class="ql-block">挤进我左侧的人善于自杀;</p><p class="ql-block">从我右侧溜掉的人勤于恋旧,</p><p class="ql-block">只有输光了所有技巧的人,</p><p class="ql-block">才会去南山的松林里静静地享福”……</p> <p class="ql-block">秋风瑟瑟,寒意渐浓。闭目于经殿香雾中,梵音袅袅,禅意渐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偶然间,听朋友聊起藏区风情逸事,想起这篇12年前的短文,一字未改,整理入美篇)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写于2011年11月18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