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李老师深入浅出、用了大量的案例来诠释观点,让讲座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从三个同心圆展开了交流,她指出: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到11个表现点,再到四基四能的过程背后还需要一个重要的内容去支撑,那就是学生尽可能实现对数学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应注重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迁移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现实问题,促进核心素养真正发展。</p> <p class="ql-block"> 关于数学本质内涵的解读,不同的数学家有不同的思考。李老师认为数学的本质包括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提炼和数学理性精神的体验四个部分。而数学理解是指学生积极主动的通过分析、推理、判断、解释、抽象概括、表征综合的活动,把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链接,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单元主题教学就是实现数学理解非常重要的路径。李老师今天聚焦到重本质的种子课、重迁移的生长课、重应用的主题实践活动(项目学习)这三类课程,分享了促进理解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以及六段式、五段式、三段式的教学结构,为老师们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结合数与代数和数量关系这两个方面,用大量的、具体的课例指导教师如何结合学生年段特点,促进学生数学理解,落实核心素养。比如,结合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指导教师明白让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重要性;结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指导教师如何有意识地运用数学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课堂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如何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进行问题表征、教会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及促使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等等。</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这些教学建议具体、新颖,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不仅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1.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并且要借助直观模型帮助学生感悟数的意义和理解算理,才能化解学生认知中的困惑,跨越计算认知上的“坎”,进一步理解算理的一致性和知识之间的整体性,在对比、思辨中建立算法模型。2.我们要更加重视、沟通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之间的关联,只有用“联系”的观点来看待知识,就会发现打通知识之间的壁垒远比非要分出知识的板块有意义的多,也就是让我们跳出知识的“界限”,从更广的知识背景看到更远的知识风景。</p> <p class="ql-block"> 3. 李老师在讲座中提到了重本质的种子课、重迁移的生长课、重应用的主题实践活动,这里的注重的前提是要深入了解数学。从低年级开始,教师们要注重落实加减乘除种子课的意义,重视学生数表达和数运算的一致性,要让学生深刻的理解数概念、原理和方法;教师们要给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教师们要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进行问题表征,从画示意图到线段图等逐层递进,从而清楚数量之间的关系;教会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化未知为已知,实现迁移学习,思考路径的习得;促使学生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总之,教学工作是我们每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完善,做到真正的落实,才能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