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且行且思,且学且感。李晓梅老师围绕数运算的一致性这个问题在本场讲座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让我们受益匪浅,下面是我学习的一点心得体会。</p> <p class="ql-block">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课程内容的一大特点就是整体性。教材编写与教学设计应当突出核心内容,呈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实质性关联,展现内容与观念之间的融合,体现课程内容的整体性。 </p><p class="ql-block"> 在小学“数与代数”领域,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感悟数的概念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教学中,也要沟通数的概念与数的运算之间的关联,突出“数”与“运算”的一致性。</p><p class="ql-block"> 从我们当前的教材编排方式以及我们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关于数的运算,加减乘除有各自的算理,整数、分数、小数运算有各自的算法。这些知识似乎是支离破碎、缺乏内在一致性的学生的学习就永远是点状式的内容,无法进行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关联和有效迁移,那么我们通过建模再应用的目的就没有达到,无法有效落实数学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 认识计数单位是学习术的基础和桥梁。认识数的关键是理解数的建构方法。事实上,所有数都是基于计数单位来建构的。“计数单位”是针对个数与顺序的计量单位,如长度单位需要借助1厘米一分米1毫米来进行度量,那么数字,也需要对应的计数单位来进行度量。</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的学生每一次学习旧知识, 都像学习新知识一样复杂,那么学生的学习难度和学习任务量就必然会加大,也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和素养的发展。如果我们从数运算一致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那么针对无论是整数的计算还是小数的计算或者是分数的计算,只要我们明确了其中的计算道理,那么我们就能够根据这些精神道理合理的去进行迁移。从整数加法的概念到分数加法的概念,在到小数的概念。加法概念和加法是一切运算的基础,那么所有的计算,都要针对加法去进行。我们可以理解为是计数单位的累加。</p>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加减法运算的一致性,无论是整数加减法还是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加减法运算的本质就是相同计数单位的相加或相减。就是将相应的数字依次依照对应计数单位进行拆解拆进而将相同的计数单位进行相加或想见得到最终的结果,因此虽然是不同的数,但是他们背后运算的道理是一样的,因此在加减法运算一致性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让学生通过例子,自行去总结规律,或者通过我们已经学习的整数的加减法,迁移到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当中,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逻辑性和 整体性。</p><p class="ql-block"> 针对乘法的一致性,如果我们将乘法简单地理解为相同加数加法的简便运算,那么实际上就可以理解为相同的计数单位相加进而写成乘法的过程。这样从化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要通过运算律的角度来解释整数分数小数,乘法运算的一致性本质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将一个数通过计数单位进行拆分叫另外一个数字依次与相应的计数单位进行拆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针对数运算的一致性,我们要根据计数单位,建立数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我校现在正在实施的一案六学教学为例。我也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数运算的一致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抓手,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有效迁移,实现自主学习的过程。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也要根据一案六学的教学模式,在导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资料内容,在研学环节激活学生的有知识,让学生通过已有知识建立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进而探索新知识的学习结果实现有效的思维方法的迁移。在未来的教学当中,我也会按照所运算一致性的教学思想,针对自身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为学生的自主研习提供充足的空间和保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