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些画的精彩少有可比性,让我一遍又一遍翻看,一次又一次惊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本内部讲解资料,征得老师同意公开于美篇中,希望更多的绘画爱好者能有所收获。</p> <p class="ql-block">徐老师群发布:</p><p class="ql-block">重磅:因疫情宅家,有了闲时做些休整。考虑到不少水彩画爱好者的要求,老师决定做一次线上小型水彩画展,一是重拾往日时光,二是回想过去而直面未来。这批作品是从全体作品中挑选而出,有不同阶段的代表性,能说明我水彩画艺术的基本历程。总挑选作品40幅左右,每天展出4幅,并附有简短心得记怀,约10天左右展出完毕。这批作品不少未在本土展出,有不少作品可谓首次亮相,望大家关注,欢迎群里互动,或发表感言,老师将虚怀听之。展出顺序以我翻拍为序,不分年代了,有的可能不太清楚,大家见谅!</p> <p class="ql-block">第1幅《晨风轻轻吹过》,整开水彩纸,当时醉心于油菜花的灿烂和温婉,用了一个星期完成,在技法上重在菜园篱笆和菜花的浓幽素雅,做了较深刻刻画。此画在画菜花中有一定代表性影响力,至今己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批</p> <p class="ql-block">第2,春之梦。该画是因当年我被春兰作为人才引进,创作视野向现代工业倾斜,以现代构成的方法表达现代大工业的壮美。这一批画在省美术馆展出,江苏画刋多版介绍</p> <p class="ql-block">整张水彩纸(最大规格,一般展览用纸,后来有了整筒大纸了)</p> <p class="ql-block">钱昱霏:有幸见过134原作[呲牙]第4幅,老师用清水笔一根根把草洗出来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在当时南园那个家画滴。</p><p class="ql-block">还有那张菜花小白狗🐶的呢</p> <p class="ql-block">第3.整张水彩纸,表达一组静物,水彩大画很难,关键控水不易</p> <p class="ql-block">第4,《往日青青》,特殊的年代特殊的作品,记写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精神、情感的迷茫,有伤痕文学的影子。在艺术的十字路口,思考人生如草的命运,一片茫然无措。心是潮的路是湿的风是冷的,但生命依然青春而澎湃。</p> <p class="ql-block">張卫东:</p><p class="ql-block">太精彩了,非常难得一见老师的水彩作品还配讲解[强][强][强][强][强][强][抱拳][抱拳][抱拳]第四张我读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旺盛的生命力[害羞]</p><p class="ql-block">美好的四月开始了,祝老师水彩画精品网络展成功,祝大家平平安安,书画进步!抗疫必胜![呲牙][呲牙][呲牙]</p> <p class="ql-block">第二批</p> <p class="ql-block">1.《夏日晨风》,水彩整纸。此作品最大成功是对水的控制,那轻风拂动的窗纱在夏日的早晨轻抚一束百合花组静物,所有操作都必须趁纸潮时完成,过程很紧张而效果轻风漫舞,加之橘红色调,表达当时某种对青春的向往,该作品是水和彩控制较理想作品,格调品位都在上。</p> <p class="ql-block">2.《青花布 果子》是参加某次庆祝党庆多少年的国展作品,以朴素无华的用笔进行革命事业成功的叙事,没有昨日艰辛那有今日之果。这幅作品属于写实性作品,要求一定的造型能力,虽然实,但不可板结,色彩尤其要透明,这是写实作品的首要要求。</p> <p class="ql-block">3.《风中的祈祷》整纸。在那个年头和许多艺术家一样,盼求思想解放,向往自由,美术上诞生了一大批反映西藏风情的作品。我曾三次入藏,跪拜雪山和神灵,尽享"人类最后一块净土"的清风,但面对藏民们的生活状况,苦难贫穷,还是心含痛楚。然而在见多了生活存在后,突然发现,人们对贫穷的认知并不痛苦,而把对神灵的追求成为一生最大的幸福和追求!这让我很震撼。人生在世,还有什么比精神的自由更幸福?原来,我们煕熙攘攘奔波一生仅是个饭袋皮囊而已!这张画是表达了街头藏民手摇转经筒的瞬间,在造型上突出老妇的苍桑和幼童纯情,色彩采用多层叠加,刻划深入而不板结,为本人水彩人物画之佳作。</p> <p class="ql-block">4.《齐云月华街》,四开水彩纸。那年是84年。期间前后我去齐云山已近十次了。齐云是个"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的地方,人的一生多去几次这种晨钟暮鼓的住所,吸纳香烟漂渺的天地之气,丢弃一切名利物欲之想,何不乐之!但此作构图不够理想,色彩也有点陈旧,但因是早期作品,还是留下了。</p> <p class="ql-block">张卫东:</p><p class="ql-block">老师造型能力领略了,难怪画人物时,轻描淡写,精神尽显</p> <p class="ql-block">张远红:</p><p class="ql-block">老师的作品让我们大开眼界,精湛的解读对我们来说是高规格的艺术薰陶,感谢老师的指导,老师辛苦啦![强][强][强]</p> <p class="ql-block">木南:</p><p class="ql-block">图一超美超美极浪漫的水和彩,图三听老师讲解内心深层后再沉浸着回忆过往琢磨一下经历过的所谓苦和甜,回过去看画面好像也不那么沉重沧桑了还好似观觉到眉眼间的解脱</p> <p class="ql-block">细节1</p> <p class="ql-block">细节2</p> <p class="ql-block">细节3</p> <p class="ql-block">师说:</p><p class="ql-block">因昨天拍摄光线偏暗不太清楚,现补几张局部特写供大家细读。</p><p class="ql-block">小男孩头发、眼神、皮肤都是精彩之笔。</p><p class="ql-block">也要注意手的刻划。</p> <p class="ql-block">丁意:</p><p class="ql-block">不仅是老师的画让人眼前一亮,老师的解读也很别致,让我们原本浅显的认知,一点点深入。我们与班上很多同学比,堪称水彩盲,但还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谢谢老师发画,谢谢老师的解读[抱拳][抱拳][抱拳][抱拳]继续期待[调皮]</p> <p class="ql-block">第三批</p> <p class="ql-block">第9.《青花 陶罐》此幅作品是首次使用留白法表现青花瓷瓶碎瓷瓶的质感,同时对瓶形、罐形做出稍许变形以区别于写实绘画,为了去除一些立体化,有意识将其平面化,为克服刻板又在陶土罐、背景布上做出针状留白线条让其松动开来,从而让一幅一般性水彩写生变得妙趣横生,丰富了水彩画的艺术语言,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创新,在全国水彩画国展上引起专家们注意并在《中国水彩杂志》上箸文给于高度评价。从此,创作开始进入了青花时代。</p> <p class="ql-block">第10,《声声复声声》此图仍以无名野草野花为母题,但不同的是在它的面前是一团不知名的网状物,挡住了给人欣赏的视线,又象是身陷囹圄时对春天的探望,表达了当时对许多问题的思考,茫然无序又苦无结果。此种表达方式,完全可以说明水彩作为一创作工具,在表情达意与其它画种比,更具有优势和擅长。</p> <p class="ql-block">第11,《兰花花》,是根据陕北同名民歌做出意象表达。无论是中西绘画,都有写实和写意之分,写实对形象用求高(当然写意也有形象要求,有时可能更高),在画水彩时,我对形象表达用求有点高,但不喜欢死抠死画,更多喜欢水彩的透明自然流淌的特质,这样,如何既要有形又要挥撒自如,就会在枝术上带来极高难度。象青花系列,瓶的白边线和背景流淌的色调,就形成不可抗拒的矛盾,这些都要我们动脑筋用心解决,有时,为了一丝难题彻夜不眠是常事。当然,取法乎上,枝进于道,在境界、情怀等上面,技术有时即成雕虫小技了,但技为主题服务始终没错,象这幅兰花花,其实表达的是种爱情的凄美,风中摇曳,蓝得透明而轻松,而那"雕虫小技"留白,就作为心神无序的记存吧。</p> <p class="ql-block">第12.《小镇是江南》,此为绍兴某一小景写生,面对繁杂对象,有时极需概括,省略许多不必要细节,集中精力在短时间内表达对江南水乡的思念和向往,水彩有时很即性,来不得半点迟疑,下笔有力而爽快,恰恰能表达胸意。此幅写生在画江南方面有一定代表性。</p> <p class="ql-block">第四批</p> <p class="ql-block">第13.《写意青花》此幅创作时对自己提出了很高要求或是很严格的自我挑战。当时,由于某些技术难度的突破,加之对青花瓷的特有敏感,一心追求严谨和轻松的结合,厚重和漂逸的同在,以期达到这个主题创作的高峰。在创作理念上,己经开始融入中国画写意原素,以饱满流畅的用笔一挥而就而成。而这些都要求在于对碎瓷的质感,白色底色的留边等做出精准安排和预留,而这种安排是别人并不经意的,但其背后的艰辛是为常人所不知。由于这类作品雅致,既有中国画文人画的内涵,又有较大难度的技术要求,一下子得到市场认可,定单纷纷而至。然而,想到我精心的创作很快就要变成风尘女子般的妩媚,顿时就将这青花创作嘎然而止。后来,不少张被朋友合理抢劫,目前手头仅存唯一一张了,算是独苗长存吧!</p> <p class="ql-block">第14.《家在黄山齐云间》,此幅作品,是对老宅的写生,是地地道道画出来的硬通货。那年月,特别痴于寻梦,而遍布江浙皖南的旧宅,就成了我的最佳去处。虽然,不能确切了解所有老房子背后的故事,但隐约之中,你能感受到世纪老人对你的絮叨昨日的故事,英雄豪杰,美人暗香,都成了老宅旧樑上的斑剥。老房子实在是太多,画是画不过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画完。尤其是用水彩,既要记载"这一个",又不能画成照片,怎样以水彩语言表现历史的厚重和消逝不再的必然,成为这类创作的主题。在构图上,求满是必须的,色彩上不可轻浮和亮丽是必然的。为了加大艺术性,有意将地面投影做出小小几何化的处理,而将大面积的暗画得很透明,甚至樑上木雕都隐隐而现,这样,这魂牵梦绕的老宅就永远立在那里了。</p> <p class="ql-block">第15.《回家》,又一幅藏民肖像。和其他人物画一样,表达人物内心世界,说出画家的情感,是这类作品的目标追求。坦率说,这方面以油画语言或中国画语言来表达,都比水彩强。油画特擅宏大叙事,国画更是大笔纵横。而水彩,只能"躲进小楼成一统"向隅而泣。材料等的限制,让水彩永居"小画种"地盘,孤单而伤心的一乐。所以,水彩很难大(水彩的家乡英国,还是很大的,工具材料我们达不到,现在改革开放了,应有了很大改观)这张基本属肖像,不取正面取侧面,想重点对老人脸部皱纹做个较深入的刻划。其中好象已引入了中国工笔画的技法,整体色调是苍范而遥远,那天上的云和太阳,就有了一点梦幻味道了,让其内涵更加丰富,甚至有点诡异,这或许正是我和老人的对白,长空雁叫啊!</p> <p class="ql-block">第16.《晌午不再西行》此作属于老房子系列。江南的老房子,感觉比我们家乡的老房子更具内涵,主要表现在房屋结构、装饰要求,如木雕砖雕石雕等等,都是那么高的厚度深度,令人叹然观止。究其原因,是自古江南是富庶之地,有钱后的家族不弄得个富丽堂皇就对不起祖宗。不象我们家乡,老房基本五架樑七架樑的,外形平白无奇,内里奢华也远不及江南。当然也有少量精华藏着,是藏富不露的一类。每到江南,寻觅老宅是我永不消褪的眷念,想知道,过去是如何消失的,又想知道,如今竖立在风雨飘摇中的老宅是以什么样的身份挺立着。此画所思,全用色彩斑剥透明的叠加,房子边缘有意保存一些岁月的流淌,西行之下,夕照依然,明天,你将去哪里呢?</p> <p class="ql-block">第五批</p> <p class="ql-block">第17.《姜堰战斗》那个年代,革命激情震荡,从学校毕业后就经常参加扬州地区的美术创作组创作活动,组长有朱葵、王冬龄等,指导老师有徐明华、张华清等。作为革命历史主题题材创作,大家集中食宿,相互切磋,留下一片红色记忆和友谊。主版《姜堰战斗》是一幅2Mx2M以上的大油画,由扬州、姜堰、仪征和泰州我四位同道共同合作,我被指定为执笔。画面主题是反应新四军苏中战斗中的场景一一姜堰战斗。在那种年代对革命题材的创作和向往,是饱含对革命先辈的认知和对革命事业担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态度非常认真,一丝不苛地做完所有程序。可惜的是那张大主题油画展出后就失踪了。此幅水彩,是上世纪80年代左右根据记忆重新用水彩形式再创作。主题仍不变,主要形态是新四军大刀队,用老百姓提供的门板做桥架在敌人铁丝网上冲过去杀向敌人的瞬间。从某种程度上看,还是水彩画难度更高些,那些光、影爆炸等战场氛围的表达,都得留白处理,没有油画那么叠、加、铲、铦那么自由。画水彩整个材料要比油画轻松了许多,但技术难度又麻烦了许多,结果很美妙过程很痛苦,这让我对水彩又爱又恨,直至成为彻底分手的直接原因。</p> <p class="ql-block">细节1</p> <p class="ql-block">细节2</p> <p class="ql-block">图18,《血色黄昏》把江南水乡的恬静安祥秀美画成如此一片血红,甚至还给于一个带有血腥味的画题,几十年来我从未见到有人这样画,或者敢画者就我一人。它的意义是内涵远大于外表,彻底打破江南水乡的柔美妩媚,在形式上对江南水乡做出大胆解构,并按心中所思重组,摒弃了那些常见的水乡元素,将笔端变成刀尖,刺向了内心刺向了美。现在想想当年那样激越的艺术精神,记下了不可复制的岁月,或者说那是自已艺术创作的澎湃期。表达了一些真实而独到的想法,自感敢为水彩画史留下一笔。</p> <p class="ql-block">图19.《夜雪》,如果《血色黄昏》是能撼天地的故事,而《夜雪》就是激情之后的空寂和沉思了。同样是江南水乡小镇,被解构成一个冰雕般的世界,一切该来的都来了,一切该去的都去了,留下一片空寂和虚宅,唯独一雪夜梦归人独倚河栏,仰天静思。可见,艺术生命从热情到冷却,是经历了一个何等朴朔迷离的瞬间。赋予小画种水彩画的艺术内涵,或内美,己成为我一直不懈的追求。这种追求直至山水画的三远空间,而真正的水彩艺术已离开三十年了。</p> <p class="ql-block">图20.《告别城市地平线》这张作品饱含对现代城市的无奈甚或期图逃离的心态。整幅画,没有城市的具体形象,以泼彩加预留法,留下一些城市腑瞰的痕迹,有点象现代无人机航拍但又不是航拍。回望水彩画创作路程,大体经历了小草系列,青花系列,老屋系列,部分人物系列,基本可以窥见昨日艺术历程的架构。在具体形态上,几大系列互不相干,但又有着深深的必然联系,在现在看来对艺术生命的未来还是不失一定的指导价值和意义。今值有闲,重拾往日时光,打理散落在艺术长河中自己的点点滴滴,静修于澄怀观道的笔墨时光,或许,一个艺术新生命又有了新的延续。(各位:原打算推出40张做个解读,现在看来工作量还不小,而且过多絮絮叨叨也会让人生烦,所以就此打住了。同学们,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