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篆刻指南 篆刻指南 2023-07-21 06:00 发表于广西</p> 闻一多纪念馆馆藏一枚闻一多自用印章,该印章为红褐色石料,长1厘米,宽1厘米,高1.3厘米,朱文印文为“闻一多印”,边款为“时在西南联大家骅(闻一多原名)甲申(1944年)秋自刻”。<br></br> 2008年9月,闻一多纪念馆几经周折,从上海征集印章入藏。经闻一多三子、中央美院教授闻立鹏鉴定,确系闻一多自用印章。 闻一多治印始于1927年,那年5月,闻一多赋闲栖身于好友潘光旦家中。因闲居无事,便操刀为友人治印。闻一多初试铁笔,就十分迷恋于篆刻,甚至连他热爱的绘画与诗歌都放到一边了。他在当时给饶孟侃先生的信中风趣地说:“说起来真是笑话。绘画本来是我的原配夫人。海外归来,逡巡两载,发妻背兴,诗升正室,最近又置了一个妙龄的姬人——篆刻是也。似玉精神,如花面貌,竟能宠擅专房,遂使诗夫人顿兴弃扇之悲。” 从现在保存的几方20世纪20年代的印拓可以看出当时闻一多的篆刻已有相当的功力。此后十几年,闻一多很少重握铁笔。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侵略军开始全面进攻中国,华北、华中相继沦陷,北方的几所大学都相继南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组成国立临时大学。1938年2月随着抗日战争不断升级,临时大学奉命由长沙迁往云南昆明,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闻一多坚持与学生们一起步行 3000里到西南联大任教。 当时在昆明物价暴涨,货币贬值,西南联大教授们的生活普遍陷入困难境地,闻一多一家人口多,开支大,生活几乎陷入绝境,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他给自己的兄弟写信:“书籍衣物变卖殆尽,时常在断炊中度日。”并调侃地说豆腐就是“白肉”。对于闻一多家中经济窘困的状况,教授们不仅直接帮助,而且还帮助想办法。有些熟悉闻一多的老朋友想起他当年曾搞过篆刻,建议他从这方面找点出路,闻一多细心思考后,欣然接受了朋友们的建议,觉得 从事篆刻既可依靠自己的劳动增加收入,又不失风雅,便开始挂牌治印。从此,闻一多在薪金之外又增加了新的经济来源,一家人的生活开始逐渐有所改善。 马汝维闻一多正式挂牌治印时,西南联大教授浦江清特意撰写了一篇非常精彩的骈文简介润例,称闻一多是“文坛先进,经学名家,辨文字于毫芒,几人知己;谈风雅之源始,海内推崇”,并将闻一多与明代篆刻名家黄济叔、清代擅长刻印的经学名家程瑶田相比,对他的学识和治印技艺做了十分生动贴切的描述。西南联大的梅贻琦、蒋梦麟、冯友兰、朱自清、潘光旦、沈从文等12位著名教授联合在润例上署名。<h3>闻一多治印,不直接收件,一般委托几家文具店代收。在昆明的青云街、华山南路、正义路几家笔店都有闻一多治印的启事、润例,镶进玻璃柜,挂在显眼的位置。</h3></br> 吴晗闻一多治印的润例,最初是石章每字200元,牙章每字400元,后来物价涨了,润例也不得不随之上涨。到1945年3月,石章每字涨至1000元,牙章 2000元。收费的标准,随着市场物价波动。闻一多挂牌治印极大缓解了家庭生活的困难。但是闻一多要给学生上课,要查资料,要进行学术研究,参加民主运动后还要经常开会、发表演说、与来访者谈话,他只能深夜加班挣钱养家糊口。 <h3>许锡蕃</h3></br>闻一多治印的目的是缓解家庭困难,但他并不是无原则地见钱就收。国民党云南省党部书记兼民政厅长李宗黄(制造一二·一惨案的主谋元凶之一) 以丰厚的报酬要求闻一多为其刻印,闻一多断然拒绝。而和平民主运动需要印章时,闻一多完全无条件地尽义务慷慨捐献。闻一多在牺牲前一个月左右,还熬夜为民盟赶刻了几枚应急章。如“田省三”印代表民盟云南省支部,“刘宓”印代表秘书处,“杨念萱”印代表宣传部,“王祖平”印代表组织部,原民盟中央主席楚图南先生深为闻一多先生的精神感动,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这件事已过去30多年了,每当我想起时,当时的情景好像还历历在目。这最清楚地表明了一多对革命斗争的忠诚,对革命事业的忘我精神。” 曹靖华印闻一多在昆明期间还给亲朋好友们刻了不少印章。冯友兰、吴晗、浦江清、朱自清等都保存有闻一多为他们刻的印。闻一多先生曾专刻一方印章赠给华罗庚先生,边款为“顽石一方,一多所凿。奉贻教授,领薪立约。不算寒碜,也不阔绰。陋于牙章,雅于木戳。若在战前,不值两角”。华罗庚先生非常满意,一直视为珍宝。30年后,华罗庚先生还能一字不错地背诵下来。在这些印章中,闻一多先生为孙毓棠刻的名章有着特殊的意义。印章的边款是 “忝为毓棠为忘年交者十有余年,抗战以还居恒相约非抗战胜利结束不出国门一步,顷者强虏屈膝,胜利来临矣,而毓棠亦适以牛津之邀而果得挟胜利以远游异域,信乎必国家有光荣而后个人乃有光荣也。承命作印,因附数言以志欣慰之情,非徒以为异别之纪念而已也。卅四年九月十一日一多于昆明之西仓坡寓庐”。这段话不仅体现了闻一多与孙毓棠深厚的感情,也充分显示了他们高度的爱国热情。 陈俊闻一多的治印很难说师从何家何派,因其早年在美国受过严格的美术训练,后又研究金文、甲骨文与文字训诂诸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这些修养使他的篆刻作品与众不同,独树一帜,呈现出多种艺术风格,类别上有仿秦印,也有仿汉印;刀法有切刀、有冲刀;文字上有甲骨文、钟鼎文;布局或屈曲缠绕,或平直方正,表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功力和创造意识。闻一多的作品,虽多为名章,但件件都当成艺术作品进行创作,作风十分严谨。他的印分朱布白,疏密有致,刀法刚健,有笔有墨,一眼望去或苍劲挺拔,或端庄浑厚,给人一种雍容、古朴的美的享受,使人感到他深得篆刻艺术之三昧。闻一多纪念馆收 藏的闻一多自用印无疑充分体现了他的篆刻作品的特色。 闻一多的印作大多收入《闻一多印选》,并收入了《闻一多全集》。 张晴山玺<br></br> 更名字曰希声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yHk_ciWKPT3RQo7ssBfh4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