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休闲,禅意人生——走进雍州禅悦谷

孤老独会闲

<p class="ql-block">  来到灵山脚下,人生已经走对了新的方向。步入雍州古镇“禅悦谷”,心灵已经放飞,身心从此不再疲惫,你定然会不枉此行、此生。</p> <p class="ql-block">  不大但很宽敞的“禅悦谷”接待厅,氤氲着一丝淡淡清香,究竟是松木的油香,兰的幽香,静心的沉香,还是书香,我不得而知。茫然中,我环顾四周,接待台旁的书架上静卧着成列的书籍,但显然不是书的芬芳,那种香我是最熟悉不过的。茶香也不对,即便是峨眉雪芽,也被塑封得严严当当,况且,以我“老茶油”的嗅觉,怎会辨不出。难道是人间烟火味之外的仙客,在这简约而不简单的陈设间摄取着我的灵魂。一种雅,一种静,一种脱俗的氛围,一下子点亮了我的心灯,对了,是禅意。</p> <p class="ql-block"> 仔细观察,这里有雍州灵山峨眉雪芽禅茶基地专供的禅茶专柜,是“携程口碑榜2021最受欢迎酒店——凤翔禅悦谷客栈”,是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十佳民宿,是“宝鸡市十大户外露营基地”等。窗前的古琴,博古架上乐呵呵的小沙弥,长长的茶海,独具匠心的茶具,每一处都散发着禅意的静幽和清凉,能不静心吗。 </p> <p class="ql-block">  回头看刚刚进入的大门,上书“灵山一会,如来如愿”。早就知道坊间流传说灵山很灵,佛光照远不照近。可我分明踏进这里的山门,瞬间就体会到了不一样的气息。 </p> <p class="ql-block">  南行不足百米,左侧硕大的池水中央,一尊汉白玉佛像端坐在圆形的水幕里,水珠在日光下晶莹剔透,炫着七彩,幻如佛光普照,右侧便是禅悦谷的影壁,细流层层叠叠,缓缓流下,薄雾缭绕,绿藤倒悬,青砖砌筑的墙壁古朴典雅。刘禹锡在《陋室铭》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山西望关山绵延,南眺秦岭巍峨壮观,北邻雍山,雍水河向东而去。灵山周围有九座山,形似九品莲花,灵山位居九品莲花中央的最高之巅,虽不至峰擎日月,但绝对名扬天下,四海通灵。从灵山东望八百里秦川,雍城森林般茂密的楼宇,仿佛就生长在灵山脚下。阳光下,一望无际的绿色中,阡陌纵横,田野错落有致,村庄掩映在一簇簇的绿荫中,美到了极致。朋友,你说,灵山能没有秀水,能不是胜境,能不是人间有灵的仙境?</p> <p class="ql-block">  中国人爱莲,尤其是文人雅士。应该说莲是千百年来江南百姓的主要生活食材之一,不亚于大米。大概莲能从餐桌走上书桌,钻入人的精神世界,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精神象征,成为千百年来士大夫的崇高向往,品德高尚者的追求,大概是源于传说中释迦牟尼修行的菩提树旁就是莲池,以致佛祖禅修常在莲花宝座。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一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让人们不论附庸风雅也好,标榜自己的两袖清风也罢,莲一下子成了反腐的利器,成了正义的化身,一致天下几人能不爱莲。</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即便不要赋予太多人为的东西,莲自然也是尊人爱的,天性使然。我就爱莲,爱莲花,爱莲叶,爱莲子,更爱莲藕,我从小是喝着藕粉长大的,我是血脉流着莲藕长大的,不比娘亲,也算半个乳娘吧。所以,我对于莲有一份特殊的感恩的情感。不论莲生在江南水乡,北方沃野,生在河畔或池塘,不论水的浑浊或清冽,眼前有莲,就有我心中最柔软的那份情,那份爱,愈久愈浓。</p><p class="ql-block"> 沿着禅悦谷影壁旁台阶,移步而上,莲池如一方端砚镶在面前。莲池不大,但很别致,曲水流觞,曲径回廊穿过中间。薄雾缭绕,水清澈见底,虽然没有江南一望无际辽阔的水域,但小的精致有韵味,小的不卑不亢。疏密有度的荷叶静静的,像在坐禅静思,期待着什么。我静静地坐在池边,看流水潺潺的小瀑布,在葳蕤的绿中间轻轻流下,漂入池中,发出细密的“咕咕”的声音,那么悦耳,这般动听,大概莲是沉浸在这声中,辨寻着江南水乡的那缕如玉软语,莲也思乡了吧。</p> <p class="ql-block">  一声蝉鸣掠过,寻声抬头,一抹红挂在头顶。只顾了低头赏莲,全然忽略了身边,不足一米远,一束凌霄花顺墙而上,越是往上爬,枝叶越繁盛,像一把大的绿色的唢呐向天独奏,独有一枝平伸出去,举着一束凌霄花,红艳得可爱。认识凌霄花,是读舒婷《致橡树》的诗里,当初只知其名而未识其容,当时只是对“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不理解,为何凌霄花这样没有风骨的趋炎附势,我一直是不屑于它的。后来,当我认识了凌霄花,才知道它天生就是藤蔓植物,它不借橡树怎能发挥天性。我反倒觉得凌霄花是受了非议,躺着准了枪,这也是我每每见到凌霄花,总有一种人类的歉意的愧疚,也让我更生出对它的喜爱,甚至不惧流言蜚语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站在禅悦谷最高处套房的窗口眺望,灵山大殿、雍山、血池、北山牵手环抱,柳林镇、凤翔城及星罗棋布的村庄,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省道、乡村道路,像一张网,田里的玉米苍翠密布,织就了一望无际的青纱帐。你会由衷地震撼,家乡凤翔,真如彩凤,如此壮美。</p> <p class="ql-block">  盛夏,走进禅悦谷,身心的愉悦绝对离不开清泉山水的沐浴。这里每一个房间,都是两套浴室。在淋浴间,你可以哼着小曲儿享受一场天浴般的喷淋,你也可以吹着口哨,赤条条躺在浴池,仰望星空,享受一场惬意的海天盛宴。这可绝对不是单纯的身体放松,你的思绪,在随处可见的富于理性的哲思小语,充满正能量的暖语,简单易解富于禅意的偈语,随时会荡涤你的心灵,净化你浮躁的心理,清除你脑海里未尽的尘埃,在领悟中慢慢地体悟人生真味。</p><p class="ql-block"> 禅悦谷能抚慰心灵,更能传递一种理念。在暂坐的房间,禅悦谷专用的亚麻睡衣吊牌都没有剪掉,我好奇地问龙总,是不是房价太高,无人入住。龙总笑答道:“还可以,这月就已经入住两波客人了。”他笑着介绍道,挂着吊牌的睡衣是前几天客人离开后才换的新的。龙总看我有些疑惑不解,继而说道,这个房间只要入住客人能带走的都可带走,比如陶瓷牙缸,更有特色,与房间配置的茶海、茶具色彩造型搭配完美。龙总指着茶海茶具说都可以带走,只要客人喜欢。龙总随手拿起一双拖鞋,打开包装说你看看这质量,都是送给客人一次性的。</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茶台上一个小相框,材质和整体房间一致,镶着一幅精巧别致的书法作品“静心”。我突然感觉,走进禅悦谷,走进高低错落的每一处院落,每一处清幽宁静的去处,每一座淡雅清新、自然不俗的房间,那种一重一重叠加的视角冲击、心灵震撼,一瞬间平静了下来,感觉自己突然就悟到了一种生活的境界,那样恬淡,那样平和,那样超凡脱俗,超越了物欲,超越了纷繁的喧嚣,对世界有了新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我好奇地问道,天这么热,不会只是依靠自然风吧。龙总笑呵呵地指着窗沿下说:“你好,那不是空调开关吗。”还不忘补充说,那也是冬季供暖的开关,又指着房间周围落地窗的大玻璃说,这都是整块的玻璃钢,隔热保温都很好。</p> <p class="ql-block">   我惊奇地发现,这里的文化氛围很浓。一扇废弃的老磨扇,简单的几个字,都是一段文化的传承,比如走到阅览室门口,一扇石磨盘斜立于绿草丛中,上面用红色草书写着四个字,正好有一对青年走过来,两人为了究竟该读“须弥芥子”,还是“芥子须弥”争论不休。我看着他们的执着,会心地笑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须弥芥子”,语本《维摩诘经.不思议品》:“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一词原是梵文音译,相传是古印度神话传说中的名山,在佛经中也称为“曼陀罗”。佛教观念,它是诸山之王,世界的中心,为佛家的宇宙观。而“芥子”是芥菜的种子,极其微小。“须弥芥子”,言偌大的须弥山可纳于微小的芥子之中,暗喻佛法之精妙,无处不在。一座大山能放进一颗细小的芥子之中,说明了眼睛看到的皆非真相,即便是再大的事都可以与再小的事相容。 </p> <p class="ql-block">  还有诸如“自在”“如初苑”“了了心“归心”等等,移步禅悦谷,随处是哲理名言,放眼是偈语,即便是去往餐厅的行道旁,也在一扇磨盘上用醒目的隶书勒石“膳道。灵山膳道百生香”。灵山禅悦谷的素食套餐,真是汲取了中华饮食文化的精髓,青菜、面食、豆制品等不带一点荤腥的食材,可以做出荤素搭配、国色天香的美食。膳食在这里脱俗成了文化,成了禅意文化,成了“道”。</p><p class="ql-block"> 坐在全景式玻璃窗前,我在想,雍州古镇,灵山,禅悦谷,究竟有什么内在的东西,能把不相关的三个概念紧紧融合在一起,除了到处散布的传统文化、禅文化、茶文化、香道、膳道等的融通融合,更是把佛教、道教、儒教的教化思想,通过“禅悦谷”扭在了一起,并把养生保健理念通过禅修、茶道和膳道,从吃住行上升到修心养性、悟静的境界,顺应了浮躁的现实存在,是一种真切体验了才能感知的不二法门。</p><p class="ql-block"> 禅悦谷,值得走近,更值得走进。静下心,坐下来,寻求自我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今日修禅,斯说禅语</b></p><p class="ql-block"> 禅,即静虑,禅定,是一种修持方法,更是一种人生之道。禅宗强调身是道场,心即是佛,以心传心。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一拈一笑,便是“以心传心”的开端。有了一双慧眼,花便是禅。佛在心中,禅修就在于自观自心,将心灵深处的禅意发掘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