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英雄故里

夏鸣

<p class="ql-block">烟台市牟平区嵎峡河村是我们英雄-杨子荣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童年时对《林海雪原》中少剑波、杨子荣、高波、孙达德等英雄人物、就无限崇拜敬仰!今天终于圆梦。</p> <p class="ql-block">抵达子荣同志故居时,没开门;门口一对纳凉老夫妻告知要去大队取钥匙,才可以入内。老人非常友好,主动让开给我们取景拍照。并告诉我杨子荣哥哥有二个儿子还健在,一个在城里、一个在村里;但都没走仕途之路。</p> <p class="ql-block">这是故居的村口</p> <p class="ql-block">进入杨家的村道</p> <p class="ql-block">来到距离很近的杨子荣纪念馆,依山而建很有气势。</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整整参观了二小时,感触颇深。</p> <p class="ql-block">英雄故里的找寻,其实花了好几十年。费了很大的劲;也许年轻人根本无法理解。首先是战争年代阶级斗争的残酷性;</p><p class="ql-block">像我父亲一样,几乎所有投身革命的人都不会用自己的真实姓名,更不会登记自己的详细地址,否则常常会给自己家人带来灭顶之灾。</p><p class="ql-block">另外那时绝大部分参军入伍人员是不识字的;第一是因为经济落后,第二是中国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愚弄百姓,把文字越搞越难,包括那些所谓的“民国大家”,解放后它们还企图这么做;但我们坚决实施文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及汉语拼音、简化文字、全民扫盲。</p><p class="ql-block">所以这给后期烈士寻根带来了很大困扰。</p><p class="ql-block">记得我父亲说过: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胜利、南京解放,天下大局已定;部队才把军属证寄往我父亲老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小说《林海雪原》,小说发表于1957年;作者曲波;也是小说主角之一的少剑波原型;解放后任铁道部机械总局局长;小说中的小白鸽(白茹)是为了艺术创作需要,那时不会让一个女卫生员随队的。曲波的夫人刘波同志后来任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p> <p class="ql-block">黑白电影《林海雪原》拍摄于1960年;</p> <p class="ql-block">随着小说和电影的上映,人们对杨子荣同志身世也非常关切。38军政治部和地方政府也多次出马,但都无功而返。</p> <p class="ql-block">这是1970年谢铁骊拍摄的样板戏《智取威虎山》,这是万人空巷的优秀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时旗手下了死命令,一定要找到英雄故里;时间已经去到1973年,难度更大了!现在*度上、还有一些公开的资料有点不好点评。</p><p class="ql-block">我当年知道的细节是:寻到英雄故里98%功劳归功于曲波同志。我只说我当年了解的,不接受反驳!</p><p class="ql-block">杨子荣是剿匪小分队的侦查排长、曲波是队长,长期在一起战斗;</p><p class="ql-block">曲波和杨子荣都是胶东人,曲波是龙口、杨子荣是牟平,只相隔100多公里;所以曲波认定英雄故里就在胶东。</p> <p class="ql-block">对,这一张照片就是关键的关键;那时东北野战军财大气粗,英雄表彰会后偶尔会留张照片。其他野战军条件要差点。</p><p class="ql-block">曲波因腿部伤残1950年就含恨脱下了军装;</p><p class="ql-block">在38军军史馆里,曲波偶然发现了这张记录杨子荣真实影像的集体照。因为他认识熟知杨子荣。</p> <p class="ql-block">他把集体照中的杨子荣单独放大,修复。zywg下令:胶东地区所有大队书记必须每人拿到这张照片,并亲自持照对失踪军人家属和邻居走访辨认;果然几天都得到好消息了。</p> <p class="ql-block">杨子荣的哥哥眼睛不太好,但是他嫂子一眼看出来这是她的小叔子-杨宗贵,邻居也纷纷证实。</p><p class="ql-block">至此杨子荣身世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这是杀害杨子荣的凶手处理文件。</p> <p class="ql-block">今天冒着35度酷暑,上山暴晒,差点烤成地瓜。但非常值得,难忘!谢谢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