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传第二章

🌸only...

<p class="ql-block">在第二章中,我了解到李白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他的父亲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对他的教育非常重视。在父亲的影响下,李白从小就对诗词和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展示出了出色的才华。随着年龄的增长,李白的才华逐渐得到了认可,并引起了一些文人的注意。他的才华和独特的创作风格使他在当地小有名气。然而,李白渴望更广阔的舞台和更高的成就,于是他离开了家乡前往长安,希望能够在这个文化中心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才华。在长安,李白广泛涉猎各种学问,结交了许多文人和学者。他与他们的交流和切磋,使他的文学才华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培养和提升。他在长安期间的文学创作活动非常活跃,他的诗词作品涉及了各个方面的主题,包括社会现象、政治事件、自然景物等等。他的作品深受当时文人士大夫的喜爱,被认为是一位有着独特才华和思想的诗人。除了创作诗词,李白还积极参与文学社交活动,与其他文人互相切磋,交流文学心得。他结识了许多有才华的文人,其中包括他的好友杜甫和王之涣。他们之间的友谊不仅丰富了彼此的文学创作,也为他们提供了互相支持和鼓励的力量。通过第二章的叙述,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在成长过程中的努力和才华的展示,以及他在长安时期的文学创作和交流活动。这一章为后续章节的叙述奠定了基础,展示了李白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成长轨迹和文学才华。</p> <p class="ql-block">  与诗结缘,终生不悔。可以说,诗给了李白重楼宫阙,而李白又让诗一醉千年。诗的世界,文化的世界,若是没有李白的名字,必是莫大的缺失。始终相信,诗这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山高水远,月白风清,愿意与之深情对望,心底亦能刹那花开,这大概便是所谓诗性。而有的人,纵然皓首穷经,也未必能为一朵花开而欢喜,那或许便是与诗无缘的。</p><p class="ql-block"> 李白还很小,想象力就已非常丰富,就像那首《夜宿山寺》所写:</p><p class="ql-block">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p><p class="ql-block">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p><p class="ql-block">这首诗,看似词句浅显,却也颇得才思。多年以后,李白对此诗仍念念不忘,在游览舒州峰顶寺时,作为登高观感,将这首诗题写在了墙壁之上,为了应景,将首句改成了“夜宿峰顶寺”。</p><p class="ql-block">学习写诗的同时,少时的李白也学习写作辞赋,对司马相如、江淹颇为欣赏。此时的李白,还在书海中畅游,遇见文字中的美丽与哀愁。</p><p class="ql-block">往往是这样,年少时,我们渴望长成想象中的模样,渴望着以成年人的姿态跃马扬鞭。</p><p class="ql-block">多年后,蓦然回首才发现,最美的莫过于年少岁月。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少年时的清朗快乐再难寻回。</p><p class="ql-block">我们该庆幸,经过纷扰红尘,李白始终保持着狂放与天真,所以,他的诗才能那般飘逸跳脱。也正因为如此,曲意逢迎的官场,注定不适合李白。</p><p class="ql-block">开元三年(715),李白十五岁。意气风发的他,在读书之余,开始学习剑术,并且热衷于求仙问道,他曾写道:“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p><p class="ql-block">他本就生性狂傲,年少时自然免不了轻狂。可以肯定的是,李白的辞赋虽然尚不足以与司马相如比拟,但与同龄人相比,必不可同日而语。十五岁的李白,所读之书已不再局限于经史子集,他开始广泛涉猎,喜好读奇书。</p><p class="ql-block">李白因为才华出众,得到不少社会名流的欣赏,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十五岁这年,李白受人推荐,在昌明县衙做了一名小吏。工作倒是轻松自在,除了抄写经书,研磨洗笔之外,更多的是跟随县令,外出巡行或者出席各种场合。</p><p class="ql-block">清闲的日子中,李白也渐渐明白了县令聘他为县衙小吏的真正意图。原来县令特别爱慕虚荣,他常常邀请本县文人墨客和绅士达人聚会,爱在会上吟诗作对,以显示自己的文雅和不俗。他还常常向人夸耀,是他最早发现李白是位可造之才。</p><p class="ql-block">县令的目的很清楚,炫耀自己慧眼识珠,是爱才重才的伯乐。同时还可以向上举荐李白,若李白以后受到重用,身负要职,自己便是李白的恩师,身价自会倍增。</p><p class="ql-block">所以,李白很快就厌倦了。他胸怀大志,小吏的身份,甚至是县令之职,他都很不屑;其次,他渐渐明白了,县令之所以用他,不过是为了虚荣炫耀。性情耿直如李白,不久后得罪了县令,便弃职而去。</p><p class="ql-block">据说李白是为民主持公道而得罪了县令。某天中午,一位农夫拉着自家被打伤的耕牛来到县衙鸣冤。</p><p class="ql-block">正值农耕时节,李白知道耕牛对农夫的重要性,便让农夫将牛牵到了院内。此时,县令与小妾正在午睡,李白陈述事实后,小妾仍是满面怒容,喋喋不休地抱怨着。</p><p class="ql-block">于是,李白吟诗讽刺道:</p><p class="ql-block">若非是织女,何必问耕牛。</p><p class="ql-block">李白之所以是李白,除了诗情跌宕,还因为他的侠义之心以及仙风道骨。所以,印象中的他,与许多诗人不大相同。</p><p class="ql-block">把酒临风的同时,他也仗剑江湖,他也寻仙求道。酒气与侠气并存,诗意与仙风俱在,加上悲天悯人之心,以及安定乾坤之志,这才是李白。</p><p class="ql-block">在唐代,道教盛行。唐高宗乾封元年,正式追封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道教从此成为国教。唐玄宗十分信奉道教,许多有名的道士都曾被他召见和厚待。</p><p class="ql-block">李白所在的巴蜀地区,道教也很盛行。耳濡目染之下,加上从小喜读老庄书籍,李白因此热衷求仙问道。他时常出入于道观,与道士交游。他飘逸如风,除了天性不羁,大概还因为受到道风熏染。</p><p class="ql-block">李白定然也明白道家清静无为的道理,只是,生于尘世,他更愿意安民济世,在仕途有所作为。他的矛盾也就在于此,这头是飘然尘外,放浪形骸;那头是身居庙堂,心忧天下。</p><p class="ql-block">大匡山背后有座山叫戴天山,峰顶林间有座道观,李白曾前往访问其间道士,没想到道士外出未归。直到黄昏,他仍旧倚松等待,不愿离去。</p><p class="ql-block">最后带着几分失落下了山,不久,写下《访戴天山道士不遇》:</p><p class="ql-block">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p><p class="ql-block">林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p><p class="ql-block">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p><p class="ql-block">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p><p class="ql-block">总以为,李白最好的诗,基本是歌行体,如《蜀道难》、《将进酒》这样的长诗。但其实,他的短诗亦是清雅凝练,令人叫绝。</p><p class="ql-block">这首五律,无论是词句的别致,还是对仗的工整,都可谓律诗范本。只不过,天性旷逸的李白,大多时候不愿拘泥于平仄对仗,他更愿意,肆意挥洒,笔下生风。</p><p class="ql-block">李白十八九岁的时候,经常往来于旁郡,先后到过龙州、剑阁、梓州等地。在梓州,李白拜访著名学者赵蕤,从师修业一年有余。</p><p class="ql-block">赵蕤是位纵横家,读百家书,博于韬略,长于经世,视功名如粪土,视富贵如浮云,坚持“夫妇隐操,不应辟召”的处世态度。唐玄宗多次征召,他都辞而不就,隐于山野。</p><p class="ql-block">李白十分仰慕赵蕤的性情和才学,因此前往拜访。赵蕤对这个后生晚辈也很欣赏,因此将自己的文韬武略、治国安邦之策,悉数传给李白。师从赵蕤的这段时间,对李白的思想观念、人生理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后来,人们将赵蕤和李白称为“蜀中二杰”,当时称他们是“赵蕤术数,李白文章”。两人的师生情谊亦是十分深厚,李白辞亲远游时曾写诗表达对赵蕤的感恩思念之情。赵蕤晚年,李白也写诗鼓励他坚持报国理想。</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李白已到了弱冠之年,有满腹的才情和纵横天下之志。开元八年(720),李白辞别赵蕤,在巴蜀各地游历,后来来到成都。李白在成都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去见了苏颋。</p><p class="ql-block">苏颋是朝廷重臣,也是当时文章大家,诗文皆负盛名。开元八年,苏颋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p><p class="ql-block">一次出行时,李白带着自己的两篇诗赋请求谒见。结果,苏颋不仅接见了他,而且对他的名字十分欣赏,称他的文章洋洋洒洒,多加磨炼必能与司马相如比肩。</p><p class="ql-block">更让李白欣喜的是,苏颋说,如果有机会一定向朝廷举荐他。不久后,这件事就传开了,李白的名气大增。然后,举荐之事却如泥牛入海,始终不见下文。锦官城里,李白的身影有些落寞,人生百味,他渐渐开始品尝。</p><p class="ql-block">开元九年(721),王维进士及第,同龄的李白还在巴蜀游走,不断自荐,以求进入仕途。古代文人,如果不想做闲云野鹤,大都有着出仕为官的理想,李白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而且李白的理想更加宏伟。</p><p class="ql-block">李白有两个理想,第一个,做宰相。他自信自己有春秋时管仲和晏婴那样的治国才能,也愿意辅佐帝王,缔造太平盛世。</p><p class="ql-block">第二个理想,做帝师。他曾自比为当年的姜太公,垂钓于渭水,却不见周文王经过。</p><p class="ql-block">对古代文人来讲,当宰相,做帝师,算是人生巅峰了。</p><p class="ql-block">唐代科举盛行,但李白并不愿意走科举之路,从最低官职开始,经过多年的苦熬才能完成自己的政治理想。李白希望自己实现理想的方式是: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p><p class="ql-block">或许是因为李白的孤傲与骄傲,不愿走凡夫俗子的道路,在独木桥上自领风骚。又或许是他始终闪烁其词的身世,总之,许多年里,李白总是在寻找机会,又总是无法如愿。不管怎样,李白的理想始终在心里,从未破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