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编者按:</b></p><p class="ql-block"> “有牺牲没有”?“全营604人,无一牺牲,无一伤病”!当团长听完教导员王一化这个报告后,一把搂住三人,四位老军人情不自禁,眼泪涌出了眼眶。”作为编者的我,此刻内心感到一阵剧烈的震颤,不免潸然泪下。</p><p class="ql-block"> 在时隔半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原武警交通第二总队政治部副主任孙致忠、六支队一营教导员王一化,带着真挚的情感,将六支队官兵不愿提及、尘封了近40年的悲壮事件《天山生死大营救》像电影一样展现在世人面前。</p><p class="ql-block"> 全文用细腻的手笔,描述了筑路官兵在天山玉希莫勒盖冰大坂上的历险经历,展现出各级首长和部队心连心、战友情以及地方人民群众和子弟兵的鱼水情深,是一曲现代版的军民团结赞歌。在艰难困苦,在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中,六支队官兵惊心动魄的壮举,展示出能把一切困难踩在脚下的优良作风和“两不怕”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p><p class="ql-block"> 我同时作为一个读者,在军旗飘扬的“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通过这个美篇,让战友们再次感受当年在天山独库公路建设中筑路老兵们的精神风貌,秉持着一颗退伍不褪色之心,聆听这段铭肌镂骨的《天山生死大营救》!</p><p class="ql-block"> 感谢二位老领导倾情奉献,把这份厚礼奉送给战友们!恭祝所有基建老兵们“节日快乐!”</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一)</b> <b>突如其来的暴风雪</b></p><p class="ql-block"> 时间拨回到1987年11月12日的晚上,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新疆整个北疆地区。</p><p class="ql-block"> 此时位于新疆新源县海拔3710米的玉希莫勒盖冰达坂上,驻扎着修筑天山独库公路的武警交通第六支队(85年1月由基建工程兵第113团改编为武警交通第六支队)一营机械连、一连、三连;三营七连、八连共5个连队的604名官兵,他们突然被无情的暴风雪围困。</p><p class="ql-block"> 飞扬一天一夜的特大暴风雪,使地面积雪厚度达到1.5米,是伊犁地区有气象记录以来单日下雪的最大量,气温骤降到零下三十多度。暴风雪覆盖了部队营房和施工机械设备,大量堆积的冰雪在独库公路北段的山上不时地发生着坍塌,六支队施工地段(k49公里)至(k0公里)全线雪崩,交通中断,山上国防通信线路全被雪崩摧毁。</p><p class="ql-block"> 当年部队装备简陋,山上没有配备电台,对外通信联络主要依赖国防通信线路来实现,手摇电话机不能用了,顿时山头上的部队与外界与上级机关完全失去了联系。</p> <p class="ql-block"> 天山独库公路于1983年10月全线通车。但是,独库公路的控制性工程1100多米长的二号隧道(玉希莫勒盖达坂隧道),由于内部地质异常复杂,粉质岩石,泥石流不断,经常渗水塌方,需要延长工期进一步加固,来往车辆只能从达坂上面9.3公里的“明线”公路通过。独库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后,其他参建部队已经陆续撤走,仅留下武警交通六支队一营和三营在天山上继续担负隧道掘进和收尾工程任务。</p><p class="ql-block"> 转眼到了1987年11月,在历时4年隧道艰苦鏖战、即将迎来竣工验收之际,部队原定于1987年11月13日分批将山上施工装备物资撤离下山,11月12日部队搬迁的运输车辆已经到位,一切都在按计划实施的过程中,却出乎意料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打了一个措手不及。</p> <p class="ql-block"> <b>(二)顽强抗争的勇士们</b></p><p class="ql-block"><b> </b>部队要撤离天山了,能带走的施工机械物资已经搬走,各连队的粮食、食品、燃煤所剩不多,工地上当下仅留下一个军医和一个卫生员,没有救护设施以及急救药品。这场狂风暴雪使整个天山山脉银装素裹,把山头上的全体官兵牢牢封闭在深深的雪山顶上,推向断粮断煤、缺医少药的危险境地。</p><p class="ql-block"> 面对这突发险情,六支队司令部参谋长许子文作为山上施工指挥组的组长和一营营长段希珍、教导员王一化、三营营长范志强、教导员张成才,都预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通信中断,山上的艰难信息无法传递给60公里外的那拉提镇支队指挥所,支队领导会不会及时组织施救?断粮断煤,部队的吃饭取暖无法解决,几百号人的队伍还能够坚持几天?黑云压顶,天空阴暗,风搅雪不知什么时候停息?怎样保证604名鲜活的生命安全脱离险境,这些严重问题一下子全都摆在营连干部面前。</p> <p class="ql-block"> 保证官兵的生命安全是关键中的关键。指挥组和营部紧急开会分析研判,一致意见是:在非常紧急情况下必须采取非常措施,确保人员安全。首先,动员山上力量,展开突围自救。由机械连出动仅有的一台装载机从山上往山下全力推通道路。各工兵连队安排人工铲雪,抢通营房至隧道口的道路。第二、针对粮食,食品紧缺状况,山上各单位的食品实行统一调剂使用。第三、每天的生活由一日三餐改为一日两餐,每人每餐一个馒头,省下一些粮食以备不可预料之需。第四、班与班合并,两个班合为一个班,两个人同睡一张床,减少取暖燃料消耗,拆掉部分铺板和个人用品木箱用于应急取暖。</p><p class="ql-block"> 山上的官兵对下大雪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起初根本没有在乎,而持续不断的暴风雪导致天气越来越冷,燃煤用量越来越大,剩余煤炭越来越少,这时三顿饭已经减到了两顿饭,每顿饭只能吃一个馒头,后来每人每餐一个馒头都难以保证。情况越来越严重,冻不死就得饿死。面临严重局面,指挥组组长许子文只身到各连炊事班清点剩余食品,按照单位人数平均分配面粉,使得每个官兵一顿饭能喝到一小碗面粉糊糊。吃不饱饭,身体热量少就不抗冻。两人合睡一个单人床抱团取暖,可是房间没有火炉,宿舍里依旧冻得像冰窖,冷的实在没法睡下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各连无奈地拆掉了修理间、仓库、营房上的檩条、木板和苇草来烧火取暖。凡是能生火的都烧光了,但大雪还在疯狂地下着。为了求生,他们又从k49的隧道口电站的油罐里,提取一些柴油来烧火做饭取暖,但电站的柴油也所剩不多,没有柴油发电机发不了电,麻烦更大。干部战士晚上冻的难以入睡,就把所有能穿的棉衣、棉裤、秋裤、皮大衣,皮帽子等等能用得上的衣物全都穿戴上睡觉。尽管这样,可是不起来活动活动,不一会身上又冰凉的难以忍受。这阵子又冻又饿,已经达到官兵难以承受的生理极限,部队危在旦夕。</p> <p class="ql-block"><b> (三)紧急救援在行动</b></p><p class="ql-block"><b> </b>暴风雪到来之前,正好是老兵退伍时候,支队长王七斤(口头称为团长)在山上做完退伍工作后又带车回到了乌苏县支队机关,专程欢送退伍老兵登车返乡。当暴风雪袭来,山上部队与山下机关突然中断了联络,当看到眼前道路上埋没膝盖的积雪,他心头一惊,马上意识到山上部队遭遇了险情。</p><p class="ql-block"> 当时六支队担负的独库公路工程任务结束后,大部分人员和施工设备已经搬家到乌苏县安家,等待接受新任务,留守在那拉提镇的只是善后的少量机关工作人员,在这危急关头,指挥所根本没有任何救援装备可用,积雪阻断了公路,就连送个信都做不到。山上部队过冬物资有限,信息不通,情况不明,团长王七斤急的团团转,恨不得飞到山上去。他急忙喊来司令部副参谋长侯汉生商议,并委派副参谋长去乌鲁木齐,将部队遇险处境向总队领导作专题汇报,请求总队配合救援。此外,团长想到了“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的伊犁地区养路总段,立刻拨通了段长高伟的电话,请他们地方养路总段予以帮助救援。</p> <p class="ql-block"> 远在乌鲁木齐火车西站的武警交通第二总队总队长芦双有,听了部队身处险境的汇报后,焦急的坐立不安,觉得问题太大,部队人命关天,随即安排总队政治部马上开具介绍信,载明604名官兵遇险情况,让六支队副参谋长侯汉生立刻去新疆军区具体汇报,申请直升机空投物资进行救援。侯副参谋长手持介绍信立即驱车前往,先后找到了新疆军区机关和总参总后联勤部当面报告,引起了多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此后,联勤部派遣的救援直升机一切准备就绪,依据气象条件随时待命起飞。</p><p class="ql-block"> 伊犁地区养路总段接到部队遇险的求援电话后,他们把子弟兵的安危放在心上,二话不说,立即动用专门为果子沟清雪从日本进口的两台吹雪机以及推土机、装载机共13台机械的全部家底,倾力相助。由高伟段长亲自带队,浩浩荡荡朝着天山方向,从新源县种羊场这个地方开始,沿着公路清除积雪,扫清通往山上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部队安危时刻撞击着团长王七斤的心,刚安排完机关工作他就心急火燎地从乌苏赶回到那拉提指挥所,紧接着又来到养路总段的机械作业地点,不分昼夜配合着推雪。山上全线发生大面积雪崩,履盖了整个路面,机械操作手分不清公路走向,为避免发生意外,团长亲身引导,他在堆积的冰雪上时走时爬,趟出一道道印子为操作手指示安全路线。</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是编者秦云搜集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在当年拍摄到天山筑路雪崩场面。</b></p> <p class="ql-block"> 山上部队从k49公里处开始,(从隧道北口向南口的山下方向)抢通道路的自救行动一直在紧张进行中。机械连仅有这台135小型装载机推雪,只换人,不停机,连轴转。此外,就在这k42地段,1986年4月7日曾经发生大雪崩,一营7名官兵因雪崩壮烈牺牲,在战友罹难的地方,又遭遇了雪崩,不论是机械操作手和人工铲雪的士兵,大家对雪灾事件记忆犹新,心头都有挥不去的阴影,难免心里发怵,精神高度紧张,边除雪边张望,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争取多干活快除雪。堆积在道路上的冰雪实在太厚太多,装载机一边推一边塌,一个昼夜下来,看不到明显的清雪进度。</p><p class="ql-block"> 山上官兵危在旦夕,营救行动争分夺秒。团长带领机械从新源县至独库公路k0公里处共有100公里的距离,再往天山上抢通至k42公里,整整鏖战了13天时间。期间,机械设备24小时不间断作业,团长及所有救援人员吃干粮、啃冰雪;困了,轮换在车里打个盹,大家眼睛熬红了全然不顾,谁也没有一句怨言。13天,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一瞬间,可是在生死悠关的险境中却是那么漫长。13天,部队身处险境,营连各级政工干部依然坚持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每天深入班排,注意士兵的情绪变化,和战士们一起同甘共苦,同样是每餐一碗面糊糊,啃几口干菜。13天,是604名官兵经历生死考验的“鬼门关”,在危急关头充分显现出军人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表现出军营高度地向心力凝聚力,显示出部队服从命令听指挥的坚强组织纪律性。官兵们不怕死、不畏难,情绪稳定,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最终看到了生的希望。</p> <p class="ql-block"> 1987年11月25日下午三点,团长带领的救援队与山上的自救机械在k42公里处的七连、八连营房附近汇合了。参谋长许子文,一营长段希珍,教导员王一化在山上指挥组门前等候团长的到来。见面后团长的第一句话是:“有牺牲没有”?教导员王一化向团长报告说:“全营604人,无一牺牲,无一伤病”。团长听完报告后,一把搂住三人,四位老军人情不自禁,眼泪涌出了眼眶。这泪水既有团首长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心系部队,情系战友的情怀,也包含着部队对地方养路总段救援行动的感激之情,这泪水同时体现了官兵战胜大灾大难后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在场的部队领导站在雪地里召开了临时会议,安排了部队撤离方案和后续抢险防灾措施。随即,部队安全脱险的喜讯电传给总队,报告给新疆军区、总后联勤部,让一个个紧绷的心放松下来。当天晚上,教导员王一化带领第一个连队,其后山上所有人员物资快速、安全撤离了天山玉希莫勒盖达坂冰峰,官兵们又走向发展新疆经济,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的新战场。</p><p class="ql-block"> 2023年6月16日</p><p class="ql-block"><b>(特此感谢许子文、侯汉生、范志强、陈良战友提供的重要信息)</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评论区精选留言:</p> <p class="ql-block"> 催人泪下的“天山生死大营救”!读后激动不已,感慨万千。天山天路,由数万名解放军指战员历时十年,不赘述的千难万险,用汗水、用鲜血、用生命铺就,它是躺卧在天山南北的一座不朽的丰碑!每每读到刘培仁、郝连文、孙致忠、尤其是军嫂秦云同志有关独库公路的篇章时,总是感动着我。一些事情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如飞天作业、隧道施工、达板筑路、7,15塌方大营救……每每想到这些,不能不被我们这么一群最可爱的人所感动着。真的,我们真的别忘了他们,真的别忘了数千名伤残人员与168位烈士。那些筑路老兵,大多逾花甲,古稀甚至耄耋之年了。祝他们身体健康,欢度晚年。向编撰之篇的孙致忠、王一化、秦云致敬!🙏🙏🙏🌹🌹🌹</p><p class="ql-block"> ——孙正明</p> <p class="ql-block"> 为我们伟大光荣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基建工程兵部队战友们,学习,致敬!您们在天山独库公路上创造的《天山精神》激励我们在部队改编为《武警交通部队第二总隊第六支隊》87年转防东疆【哈密市】修筑国道312线星哈了墩及哈密至巴里坤公路,80年代未至90年代初住帐篷,涵洞,喝咸水,在戈壁滩安营扎寨,纪承发扬了《天山精神》乐了吃苦奉献,争当筑路勇士尖兵,一批一批战友接力奉献了宝贵的青春年华,为祖国的国防边疆公路及新疆人民各民族的大团结,稳定做出了贡献!不愧从警路,战友情!官兵友爱!难忘当年的警营筑路架桥岁月!</p><p class="ql-block"> ——崆峒侠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