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公元744年,三位失意的大唐诗人,在千里之外的梁园相遇。李白,曾被皇帝召见却傲然不赴,自称为酒中仙,如今被赐金放还;杜甫,屡次投赠无果,科举屡败屡战;高适,才华横溢却半生碌碌,只能躬耕田亩。相似的命运,共同的苦闷,使他们一见如故。他们在梁园纵酒高歌,豪情满怀,感叹着各自的命运。然而,当欢聚结束,他们依依惜别,却未察觉,那个辉煌的大唐盛世,已悄然步入黄昏。</p> <p class="ql-block">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爆发,唐玄宗仓皇西逃,大唐的繁华瞬间化为乌有。</p> <p class="ql-block">高适加入了哥舒翰的幕府,李白则应召加入永王李璘的麾下,而杜甫则困守长安,饱尝饥寒交迫之苦。三人的命运随着时代的巨浪起伏不定,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高适跟随哥舒翰,从左拾遗升至监御史,再到谏议大夫,仕途顺畅。李白追随永王李璘,豪情万丈,却因永王叛乱兵败被捕入狱。李白向高适求援,但高适并未回应,或许有他的难言之隐。李白被流放后又遇赦,高适则继续腾达,但其中甘苦,唯有自知。</p> <p class="ql-block">杜甫始终坚守本心,生活坎坷。李白与杜甫时有书信往来,高适也曾多次救济杜甫,但李白与高适之间的关系却如同陌路。安史之乱六年间,“宫室焚烧十不存一”,无数家庭支离破碎,李白与高适的友情亦随之消逝。</p> <p class="ql-block">公元762年,李白走完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他自认是谪仙人,渴望扶摇直上九万里,最终却败给了冰冷的现实。“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李白《临路歌》)三年后,被封为渤海县侯的高适去世,成为以军功封侯的第一位大唐诗人。或许他实现了李白一生追求的梦想,但他真的志得意满了么?在给杜甫的诗中,高适写道:“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p> <p class="ql-block">自此,大唐的诗仙、诗圣、边塞诗侯相继陨落,盛唐的辉煌气象也随之消逝。在李白和高适之间,或许只有杜甫最能理解他们。他懂得李白狂放不羁背后的悲凉,也理解高适身居高位时的寂寞,更深知自己命如草芥的无力。又过了五年,杜甫在前往岳阳的舟中凄凉离世。</p> <p class="ql-block">李白、杜甫、高适,当年的梁园“三剑客”,如同从同一原点出发的人,带着相同的目标,朝着不同的方向,走出了三段截然不同的人生,却都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同样的悲凉底色。或许只有在梁园的那段岁月,才是他们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