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围湖造田记事

故事马山

<p class="ql-block">原作:徐惠红(《无锡市马山志》主编)</p><p class="ql-block">改编:石门楼</p><p class="ql-block">插图:殷建贤(上海海上书画院专职画师)</p><p class="ql-block">校勘:杭建伟(本土科班史学教授)</p><p class="ql-block">摄影:张口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8年,毛主席向全国发出“‘备战备荒为人民’、‘以粮为纲’”的指示,无锡市郊区干部群众群情振奋,热烈响应,立誓实现年产万吨粮。于是,一项宏大的“向太湖要粮”工程“围湖造田”在喧天锣鼓声中启幕了。</p> <p class="ql-block">一、1969年11月5日,马山成立围湖造田指挥部,负责实施构筑北太湖东、西两端两条大坝,其中西大坝,长1832米、高4.5米、底宽18米、顶宽5米;东大坝,长6.5公里,底宽和顶宽同西大坝,高度5.5米。</p> <p class="ql-block">二、1969年11月23日,正式启动西大坝构筑工程。先后有无锡轻工业学院和无锡郊区的山北、解放、刘潭、广益、南站、江溪、河埒、扬名、旺庄、常州武进的雪堰桥等10个公社,以及驻锡308部队、无锡市“五七干部学校”等单位的3800余人投入施工。经过五个月的奋战,西大坝于1970年4月27日正式合拢。</p> <p class="ql-block">三、紧接着,东大坝工程启动,开始向湖中投放石料。但由于湖底淤泥区地形复杂、湖面风大浪急,加上坝长是西大坝的三倍还多,施工难度大大增加,进度缓慢。为此,无锡市革委会于1970年9月12日,在市体育场隆重举行构筑东大坝誓师大会。会上,马山“围湖造田”指挥部按照郊区革委会“万人千船”的指示,提出“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围湖造田干革命,风口浪尖炼红心,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响亮口号,东大坝会战由此进入决胜阶段。溪南、大浮、芦村、军嶂、蠡园、梅园等公社以及解放军6532部队和101医院纷纷加入会战大军,人员数量一度超过1.4万,各种大、小船只超1200条。经过七个月的奋战,东大坝于1971年元旦正式合拢。合拢后,50余台大口径水泵同时开足马力,昼夜不停连续排水一个月,将围坝内积水悉数排尽,围湖工程初战告捷。</p> <p class="ql-block">四、1971年春至1973年冬,指挥部又组织人力在圩内筑建了公路,开挖了河道,架起了桥梁,平整了粮田,清理了大量坝基内侧的乱石方,确保了坝基稳固安全。</p> <p class="ql-block">五、在马山围湖造田过程中,有8名同志先后牺牲。他们是:驻锡308部队副处长陈毓汉,无锡轻工业学院教师张新鉴,市机电系统下放干部陆生荣,无锡市郊区林果技术员葛耀弟,马山公社群丰大队社员吴仰先,以及无锡市郊区援筑公社的邓锡兴、丁金玉、张梅初等。谨向他们致以深切的哀悼!</p> <p class="ql-block">六、这次马山围湖造田的总面积是20平方公里,相当于3万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