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游记

郑羽

<h3>兰州,我因常往返于上海,与这趟便宜、有座,始发于上海开往兰州的Z216绿皮车厢,便早有了感情。<br>兰州,是中山桥下羊皮筏子顺流而下的印记;是甘博馆对“马踏飞燕”铜奔马的向往; 是一本叫《读者》的杂志诞生,花开的地方。<br>而当着我第一次踏上兰州的土地,熟悉的身影在出站口挥手迎候的时候,我没有了他乡的陌生。兰州也就不止是一碗热腾腾的牛肉面,有马爷的牛奶鸡蛋醪糟,有正宁路烤肉的人间烟火,有黄河滩边喝上一下午的三泡台,还有家人在酒店早早准备的那口白兰瓜甜……</h3> <h3>从兰州出发,导游小哥课程化地问道:“河西四郡,是哪四个地名?”“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我们的课代表袁老师丰富的储备对答如流。“张掖丹霞地貌大家耳熟能详,那它的含义呢?”“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这种套路提问,面对预习过纪录片《河西走廊》的优等生团友,小菜一碟。<br>车行向西,窗外的绿色植物越来越少,天空的蓝色却愈加浓郁了起来。“高台,《隐入尘烟》的高台吗?”贵英,马有铁那一口西北口音融入了这黄土戈壁。西北大地种不出玫瑰,小麦印花的爱意,顿时也婆娑了双眼。这部电影油然而生了我和这片土地的亲近感。<br>到达张掖,已近午后三点,乘坐景区观光车因理解错误,我们和第一个观景平台擦肩而过。来不及懊恼,我们拾阶而上,来到第二个平台。七彩丹霞,与我的初相遇,并未感到惊艳,甚至略带失望。<br>当我们来到传说中的宝藏4号观景台时,天突然阴沉了起来,太阳一下子被捂得严严实实。“金顶,金顶。”不得不佩服一骏的捕光能力,我跟随他身后,追光而去。云层撕开一道口子,像金箔包裹住了山头。阳光处于变化之中,有时明亮,有时只是从云层透出珍珠色,有时接近蛋糕胚层上那种松软的奶油黄,耀在峰峦。<br>或许是经过了上万年的冲刷洗礼,这上帝打翻了的一个个调色盘,丰满圆润,充满自足中的繁茂,它自带纹理,绵延到远方压低的天际。我被这仿佛豹纹,在不规则中形成的均匀感而震撼。<br>“彩霞赫炽,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灿如明霞。”当在一骏发完朋友圈,我第一时间写下这句留言时,我知道是为自己留的文案,因为此时,我已词穷而无言了。</h3> <h3>从张掖一路往西,黄沙莽莽。明长城遗留下来的旧址残垣已成一个个土堆,述说着当年的金戈铁马。<br>荒凉、偏远、沙石茫茫,这些词是我未到西北的印象。广袤无垠,苍茫雄浑,风吹过天上鸟无踪影,石飞过地上寸草不生。这,也是我脑海中的西北画像。诚然,荒漠、戈壁,是她因干旱而植被稀少的模糊面目;粗犷、豪狠,是她长期对外示人的地域性格。这样的西北是单一的,是飞沙走石,是孤城长云;这样的西北也是缄默的,有大漠孤烟的孤独,也有西风烈马的飒沓……<br>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嘉峪关,厚重的城墙,广阔的操练场,烽火台的遥遥守望,当年,它守护一座城池,守护国之长安。它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执守。<br>“一骏,我来泼点点水呢。”看着手机影像中尚现模糊的倒影,我明白了他的意图。“多点点,多点点。”他稳稳地单手持着手机,倒影在水光中呈现,意想不到的宁静。飞鸟从檐头掠过,远处雪山的晶莹依稀。防晒而裹得严实的我,从城门穿过,谁,又不是历史的过客?</h3> <h3>从嘉峪关出来,午饭除了当地主打的牛羊肉,沙葱炒蛋依旧百吃不厌,为续航600公路的车程,团长特意点了炖鸡汤,咕咾肉,传统口味的补给更配我胃口。稍作调整,继续一路西行。或许是对敦煌,鸣沙山的热烈期待,多巴胺的兴奋劲冲散了我这枚晕车达人的不适感。<br>晚上9点开场的《又见敦煌》真人沉浸式演出,从视觉对古丝绸之路有了初步的印象,当然也是对导游多日无附加值的服务,给予积极的回报。这天我们夜宿敦煌。<br>一早,向鸣沙山出发,未至其山先睹其貌。它充满几何美学的柔软弧线,浑圆而简洁。是风的柔韧之手,挪移万物,搓揉出如此细腻的沙粒,将它谱成快乐的乐章?巨大而连绵的山体褶曲让我们惊喜地一次次按下手机的快门。对于摄影师的他,驼队的排队乘骑,简直就是浪费,光影在流淌,地图形状的云在飘移,驼铃声声留给他的,只是袖口一抹无奈的异味。[偷笑]<br>“黄沙也想一睹蓝天的模样,于是在沙地一隅,睁开了月牙般的眼眶。”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的直播带货,这个夏天带火了甘肃,驼队赏景也火成出征匈奴的场面。<br>一点半准时到达莫高窟,VIP的贵宾通道,在挂上耳麦那刻真正开启穿越千年的无摄影参观。<br>就在这个沙漠深处的陡坡,从手持银杖云游四海的乐樽和尚凿启第一个洞窟开始,千年的累叠,莫高窟浓浓地吸纳了无量度的才情,空灵灵又胀鼓鼓地站着,变得神秘而又安详。余秋雨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看飞天壁画,天地神合,听释迦摩尼舍己投虎的故事,朱砂的红,青金的蓝,雌黄的黄,云母的白,这些矿石经上万次的碾磨,过浆,工匠描摹出佛陀、菩萨、供养人慈眉善目的面庞。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笑意和娇嗔。这是千年来人们对幸福的祈愿,对神圣的供奉,即使在不透光亮的洞窟,依旧感受到宁静而庄重。<br>要问此行何最值,心心念念莫高窟。</h3> <h3>经U形公路,穿越柴达木盆地无人区,便到达青海省大柴旦被喻为西北千岛湖的水上雅丹。于我,水的亲和力远大于山丘,这种丘水相融的地貌在无人机的拍摄下一览无余。<br>老天厚爱,暑夏清凉之风吹拂,没有一点汗渍,防晒衣下,肌肤爽滑。天空高饱和度的蓝色,在光线进入水之后会发生折返,同一平面,蓝得渐变而富有层次。快艇从远处驶来,引导着我的视觉,环绕礁岛,象马,象龟,象情侣,最著名的要算是艘艘军舰的“西海舰队”了。人类尽可以在这些地老天荒的石头前轻慢地描述他们的想象。而它们,听任岁月的风剥雨蚀。<br>我愿意长久驻足水边,凝望远方,也愿为它的亘古不变,再一次跃起感受喘息的胸膛。[跳跳]</h3> <h3>当美到窒息时,所有的语言都显得苍白。<br>当美到窒息时,所有的摆拍都显得多余。<br>你,只需静静来到它身边,阅自己观天地。</h3> <h3>今天老司机费嘉出片了,合影也出来了。“翡翠湖,长焦对着,你们不听指挥啊!”“听不见呀,我们一二三动作一遍遍瞎忙乎!”哈哈哈,盲拍的每一张照片都浮现出了当时快乐的情景。<br>“远赴人间惊鸿宴,一睹人间盛世颜”。终于配上这些图片了。[偷笑]</h3> <h3>从大柴旦翡翠湖前往茶卡镇,途经8公里缓速且跳跃式的颠簸之路。出行塞外,“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诗意画面在苍茫视野和下降的体能相互作用下,无情地自渐消退。<br>由于时间有限,茶卡盐湖景区乘坐的小火车游玩模式,并不尽兴。白色的高浓度盐体结晶松松软软,覆盖于浅滩,晃得耀眼,让你分不清水还是岸。远处,祁连山脉,连绵不断的山体,在七月,雪山之巅,依旧白雪皑皑露出尖头,在阳光下闪耀。雪山的莹白和岩石的墨黑形成强烈的对比,恰又映衬着大片泛着银光的浅滩。风过,湖面皱起微微的眼纹,我看到此时的天上,地图形状的云也在轻柔地舒展。<br>凝结与流淌之间,饱和与空灵之间,界与界之间什么时候非此即彼,什么时候是你即是我?此时,天地之寂静,盛纳之广阔,让我仿佛一下子明白了“天空之镜”的意义。它是空无一物的自由之境,它是观照自己的心灵之境,无论悲喜,无论梦境与现实,无论定慧与嗔痴,无论衡量与选择,无论顺遂与坎坷……境,即是心镜也。</h3> <h3>离开茶卡镇前往青海湖的路上,看到“德令哈”的路牌。是海子《日记》里的德令哈吗?是那一声“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今夜青稞只属于他自己”的那个德令哈吗?孤独的情绪如浓密的云层压了下来。<br>我坐在沙滩的台阶上眺望远处。浅浅的潮水涌入又退去。孩子们一个劲地不知疲倦地奔跑,仿佛永远没有方向。恋人们在心形❤的构建下拍照留影,以求爱情的永恒。聒噪的场景,此刻却像一幕卓别林时代的电影在我的眼前放映,寂,而无声。<br>坐船前往青海湖的鸟岛,我说像极了我们鼋头渚的太湖仙岛呀。湖面青阔,水波荡漾,湟鱼鳞现,经幡飘扬。“风动,幡动,心动……”,凡心的我又怎能悟出这番禅道呢?<br></h3> <h3>翻过高海拔的橡皮山,牦牛成群结队漫步在湖边绿意盎然的牧场,它们的呼吸伴随着微风和草香。金黄的油菜花海延绵至湖边,与蓝色湖水交相辉映宛若跌入被阳光花香包围的甜蜜梦境。<br>这一晚,我们入住西宁,自由支配时间充裕。追光少年记录了城市之光而满足;文和我出门不远觅到当地十元一杯正宗的青谱老酸奶而满足;费嘉和小金在大西北补给到新鲜美味的鱼🐟虾而满足;小浓浓为我点对了泡椒土豆丝被夸赞而满足。稍作停顿的休整,也让旅行最后一站塔尔寺的游玩更为放松。<br>塔尔寺依山而建,它带着宗教的神秘有“小布达拉宫”之称。这种神秘,藏在菩提树下释迦摩尼得道的口口相传中;藏在金顶塔舍“保国护民”的祈愿中;藏在藏传佛教素手的酥油花香里;藏在身着暗红袍子僧侣们调转轮回的诵经声里;藏在淳朴的信众三步一拜的匍匐朝拜虔诚里。<br>至此,甘青旅行告一段落。</h3> <h3>图片来自@习习鱼<br>文字来自@海旻<br>鸣谢随队摄影师<br>甘青大环线圆满行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