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La Via Francigena (法兰克人之路)就是从坎特伯雷到罗马的朝圣之路,起源于公元990年。这条路穿越法国,经过瑞士的一部分,然后翻越阿尔卑斯山之后,进入意大利,最后抵达罗马。</p> <p class="ql-block">2016和2017,我徒步圣地亚哥之路3个月,从法国中部的中央高原走到西班牙的圣地亚哥和天涯海角。之后心一直在路上,这种“心野了”的状态,完全出于对大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热爱,滚滚红尘的世界,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大,也时不时需要让脑子清零。3年的新冠疫情,阻挡了我的脚步,今年夏季,我终于能够如愿以偿再次迈出双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推掉了生活和工作中的一切,留给自己一个月的时间,7月20号的黄昏,我来到了英格兰东南肯特郡的首府——坎特伯雷。看到这座大教堂,就足以让我陶醉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7月22日,出发的日子,一大早,起来用早餐。</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8:35,退房。离大教堂开门还有25分钟。于是背着包,在街上逛逛,这座老建筑是1503年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由于狄更斯在此住过,并把它写入他的小说里,这家小旅馆从此青史留名。狄更斯的小说里,这家小旅馆的名字是: The Little Inn </p> <p class="ql-block">街上的房子,颜色跳眼的自然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几百年的老房子,待售,去年7月我来坎特伯雷就注意到它了,一年后依然没有卖掉(售价 995000英镑)</p> <p class="ql-block">房屋的名字高大上《征服者之家》,这个骑士的图案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巴耶挂毯(Bayeux Tapestry, 有950多年历史了),挂毯生动地记录了法国诺曼底征服者威廉1066年征服英格兰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坎特伯雷的西门,鲜花烂漫,随手拍照,如用明信片一样。</p> <p class="ql-block">西门</p> <p class="ql-block">这棵树的树干粗壮惊人,至少300岁吧?</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教堂参观。</p> <p class="ql-block">主殿比起法国的教堂,明显更高。从法国传播到英国的哥特风格建筑,被英国人发展到一个新的地方风格,叫“垂直哥特”(Perpendicular Gothic),可谓“青出于蓝胜于蓝”,我很喜欢。 </p> <p class="ql-block">地面上是世界圣公会的标记。圣公会,英语叫 Anglicanisme。</p><p class="ql-block">坎特伯雷大教堂的大主教,自古以来,英国教会排名第一,将近1000年来,英国每一位君主加冕,都是坎特伯雷大主教给戴上王冠的,所谓“君权神授”。</p> <p class="ql-block">主殿的顶,高。</p> <p class="ql-block">采光用的灯笼塔,扇贝的装饰非常英格兰。这也是英国人对法国传来的哥特艺术的发展,法国以及欧洲大陆的哥特教堂里看不到,我也很喜欢。</p> <p class="ql-block">祭坛区外墙的雕像,左右各3位英国的君主。</p> <p class="ql-block">红玫瑰(兰开斯特 Lancaster) 家族的亨利六世(右一)永远持书不持剑。这位书生国王创立了“国王学院”,英国各地有好几座,包括剑桥的 King’s College </p> <p class="ql-block">祭坛区,也是唱诗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一位本堂大主教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大名鼎鼎的“黑太子”的陵墓,英法百年战争中,他把法国打得落花流水,还俘虏了法国国王“好人约翰二世”。可惜因为疟疾,46岁英年早逝,根据他的遗嘱,他被安葬在坎特伯雷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陵墓上方,还秀着他的戎装、配件、头盔(复制品),有600年历史的原件在地宫里展出。</p> <p class="ql-block">托马斯·贝克特(Thomas BECKET 的灵柩当年放在蜡烛🕯️处),供千千万万的朝圣者顶礼膜拜。1170年,他被英国国王亨利二世谋杀于本教堂,被罗马教廷封圣,朝圣者络绎不绝于途,1538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和教廷分道扬镳,下令毁掉了贝克特的灵柩,禁止朝拜他。</p> <p class="ql-block">彩绘玻璃上的托马斯·贝克特。他的死,改变了英国的国运(此处省去8000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感兴趣者,可以查阅以下链接(大英博物馆2020年纪念托马斯·贝克特被谋杀850周年特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https://www.britishmuseum.org/exhibitions/thomas-becket-murder-and-making-saint</p> <p class="ql-block">朝圣者的脚(走)和膝盖(跪)在400年里磨损了石头台阶。</p> <p class="ql-block">教堂最东头的礼拜堂,早晨柔和的阳光射进来。我投下硬币,点燃蜡烛,跪下为我在巴黎的一位有30多年友情的大姐祷告良久,她的身体有恙,需要治疗。我心中默默祝福她早日康复,并会<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从英国到法国</span>一路上为她祈福。希望我明年经过瑞士和意大利时,她已经痊愈,那时候我只需要点上蜡烛感恩。</p> <p class="ql-block">与黑太子对称的陵墓,是英国金雀花王朝的亨利四世。他篡权,夺取了黑太子的儿子理查二世的王位,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为之后同室操戈的30年玫瑰战争埋下隐患。</p><p class="ql-block">几步之遥的黑太子,如果知道自己的儿子就是被隔壁的侄子亨利四世推翻(和杀死)的话,会是如何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亨利四世和妻子西班牙纳瓦拉的珍妮。</p><p class="ql-block">亨利四世的脸上,缺乏坦然与宁静。</p><p class="ql-block">珍妮与前夫(布列塔尼公爵)的后代之一是布列塔尼的安娜,两次成为法国王后,是珍妮的曾孙女。</p> <p class="ql-block">教堂祭坛区朝东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这个叫玛格丽特的女人(Margaret HOLLAND) 的陵墓少见,很有意思,一妻二夫(前夫和后夫)</p> <p class="ql-block">托马斯·贝克特遇害之处。</p> <p class="ql-block">2把剑以及投影,代表1170年奉国王亨利二世之命杀死他的四位男爵。剑头还是红色的。贝克特当时被砍了头。</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回廊,散发着千年的古韵。</p> <p class="ql-block">回廊一侧的颂经堂(Charpter House),1986年英法两国领导人在此签署《坎特伯雷条约》,决定开挖建设英法海底隧道。</p> <p class="ql-block">玻璃上的历史人物 : 亨利四世,亨利八世,等等</p> <p class="ql-block">右起第一人是维多利亚女王。</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后花园(草药园)</p> <p class="ql-block">西门:几年前伊丽莎白女王和丈夫爱丁堡公爵亲自来到坎特伯雷,为自己的雕像揭幕剪彩,现在他们已经双双进入历史了。</p> <p class="ql-block">教堂地下室的东头,法国建筑师1174年设计的,这位设计师叫“桑斯的威廉”,来自勃艮第的Sens, 世界上第一座哥特主座教堂所在地,比巴黎圣母院还早30年。虽然在地下,却也非常明亮。</p> <p class="ql-block">逃离二战纳粹迫害流亡到英国的匈牙利艺术家二战后送给教堂的礼物:2块彩绘玻璃。</p> <p class="ql-block">教堂南窗的外墙,透露着罗曼艺术和哥特艺术的美丽,伊斯兰的元素一目了然,这是诺曼征服英格兰之后传播到英格兰的。</p> <p class="ql-block">零公里处,该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世界文化遗产标牌处留影。</p> <p class="ql-block">教堂工作人员的负责人为我祝福和送行。</p> <p class="ql-block">征得我的同意后,他第一时间就把我的照片发到了 Instagram, 送上美好的祝福。 </p> <p class="ql-block">教堂木头大门关上时,是这样的,充满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离开之后,走了100米,就是一座天主教堂,叫“圣托马斯教堂”,还是纪念托马斯·贝克特的。</p> <p class="ql-block">一家酒吧。</p> <p class="ql-block">坎特伯雷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单的有3处 : 主座教堂,圣奥古斯丁修道院以及圣马丁教堂。这是圣奥古斯丁修道院遗存至今的大门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奥古斯丁于595年被罗马教皇派到英格兰传播基督教,他和他的团队就在肯特郡上岸,在首府坎特伯雷得到王后 Bertha 的热情接待。</p> <p class="ql-block">之二</p> <p class="ql-block">Bertha,肯特王国的王后,他是法兰克王国的公主,基督教徒,嫁到了肯特。</p><p class="ql-block">她的祖先克洛维斯(Clovis),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公元498年,在法国的兰斯接受洗礼,宣布基督教为国教,这是欧洲基督教文明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p> <p class="ql-block">Bertha 的丈夫 Ethelbert,肯特国王,在妻子Bertha和罗马派来英格兰传教的奥古斯丁的影响下,于公元597年接受洗礼信奉基督教(比法国晚了99年),但是这是英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件大事。</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奥古斯丁修道院早已经是一片废墟。</p><p class="ql-block">公元1438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分道扬镳,成立圣公会,下令毁掉天主教与偶像崇拜有关的一切。圣奥古斯丁修道院于是被毁。</p> <p class="ql-block">圣马丁教堂,奥古斯丁595年抵达肯特,王后 Bertha就把这座圣马丁教堂交给他和团队使用,举办基督教的各种仪式。这是基督教在英国传播的第一座桥头堡,然后很快搞定的国王,很快建起了奥古斯丁修道院,然后盖起了坎特伯雷大主教堂,演变成英国教会地位第一重要的教堂。奥古斯丁本人死后,也被封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97年,国王就在这座圣马丁教堂接受洗礼,所以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我沿着朝圣之路,其中一条街,就以奥古斯丁命名。</p> <p class="ql-block">这是城乡结合部有人烟的最后一条街了,之后就是农田了。</p> <p class="ql-block">这段话很有意思,教育这个词的定义。</p> <p class="ql-block">终于走向了田野与大自然,多么“奢侈”,开心!</p> <p class="ql-block">“法国之路”的路标很清楚。</p> <p class="ql-block">传统的茅草屋</p> <p class="ql-block">2个小时后,走到一座村庄,有一座叫“圣母玛丽亚”的小教堂,门开着,没有人,我进去后自助式给自己的朝圣护照加盖了一个图章。</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座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然后看到有一个电插座,于是给自己的手机充电,顺便休息一会,15分钟充了10%后,离开了,我觉得自己有一个强大的充电宝,不用担心,也没有时间等待充电到100%,想不到这随意充电而多出的10%之后居然救了我!不然我第一夜就要在风雨中露宿街头或田野。</p> <p class="ql-block">继续上路</p> <p class="ql-block">开始有坡度了,于是拿出徒步的棍子。风景很美。</p> <p class="ql-block">英格兰肯特的田野起伏,很迷人。</p> <p class="ql-block">路标一直很清楚。</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苹果园。</p> <p class="ql-block">无边无际的田野里,野花烂漫。</p> <p class="ql-block">天空阴云密布,我有点担心下雨。</p> <p class="ql-block">时不时要走过这种铁门,防止牛羊出去。</p> <p class="ql-block">开始下雨了,于是我拿出专业的雨衣,每次看到这件意大利制造的专业雨衣,心存感恩之心。那是2017年我走圣地亚哥朝圣之路时,走到法国比利牛斯山下与西班牙交界处的一座村庄时,大学的一位同学赠送给我的礼物。我背着它翻过的比利牛斯山,进入西班牙,并走完全程,穿着它到达天涯海角零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雨越下越大,我别无选择。</p><p class="ql-block">路边的这把长椅,是给路人休息的。上面刻着“法国之路”从英格兰经过法国和瑞士到意大利的地形全貌图。</p> <p class="ql-block">雨中的空气格外清新,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人,这正是我所需要的。</p> <p class="ql-block">看着地图上今天的路程还剩三分之一不到,甚感欣慰。</p> <p class="ql-block">这段路走下来,两条裤腿和靴子袜子都湿透了。</p> <p class="ql-block">时不时会有坡度,背着12公斤的包爬坡还是有点累的。</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坡度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在雨中走了将近4个小时,雨一直不停。</p> <p class="ql-block">发现手机的电池含量很低了(12%),于是我拿出满满的充电宝充电,居然充了15%之后,就再也充不进去了!心里一阵纳闷和惊慌,没有电,不拍照无所谓,但是GPS找路,找住宿地,找餐馆,都会两眼一抹黑。</p><p class="ql-block">原来,我自己从法国带来的充电宝,前几天在火车上打盹时,被到站的语音通知惊醒,急急忙忙背着包下车时,遗忘在车厢里。下车后,趁着天还没有黑,走进一家路边的手机电器店,老板是印度裔,我再三强调要高质量的,电量足的,我在他的推荐下,挑了一块充电宝,没有还价,今天第一次用到,就出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段路,4个小时的风雨声,有点受不了了,希望早点到达目的地,找到个地方住下。</p> <p class="ql-block">一天走下来,一个人都没有遇到,终于看到了几匹马。</p> <p class="ql-block">从出发前,脑子里就考虑第一夜在哪里住宿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这条路远远不如法国和西班牙的圣地亚哥之路,沿途找不到合适的住宿地。今晚的目的地是离坎特伯雷19公里的 Sherpherdswell 小镇,这里只有一座接待搭帐篷的露营地,我没有帐篷,不想天天背着这玩意。于是放弃这一可能性,附近还有一处4星级酒店,昨夜是周六,价格247英镑,价格贵了点,还要走好几公里去,我也放弃。我自己自然有我的“好”主意。</p> <p class="ql-block">我有我的办法,我找到了镇上的火车站,乘坐火车去多佛尔(Dover)港或 Folkestone 港,票价才几欧元,第一个是英法轮渡港口所在地,也是我明天的目的地,第二个港是英法海底隧道的出发地之一。那里酒店很多,价格合理,我乘火车去那里住,明天再乘坐火车回到这里,继续走路。问题不就解决了吗?😊</p> <p class="ql-block">总算到达了火车站,不用长途步行去住宿的地方,长长地松了一口气!</p> <p class="ql-block">可以还没有高兴30秒,看到站台上这块显示牌,我傻眼了:今日罢工,车站停摆 !</p><p class="ql-block">而而我的手机只剩下最后5%的电了。</p><p class="ql-block">屋漏偏偏赶上下雨,这就是生活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用最后这点电,我搜索和导航,雨中走了10分钟上坡路,找到了镇上唯一一家酒吧,点了一杯啤酒,给手机开始充电,开始和老板娘聊天,请老板娘帮助我找找住宿的地方。老板娘一个电话给了当地的一位开民宿 Air B&B, 35英镑一夜,含早餐,独立卧室。但是不管晚饭。女主人叫苏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于是我找到一家小超市,买到了晚饭的食物,很容易就找到了苏珊家,非常热情,微波炉帮我把饭打热,美美地饱餐一顿。然后洗了一个有史以来舒服无比的热水淋浴澡,在窗外的风雨声中昏睡了10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计划总算完成了,第一天,老天爷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总步数。明天走到多佛尔港,后天摆渡船回法国的加莱。</p> <p class="ql-block">作者:陶嘉 Bertrand TAO, 在法国生活35年。欧洲深度游线路设计师和导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