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毛窦

华理附院普外中心肛肠盆底外科

<p class="ql-block">藏毛窦(Pilonidal Sinus)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是1833年由Mayo首先报道提出的,1880年Hodge为其定名为藏毛窦,其发病率约为0.7%,16岁-25岁为该病的发病高峰。</p> <p class="ql-block">(PilonidalsinusandPilonidalcyst)统称为藏毛疾病(Pilonidaldisese),是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内藏毛发是其特征。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如此可反复发作。囊肿内伴肉芽组织,纤维增生,常含一簇毛。虽在出生后可见此病,但多在青春期后20~30岁发生,因毛发脂腺活动增加,才出现症状。</p> <p class="ql-block">㈠先天性由于髓管残留或骶尾缝发育畸形导致皮肤的包涵物。但与婴儿的中线位肛后浅凹部位很少找到藏毛疾病的前驱病变,而在成年人确多见。</p><p class="ql-block">㈡后天性认为窦和囊肿是由于损伤、手术、异物刺激和慢性感染引起的肉芽肿疾病。近来证实由外部进入的毛发是主要病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手术疗法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有炎症时则禁忌,应等炎症消退后再行手术。手术方法有下列几种:</p><p class="ql-block">1.切除一期缝合 手术切除全部病变组织、游离肌肉和皮肤,完全缝合伤口,使一期愈合。为了消除深的臀间裂及其负压力,减少伤口裂开、血肿和脓肿,可行Z形成术。适用于囊肿和中线上的小型无感染的窦道,复发率0%~37%,优点是愈合时间短,臀间裂内形成的瘢痕柔软活动,在瘢痕和骶骨之间有软组织,可耐受损伤。</p><p class="ql-block">2.切除部分缝合 切除病变组织,伤口两侧皮肤与骶骨筋膜缝合,使大部伤口一期愈合,中间一部分伤口由肉芽组织愈合。</p><p class="ql-block">3.切除伤口开放次期缝合 适用于严重感染的病例和一期缝合发生感染伤口切开引流的病例。</p><p class="ql-block">4.切除伤口开放 适用于伤口过大不能缝合和手术复发的病例。手术简单,但愈合期长,形成的瘢痕广泛,只有一薄层上皮,粘于骶骨,如有损伤,瘢痕容易破裂。</p><p class="ql-block">5.皮瓣成形术 切除窦道壁表面部分和上盖皮肤,游离皮瓣,进行缝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