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策划好产品,乡村旅游才能“狂飙”下一个暴力行业

木木

<p class="ql-block">文化是旅游最具魅力的卖点,旅游者到目的地进行旅游活动时,不仅仅要求物质得到满足,更多的是想寻求一种情感上和文化上的体验,他们期待得到高品质、高质量的文化旅游产品。面对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在旅游产品方面,最迫切、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创新,而创新就是提高产品的核心吸引力。</p><p class="ql-block">旅游产品策划是在全面掌握地区旅游资源状态的前提下,综合分析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可进入性和周边地区旅游发展状况后,运用创新性思维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策略和旅游产品的过程。</p><p class="ql-block">旅游产品策划是旅游策划的核心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经济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它向上承接主题,是旅游项目文化主题的具体化表现,往下连接建设活动和消费者,是游客最直观能感受到、参与其中的体验活动。</p> <p class="ql-block"><b>01丰富体验观光型旅游产品</b></p> <p class="ql-block">观光型旅游产品是以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乡村特色民居群落、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等作为旅游吸引物,把生态与民俗风情结合起来,旅游与休闲结合起来。主要满足游客回归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原始美、天然美、在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中放松自己,从而使游客获得心灵上是愉悦感。观光旅游产品关键是要丰富其内容,开发蕴含乡村文化底蕴、综合程度高、多层次多系列的产品,突出当地的乡村特色,需要利用当地独特的资源优势塑造旅游产品,满足多元化市场的需求,达到提升产品质量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b>02 创新开发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b></p> <p class="ql-block">乡村旅游产品贵在“村”味,重在体验。指在特定的乡村环境中,一起参加农事活动或者参与民俗活动,体验当地的乡村文化或生产过程。以体验乡村生活和农业生产过程为主要的旅游活动,主要是通过参与民俗活动、采摘等体验乡村生活,借以体验乡村生活或农业生产的过程与乐趣,并在体验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修养身心。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对自然资源及基础设施要求不高,重点在能够吸引游客,使游客能够全然放松,体验美好乡村生活。参与体验型乡村旅游包括特色餐饮、文化体验、农事体验、手工业体验、乡间文艺、亲子活动、儿童活动等类型。</p> <p class="ql-block"><b>03 深度开发休闲型旅游产品</b></p> <p class="ql-block">休闲型旅游产品主要以乡村风景,以宁静、放松的乡村氛围为依托。以滞留休闲度假为主,在水乡、山村和民俗园中小住,在游览地做亲身体验,同时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开发休闲型旅游产品的时候,依托本地资源开展休闲娱乐、风景观光等旅游活动。旅游综合服务项目围绕功能展开,提供住宿、餐饮、休闲等功能,规划森林公园、汽车营地、生态观光园。</p> <p class="ql-block"><b>04 设计复合型旅游产品</b></p> <p class="ql-block">根据游客的多重需求特征,旅游地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将不同内容形式的旅游产品进行组合,形成功能复合型的乡村旅游产品。如:“乡村观光与农事体验”、“ 乡村休闲与康体疗养”、“ 乡村健身与运动冒险”、“乡村观光与商务会议及技能培训”等多种功能的产品组合,使乡村旅游既有单一主题的产品,也有多重主题复合型产品。既可以满足需求单一、旅游时间较短如周末游的游客需求,也可以满足需求多重化、旅游时间充裕如黄金周或带薪休假游客的需求。</p><p class="ql-block">乡村旅游产品要迎合市场的需求,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才会赢得市场。当下游客对乡村旅游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乡村旅游产品策划要满足不同层次的游客的心理需求和精神需求,开展创新型旅游产品的设计,为游客创造更超值的新体验。</p> <p class="ql-block"><b>05 培育打造以“文化”为灵魂的乡村旅游产品</b></p> <p class="ql-block">激活“产品思维”,为乡村旅游打开想象力。以本土文化和地方文化为特色,深入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创意、文化包装、文化经营等方式精心打造文化主题型旅游产品,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并突出“文化”的灵魂作用。乡村旅游不能仅停留在瓜果采摘、村景观赏、农事体验上,而要按照分类指导、个性施策、错位发展的方针。推动乡村旅游向品牌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进一步完善旅游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着力开发一批适应现代生活的旅游产品,让游客既欣赏到别样的田园风光,也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更能体验到美妙的乡野乐趣,真正做到“来得了、吃得好、玩得欢、住得下、带得走”,从而使乡村旅游行稳致远,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p> <p class="ql-block">乡村旅游起源于日本、英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民宿旅游,大规模兴起的时间也只有30多年,但其太过诱人的商机模式很快风卷全球,成为全世界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业态。</p><p class="ql-block">做了一年的项目策划,岁末年终,总结分析这一年接触的数十个项目,其中发现这么几个规律:</p> <p class="ql-block">1、城市项目越来越难做,可以顺利做项目的城市越来越少,需要精挑细选;有的城市甚至80%的常规地产项目都陷入泥潭,不死不活。</p><p class="ql-block">2、跨界项目整合资源力度越来越高,往往一些新兴项目,要求房地产、文化、商业、旅游、养老等几个元素进行综合跨界。资深的房地产人士突然发现,过往的经验失效了,新兴项目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能力和知识储备,越资深的人士越需要刷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能够快速迭代,就无法在白银时代的房地产站在行业潮头。</p><p class="ql-block">3、过往的开发逻辑全变,产品销售的逻辑建立在运营基础上。没有运营的支撑,这些过剩的房子就是垃圾。主题类房地产回归金融本性,房产价值与运营现金流紧密挂钩。</p><p class="ql-block">4、政策导向决定了市场趋势。2014年国家打击房地产泡沫,去化市场存量,允许金融市场适度创新,在从量的增长往质的增长蜕变过程中,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等相关政策决定了市场的新方向。</p> <p class="ql-block">回顾一下过去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一种房地产项目品类,这个品类的市场力度如此之大,乃至于当我们看到的很多项目一经面市,即被当地市场热捧,人流量记录一再被刷新。</p><p class="ql-block"><b>人流意味着什么?人流就是消费力、是现金流、是资产价值的保障。</b></p><p class="ql-block">本来认为这只是个个案,当我们走访大江南北,发现这类项目都是受到市场热捧的时候,可以坚定地说,这就是正在兴起的新风口——乡村旅游市场。</p> <p class="ql-block"><b>为何这个市场会迅速崛起?</b></p><p class="ql-block">这个逻辑很简单,大城市居住的人群开始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生活,建立在车轮和高铁时代的生活方式又拓展了活动的距离。即使在繁忙、快节奏的条件下,也需要在工作之余休闲,体验生活。</p><p class="ql-block">现代社会,每个人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纠结,在焦虑感与温情体验间徘徊,就给了当今旅游市场巨大的机会。——来自于国人心灵的需求是促进乡村旅游萌发的本源。</p><p class="ql-block">所以总结来看,这个市场受到两个因素的带动:第一,消费升级带动下的城市微旅游市场迅速崛起;第二,政府政策导向,乡村旅游成为国家旅游业改革创新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数以亿计的城里人都愿意且有条件到乡村来度过一段宁静的时光,这为民宿游发展奠定了必然性。几十年来一直喜爱倾力建房造屋的农民,完全可以为民宿游提供宽敞舒适廉价的民宿房子。丰富的乡村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为乡村民宿游创造了诱人的大市场。民宿旅游带来最完全的市场经济,更是让农村的变化在短时间内会超过过去几千年的总和。</p><p class="ql-block">民宿经济兴起,农村中的空气、河流、田野、一草一木,农村的风俗民情、农耕文化、农副产品,皆成为市场资源。</p><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是5000年的农耕文化,在这个广阔富饶的农村土地上,孕育了太多的故事、风俗、文化和传统。如何将泱泱5000年撒满中国广袤土地上的农村文化与现代技术、时尚风潮结合,成为一批行业新锐公司埋头研发、苦心打造的重点。</p> <p class="ql-block"><b>乡村旅游项目该如何打造?</b></p><p class="ql-block">1、扎根本地,研究文化脱离了文化作旅游,就像脱离了商品作商业一样,没有根基。文化的种类很多,包括本地民俗、美食、典故等等都是值得植入的文化调料。</p><p class="ql-block">旅游的根本是文化,是心灵的体验。做好文化,是做好旅游的最基本条件,乡村旅游也无不例外。</p><p class="ql-block">2、精心设计,营造场景,以巧取胜白银时代是设计为王的时代,而不是资本为王的时代。轻资产、重情景的项目就会产生很好的人气和现金流回报。</p><p class="ql-block">如何将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商业设计、美陈设计、艺术设计和商品设计等多个设计门类聚焦在一个产品上进行研发和创新,这些都是决胜市场的根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