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水凤凰"雄水雉孵蛋育雏,彰显父爱如山<br> "夏候鸟"水雉,俗称:凌波仙子、水凤凰,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br> 水雉在长江、汉江流域,均为夏候鸟。水雉雌鸟和雄鸟长相极其相似,但是雌鸟的体型巨大,而雄鸟则较为弱小,体重约为雌鸟的一半左右。栖息于富有挺水植物和漂浮植物的淡水湖泊、池塘和沼泽地带筑巢产卵育雏。每年春天,从遥远的东南亚迁徙到江汉平原地区繁殖育雏,深秋时季,再返回南方越冬。<br> 今年夏天,我在江汉平原的沙洋黄荡湖一块芡实塘里发现了一窝5枚橄榄色的水雉鸟蛋,隔一会就飞来一只雄水雉在孵蛋。于是我从6月27日至7月21日,只要天气晴朗,每天下午我独自一个开车前往到湖边观察拍摄纪录了水雉鸟孵蛋全过程(有高清视频)。谁知,一晃到7月21日,5枚水雉蛋破壳小鸟出窝觅食,整整蹲守了25天。19日,终于有3枚鸟蛋破壳而出了,水雉鸟宝宝破壳出来乳毛未干,水雉鸟爸爸就用自己那温暖的翅膀将刚出窝的鸟宝宝紧紧抱在怀里,用体温烘干。水雉鸟宝宝乳毛干后会自行站立起来行走,水雉鸟爸爸就会带鸟宝宝在窝边芡实上觅食。20日又一枚鸟蛋破壳而出,21日第5枚鸟蛋破壳而出。我还惊喜地发现水雉小宝宝一出壳,乳毛一干,就会窜到鸟窝四处觅食。搜索百度介绍,水雉产卵鸟窝一般只有4只鸟蛋,孵化周期26天。可我见到是最多的有5枚鸟蛋。雌鸟交配后,只负责产卵,由雄鸟担负孵蛋育雏的艰辛任务。21日,小鸟全部出窝,在芡实塘里只见到雄水雉带领4只刚孵化出来不久的水雉宝宝在觅食,还有一只水雉宝宝不见踪影,是死是活不知,是否掉进深水里淹没了还是一个谜。<br> 10年前,我就在大自然走马观花拍摄"水凤凰"水雉,只有今年在湖中偶然见到一窝5枚水雉鸟蛋,就让我下定决心坚持每天按时到湖边蹲守,观察纪录雄水雉孵蛋全过程。功夫不负有心人。水雉宝宝出壳后,已回归大自然自由自在觅食生长,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安静下来。大自然馈赠的这份贵重的礼物,让我深感心情愉悦!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们人类向往的宁静生活。</h3> <h3>作者简介:董玉清,生于1957年5月,祖籍浙江镇海,出生于湖北宜都,生长于松滋,现在定居于荆门。荆门日报社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96年加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1998年主编出版《中国珍稀野生动物摄影作品集》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出版摄影专集《中国鸟类》荣获湖北省"屈原文艺奖”。其个人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中华环境奖、地球奖、湖北省环境保护政府奖等荣誉称号。漳河中华秋沙鸭保护基地创始人,现为荆门市爱鸟文化研究会主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