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的回忆

Xinxin

<p class="ql-block">新安江大坝把新安江一割两半,上游水库便是闻名遐迩的千岛湖,下游便属于建德白沙镇。虽然白沙的新安江没有千岛湖的知名度,但作为父母是大坝的建设者,这白沙的新安江则是我的最爱。在那新安江畔,我度过了个无忧无虑的童年,那里有无数快乐美好的回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为新安江顶有“17度清凉”的美誉,是炎炎夏日的避署佳地。乘此回国休假之际,我便动员和拉上了位我多年的好友,一同踏上了去新安江的旅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杭州出发,经2个半小时的行程后,便到达了目的地。等候多时的发小便把我带到早已预订的,位于新安江边的“罗桐九姓渔村”洒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酒店门口,见有一株千年大樟树,枝繁叶茂。不由自主地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玩疯时,时常忘了回家。会在一颗大樟树下,躲避那突如其来的大雨。难道是这颗樟树吗?发小证实了我的猜测。感叹五十年的时过境迁,物是人非。</p> <p class="ql-block">走进预定的房间,拉开窗帘,美丽的江景尽收眼底。水面波光粼粼,河对岸高楼鳞次栉比,象一幅山水画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决定出去走走。经过大厅,一幅关于“九姓渔村”的'装饰屏风映于眼帘。九姓渔村是生活在新安江上以舟为家、以渔为业的水上部落。由于电站的建设,九姓渔民被改变了日出撒网,曰落泊舟的生活方式,被安置于岸上。他们的孩子便进了学校。</p><p class="ql-block">回想读小学五年级时,因文革的原因,我所在的班级并入同年级另一个班。班上就有些是“九姓”渔民的后代。他们的年纪要比班上其他孩子年长几岁,但读书的能力却不尽人意。而班上有一钱姓女孩则是例外。因为这些上岸的渔民生活条件的简陋,所以穿着有些另类。开始我也有点看不起穿着“可前后互换的裤子”的她,背地里还会嘲笑于她。但因为她的懂事和对人的忍让,最终我们成了不错的朋友。那时我经常出入她的家。她的家正是我住这酒店的位置。是在门口这颗大樟树的蔽阴之下。那时从江岸到行车的公路是一个很陡峭的陡坡,而门口的这颗大樟树处在陡坡的高位, 树边是块平垣之地。在这块不大的平垣地上,建有2幢住着这些上岸的九姓渔民。而我这钱姓同学的家便是其中一幢东面第二家。据说她后来成了一位中学教师。不知她现在知道,在地球的另一端,还有一人不时的在记褂着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晚饭后,在落日余晖的陪伴下,我沿着江边的亲水堤案往前走。欣赏着“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的美景。走着,走着…在一处台阶与河水交接处,几个孩子的笑声引起我的的注意。看着一个孩子把脚插入水中,那冰冷河水的刺激,让他兴奋大叫着。而在水中待久后,那冷得刺骨的水又迫使他跳出水面,然后发出更加兴奋的笑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情景将我带入了童年的夏天。那时代署假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在放假后的第一. 二周,在没有任何人的催促下,我们会白天黑夜地写作业,尽快完成厚厚的署假作业。因为知道老师根本不会仔细批改,所以作业大多是敷衍了事。只求每页都有答案,但不求正确与否。当作业完成后,剩下的就是幸福的玩耍时间啦。每天下午到江边打卡是必做的事,游泳嘻水是我们当时的最爱。我有时约上几个小伙伴,有时约不到小伙伴,就自已独往。没人引导,没人教练,自我训练。以至我不入流的游水技能,也是“自我成才”。<span style="font-size: 18px;">由于江水寒冷,河流湍急,江底不平坦,</span>不时会传出某某人,某某家的孩子不幸溺水的消息。但那丝毫不减我与小伙伴每天江边报到的热情。由于江水寒冷,在水中是不能侍上太长的时间的,每游一会,都必须上岸在阳光下晒上几分钟,不然腿肚子就会抽筋,运气坏时,处在水深湍急之处,被会被龙王爷带走。但我仍是乐此不疲。母亲对我这野孩子也是放任自由,从未对我与生俱来的冒险天性有任何的指责和阻拦。我那时的目标是:完成横渡激流遍布的新安江。但始终遗憾,从未实现此壮举。记得一年,暑假己近尾声。这天天气突然转冷,温度降得很低、天气还下着小雨,人们换上了秋装。但我硬是拉上了两小伙伴去江里游水。但最终还是抗不住寒冷,怱怱地玩了一会,便穿着湿衣服跑回了家。当我换上了干衣服后,再次去其中一小伙伴的家想再找她玩时,发现她正缩在墙角,未换的湿衣仍被裹在身上,两眼泪汪汪地看着手上执着小木条的母亲,听着她的呵斥。 她母亲平时待我很好,但此时我却被吓着了,不敢向前挪动一步。但那时的我,却有种莫名的幸福感,因为没有任何人对我有任何的责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为新安江大坝建设者的子孙,如果来到新安江,而不去访问一遍父辈们所建的大坝,那是件不可想象的事。这天一大早,我们便驱车来到了大坝所在的紫金滩。远远可见宏伟的大坝和相隔200米的横跨两岸的紫金滩大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里,在这座跨江大桥的西头有座二层小楼(现这小楼己完全不复存在)。母亲工作多年的现场医疗急救室便在此楼的一楼最东面。在这小楼里,还有调度办公室。记得每次从幼儿园被调度室的叔叔们接回来时,我都会在急救室里玩一会,然后和母亲一起回家。母亲在世时,她都会提起那段时间的许多往事,其中一件往事在我脑海是映象最为深刻。</p> <p class="ql-block">这座跨江大桥前身是座横面狭窄的简易揽索桥。桥两头高,桥中间底。人走上去,揽索左右晃动,桥下三十米是湍急河流。行人必须手拉两边护卫搅索,方能安全过桥。这天母亲带我下班过桥。因手上还有一大物件需带过桥。所以没办法象住常一样用一只手保护我过桥。如果让一个个子低于护桥揽索的孩子自己拉着揽索,在左右晃动的桥上走是件危险的事。母亲决定背我过桥。但一手拿着物品,而另一手得抓紧索带,记得母亲很认真地对我说:“你两只手要紧紧勾住我的脖子,要勾紧了,千万不能松。一松手你就会掉到河里去”。刚刚懂事的我,竟然很认真地点了头。在剧烈晃动的桥上,我环绕母亲脖子上的双手紧紧拽着。母亲一步一挪地艰难地过着桥。不知过了多久,我们终于到了彼岸。我现在都不能想象母亲的毅力。这精确地诠释了何谓“为母则刚”。母亲过桥后,在桥头大声喘着气的画面映在我的脑海, 至今清晰难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快乐的时光总是一闪而过。几天的旅程马上要结束了。我和美丽的新安江即将再次道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晨曦刚露,我再次接爱江面上缥渺可爱的奇雾的拥抱。再见,新安江,我童年的故乡!</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