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乘风归去——读鲍鹏山老师的《风流去》有感

若有所思文学梦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学校举办的读书月活动中,有个书记校长荐书的环节,主办单位给我们部门也分了一套,其中一本是鲍鹏山老师的《风流去》。书本设计简洁,月白封面只用目录竖列着作者选择的、从春秋老子到魏晋时期的谢灵运,共计36位风流人物,都是些历史上有名的圣贤文臣、君子小人和英雄隐士等。在每个名字下方,作者又配个概括人物特点的短句,如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李斯-斯人斯鼠、张良-绵软的剃刀、董仲舒-巫师与媒婆、梁冀-过把瘾就死、阮籍与嵇康-谁的去处好...看到这样有趣的标题,就很吸引人,有读下去的欲望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想到自己虚度半生,谈起诸子百家,时时云里雾里,说起名人轶事,常常张冠李戴。在倡导文化自信的今天,委实有些说不过去。如今好书在手,身闲意适,何不就此全面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文化?于是闲暇之余,时不时翻看一篇。好在这样散文式的人物传记,每篇短则几页,多则几十页,相互之间又错着年代,没有什么故事的连续性,不必追剧般一口气读完。而且,鲍老师活泼的文笔也使长篇的分析论述不显枯燥,有引人入胜之感。慢慢地看,细细地品,不仅不累,反更觉有味。在两个多月的空余时间里,我就完全没有压力、不知不觉地看完了全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读罢废书而叹:真真是本集历史与人文于一体、文采斐然的好书!非常认可扉页的评价,说作者的每一篇文章都化合古今,干净纯粹,见解独到且温情,以逻辑的严密和饱满的诗性、热烈的情感见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鲍鹏山老师有很多头衔:文学博士,作家,学者、教授等。所以看他的文章,既有理学家的严谨,又有诗人的激情;既有评论家的犀利,又有文学家的多姿,还有教师的循循善诱。作为一名古典文学与哲学教育研究的大学教授,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用因果关系,阴阳关系,科学与玄学等多学科交叉知识,精准细剖数千年来的各式代表人物,并对他们背后的文化、制度、道德进行鞭辟入里的分析,同时由于他对文学还有很高的鉴赏力,能够将自己的激情淋漓尽致地倾注在作品之中,让人读起来倍感痛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羡慕作者喷涌的泉思,丰沛的情感。他对人物的评判,没有知识分子惯有的愤世嫉俗,没有刻意标新立异,也没有照搬照套,而是充满理性的思考和智慧慈悲的解读。他对近现代史如数家珍,能清楚、准确、连贯地表达自己想要说的意思,其深刻绝非当今流行的故事加一段大而无当、肤浅的“心得”“感悟”套路文可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鲍老师自己说,他用情最深也最好的文章,都收录到这本《风流去》里了。只要认真读过这本书,就能感受到作者文字和思想的力量。倘没有深刻的人生观,真实的生活体验,迅速而犀利的观察,熟练的文字技能,活泼丰富的想象,决不能产生这样的作品,这一切都得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是啊,几十年的心血之作,他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让我们读了他的书,犹如吃惯了味精佐料勾兑的垃圾速成食品,突然间品尝到一顿原汁原味又精工细作的大餐,给人以极大的精神享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鲍老师的文章更如美酒,具有水的形状,火的内容,经过时间的酝酿,充满力量,让人回味无穷。在此,我就细品出如下几点体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文质浑融的诗意表达,潇洒又好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对大众而言,学术文章的可读性总是低于文学的。学者需要直接表达创见,犹如庖丁解牛,能看透、看穿、看破许多文学作品的叙事陷阱,删除修辞屏障和抒情动机,但这会使人丧失掉不少阅读文字的乐趣。其实,再高明的思想,想说服人吸引人也是需要文采的。鲍老师的这本书算的是一本成功的人文历史散文集,他对人物的描述和评价,具有娴熟的理论功底,同时还能用恰当的话语将文学的感知从字里行间解放出来,避免了史论的乏味无聊,这也是吸引人不断读下去的重要原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鲍老师行文爱用排比、比兴、咏叹等文学手法,全书随处可见这些激情澎湃语句,如“屈原触不到贾谊的额,贾谊握不到屈原的手;他们隔着百年的时光,各自孤独”;“他正当盛年,立功事业刚开个好头,前程似万里长江之初发源,生命如蓬勃春花之绚烂。但是,他必须收敛其花瓣,内敛其热情,蛰伏其雄心,宝剑入鞘,骏马卧槽,无论外面的世界多精彩,官场多煊赫,疆场多壮烈,他必须寂寂寥寥,年年岁岁,青灯古卷,石砚羊毫。谁能甘心宝剑折断为锄犁,平戎策换得树书?又有谁能放弃逐日,弃其杖,化为邓林?”;“这是血腥荒野上傲放出来的花朵,面对平原上的累累白骨,这花朵感伤但不无奈,愤怒但不痉挛,它是一片黯淡中的鲜艳,是失血的历史两颊的红晕,是艰苦中傲世而立的卓绝,是无涯的人生苦难中放逸而出的风流,是清贫中亭亭玉立的美丽,是漫长的悲怀之后爆发而出的壮烈,是充满血与泪的时代的希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瞧瞧,这是多么酣畅淋漓,才气飞扬的表达!这本书,应该不是严格的学术著作,观点未必是大创见,表述也不够客观,然而学问要有鲜活的生命力,偏激中有大人格,有对中华文化的大爱。有一腔热血和真实的情感,胜过无数。从社会功效而言,也能更加显示出与现实的相切相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空变幻,人性亦然。对于喜欢听八卦的人,此书也提供了很多饶有情趣的秘闻,令人忍俊不禁,比如德高如孔孟,却感化不了自己的妻子,反而闹得要离婚;司马相如没有思想,没有感情,只追求感官的快乐,是个典型的花花公子;中国的传统文化,由于太偏袒男人,以致把男人全惯成朱买臣这类货色,没本事有脾气,没正气有无赖气,没良心没同情心没责任心,只有一点自私心小人心;有兄长的人好命,像孔老二、武二郎等,自小生活在别人的牺牲中,自私,不自觉地损人;陈平与刘邦很像,为前程甘做上门女婿,居然娶了克死五任丈夫的富家女;梁皇后娇宠惯了的,哪受过这种气?她又怕又怒又恨,再加上性饥渴,气大伤身,活活气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只有细节生动,个体才会复活,只有个体复活,历史才会复活。作者在史料之外搜罗活生生的细节,寻找生命的原始形态,发现历史缝隙里的幽微,甚至不惜动用自己的想象来弥补细节的不足,恢复生命的血肉。让人读得开心,也学到真正的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书中引文也很有特点。毕竟现代人读文言文有困难,再经典的作品如《论语》《史记》等,让人读上几句就不免疲惫,容易放弃。为便于理解,也为溯源,作者引用时安排译文在前原文在后,让读者自己作对比。由于作者深厚的国学修养,用什么、如何用都引用得恰到好处,读起来很是流畅自然。当然也有很多为不损其神韵直用不译的,如耳熟能详陶渊明的名作几乎都是直接上原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者虽嬉笑怒骂常见,但严肃之洞见也比比皆是,他说,假如语言不能保持它的清晰性、纯洁性、科学性、逻辑性、严密性,不能保持它内在的秩序与平衡,不能保持它自身的不可亵玩的尊严,而任由人们随心所欲地去宰割,那么,这个已经成为我们思维工具的语言,必将毁坏我们的思维。我们经由语言建立起来的对世界的知识体系也会坍塌。一旦语言混乱了,这个世界在我们意识中的面貌也将混乱。过分诗性的、缺少逻辑性与科学性约束的语言是有害的,它将因自身的不确定性、不安全性,使人与世界都不确定起来。正因他对语言运用的重视,所以他的作品读起来不仅流畅易懂,而且结构严谨,有根有据,经得起推敲。</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风流人物的率性表达,生动又有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鲍老师对他书中人物述评多采用幽默笔法,让人读罢不自觉就像看到一副人物肖像漫画,虽然知道很是夸张,但一眼望去就是本人,究其因,大概是他只追求纯粹,抓住了人物的精髓吧。为不损其神韵,这里直接摘抄几段他的原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孟子谈问题,不是在说"这样是真的",而是在说"这样是好的。所以,他所谈的,不是真理,而是道理。他认定价值判断优于事实判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庄子是乡野文化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野味,且有一种湿漉漉的水的韵味。如遍地野花,在晨风中摇曳多姿,仪态万方,神韵天成。这里生活着的是令人无限景仰的大鹏,怒气冲冲的挡车的螳螂,自得其乐的斥鹦,以及在河中喝得肚皮溜圆的鼹鼠,这些自然意象构成了他的著作中独特的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庄子把死亡当作是生命的另外一种状态,今天是人,明天变蝴蝶了,所以这下你就安慰了很多,他的魅力在于他能够把激情与超脱完美地结合起来,他的世界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想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荀子是真正把儒家嫁出去的人,是他让儒家成为帝皇尊崇的学派。孔子强调仁,孟子强调义,而荀子强调的则是顺,意思就是要求儒生们都要听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屈原死了,我们苍白了。屈原对中国最大的影响是他的失败,在离骚和九章里边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这种失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关独特个人与社会历史发生冲突惨遭残酷毁灭的记录。屈原的诗里边有大爱大恨、大悲大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韩非子对人性毫无信心,认为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其实也只是利益关系,是一个倡导严格法治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6.东方朔,真正的终极人生智慧,须有圆满丰富的物质生活,以应付各种肉体之欲求;且又拥有对此种生活圆满解释的哲学,以应付各种出自内省的或外来的诘难。达到了经济和精神的双重自由。这种水平刚刚好,既不用像大多数人那样为房子、车子、养老、教育问题操劳一生,也不用像坐拥百亿千亿的富翁那样,财富多到成为一种负担、一种社会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7.不喜欢朱买臣,甚至觉得他的名字都让人不快。我原本爱走极端。你看,买臣,买臣,还朱买臣:分明是富贵朱门家里收买的弄臣。确实有些人的名字里就透美庸俗与低级趣味。但我还要写写他。对恶心的东西,总不能丢在那里不管,总得处理掉吧?这朱买臣已惹我难受二十多年了,就让我这次痛下决心把他处理掉吧。这二十多年来,他确实一直在破坏我的好心境,这可能是出于一种古怪而常见的心理:大凡让我们视觉难受的东西,我们会在理智上告诫自己不要看,却禁不住地要多看一眼。比如看一个泡在药水里的怪胎……相信读者也有相似的心理经验……那就让我们也看看朱买臣这个文化怪胎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8.刘邦战胜项羽,证明了在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里,流氓战胜贵族的必然,下贱凌辱高贵的必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陈平能在险恶的官场中成为不倒翁,当别人纷纷灭顶之时,他却能稳坐钓鱼台,善始善终,又证明了手段有时超越道德范畴而存在。或者,让道德也暂时委屈一下,为了更好地伸,有时得能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0.我一直比较喜欢武帝,他有幽默感。他有洞悉人性后的残忍毒辣,而在无关紧要处,这种对人性的洞悉又使他理智明澈而富有幽默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1.建安作家有志气,他们志深笔长,慷慨多气;竹林名士有思致,他们满怀忧生之嗟,愤怨之情;西晋的名士们则既无志,也少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2.孔融与祢衡:对于他们,较高的文化素质,不是他们服务社会的资格和能力,甚至也不是他们自我修养的基础,反而成为他们藐视众生、唐突价值、颠倒人伦的资本。他们是文化的垢甲,是文化的堕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3.陶渊明从自己的体验出发,从自己的时代出发,发现了人生荒谬的基本事实,从而超绝而去。不再沉沦于人生的悲剧本质,而是尽量享受人生的乐趣:天伦之乐,田园之趣,出游之快,对了,还有悟透人生之后,心灵的宁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是真名士自风流,读史也读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历史无真实,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所有的事件都是川上逝水,唯有人物的善恶、气度、性格,可以被一代代后人体验。正如萨特所说,这些人只是现实生活中的"缺席者",而不是死者。真正深刻的历史,不是人们对已往事件的死记硬背,而是后人对前人的理解、接受、选择、传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历史没有韵脚,没有虚构,没有开头和结尾;但是历史有气象,有情节,有收纵,有因果,有大量需要边走边叹、夹叙夹议的自由空间,有无数不必刻意串络却总在四处闪烁的明亮碎片,站在一个历史的新阶段来重新审视作品里发生的故事,带着当下对生活的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理解生活的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到底是生活重要,还是所谓的学问重要?假如学问只是使人们忘掉真正的生活,甚至扼杀真正的生活,躲开生活的阳光与不去正视生活中的淋漓的鲜血,漠视大众的喜怒哀乐,还叫什么学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面对问题有真热情、真关注,其关注程度甚至超过了对自身利害的关注,才能成为一流的学者。且可以保证他在学问上坚持真理,而不肯出卖良心,出卖学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3.写作是一种智性的表达、灵魂的醇化和精神的提升。写作到一定的时候,技艺层面已经区别不大了,彼此之间比的就是胸襟和气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4.灵魂的认真和活泼,是内在的精神生活的连贯性,而不是写作。如果没有这种内在的生活,身体在外部世界里做什么都无所谓,写作、自然探险、社会活动等等都没有根本的价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5.人性属于自然的范畴,而善恶属于伦理范畴。 到自然现象中去寻找道德意义,或把道德依据托之于自然,是典型的唯心主义,也是古今中外思想家常犯的错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6.堕落之人跟他们身上向善的力量之间的斗争总是让人着迷。不论在多么黑暗的时刻,不论邪恶的力量何等强大,也都有人性的光辉在闪烁,也总有人类的灵魂在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7.法制政治正是反道德政治,倾向于把人看成小人,其结果往往是道德的:既然防止了小人,在制度上杜绝了小人,那么,人要适应这个制度,便只能成为君子。而道德政治正相反,它是先君子后小人的。它倾向于把人想象成君子,政治目标建立在对人(当然是当权的人)的道德信赖之上。它往往只是一种崇善的信仰,而没有一种防恶的制度,结果便是,君子自君子,小人自小人。你若愿意当君子,当然可以;但如果你要做小人,我们也没办法。且由于没有奖惩制度,你当君子,你会一无所获,并且常常杀身成仁;你做小人,你会占尽便利,无往不胜。于是,为了适应这种体制,我们便只能做小人,政治正是由此变成了不道德的政治,且也拖人下水:在这种体制中,为了适应,人也就变成了不道德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8.有人肆无忌惮地破坏法度,另一些人就干脆用复仇的方式把法度取而代之。仇恨生了根,残忍发了芽,国家权威却无影无踪。社会弥漫着仇恨而四分五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9.宦官那边是弄权,党人这边是"弄德",宦官的残忍是权力的残忍,是恶的残忍,是私的残忍;党人的残忍是道德的残忍,是善的残忍,是公的残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0.我们见过"政治上正确"的严肃面孔太多了,我们简直不奢求活命,只求死前能松一口气。我们有时真的是仅仅需要屠夫唇边的一纹笑意,屠刀尖端的一弯柔美的曲线。用他的幽默,作为我们的临终关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1.济世者虽代代不绝,但几无得志者,需要勇气,绝大地付出、承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2.文人共同的特征就是:都在体制之内,而深感逼仄。在无力感、虚弱感下,面对强大的外部压力,咀嚼自身的失败,而产生精神上的保护性的幻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3.当一个人完全不讲道理时,他是无法被驳倒的。这就叫——不可理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书卷多情似故人,忧乐每相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网上流行一句话:喜欢一个人,始于共鸣,陷于才华,终于人品。我们读一本书,读到精彩处,往往情不自禁地要喊出声来:这正是我想说的!沉睡的感受唤醒了,失落的记忆找回了,朦胧的思绪清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世间确有一些人的心灵是类似的,有许多学者生活于不同的时代里,相距多年,然而他们思想的方法和他们的情感却那么相似。苏东坡说,当他第一次读庄子的文章时,觉得他自从幼年时代起,似乎就一直在想着同样的事情,抱着同样的观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毫无疑问,鲍老师特别敬重司马迁,是他为人为文之楷模,写作风格也跟他一致,轻事而重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写司马迁的时候真的是掏尽了心力。试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评他的文:他的思虑已非常人可比,他的见识之高,在中国历代史家中,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他的浪漫情怀,为现实之残酷所折辱,如同一树婆娑而为秋风掠夺,却恰好删繁就简,真骨凌霜,苦难风流;他的多爱品性,为专制之铁蹄所践踏,如同一池荷花而为严寒凋杀,又正似去伪存真,傲枝听雨,艰苦卓绝。他的眼光更辛辣,心智更深沉而文字手段臻于炉火纯青。他的文字中再也没有废话,没有那些道德废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评他的才:司马迁以第三人称的叙述主体从容地说着,却与一般历史著作的冷若冰霜不同。他说得那么富有表情,有时赞赏,有时倾心,有时怀念,有时祭奠,有时愤怒,有时讥讽,有时鄙视。有时,他的叙述中出现了较完整的情节,有人物,有性格,有细节,有口气,有环境,像一则则话本小说。但是,他绝不满足于人们对故事情节的世俗期待,绝不沦入说唱文学的眉飞色舞,叙述的步履依然经天纬地,绝无丝毫哗众取宠之嫌。有时他不得不评论了,除了每篇最后的“太史公曰”,也会在叙述半道上拍案指点,却又点到为止、继续说事。事有轻重远近,他如挥云霓,信手拈来又随手撇去,不作纠缠。这样一来,他的笔下就出现了各种色调、各种风致、各种意绪、各种情境的大组合。明君、贤相、恶吏、谋士、义侠、刺客,各自牵带出鲜明的人生旋律,构成天道人心、仁政至德的丰富交响。这便是真正的“历史文化大散文”。他在汉赋的包围中,居然不用整齐的形容、排比、对仗,更不用辞藻的铺陈,而只以从容真切的朴素笔触、错落有致的自然文句,做到了这一切。于是,他也就告诉人们:能把千钧历史撬动起来浸润到万民心中的,只有最本色的文学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评他的性情:司马迁是一个与自己笔下的人同生死共挣扎的人。用纪传体来编写历史,因为他更重视人而不是事。《红楼梦》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太史公书》亦是千人一哭,万代同悲,一代一代的人物以及他们对历史必然性的反抗,对自身命运的体认,构成了《史记》中最绚烂、最悲壮、最华丽、最哀婉的主色调。史学成了人学,必然性成了戏剧性,逻辑的链条崩解了,生命的热血喷涌而出……尼采说,一切书中,我爱那以血写成的。司马迁的《太史公书》,不仅是以血写成的,而且还是重重的血:历史的血,历史人物的血,再加上他自己的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评他的贡献:司马迁的伟大是他关注着人类天赋中的自由精神、原始的生命激情、道德勇气下的义无反顾的心灵;关注着历史人物的血性、气质、性情,以及那种冲决逻辑的意志力量。中华文明能够独独地延伸至今,可以潇洒地把千百年前的往事看成自家日历上的昨天和前天,都与他有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评他的节气:屈原直截了当地选择了“玉翠”,司马迁为了《史记》暂且选择了“瓦全”。他们仍然保持着内心深处的“皓皓之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对于司马迁的死,历史上没有明确记载,卒年无法确定,死因也众说纷纭。然而这更让人敬重,世人多以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为毕生追求,只有他和张良等这些极少极优秀的人,才真是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洒脱,让我们望其项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作者的这本历史评论书也是模仿司马迁的笔法去写的,深度观察,巧妙体现,获得书中的“味”,他便会在谈吐中和写作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读起来照样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星汉灿烂,北斗指航;沧海横流,砥柱巍然。作者在剖析历史人物时,真情流露,爱憎分明,他也常借用近现代名人的观点,发思古之幽情,抒自己之胸臆。他特别喜欢引用鲁迅文章、事迹、名言,如“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尽管我们的历史充满苦难,苦难中总是存在着那些“中国的脊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红楼梦》开篇不久,有一段借贾雨村之口,述说世间男女秉天地之正邪二气, 清明灵秀,或应运而生,或应劫而生的精彩论断。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呀。虽不能至,心向往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缘分的天空下,谁是作者与读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鲍老师是位专家学者,所以首先他应该是一位读者,他研究历史和文学,学而思,思而写,在著述的当中去拓展感知到的那个世界,于是又成为作者。这是最辛苦,也是最有收获的阅读,引发了投入和创造。他像一名高级侦探,能够在书籍的丛林里,根据某些蛛丝马迹发现下面的巨大宝藏。那些严肃书籍向他发出信息,他的精神接受了信息,并立刻产生新的信息。这种混合的信息引领着他进入精神的隧道,就在那个地方开始了勇敢的揭示。材料尽管大致相同,每个作家却有他不同的选择与安排。会读书的人说话时,说他自己的话,不堆砌名词,不旁征博引,所以仍可以有他特殊的艺术成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读者与作者的关系,那首现代诗《断章》大概体现得最妙: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相对来说,读比写要容易一些,而且同样受益,同样启智开窍。需要注意的是,一本书不论外界如何评价,若是它不能真正引起你的兴趣,对你来说,这本书仍然没有多少味道。就像同一位高厨做的菜,美食家的评判也许会截然不同。相反,有时候偶尔看到触动自己的一段话,甚至是几个字,它立刻就会和我融为一体,变成我的一部分。没办法,思想永远是依靠个体的存在而存在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鉴赏标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性相近习相远 ,只给懂的人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文如其人。张牙舞爪的人,往往是很脆弱的。真正强大的人,是自信的,自信就会温和,温和就会坚定。我从鲍老师的书中看到了他的从容坚定与自信。主要体现在三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是此书挑读者,他只为那些喜欢他作品的读者写作。不媚世俗,不人云亦云,与网上那些动辄十万+的阅读量、所谓美文短文相比,这本书内容深刻,60余万字,16大开本,沉甸甸的手感,是名副其实的大板砖,一般人是看不下去的,但他毫不妥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是这样一部几乎集他本人一生心血所成的大书,既没有请当代名人为他作序,也没有后记,他为自己作代序,名字叫《父亲的家国》,以此向天堂的、充满家国情怀的父亲致敬,实乃用情有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是作者完全没有利用自己的名气,在网上营销自己的公众号,他的微博设置开放仅半年,除了简单地回复读者的感谢之语外,最多的就是不知看了什么好东西之后发的“好好好”几个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空而无世俗欲念的心灵才能充满阳光。心灵充满阳光,可不就得大从容大安宁大幸福;可不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这是他评价陶渊明的一段话,他自己应该也在践行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读鲍老师的书,就像看到了从远光中走出的一位清朗的君子。他动若清风,静如秋水,心容世事而不争,意纳万物且自明。看他网上的照片、讲学视频,始终都是笑着的,对各种历史细节和故事如数家珍,无论走到哪,都能开启随时随地讲段子、拼文化模式。然而术业有专攻,我感觉他的写作远好于演讲。他现在早已是名人了,名人为人名所累,有时候不想说也得说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代社会的悖论之一,就是一个文化设施完备的文明,却同时是一个憎恨思考的时代。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变得如此急躁和缺乏耐心,期望的是尽快满足欲望,却很少停下来思考满足欲望是为了什么,所以不快乐的人越来越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真正的作家都有一颗慈悲心。鲍老师就想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里思考历史,指导现实。一本好书,真诚和专业才是必杀技,即使在评论界遭冷落或贬斥,却被许多无名读者热爱和珍藏。这种无声的评论在悠长的岁月中发挥着作用,归根结底决定了书籍的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还是喜欢读厚厚的纸质书,特别是像鹏山老师写的这样的佳作。读书时的思维运转,跟在刷抖音时是完全不同的。后者只是转身即忘的消遣,前者却是雁过留痕的提升。我用几天的时间不带任何顾虑,不自量力认真分析他的作品,也是在向他学习深度阅读的一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风流去》的时候,不知怎么脑子里总在循环着一首老歌:老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历史的天空》,里面曹操扮演者也姓鲍,叫鲍国安,而恰恰鲍鹏山老师也最欣赏曹操了,这是不是又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英雄际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哪/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寻找好书也靠缘分的,感谢学养深厚的书记校长伯乐般的荐书。只是这样的好书看一遍是不够的。那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认真写下这篇读后感,赚取读书卡,买做枕边书,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7月21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