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里,总有人在不停地奔走着,或许不经意间会发现,让身体行走在广阔的天地间,是那么地愉悦与安宁。为期八天的西北之旅今天画上了圆圆的符号,在列车的疾驰中,我的脑海里也一遍遍驰过这几天旅行的画面,或广袤或清新或奇特,每一帧都令人品味,咀嚼不够。</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从网上报了纯玩团,第一次带着两位密友和她们各自的儿子,踏上未知的西北。对未知,心里颇有些忐忑,我怕我这个“团长”考虑不周,会出现差池:曾对面订好的火车票,我一遍又一遍核对他们的信息,生怕填错而上不了车;我更怕网上报的团不靠谱,导致他们也上当受骗;面对来接站的司导小穆,我也心生疑虑,这个司机太接地气,咋看也不象个导游!(后来事实证明:人不可貌相)!总之,一切都跟我想象中的不一样,可一切都很好,出行也相当的顺利!</p> <p class="ql-block"> 我们打卡的第一个景点是大美青海湖。</p><p class="ql-block"> 面对烟波浩渺、水天相接的青海湖,我感觉一时词穷,找不到修饰她的词语。说她大吧,是真的大,一眼望不到头,极目的尽处是水天相接,水天一色,莽莽苍苍。至于美,显而易见的。十二号去的那天,路上飘起了小雨,到了青海湖,小雨时断时续,云层变幻莫测,灰青的天色使得青海湖和远处连绵的群山呼应,构成了一巨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在二郎剑这个网红打卡之地,聚集了一群群海鸥,它们或自由翻飞,或争抢游人提供的饼干。人鸥互动,在海天一色的背景下是如此的详和。青海湖内还有一些鱼类生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裸鲤,据说它们生长速度很慢,一年可能只能长50克左右,现在它们已经成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海鸥抢食的地方,往往也聚集了一些裸鲤,它们背呈黑褐色,跟鲫鱼有点相似。“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大概就是眼前这幅情景吧。</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车绕湖继续西上的过程中,我发现湖水随云彩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色彩,阳光下青黛色变成了鸭蛋绿,湖蓝,天青色,这色彩的变化让人不由联想起宋代河南汝窑出产的瓷器的釉色。“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痴迷中我似乎听见了青海湖对我这个异乡人的呼唤!环湖公路与青海湖被绵长的草场隔开,车子西上,青海湖的那一抹淡绿一路追随着我们,可是它们却又是那么的遥不可即。导游说如果有太阳,湖水的绿会更加鲜明一些,那才是最美的。不过,我觉得还好,烟雨迷朦中看不透、看不够,才让人心驰神往呀!</p><p class="ql-block">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行车途中,车窗外景象令人应接不暇,一会儿是青草连绵,羊儿悠闲,一会儿是醒目的油菜花,争奇斗艳。随着海拔的升高,起伏的山脉进入视线,山路边的植被少了,有些地方大片褐色的山脊以粗犷的模样袒露于自然。到了海拔3817米的橡皮山,空气明显稀薄,吸呼有些不畅,我们没敢多停留,下车转了一下,抱了抱小羊羔就走了。</p><p class="ql-block"> 进入柴达木盆地,天色变得越发阴沉,远处的群山被灰色的云层压迫,呈现出青黛色,与近处褐色土地有点格格不入。这戈壁滩上的荒凉与空旷也有点让人猝不及防。这里似乎无关美丑,能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原始!路上除了来往的车辆表明还有人经过,其它生物几乎见不到,鸟儿迁徙也得绕开此地吧?</p> <p class="ql-block"> 旅行的第二站是茶卡盐湖与大柴旦翡翠湖。七月十四日,茶卡的天气是阴转多云。来这里看盐湖,多么渴望有阳光朗照呀,因为碧空之下,才能更好地欣赏“天空之镜”的美!奈何天公不作美,偏偏还刮起了风,从小火车上下来,个个都冻得缩脖背身,都无暇顾及眼前苍茫的盐湖了。等我们进店置办好行头,都忍俊不禁,一个个变成爱斯基摩人了!穿着大红色的胶鞋踏进白茫茫的一望无际的盐水湖,顿时觉得自己变得渺小无比。天地一色,让人有种置身雪地的错觉。背景单纯,这里是拍照的绝妙之地,可身着两百块钱抢购的极不合身的冲锋衣,实在拍不出啥美来。想着这辈子可能就这一次打卡茶卡,我和玉文顶着冷风,把笨拙的外套脱掉,只着自己的红裙子展示了一下,可连连的喷嚏只能让我草草了事,唉,这老天爷真没有怜香惜玉之心呀!在瑟瑟的凉风中,我们带着些许遗憾离开,“天空之境”的美妙可遇不可求!</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我们继续出发,前往大柴旦翡翠湖。中午的阳光明晃晃的,一扫早晨的阴霾,这怪天气!十里不同天,见证了。柴达木盆地以盐碱地居多,极目所望,皆是灰色、褐色的砂砾,道路两边可能是人工种植的一些植物,在来往车辆带来的迅疾的风中,它们摇摇晃晃,但最终傲然挺立。有一种紫色的小花,开的蓬蓬勃勃的,在这苍凉的戈壁荒野中,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p><p class="ql-block"> 到达翡翠湖,已经下午五点多了,紫外线依然强烈。进入景区,第一眼感觉这里很普通,道路上只准小火车通行,游人步行只能走两边栈道。路上到处是泥土的痕迹,我们以为走错了地方,可走到小火车停靠的第一站,眼前的景象就让人为之一振:真是名符其实的翡翠色呀,浅绿,青色,青蓝色的湖水,在微风中轻轻荡漾。湖边围聚了许拍照打卡的人,无人机不时的盘旋于头顶,嗡嗡嗡的声音好象在提醒:前方避让,以免碰撞。我们选了一个人少的盐湖,静静地欣赏了这里的湖光水色:幽蓝的湖水和蓝天相接,飘逸的白云与灰白的盐地相应,美的令人窒息。身着红裙,在这一方天地驻足,瞬间觉得自己也有明星的范儿了。当西沉的太阳变有些模糊,我们以为又要变天了,匆忙离开了景区。等坐车回到住宿之地,西边的天空金光灿灿,彩霞满天,可是却被层层障碍物阻挡而看不全。我们为提前离开景区而错过绝佳的赏景时机和地点,差一点悔青了肠子!</p> <p class="ql-block"> 七月十五日是我们旅行的第三站,今天要从青海赶往甘肃的敦煌,途中绕道去赏青海雅丹地貌——魔鬼城,过U型公路,下午前往鸣沙山。时间紧,距离远。还好,我们出发的较早。车依然行经柴达木盆地,在前往魔鬼城的途中,前眼变得十分空旷,茫茫的浅黄色沙砾之地平坦无比,一眼望不到边,宽广的令人心慌。走了好久,才发现这里并非荒无人烟,有一座天然的煤矿,一些车辆在进出运煤。再往前走,发现还有开发大西北的实验园区。那里绿油油的植物不知是草还是菜,不毛之地有了生命的迹象!不得不佩服这些参加大西北开发的人们,是他们战严寒斗酷暑,默默耕耘,忍受孤独和艰辛,靠着耐力和拼劲才让这里有了有了绿色,有了希望!他们不是英雄,他们堪比英雄,向他们致敬!</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眼前出现许许多多的土堆,大小不一,高矮不同,原来这就是青海雅丹地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这一片土地的神奇!导游小穆选好一个地方停好车,主动提出帮我们拍照,第一次发现这个面孔有些沧桑的回族男子竟然是个很厉害的业余摄影师,他不仅指导我们摆造型,还会抓拍。我在马路上也留下了我认为是平生第一张很飒的照片!小穆带着我们登上一个较高的土堆,风从耳畔呼啸而过,凉飕飕的,可太阳却很刺眼,这大概就是西北高原地带的特色——风凉,紫外线强!从脚下土堆上观望四周,又是无边无际——这个词是我对大西北的整体认知,还包括山川、湖泊、戈壁滩、草原等。蛰伏于一个小县城的我在这里第一次真切的体会到了“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含义。胸怀不敞亮的人,如果到大西北走一走看一看,也会变得通透,旅游的目的就是治愈!</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雅丹地貌有个具体名称,叫南八仙雅丹魔鬼城,据说是有一段悲壮的故事:上个世纪50年代,八位来自南方的女地质队员,为寻找石油资源进入这里,在风沙和复杂地形中最终亘古长眠于此,为纪念这八位殉难的巾帼英雄,人们将她们牺牲的地方称作“南八仙”。夜深人静时,这里风声阴森恐怖,被人们称为“魔鬼城”。</p><p class="ql-block"> 从南八仙折回,我们继续向甘肃进发。这一段是青海甘肃大环线的大柴旦——敦煌的路段,从大柴旦鱼卡到当金山途中,雅丹、丹霞、沙漠及无尽的戈壁在此交替,绵延,勾勒出无穷的景观,令人无比震撼。途中经过U型公路,虽不及315那个路段的经典,但也相当不错。小穆在路边停车,让我们感受一下。可能是观看的角度问题,我对这个U型感受不深,到是路边那逶迤的山脉,不时的吸引我的眼球。</p><p class="ql-block"> 翻过当金山,则要一路下坡,从海拔三四千米,降到海拔一千多米。你无法想象,一个下坡路长达47公里。下坡路上设置了很多应急坡自救车道。在此之前,我甚至从未见过这样的自救车道,还是问了导游小穆才知道它们的用途。弯道、陡坡、疾驰的大车,可能还有迷途的动物(我们遇到一匹小马在路边踯躅一番跑开了),可想而知这一路下坡是多么的危险,这对司机的驾驶技术绝对是个极大的考验。过往的车辆很多都是运输物资的重型卡车,长时间的驾驶很容易疲劳,司机们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走好这条路,因为稍有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偏差,极有可能车毁人亡。漫无边际的黄沙戈壁,冷峻的山脉,看不到一丝人烟,偶尔遇见路边有那种紫色的或黄色的小花在冷风中“迎来送往”,表明这无人区也还有一丝生命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过完陡坡,又进入一望无垠的戈壁滩,前方是阿尔塞。进入低海拔之后,气温明显升高,热风中感觉更加干燥,鼻子火辣辣的。在阿尔塞吃过午饭,小穆也不休息,带着我们继续向敦煌前进。路上有一座纪念玄藏西行的高大石碑,雕像上的人物微微偻起身子,背着装行李经书的筐篓,拄着一根弯弯扭扭的拐杖,坚定的目光眺望前方,他百折不挠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到达敦煌时,还不到下午三点,我们先去酒店休息。鸣沙山距离我们住宿的地方很近,五点多,我们前往鸣沙山。当天气温三十七八度,热浪滚滚,无孔不入,可内心却是欢呼雀跃的,因为马上就要见到梦寐以求的月牙泉啦!景区内游人如织,不远处就是浅黄色的沙丘,与无一丝云彩的蓝天相衬,美的纯粹,美的大气。骑骆驼的大军排起了老长的队,我们嫌需太久的等待,放弃了这一尝试。越过骆驼队,抄近路前往月牙泉方向。烈日下,踩着松软炙热的沙子,的确不大好受,好在中途有可以歇脚的地方。我们在两棵叫做夫妻柳的树下停下来,休息了一下。旁边有一条水泥路,直通月牙泉。第一次发现这里还有让驼队和游人错开走的红绿灯!骆驼会不会闯红灯呢,嘿嘿,有趣!</p><p class="ql-block"> 来此游玩的人极尽玩乐的方式:有骑骆驼的,有乘滑翔伞的,有坐直升机的,有坐景交的,还有很多是象我们这样徒步的。鸣沙山的顶上已有不少人捷足先登。同行的玉文跃跃欲试,金侠身体有些不适,不适合登山,我陪玉文挑战了一下。沙丘上安置有可以稳住脚的悬梯,攀登时以防脚陷的太深,既便这样,往上爬还是有些累,毕竟烈日在灼烤,防晒衣贴在身上,身上还背有行李。走到三分之二,悬梯没了,松软的沙子踩上去直接陷没了脚,沙丘往上也越发陡峭。回首,月牙泉就在下面的沙坳之中,此时背光下,月牙泉全貌看起来灰蒙蒙的。玉文想打退堂鼓,我说,都走这里了,回去不亏吗,坚持一下。最后,我们迂回了一下,朝侧面矮一些的地方走。晒透的沙子滚烫滚烫的,玉文从沙里跳脚的那些作动至今想来,还让我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 山顶上搭有一个简易的棚子,便于游人遮阳。我俩也赶过去休整一下。顶上不象半上腰那么闷热,一丝丝凉风拂过,感觉轻松多了。导游小穆告诉我们要在山上看日落,可这距离日落还有两个多小时,下山再上来吗?想想腿发软!不看吧,又觉得白来了,唉,干嘛这么着急上山呢?从山顶上俯瞰月牙泉,全貌尽收眼底,它象婴儿一样静卧在鸣沙山的怀抱中,夕阳下泉水五分之四处于阴影中,只有五分之一看起来象一角明镜。心心念念的月牙泉就在视野之中,反倒没那么激动,得不到看不见的才是最香的吗!山上的游人渐渐的多了,有一位登顶的大娘,竟然已七十九的高龄了!我说,大娘,您真厉害,您已经打败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年轻人了!大娘的家人也在旁边直赞老人家身体棒!</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夕阳很一般,有点恹恹的,耐心等了很久,也没有见到惊艳的彩霞。晚上九点半,我们带着些许遗憾下沙丘,白天炙热的沙子此时格外凉爽,踩上去舒服极了。我一口气淌过沙丘,奔到路上。口渴的厉害,到了月牙泉边,我去要了一杯叫柠檬白茶的饮料,许是冷热不适,许是水土不服,这杯饮料才喝了几口,胃就不舒服,可我依旧不怕死的牛饮了一大半。扔下杯子,胃开始翻江倒海,我强压不适跟他们一起往景区门口赶,经过那两棵柳时,终于安捺不住,胃中的苦水喷涌而出,吐干净了,胃也舒服多了,唉,我这十八元花的真亏,愣是买了个罪受!过了沙丘,鞋子倒干净,走路方便多了。“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式的浪漫在我这里咋就变成了:悄悄地,我撤了,不带走一滴水或一粒沙!哈哈!</p> <p class="ql-block"> 一位朋友告诉我,去西北,其它的景可以不看,但必须去一趟莫高窟!带着神圣和神秘,我们到了莫高窟。莫高窟的火热程度空前,旅行社为我们订的是B票,只有四个洞窟可参观。毫不夸张的说,进四个洞窟排队时间加在一起有一俩个小时,可参观的时间不足五分钟,人挨人,一拨又一拨。无论对佛教还是道教,我都有一种敬而远之的心理,包括他们风格迥异的雕塑和绘画。但在这里参观,我还是被历朝雕刻的佛像或精美的壁画给震撼到了。关于莫高窟由来,百度了一下,据说前秦建元二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法良禅师等又继续在此建洞修禅,称为“漠高窟”,意为“沙漠的高处”。长约1600米的崖壁上共有洞窟735处,是世所罕见的文化宝窟。莫高窟在历史进程中受过程度不同的劫掠,毁坏很多,令人痛惜。有个洞窟,墙上人像脸部都被划烂,有的被火焚烧过,留下黢黑的印迹,还有的地方留下一些诸如某某到此一游的涂鸦。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人:张大千!网上关于张大千对莫高窟的行为,都是铺天盖地的指责。我对张大千与对莫高窟一样不甚了解,但我想,一个真正有良知的艺术家是不会毁坏只会珍惜维护的吧?他的行为真是匪夷所思!另一些,象常书鸿、象段文杰、象樊锦诗……为了维护这些瑰宝,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甚至是一生!这些匠人才是真正值得我们颂扬的人!</p><p class="ql-block"> 在莫高窟浮光掠影地参观,除了震撼,还有遗憾,遗憾的是看的太少,遗憾的是这里的文物遭受那么多的破坏,遗憾的是有些已不可逆转的消失或正在消失!</p> <p class="ql-block"> 七月十六日,我们的目标是张掖的七彩丹霞。一路向东的途中,车窗外的景象在渐变,过了瓜州,路边渐渐有了绿油油的玉米苗,有成片的开紫色花或白色花的三七,还有金黄的向日葵,这景色有点儿江南,跟柴达木盆地的荒凉形成鲜明的对比。经过嘉峪关,远望那些城楼,我们想去看一看,小穆告我们这些景观都是后来修建的,没什么看头,不值得花那个钱。我们听小穆的没进去,只是在收费口前转了下就折回去。我对这个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的人文景观并不怎么感兴趣,也知之甚少,就此打住。</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多,我们到达张掖七彩丹霞景区,坐公交车上山。山上景观分为四处,可随意选择从哪站下车观看。虽然早已见过丹霞地貌的图片,但亲眼见证还是挺惊叹的,这些丹霞地貌分布奇特,色彩鲜艳,它们有的是褐色的,有的是禇红色的,有的呈现黄色,还有淡绿的等,称它们为七彩丹霞,并没有夸张。四处景观中,我们欣赏了一、二、四处,据网友评价最经典的可能是二和四。站在观景台上,俯瞰广阔的丹霞地貌,尤如置身童话的世界。傍晚时分,天上出现了云彩,我们留在第四个观景台看夕阳西下。此时的观景台,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大家都在兴致勃勃地拍照打卡。日落的景观不算震撼,但霞光染红天边也是挺美的。其实,世间很多奇景都如此,可遇不可求!</p> <p class="ql-block"> 旅行的最后一站是青海门源的油菜花海。途中经过祁连山脉,路边的景色绝佳,格外养眼,奇景不时闪现,令人目不暇接。绿草如茵的山坡,成群的白绵羊,黑色的牦牛,与蓝天白云相映,如同一幅幅清新明净的油画。小穆在一个山谷中停下车,带我们去拍照。自从第一次见他拍照技术厉害,我们聊天也多了,也很信任他了,吃晚饭有时也会叫上他,跟他说话也随意多了。这个憨直的回族汉子性格随和,喜欢唱歌,也喜欢开开玩笑。他几次说上次带了一个一家六口的团,跟他们加在一起没说过二十句话,弄得他很别扭;而带着我们几位,见我们一路上象没见过世面一样惊叹景色,随意的聊天,说说笑笑,他觉得很轻松。大概,人与人相处也在于缘分吧!他在指导我们几个咋摆姿势时,总喜欢说一句:你随意嘛,可是在拍照时又说,你刚才那个姿态就很好的呀,干嘛又动呀?不过,这家伙总能在你不经意时拍出你满意的照片来。鉴于山谷中游人越来越多,小穆建议我们离开,前往更合适的地方拍照。</p><p class="ql-block"> 到了一个坡头上写有“天境祁连”的地方,视野又一下子变得开阔,眼前平坦的茫茫草原,如绿色的毡子铺在脚下。“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没去过蒙古草原的遗憾,今天可以在这里弥补一下啦。小穆停下车跟一位牧民交流了两句,就带着我们进入这位牧民的草原。草原上有许多小洞穴,一些呆头呆脑的老鼠,不,应该是仓鼠或地鼠!它们从洞里面出没,见人来,又一蹓烟钻进洞,一会儿又会探出头来。还有几只个头巨大的家伙——可能是土拨鼠,很老成的观望我们走近,才跑开。两个孩子也不顾是否会有高反,兴冲冲地奔跑追逐,与这些小家伙玩起了提迷藏,这不就是“打地鼠”游戏的真实版吗,哈哈。</p><p class="ql-block"> 我们仨跟着小穆往草原中间走,去选景拍照啦!湛蓝的天空上悬挂有似江涛奔涌一样的白云,和着青青的草地,这不正是拍大片的背景嘛!三位中年少女,一会儿要求这样拍,一会儿要求那样拍,让小穆忙焦头烂额的,呵呵。这个身材高大比实际年龄显的成熟的回族男子,在为大家设计拍照的姿态时,也不时地被大家笨拙的动作逗得哈哈大笑。其实,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那么的虚与委蛇,既便是萍水相逢,也会因为真诚与善良而相处融洽。</p><p class="ql-block"> 从草原离开,我们直奔旅程中最后一个景点——门源。起初,我对看油菜花兴致并不高,我以为象我曾经在仙居独山那儿看过的那样平淡无奇,可随着车子进入门源县地界,路途中亮黄色的油菜花田或横或直的扑面而来,我还是被惊艳到了,哇,这么多,好美啊,它们与远处的青黛色的高山,高处的蓝天白云相媲美,还与它们附近一片片整齐的青稞相呼应,这些色彩平衡了单一的黄色带来的突兀和疲劳感,令人赏心悦目。</p><p class="ql-block"> 我们每人花了二十元钱进入到一个由当地农户开的油菜花观光区。观光区内停有很多自行车,有单人的,有双人,有三人的,还有四或六人的。我和金侠选了一辆双人的,玉文和她儿子也选了一辆双人的。童娃骑了一单车,我们骑行上路。看起来简简单单的车子,骑起来好费劲,我们骑到交叉口,就弃车了。小穆跟了上来,应我们的邀请,再一次为我们当摄影师。花间驻足或游走的,摩托车边停留或跃跃欲驾的,东方红牌拖拉机上登车或车前观望的等等,道具几乎利用一遍,最后还有让他骑车跟着我们几个风一样女子追拍的。只要我们想拍的,他基本上都满足了,我们忘记了这一路他驾车的劳累,这样的“使唤”他,真有点不好意思!</p><p class="ql-block"> 微风不燥, 阳光正好,三位风女子骑着自行车在花田间穿梭,任轻凉的晚风穿过发际,拂过耳畔。肆无忌惮的欢笑,争先恐后的比拼,这情境让人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从前,那个无忧无虑的年代。畅游的快乐也感染了小穆,他说自己也好久没这样开心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八天的旅程倏忽而过,回想这一段历程,恍然如梦。我们仨加俩孩一行五人,也曾经经历过一些困难,但都能顺利化解,灵魂得到了涤荡,最终平安满意而归,是不是有点象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五人呢?哈哈,那就把这次出行也叫“西游·记”啰?(2023年7月21日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