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学浅;三人同行,才觉左右为师。教育路上,一个人行走是孤独的,一群人同行才能走得更快更远。</p><p class="ql-block"> 读书再也不是一个人的寂寞旅行,这个暑假,我们三年级的教师们共读一本书,有交流,有分享,有碰撞,让书香通过共读弥漫在周五早上九点,氤氲和谐。</p> 领读人 <p class="ql-block">第一章节——罗思莹老师</p> <p class="ql-block">第二章节——耿婷老师</p> <p class="ql-block">第三章节——朱彤老师</p> <p class="ql-block">第四章节——王思老师</p> 交流会 <p class="ql-block"> 本书中设置了25个问题,我们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挑选了下面四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p> <p class="ql-block">问题一:如何支持学生提出可研究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问题二:如何支持学生深入阅读?</p> <p class="ql-block">问题三:如何让学生更喜欢更善于写作?</p> <p class="ql-block">问题四: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反思?</p> 深思者 <p class="ql-block">罗思莹老师:</p><p class="ql-block"> PBL是近两年教育界很热的词,看了这本书,对项目式学习有了基础了解,书中项目式学习的设计模式和案例都可以给我们一线教师很好的参考。这些工具除了做项目化可以用,用到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班级管理中也应该是事半功倍的。像“音量盘”工具,在低段就融入班级管理中,让孩子明确什么场合用多大的音量,做一个文明的讨论者、勇敢的发言者、耐心的倾听者。其实,真正的项目式设计是很需要智慧的,如何把握核心内容,设置驱动性问题,利用评价监控学生学习进程,每一个维度都是大问题,这对老师而言是一项挑战。</p><p class="ql-block"> 个人反思: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反思+读书,才能不断取得进步!</p> <p class="ql-block">李丹阳老师:</p><p class="ql-block">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严谨的、与学生个体相关的、吸引人的教学模式,它支持学生进行真实的探究和自主学习。除了鼓动学生在学业上取得的成就、满足教育的常规目标之外,项目式学习对于当代学生还有很重要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项目化学习需要我们老师给出学生方向,让学生真正深入到真实的情境中去,做出正确的观察与判断。文中给出的66个项目工具非常实用,给我们指出了方向,通过今天的讨论,我们会将书中提出的一些阅读与写作的方法运用到三年级的语文教学中。</p> <p class="ql-block">薛倩老师:</p><p class="ql-block"> 项目式学习能将语文课本内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连接,要设计学生感兴趣的项目放手让学生去实践,从而解决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将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因为它不仅要求学生对语文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还包括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沟通交流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等综合素养的发展。 </p><p class="ql-block"> 项目式学习也是全面包容学生不同的学习方式,不同的知识建构,甚至包容学生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能就学生各自的解决方案相互沟通,能让学生在差异化的学习方式间能够游刃有余。</p> <p class="ql-block">刘萌老师:</p><p class="ql-block">PBL项目式作为一种教育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复杂的、新的问题解决过程,促进了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项目式学习还能够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复杂过程,例如制定计划和沟通,然后达到这些目标,教师和学生都需要花时间掌握成功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和策略。</p><p class="ql-block">PBL真的是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最创新有效的一种方式。当孩子们在自己的兴趣范围内进行持续探究、调查和创造时,会更加有动力去分工合作、解决问题以及面对挫折。即使面对失败,他们也会坚持下去,并从错误中学习改进,直至彻底完成任务。</p> <p class="ql-block">耿婷老师:</p><p class="ql-block"> 读了此书,我明白了项目化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去发现新的问题。对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探求,这才是学习的本质。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努力创造鲜活的、智慧的、符合学生的学习成长规律的生活。要利用书中的项目化学习工具和学生合作开展有意义的探究,要呵护和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引导学生探究并体验包括学科知识在内的外部世界,发展对学科以及外部世界的内在兴趣。总之,我要努力做一个勇于思考且有趣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朱彤老师:</p><p class="ql-block"> 书中的学习工具短小精悍、可感可触,非常的实用、接地气。“苏格拉底式问题研讨法”和“思维可视图”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大的作用,而“思维可视图”对课内外的阅读也有极大的用处。通过“思维可视图”工具搭建支架,辅助学生在阅读中有逻辑地思考、归纳,产生思维的碰撞。有些孩子对于一些阅读理解题目,一些驱动性问题的步骤,他们还是比较迷茫的。如果引导学生用这种流程图去推进,能拨开迷雾见真知。因此,我觉得在课堂中是可以广泛应用的。</p> <p class="ql-block">高艺瑞老师:</p><p class="ql-block"> 相比我们平时讲课中的所谓“填鸭式”学习,PBL 这种活动使学生提高了学习激情。学生积极收集各方面资料,对各个问题进行透彻的分析。我们通过深度阅读文本、互联网查询和咨询老师等途径,进行思考探索。这样的学习对于我们整合与逻辑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辅助作用。这不仅是表现在学科知识上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也是在各项能力上得到了一次良好的锻炼。它教会我们自主学习的概念,这在我们今后学习的道路上是很重要的。我们会继续这种学习方法,努力做到最好!</p> <p class="ql-block">王思老师:</p><p class="ql-block"> 通过读这本书,给我印象较深刻的便是书中的66个工具短小精悍、可感可触摸。比如:用苏格拉底式问题研讨法工具“如果不这样,会怎样呢?”,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持续的反向的思考;用奔驰法工具评价自己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时,学生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合作沟通;小组合作时可以采用Think-Pair-Share工具,它蕴含了“如何更良好地合作”的思维结构,能够促进个体的独立思考。此书中既介绍了单个的工具,也强调工具间的整合运用,以及类似工具的不同使用场景,比如同样是反思,反思4F和九宫格反思与迁移就用于不同的目的。总之,书中的66个工具非常地实用、接地气,很值得一读。</p> <p class="ql-block"> 讨论虽接近尾声,但我们仍意犹未尽。“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