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璀璨~山西古建(四)

瑾年絮语

<p class="ql-block">前往应县木塔的途中,灰尘在烈日中迎着西北风狂飚,风声怒吼,一路刮着车厢顶张牙舞爪,心惧扰心。从永安禅寺到应县木塔一小时左右。进入浑源的郊区,“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的古老木塔已迎接我们的视线。临近午时,为了不耽搁以下的景点安排,我们午餐备了干粮,直接购票入内。</p> 应县木塔 <p class="ql-block">应县木塔又名佛宫寺或释迦塔,始建于辽,金增修完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无钉无铆纯榫卯木构的木塔 。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一次叹息自已来晚了,现在想近距离观摩木塔需要绕过围栏和一堆仿古建筑,全国景点处统一的模式。听说前两年前可登塔楼,现在只开放一楼,购票入内,禁拍,禁上木楼。古籍中称其内部“浮图之丽、甲于宇内”,令人瑕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官网介绍塔身高达约67米,底部直径约30米,主体木材采用华北落叶松,榆木制成斗拱。一楼是全塔最大的释迦牟尼佛,高达11米,周围也有美丽的壁画。其它几楼层各有精美的辽国彩塑佛像存在,风格与华严寺薄迦教藏殿类似,感兴趣的可去查找。</p> <p class="ql-block">阳光明媚下的木塔。如果在秋季,在雨雪天地中,木塔的古韵会更有意境。</p> <p class="ql-block">陨石,天外来物?</p> <p class="ql-block">从外观看整幢木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共九层塔。除了塔基,第一层墙壁使用砖石,顶上的刹使用锻铁外,其它内外全部使用木材。</p> <p class="ql-block">大自然的音乐,叽叽喳喳的鸟鸣,大风呼呼中清脆悠扬的塔铃声,奏响千年的乐章,永不停息。</p> <p class="ql-block">一楼千年的地砖,留下古今中外文人骚客的足迹。如今,我也步入……</p> <p class="ql-block">无言的华朴</p> <p class="ql-block">仰望除了脖很累,内心也震撼惊叹,眼花缭乱的鬼斧神工,如搭积木一样层层叠加,雄浑精致,粗犷中玲珑秀美,古朴典雅混凝,让人窥见古代工匠水平的登峰造极。置身其间,如天下奇观,独一无二,永恒之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木塔的周围空旷,阳光耀眼,白云在蓝天中悠闲着飘浮。站在一层的塔基石廊上围绕一圈,欣赏一楼的斗拱和塔铃。年代特沧桑,风力很大,似将人吹进那个金戈铁马的辽宋时代;而随风撞击中的铃声里似夹杂着硝烟中的炮火声;檐下的斗拱间隙中成了众多麻燕上下嬉戏的乐园,一代又一代地见证了木塔存在至今的奇迹,屹立岿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思诚曾为应县木塔的魅力“喘不出一口气”,“几体投地的倾倒”,“我佩服极了,佩服这建造塔的时代,和时代里不知名的建筑师、不知名的工匠。”……而我终于面对千年的绝唱,亦膜拜亦佩服,害怕一别即永袂……</p> <p class="ql-block">门边残存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从佛像后面的门边看到的藻井,美绝了!</p> 净土寺 <p class="ql-block">如果错过净土寺(当地人称北寺),就会错过何谓藻井之美的登峰造极!它就在应县木塔的后面,步行十分左右,几步之遥。因司机师傅熟悉路线,我们没浪费时间一路开车过去,路过一段坑洼废弃工地,尘土飞扬,拐来拐去的村路,几分钟到达。以前老远可见也免费,现在开始重视并建围墙,适当收点费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围墙内仅见一座陈旧的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其它的古建荡然无存。配殿是半边房,流行于 陕。追根溯源小县城的曾经,净土寺似乎比应县木塔更早,前身是五代后晚唐的家庙,后来金重新修建,明清在原物基础上修补。因文革浩劫,如今仅剩一座大雄宝殿为金代遗作,在时间年轮的荒芜里空余恨。</p> <p class="ql-block">进入之后喊了半天才有一位文保员从旁边的小屋出来,帮我们开门得以进入。推开精美木雕花格图案的大门,面积不大,光线射入黑暗的门内,映入眼前的正中供奉着三尊佛像,墙两侧十八罗汉,清代壁画。抬头一看,殿堂天花板让人心眼一跳,真正的稀罕宝贝,是此寺的金代遗存之精华所在,其珍贵度也是我国现存藻井孤例,毋庸置疑的小木作巅峰之技。以房梁划分为9个藻井,数中心间的藻井最大,深绿的底漆在灰尘覆掩下仍清晰可见。传说中间的两条金色浮雕双龙会在深夜盘旋飞舞,闪闪发光。每个藻井中心有一个红色圆星,四周上万块小木条与小木块饰成“天宫楼阁”,混金彩雕。工艺精巧、造型独特、层叠玲珑……繁琐且规整,华丽中不失庄重,八卦传顶,构造精美,无法找到恰如其分的赞美词语去形容它!</p> <p class="ql-block">师傅偷偷把我带到后面黑漆漆的角落,指着一对石狮悄悄说,是辽代遗物。可惜光线太暗,像容破损,狮毛如人之长卷发披散下来,看不清,手机拍摄角度欠佳。后来从官网找到清晰片,有点像披头散发的狮身人面石像,如大同博物馆内有趣的人面兽身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短短的时间里看到应县“三宝”,意犹未尽。这些沾染过往朝代的幽远岁月,阅尽人间磨难的古物,静伫无语,于无声中弥漫出智慧和达观的气息,让人心悸沉思。</p> <p class="ql-block">离开净土寺,我们开始前往繁峙方向的岩山寺。翻山越岭,弯道多多,骄阳似烤炉,大风似拉风箱。看不见水源,只见车窗外晋北大地的春耕梯田在山脉间綿延起伏,荒野中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塑料薄膜一排排覆盖着种子。我想在缺水的情况下,利用太阳能量的原理,照在薄膜上产生水蒸气而让土壤有了湿度,从而滋润种子的生长……</p> <p class="ql-block">波姐抓拍的北国自然风光几何美,不知农民在种什么?玉米?小米?画面很美,国泰民安的祥和家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大山深处山凹里的一个小村里,五台山北边的一个小村,这里地形平坦辽阔,岩山寺就在这里!到达后遇一位旅人,对方说已联系到文保员开门,文保员有事需等两小时。为了打发这无聊的两小时,偶遇的旅人建议先去附近的三圣寺看看再回来。我们与师傅商量好后跟随旅人的车去三圣寺。</p> 三圣寺 <p class="ql-block">三圣寺始建年代不详,有考证说是北魏,也有说是元,现存建筑为金至清。十几分钟的车程到达目的。一目眺观,一座古刹孤独地立在空旷的田野中间,寂静萧瑟,古色古香,斑驳落寞。寺门前一棵苍劲如垂暮之年的树仍生机焕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门紧闭,敲了几下没人应,见旁边一侧门虚掩,轻轻推开,空无一人。找了几遍快要失望离去时,一位身穿道士服的守庙大叔出来,告知来意。遂拿钥匙帮我们开门进殿内参观。可能该寺好久没人来过,文保员很热情,可是我们听不懂当地方言,无法深入沟通。</p> <p class="ql-block">整座寺庙小巧玲珑,螺蛳壳里做道场,这里的意境适合拍照。除了大雄宝殿金代原构和明代的地藏殿,其它都是清建筑。这座金代的斗拱遗存没有华严寺的大气厚重。地藏殿无斗拱,可能是迁建过程去繁求简,添加了当地百姓的信仰,那些小人和果实装饰很特别也有趣,是否含多子多福之意?其殿门有金代影子,让我想起华严寺的大雄宝殿月牙子拱帘,是否是金末明初建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内有清壁画和明代彩塑、悬塑。清壁画用小連环画的形式表现佛教和民间故事,色调青绿清丽,也不错,花了功夫,但与后来看到的壁画相比,逊色多了。彩塑保存较好,看到几个喜欢的图像。虽三圣寺可随拍,除了累,我也失去了多拍的兴致,有些图网上都有分享,只想用眼多看看,用心多记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据说,大殿内原有三尊石佛立像,因被生产队作为储藏室、杂物间,三尊石像得以保存。不过,1993年三具6佛头均被盗,1994年当地请人修复后又被盗,命运波折。(有关故事详情可问度娘)</p> <p class="ql-block">晋北特色的龙头装饰,学名叫“龙王陶土面具”。</p> <p class="ql-block">孙悟空和唐僧也有。民间风格</p> <p class="ql-block">殿内布施碑刻零乱堆放。随便拿一个放在江南都是网红。</p> 岩山寺 <p class="ql-block">在三圣寺呆了一小时不到,我们急忙赶回岩山寺,到达时门依然没开。费了一番波折,请师傅用山西方言去沟通才姗姗来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岩山寺原名灵岩院,曾经香火旺盛,据说四面八方去五台山朝圣的香客都在此歇脚。我们去时在寺庙的边上已新建围墙和新的寺庙,将来会作为一个新的景点提升经济效益,老建筑都已不复存在。有关资料记载金代修建的正殿水陆殿(弥陀殿)在清末被僧人拆掉售卖,其中梁架移建于县城正觉寺。清代修葺的东西配殿形制甚小。唯遗留一座金代原构的文殊殿,虽元代修葺,幸运的是,殿内”壁画中的清明上河图和千里江山”完整保留,是我们不远千里的重要看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门一开,我们几个人径直走向文殊殿。首先殿内光线暗,几尊灰旧残缺的彩塑像在佛坛上零星站立,皆为金代所塑,文殊菩萨不知所踪,除了手脚“残废”的水月观音,其姿态和坐姿的自信气场让人赏心悦目。但最吸引眼球的是三面墙上的巨幅壁画,与三圣寺的清代连环壁画相比,画功水准高出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壁画内容非常丰富,远观古调的青绿山水悠远舒静。近观用释迦牟尼的一生贯穿全图(云冈石窟中用石刻也雕了此佛教故事)。用界画法描绘的宏伟规模建筑,其中穿插达官贵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充满市井烟火气的街市……更重要的是画师写实般的把800年前的社会百态清晰地表现出来,如宋金的建筑,人物服饰,民俗生活……因缘际遇得以让我们看到历史中真实存在的城市,弥足珍贵的遗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文殊殿西壁题记上有画师的名字和年龄:「画匠王逵年陆拾捌」。虽然壁画是王逵在金大定七年于68岁高龄带着徒弟们完成的,但他年轻曾是北宋的宫廷画师,北宋灭亡后被金掳去,被迫辗转北上,估计年轻时在汴梁城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幅画除了技艺色调的成熟协调,画中的内容和情感的渲泄是其灵魂所在,也是画之精华。岩山寺壁画中的的热闹和丹青,寄托着画师对往昔的怀念,对故国家园的唏嘘,对青春的缅怀………</p> <p class="ql-block">金代塑像和水月观音(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清晰的线条,古调的色彩,艳而不俗,如清凉浸染身心。漫长的岁月中,壁画呈现斑驳。能存至今,很不容易,也有很多故事,感兴趣的可自查有关信息。据说为了保护壁画,文保部门进行过一次专业清洗,清洗后,出现颜色淡化,怎一个心痛了得!(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因光线晦暗,壁画面积大,禁拍,看得不轻松。回家后得闲从网上找到与原画接近的清晰画面细品……也根据资料熟悉了解佛教中广为流传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寺院内的经幢是宋代遗存,其它遗存粗略逛看一遍,都无法超过壁画留在心中的深刻印象。此时已近傍晚,需抓紧时间,趁太阳落山前赶到这一天安排的最后一站~公主寺。</p> <p class="ql-block">山沟沟村道路上的羊群</p> 公主寺 <p class="ql-block">忻州繁峙县的公主寺离岩山寺车程约四十多分钟,到达时霞光夕照,古影余晖,几百年前的古树和建筑沐浴天光中,于光影摇曳中我们步入寺院。寺院目前正在大办维修,大殿的门都锁着。里面的维修人员告知管理员刚走,师傅帮我们电话联系,说等半小时后过来开门。等待期间我和波姐院内四周闲逛,拍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主寺始建北魏,原先寺址在附近山寺村,靠近深涧,道险路难,不复所存。经过战乱侵毁,元代重建,明初重修建时迁建此处,清康熙年间多次修葺,如今又维修。现存殿堂为明代建筑。公主寺还有一个的老套爱情故事,网络可查阅,此篇不重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寺庙坐北朝南,一进三院,经过过殿,左右各一个小院,各建一座坐南朝北的戏台。戏台上方雕刻繁琐,新旧相融,沧桑古朴中添加时代的进展,符有当地民俗特色,标语残纸说明不久前曾使用过,戏台前不大的空旷地目测两百平方米左右。正殿院中轴线上几座建筑相距很近。房间也多,有的房间现已用作维修工作室。寺院整个建筑规模虽不大,但完整。</p> <p class="ql-block">两座戏台,明建清修。</p> <p class="ql-block">戏台的现代雕刻,技艺传承,匠心留存。</p> <p class="ql-block">雅致的木雕窗花</p> <p class="ql-block">或许冥冥中注定所有的等待是值得的。当管理员过来打开门锁进大雄殿时,在天光的温柔庇护中,被殿内的场景视觉震撼酥麻。与永乐宫壁画并称“南北双姝”的水陆壁画全景式进入视野,冲击感强烈。四壁满墙粉饰三百多神仙人物,与永安禅寺水陆壁画一样的密集,布局讲究,精美绝伦,线条流畅,用饱和度高的红黄色调为主,色调艳丽不失庄重,技艺精湛,显现明代当时的民间风俗信仰。中央佛台上的明代三世佛塑像精美,有穿过光阴一直存在的,也有重补修的。呆在里面让人感觉置身六百年前的空间中,空寂中洋溢着灵魂的丰满。金缕化邙尘,壁上留丹青,隐于古刹春去春又来……</p> <p class="ql-block">公主寺的精粹~大雄殿内的明代壁画</p><p class="ql-block">背向跪坐的僧人是整幅壁画中唯一的人,不见其脸,唯见虔诚。(图片来自网络分享)</p> <p class="ql-block">毗卢殿的悬塑和罗汉塑像(清晰图片来自网络分享)</p> <p class="ql-block">进入后面的毗卢殿,眼花缭乱,洞窟悬塑如排山气势扑面而来。正面镂空台座上,毗卢遮那佛以跌坐之姿坐于雕塑碧波如漾台上,自若安祥,头顶悬塑垂挂,如祥云漂浮。左右两边有男女面相两尊,与真人大小一样,身材比例恰当,表情丰富,栩栩如生。罗汉塑像精美完整,造型生动,衣饰鲜艳。听说以前部分罗汉头部失踪,后期的重塑差别在神韵上远不及原作。当时我步入后面时因通道狭窄,黑漆一片,借手机微光看到面若童颜的水月观音,若干尊罗汉有黑有白,站坐不一,面目有安祥也有狰狞,背后四周直达殿顶的满塑悬塑,让人感到头皮发麻,说不出的心慌。后来查找图片在光线之下原来是那么美,目炫神迷!</p> <p class="ql-block">离开公主寺我们前往繁峙县入宿。途中不知是心满意足,还是被落日渐离的景色所吸引。我们在十字路口的乡道边停车,享受晋北中原辽阔大地沉睡前的美景。遇见影视中出现的赶驴车,恍然如梦。夕阳西下的天空与土地,如油画般美得如此令人陶醉,留恋绮旎。萧萧远山黄土地,北风肆虐,夜色来得迅猛,在肉眼可见之速中,蓝天白云被黑暗渐吞没,直至天边余晚霞一缕……</p> 佛光寺 <p class="ql-block">繁峙县鑫懋大酒店不是预订的,是夜幕降临后到达县城临时性选的。幸运的是体验感不错,房间安静干净,免费早餐,停车场很大,价格便宜。入住当晚在酒店大家吃了晚餐,洗漱完毕睡了个好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晋北的太阳起得很早,精神抖擞地出来工作,迎着耀眼的阳光,又跟随波姐舞了一段八段锦。晨光在眼前一片迷离,如梦如幻。晨起的风儿轻拂肌肤,清凉渗透,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一天。我们八点多钟从繁峙县出发,前往素称“亚洲佛光”的佛光寺。曾经在文字中,他人的视野中了解过它,而今天我将近距离去看它,瞻仰它,触摸它,沐浴千年的唐韵……</p> <p class="ql-block">怀着激动的心情穿过人烟稀少的林中小路,一小时后到达。购票入山门。只见一道很陡很宽,接近90度角的石阶在眼前,徐徐攀登,佛光寺的大雄宝殿雄浑硕大的斗拱在视线中慢慢放大,如影片般渐渐展露其全部的身姿,震撼若呆。朱红斑驳凋残的简朴木门上,斗拱的高度接近建筑的三分之一,特别是转角处的斗拱如巨兽蛰伏。檐长深远,如鸟的翅膀舒展欲飞。整座建筑的气场宏大,苍朴庄美大气,古韵悠悠的唐风倾尽卷身,凛然不可侵犯。我的心瞬然之间被折服,如仰望浩瀚星空,低到尘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即来之,且细赏。我沿着大雄宝殿的建筑慢慢转了一圈仰观斗拱,在晨光沐遇中款款步入千年廊道,感受那份遥远的呼唤和深情,尘世间所有的欲望都湮灭于此刻,独留那份静谧和安宁……那千年的木材在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的宇宙中无声无息地裂变,进入摧枯拉朽的暮年。与应县木塔一样,仍伫立至今,让后世看到先人智慧的伟大和灿烂的文明。同样的,亦害怕,害怕一眼永恒~</p> <p class="ql-block">对佛光寺的的前世今生,前几年帮朋友记录的游记中有详细写过,复制到此篇内容中,再忆录心中所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佛光寺北魏始建,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坐东朝西,距今已有1100多年。敦煌壁画上的唐中叶绘制的五台山图,佛光寺就居显要地位。</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东大殿是佛光寺的正殿,在全寺最后的一重院落中,位置最高,居高临下,雄伟古朴,气势壮观。是宁公遇和高僧愿诚和尚主持在旧址上重建而成,其遗物保存至今。面阔七开间庑殿顶,进深四间,大殿的屋顶坡度平缓,舒展平稳,规格规模都很大,殿身与屋顶之间的斗拱硕大,业内用两个词形容“如翚斯飞”、“唐风扑面”。梁思成曾言“斗拱雄大,出檐深远”。殿顶兽用黄、绿色琉璃烧制,造型生动,色泽鲜艳。大殿门板为唐代遗物,有唐人文字留存至今。典型的唐代木结构建筑的特点,在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寺内佛教文物珍贵,其中的唐代建筑、雕塑、壁画、题记,历史和艺术价值都很高,被人们称为“四绝”。寺内前院两侧的文殊、普贤二殿,金代建筑,其中文殊殿年代之久、规模之大,仅次于东大殿。元代补修殿顶,添配脊兽;明清重建天王殿、伽兰殿、香风花雨楼、关帝殿、万善堂等;清末普贤殿焚毁;民国初年增筑窑洞和南北厢房,始成今日规模。</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佛光寺的重要性在于其木材90%以上是唐朝时期的,是原汁原味的唐建筑,即使到现在也没人敢在唐木上动手。五台县的南禅寺虽是排名第一早的现存唐木结构建筑,但明清都在原结构上动了手,所以价值也不如佛光寺。 而奈良的唐招提寺虽然早,但因为维修,木材会替换,唐时的木材不到二分之一了。故佛光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化上,艺术上,也体现在历史上,更重要的是中国人的骄傲。</u></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u>佛光寺的发现者是梁思成和林徽因,他们因日本学者妄言臆断中国没有唐及唐以前的木构遗存建筑,要看唐风只有去日本奈良的话激起民族的自尊心。难道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只能由日本人完成?难道最古老的中式木建筑结构,只存在于日本?难道大唐王朝近三百年的建筑辉煌,就这样在故土消亡?于是在寻找的过程中意外发现敦煌壁画的线索,长途跋涉,千里迢迢,历经艰难,于蓦然回首中,遇见了这座“中国第一国宝”、“建筑国宝”的佛光寺,一眼就断定是唐木,并亲自测绘考察,与辉煌的大唐遗风亲密接触,留下珍贵的建筑资料。曾经日本人通过地毯搜索中国的国宝,一无所获。曾经有两位日本人到过佛光寺大殿,却有眼无珠,白白错失。或许都是冥冥中的安排!或许其貌不扬的外形蒙住了无心之人!或许佛光寺等待的是有缘人!”🐾</u></p> <p class="ql-block">莲花柱础。鲜明的唐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祖师塔(初祖禅师塔)</p><p class="ql-block">位于佛光寺东大殿南侧偏东,六角形砖塔。下层空心,西面开门;上层实心,设假门。建于北魏,唐代会昌五年灭法,古刹被毁时留下的唯一建筑物。全国仅存的北魏时期的两座古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唐经幡。</p> <p class="ql-block">唐彩塑</p> <p class="ql-block">恋恋不舍离开前,偶遇一批北大学子在老师(一位年青的北大考古博士导师,听说内业有名)的带领下调研古建。有幸近距离一睹北大老师讲解风采。我和波姐也跟随学生们聆听一会,边看实物边分析斗拱的种类和年代,讲得非常生动,通俗易懂,知道了啥是偷心跳,有点小收获。但对我们来说专业性词语很多,无法连贯前后意义。回来后,又滴水式的局部了解有关斗拱知识。</p> 广济寺 <p class="ql-block">广济寺在五台县里,离佛光寺有一小时不到的车程。到达五台县已临近中午,大家商量看完再吃午餐。县城到处修路,原定的路线需绕道,师傅被乱七八糟的线路走错路。一开始我以为在县城的边界处,后来师傅把车停在一处闹市街巷边上,周边摊贩林立,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一时怀疑是不是又找错了。寺院门头崭新普通,挂有五台县博物馆牌子,正好看到门口台阶下写有广济寺的国保碑。原来元代古寺藏于闹市中,被周边的市井气息围绕着。</p> <p class="ql-block">进入院内有人值班,小狗见生人狂吠,免票需登记。文保员直接带我们来到最后的院内。老远只见砖石台基之上的大雄宝殿,独存一处大殿的古寺!</p> <p class="ql-block">广济寺,当地人称西寺,元末始建,清重修。院内有唐经幡,没细看,当时注意力集中在檐下的辟邪装饰。四柱柱头有狰狞的兽头,正中两只独角,两侧双角,都张开大嘴紧紧咬住柱头。转角处各有穿肚兜的小人儿手托木,男性特征显著。很难想象庄严的寺庙上有这些可爱有趣的的装饰。后查找广济寺有关资料时,不经意间了解到柱上兽头一角为天禄,两角为辟邪,有护宅永安之意。</p> <p class="ql-block">文保员开门让我们参观,殿内有元代彩塑精品几十尊,法相庄严,清修补,保存完好,细看粗犷率性,典雅丰满。三尊主佛像火焰背光繁美精致,工艺成熟。有趣的是莲台下四角各有小力士肩扛造型,生动活泼。</p> <p class="ql-block">唐经幡</p> <p class="ql-block">从广济寺出来后,我看了下时间,呆了半小时左右。晋北的正午日晒天燥,对我们来说,气候有点不适应,也需要休息才能走完余下的行程安排。赶紧从网上找到附近一家餐馆(店名忘了),因坐位预定满员,我们在店门口的树荫下临时弄张桌凳。没有空调,有自然风消暑,难得的体验。同时厨师水平不错,品尝了一顿性价比高的山西特色菜,味道好极了,又吃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巧合的是,在佛光寺遇见的北大讲学团也来该店午餐,原来座位是他们早预定的。听他们说吃完饭准备去南禅寺,而我们也正准备前行。所谓人生何处不相逢,今日妙不可言的缘是佛光的恩赐!</p> 南禅寺 <p class="ql-block">到达南禅寺,发现人数较多,寺院不大的,四合院式,僻处乡野村庄,历史上不是很有名。据说大殿重修比佛光寺还要早,千年之间,风雨侵蚀,自然灾害,各个朝代维修是必然的,说明南禅寺僧多香火旺。宋代在大修时更换过殿内的柱子。元代修补过大殿塑像,明代在原基础上又重修过大殿,清代乾隆年间在原貌上修补过塑像,其后又有两次维修出,估计也添添删删在局部改装过。但最无语的是七十年的维修与重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把原貌都改的面目全非。通过与五十年代的旧图对比,已是整容过了!当然只有残留的几根木构件告诉我们,它来自大唐!骨子里仍有残存的唐韵!只有这些才能确定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旧图的门窗风格。</p><p class="ql-block">旧图的出檐深远曾改过(查阅得知),感觉把鸟的翅膀剪断,飞不了,已处弥留之际。</p><p class="ql-block">新图的出檐深远加长了,动了很大的手术,起死回生,凤凰涅槃。</p><p class="ql-block">此物非彼物,其灵魂意识仍在,故仍是此物。</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的大殿内有唐彩塑,虽元明清修补过,但其人物造型和风采依然吸眼。神态各异,神情逼真,灵动溢彩,身材丰腴优美,衣饰上缀满精致的流畅衣纹。还有佛座的精雕细美,可看出工匠手艺技巧之游刃有余,熟能生巧,实为唐塑佳品。为了防盗,建有铁栅栏,只能隔栏相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北大研学团到来,狭窄的小院显得拥挤,我又蹭听一会。离开前最不好的体验就是南禅寺的厕所,黑暗简陋,空间逼仄,很陈旧,关键洗手间都没。后来问了别人,找半天才在离厕十几米处,发现不显眼的一个露天水笼头~</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的命运颠沛,是回来后查阅资料才清楚的。想当时满怀希望瞻仰它时,没有佛光寺那种心跳的感觉,也没有一眼千年,唐风扑面的感觉。原来在年轮的辗压中,它在又不在,似曾相识又在梦里。</p> <p class="ql-block">南禅寺又遇北大老师讲解之缘</p> 洪福寺 <p class="ql-block">定襄洪福寺是晋北之行的最后一站。离南禅寺不远,半小时不到的车程,师傅也没来过。下午的阳光刺目,跟随导航,路过尘扬灰舞的干燥水泥土路,来到一个土墙下方。一段长约四百米,高约七米的黄土夯墙出现眼前(后来才知是明代所修,由当地望族出资,用于抵御外族侵犯的屏障),以为走错路,访古的心情差点郁闷。看到夯墙顶上有一小山门,上面有洪福寺三字,确定是走对了。上石阶,进入山门发现与外面是两个不同世界,宽敞也整洁。找到文保员大姐,支付点香火钱,她带我们开门去看主殿彩塑。</p> <p class="ql-block">洪福寺于宋金时代已存,其始建年代不详,明清有增建和修葺。现存金代遗构正殿,有可能宋末金初的建筑,其余明清和近代修建。金代的斗拱有辽风的豪放大气,厚实较大,与柱高1:3比例设计。补间斜栱一朵,与方形柱头拱相隔,形成视觉上的气势和艺术的动感。明代的屋脊琉璃剪边,五颜六色,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其余为灰瓦。脊刹上的牌匾,在阳光中耀眼夺目。文保大姐说上面有“皇帝万岁”四字。我费了很大的劲,放大手机才看到模糊的字形。</p> <p class="ql-block">正殿的宋金彩塑,只两字:惊艳。三尊主塑像背光浮雕各设计纹饰繁杂精美,姿态各异,肤色各异,特别红肤文珠菩萨是国内少见塑像。虽然厚尘积身,但满殿的红、绿、古铜金在沉淀的时光中融合成高级的质感美。有两尊胁侍菩萨,衣饰璎珞精致的华丽,宛如明月的面容如少女俏丽娴雅,安婉娇媚。另外两尊胁侍菩萨也特别传神!细观察越看越耐味,很多细节方面的精湛细腻的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古代匠人的审美超越今人几个层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两尊武士中,被其中一尊的脸部表情吸引,很特别,英武中带着稚气……征求大姐同意后,拍下留存。佛像背屏上方的梁上有迷你飞天乐伎悬塑,吹拉弹唱,曼妙飘飘欲仙。还有周围的悬塑绚丽多彩,只是多数洞窟空洞洞,里面的各个小像是否在世不得而知。殿内整体塑像群布局排列很有节奏,别致生动,和谐韵律感十足,不由感叹古人的审美和巧思。如果没有明清的悬塑加入,整体氛围会更意蕴深远。不过悬塑的加入,又让主殿增添了佛国仙界的热闹。</p> <p class="ql-block">三位彩塑主像。红金白三种肤色,其中红脸的文殊全国罕见。</p> <p class="ql-block">表情很特别的武士,从衣饰上的金龙图案可断定此尊为金代初期作品。毕竟宋金年代相近,金灭宋时,如岩山寺壁画的王逵一样被金掳去。</p> <p class="ql-block">迷你版小乐伎,衣袂欲飞。</p> <p class="ql-block">明代悬塑。</p> <p class="ql-block">清代砖雕?</p> <p class="ql-block">正殿旁边的偏殿中也有落灰全身的塑像,文保大姐说是明代的。波姐说没法与正殿的像相比。但与现代的某些雕像相比,也是值得看看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没想到这座小寺庙时隔两个月后仍记忆犹新。宋金的精华能安全遗存至今,除了来自其偏僻,也来自那段黄土夯墙的隔绝。这又是谁能想到呢?</p> <p class="ql-block">明代彩塑</p> <p class="ql-block">万历年间碑记</p> <p class="ql-block">洪福寺让两天一夜的台外小众寺庙包车行划上圆满的句号。感谢司机师傅的耐心陪伴和娴熟的车技,两天内我们平安顺利地寻访了12个古迹,其中三圣寺是偶得之缘。在日晒和燥热的气候下身体也曾疲惫过,心情也被消耗过,唯心中念想的执着,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坚持着……遇见晋北辽阔的中原大地,遇见跨越千年的沧海桑田,遇见惊艳岁月的澎湃华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再见!晋北!</p> <p class="ql-block">前往忻州站的途中,我们看到路边废墟中的断墙残垣遗址,想来也曾荣耀过……千年尘埃中的美丽,厮守着岁岁年年,一个世纪又一个,等待着有缘之人。在晋北的星空下,苍穹间也曾有过璀璨夺目,虽流星般划过,却留下繁彩溢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那么晋中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又将遇见什么?</p>